白宫内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白宫内幕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0684701
作者:斯科特·麦克莱伦
页数:270页

章节摘录

插图:1.为华盛顿度身定做的丑闻纵观美国历史,各届总统治下的政府都经历过充斥着战争与丑闻的喧嚣时期。两者往往紧密相关,在布什政府即将同时遭遇这两者之际,我刚好受命成为白宫的新闻发言人。2003年5月底,总统要我从7月份起开始,担任他的首席发言人,当时我并未充分意识到,华盛顿的舆论氛围是多么争执不下和怨气冲天,布什总统的履职表现将会变得多么容易引发争议,激化争端。2005年10月,我刚就任不满3个月,就已经身处为白宫辩护的前沿阵地上了。时值改选活动前夕,媒体的敌意日渐增长,党内批评不时出现,白宫正被卷入一桩越来越大的丑闻中。美国公众早就对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接连不断的调查和丑闻备感厌倦,对他们来说,那时的情形正好反映了华盛顿最糟糕的一面。华盛顿新闻界的说法日益清晰:中情局秘密特工瓦莱丽·普拉姆的丈夫——前任大使约瑟夫·威尔逊曾公开宣称,政府在与伊拉克开战一事上误导了全体国民。于是白宫蓄意曝光普拉姆的掩护身份,多名政府官员匿名将此事透露给记者,认为这样便可以惩罚她的丈夫,起码也可降低其可信度。新闻报道暗示说,白宫的多名幕僚向至少5名记者透露了普拉姆的身份。有多名白宫人员共同参与透露她的身份,这意味着,这数名官员不论是否有意为之,都泄露了机密的国家安全信息。9月29日,司法部的犯罪调查一事公开后,在差不多两星期左右的时间里,我都在精神抖擞地驳斥“白宫是这次泄密的幕后主使”这一观点。甚至在此之前,我就已经批驳了对我同事、得州同乡卡尔·罗夫参与泄密一事的所有猜测。作为与总统关系最密切的顾问,他经常成为批评家们的众矢之的。随后,我把副总统办公厅主任被戏称为“速可达”(Scooter,速可达滑板车——译者注)的刘易斯·利比一并列入了辩护名单。在10月10日的白宫每日新闻发布会上,我真想找出一条一劳永逸的出路,不用再就普拉姆案的种种细节进一步发表意见,这些细节已被纳入到了不久前公布的调查之中。星期五的发布会临近尾声时,一家评论电台的记者维多利亚·琼斯提了一个问题,这时我期盼的解脱机会来了。“斯科特,”琼斯问道,“本周早些时候你告诉过我们,在此次泄密事件中,卡尔·罗夫、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和刘易斯·利比都没泄露任何机密信息。您能否更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们当中是否有人跟记者说过,瓦莱丽·普拉姆为中情局工作?”我对回答这一问题胸有成竹。“我跟这些人交谈过,正如我之前指出的,他们向我保证,他们与此事没有牵连。”我说。另一名记者接口问道:“他们与什么事没有牵连?”“泄露机密信息。”听起来像是最终结论——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斟词酌句相当慎重。虽说我相信罗夫和利比的话,但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他们所说属实。因此我特意让他们言责自负,声明他们“向我保证”说他们没有参与其事。而事实是,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达了虚假的信息。我会做出这样的事,与政府中5名最高层官员有关:他们是罗夫、利比、副总统切尼、总统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以及总统本人。在我继续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后两年里,我在那个星期五的发布会上所说的错误言论,一直是白宫对普拉姆案所采取的官方立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说的话,以及隐藏在话里的根深蒂固的谎言,会成为我从总统首席发言人一职离任的原因。我纵容自己受人蒙蔽,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达了不实之词。最终,事实证明,这对我为总统效力的资格造成了严重损害。大概在两年后,当媒体予以披露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言不实。当事实真相开始水落石出时,我作为白宫发言人的信誉大为降低——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极其痛苦的经历。在2003-2004年间,对普拉姆丑闻,白宫没有开诚布公,而是采取了拖延时间的态度,有时甚至不做回应,拿“正在进行调查”当保持沉默的挡箭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造成政治上的窘境,从而有损总统威信,削弱其2004年11月参加改选的竞争力。这样做的动机不难理解,但这一做法是错的——终归会弄巧成拙。当我对这起泄密事件,也是我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时的重大事件之一进行反思时,我对华盛顿的看法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在我处于公众关注下的那段时间里,不仅限于这一件事,还有很多我曾见证、如今渐渐醒悟到的那些更为重大、令人相当不快的真相。这种欺骗并非局限于一事一例,或仅仅局限于白宫,它充斥于我国的政治风气当中。虽说这种欺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附带性的,我们选举出的领导人也不是有意要运用这种手段,但它却变成了党派之间为赢得民意而普遍接受的行为方式,变成了华盛顿文化中日渐严重的有害成分。当我作为共和党政府的一员来到华盛顿时,我以为这种政治操纵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雇于克林顿的白宫前辈们造成的,我寄予厚望的领导人乔治·W·布什定能除旧迎新,但他没有如我所愿。相反,他任期内的白宫也陷入了同样令人反感(假如不是更加糟糕)的政治骗局,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作为总统做出的这一最为重大的决定直接相关——对伊拉克进行武力干预。普拉姆身份泄密事件始末过去几年里,关于普拉姆身份泄密事件,人们写得太多太多,结果就连我们这些部分参与其事的亲历者,都难以串联其中的关键细节,把事情的全部起因讲清楚。那么,我就只是罗列一些细节吧。最终导致泄密丑闻的那场爆炸性论战始于一项声明,声明内容为:伊拉克试图从西非国家尼日尔获取可裂变的浓缩铀——即所谓的“黄饼”。根据中情局事后承认此声明系伪造的档案材料来看,2002年,政府想要证明萨达姆政权正积极重建其一度搁置的核武器项目,并准备继续维持其生化武器储备,炮制这一说法,便是政府做出的一项努力。基于这些原因,再加上萨达姆政权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支持,布什总统便声称,伊拉克对中东和平,甚至对美国安全构成了“严重且日渐加剧的危害”。反过来看,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这一说辞,不过是为美国领导同盟国和联合国对伊拉克先行发动战争赢正当的借口而已。2002年秋,华盛顿乃至全世界都被论战所淹没,论战内容是伊拉克战争是否确有必要,国会要求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的情况进行国家情报评估。国家情报评估是指,组成美国情报机构的全体部门做出集体判断。2002年10月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题为“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仍在继续进行”,报告称,伊拉克一直在积极争取获得铀矿石和“黄饼”(此处提到“黄饼”,是对尼日尔一说的引用)。2002年10月11日,基于这份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国会举行了两党联合投票,结果以绝大多数赞成票通过,批准了由总司令指挥的打击伊拉克军事行动。总统发表的2003年《国情咨文》演说,将关于尼日尔的论战推进到了下一阶段,这场演说主要集中讲述了伊拉克构成的威胁。此次演讲不无煽动性:武力干预的军事准备正在不断加强,萨达姆继续拒绝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要求。总统就伊拉克政权在继续研究生化武器,以及伊政权与恐怖主义之间存在联系讲了几句之后,以不祥的语气简短、隐约地提到了那个引起极大恐慌的说法——该国政权正在推进高端核武器计划。总统以前就声明过,如果伊拉克获得了所需的可裂变材料,譬如铀,就有可能“在一年内”制造出原子弹。就在这时,他发表了人所共知的“十六词”(该句话在英文中由16个单词组成,故有“十六词”之说——译者注),这是他本人首次提到尼日尔出口铀的说法:“英国政府获悉,萨达姆近期从非洲获取了大量铀。”这16个词成为论战的核心内容,这场论战给总统及其政府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布什总统及政府中的其他官员一面策动战争,一面为攻打伊拉克提供有力说辞。鉴于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两党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他的声誉和品行都无可挑剔,白宫认为他是向国内外证明开战理由的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人选。因此,2月5日,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试图生产和囤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事进行研究之前,作了一场特别陈述。这场陈述并不包括“非洲一说”。在对该情报进行审慎的斟酌之后,鲍威尔决定弃之不用——如今回头看这件事,会发现这一决定既明智,又很能说明问题。但这一说法在公众心目中,仍然是政府主战的最有力的证据。毕竟,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被伊拉克实施核打击的威胁,要比在美国国土上实施生化袭击的险情可怕得多。9月8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的一席话:“问题在于,萨达姆究竟能在多长时间内掌握核武器很难确定,但我们不想拿蘑菇云作为罪证”正是反映了这一心态。然而,就在美国处于战争边缘之际,尼日尔一说的基础被大大动摇了。2003年3月7日,就在总统发动解除萨达姆政权的武装、推翻该政权的“自由伊拉克行动”前几天,联合国核武器核查行动总干事、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埃尔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作了汇报,内容令人瞠目:那条关于铀的情报是不可靠的,“没有任何证据或可疑迹象”表明,伊拉克在恢复核武器项目。他还进一步暗示说,尼日尔出口铀一说所依据的档案材料是伪造的:“经全面分析,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外界专家共同得出结论,这些档案材料作为指证伊拉克与尼日尔近期有铀交易的报告依据,是不可信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这些明确的断言是没有根据的。”两天后,在NBC电视台的“新闻面对面”节目里,主持人提姆·拉瑟特向国务卿鲍威尔问起埃尔巴拉迪的意见。鲍威尔在回应中声明,这条关于铀的情报十分可靠,如果事后证实该情报不实,那也“没关系”。但他向拉瑟特断言,这仍是一个尚未做出结论、有待继续调查的问题。接着,他又重申了另一条重要的政府论据:政府在此之前怎么会低估了伊拉克的核能力。“关于核武器项目,我们必须谨慎对待。”鲍威尔告诫说,“90年代初,我们就见过,原子能机构给伊拉克做出了清清白白的健康证明书,结果后来发现,伊拉克有一处核武器项目被他们遗漏了。”鲍威尔说,情报报告之前曾经低估了萨达姆政权,这话不错。他的意见加强了很多官员对联合国的原子能核查机构的不信任。一些白宫和政府官员们惯于拿这种不信任态度来说服自己,使自己过于肯定:伊拉克政权在“9·11”之后的世界格局里,是真实的、不断长的威胁。不管怎么说,对尼日尔一说的准确性加以质疑,对缓解武力相向的势头收效甚微。3月19日,对伊战争打响了。在3月31日刊登于《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西摩·赫希对尼日尔档案材料作了讨论,以平淡的语气称之为“伪造品”。尽管赫希作为无党派人士而闻名(也因此遭到政界保守派的忽视),但他也被主流媒体公认为是一名勤勤恳恳的记者,与政坛有着良好的关系,他的文章将醒目的光束投向了对尼日尔档案材料的怀疑。布什政府主张进行一场颇富争议的战争,或许其部分依据的情报并不准确。大多数美国人也会倾向于谅解这一无心之过,尤其是在“9·11”之后危机四伏的世界形势中,难免对外来威胁过度警惕,判断失误。但如果政府领导人在收集主战证据时有意忽略事实,甚至歪曲事实,如果他们对实情佯作不知,从而让证据显得比真实情况更有说服力,美国人也许就不会那么宽宏大量了。这一新的、远为有力的控诉是在2003年5月提出的,它是曾荣获普利策奖的记者、伊拉克战争反对者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一篇表明看法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章刊发于2003年5月的《纽约时报》。在他的专栏文章《真相迷失于行动中》里,克里斯托夫使用了一名匿名但可靠的线人提供的消息,该消息称,政府刻意误导美国开战。一位匿名的“前美国驻非洲大使”告诉克里斯托夫,他曾被派往尼日尔,就副总统办公厅对伊拉克是否寻求铀的疑问进行过调查。克里斯托夫写道,这位匿名特使“向中情局和国务院报告称,那条情报无疑是错的,档案材料是伪造的。这名特使揭发伪证的报告传遍了政府,似乎得到了认可——反正布什总统和国务院总是引用这份报告”。这些强硬的辞令出自一名杰出的无党派专栏作家之手,刊登在公认的国家级报纸上。对尼日尔一说真实性的怀疑由来已久,但克里斯托夫提出,事实更为险恶——政府明知这条有关铀的情报“无疑是错的”,还加以引用。克里斯托夫和他的匿名线人提出的这一明确谴责,使“白宫如何利用该情报向国会和公众证实与伊开战的正当性”这一已经初露头角的争论变得更为广泛。当美国空军飞遍伊拉克领空,几乎人人都期待他们能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储备的时候,它们最终却并未出现。对此,政府批评家们,尤其是具有党派立场的批评家们,纷纷指责总统通过夸大或伪造情报蓄意误导国民,使战争具有正当性。伊战批评家们相信,总统至少没有向美国人民开诚布公。他们相信,总统及幕僚们也许忽视了这条情报的真伪核实以及相反证据,使伊拉克变成比真实情况远为严重的威胁,由此促成一种紧迫感,赢得了必要的公众支持。尽管克里斯托夫的专栏文章并未很快引起全国媒体的兴趣,但却引起了白宫,特别是副总统及其办公厅的注意。布什的白宫没有像克林顿的白宫那样,对批评做出快速、咄咄逼人的回复,而是开始采取措施,准备发起反击。可信度和廉正性遭到明确怀疑的副总统,还有他的办公厅在反击中扮演主要角色,这场反击于2003年5月底开始打响。通过在国务院进行调查,副总统办公厅很快获悉克里斯托夫的匿名线人的身份。此人是前任大使约瑟夫·威尔逊,他曾于2002年1月被派往尼日尔调查铀情报。副总统及其信任的幕僚利比以匿名做掩护,很快便找来几名经过精挑细选的记者,开始试图使威尔逊丧失可信度。在职责划分明确、内部保密性极强的白宫里的其他人——包括办公厅主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中情局局长概不知情的情况下,总统撤销了2002年10月国家情报评估中的情报核心部分的机密等级,供副总统和总统在这次反击中使用。与此同时,利比和其他高层政府官员,包括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卡尔·罗夫、当时的新闻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匿名披露了另一项被列为机密的国家安全信息——乔·威尔逊的妻子瓦莱丽·普拉姆的身份,以及她作为中情局员工,扮演了帮助安排威尔逊前往尼日尔调查的角色。这些泄密的目的在于使威尔逊丧失可信度,动摇其公开声明的基础,因为他“是应副总统请求被中情局派往尼日尔的”。但是,知晓这些泄密信息的圈子很小,有些参与者甚至都没意识到,普拉姆的身份属于国家机密。

前言

本书记录了我在白宫期间所见证的那一小段历史,以及造就了这段历史的那些怀有良好意愿、但不无瑕疵的人——包括我在内。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报复泄愤或美化自己,只是为了将我知道和学会的东西记录下来,希望我的记录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当代历史的理解,特别是对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惨剧之后发生的事件的理解。通过对自己的检讨剖析,我开始撰写本书。在我努力为乔治?W?布什总统的政府利益行事的同时,我感到,这与我期望中的那种公仆角色相距甚远。尽管我在35岁时便接受任命,成为白宫的新闻发言人,但我当时对华盛顿的权力游戏经验尚浅,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参与的是何种事务。如今,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而这本书则记录了我在获得这些深切体会之前的惨痛经历。这一路上我走得颇为不顺,未能尽到对自己、对我所效力的总统、对美国人民应尽的责任。我试图按照时下的游戏规则来玩华盛顿的权力游戏,却不时出现失误。因为我没有以诚待己,也就无法以诚待人。过错在我,而我也承担了由此造成的后果。在恢宏的历史画卷中,我个人的经历可说是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那些我置身其间、为之充当小角色的重大事件,也就是乔治?W?布什政府何以会严重地偏离正途。作为新闻发言人,我将无数的时间用于在白宫新闻发布室的讲台上为政府辩白。尽管我当时讲的话是真心实意的,但我后来也意识到,其中有些内容受到了严重的误导。在本书中,我尽可能慎重地探讨了一些事实:生活在白宫这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对于事实真相往往不甚了然。本书的写作源于那一则泄露国家安全机密信息的丑闻——即所谓的普拉姆事件。此事始于一场围绕秘密情报展开的争论,布什政府利用这一情报,将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政权渲染为“严重且日渐加剧的危害”,认为有必要予以消灭。随后在党派纷争期间,一名中情局秘密特工的身份被人泄漏,令这场争端演变成华盛顿最新的丑闻,我也被卷入了后来的谎言当中。这是我为总统效力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人生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原本是我信以为真所说的话,后来却被揭发为谎言,当时我限于职责和对总统效忠的义务,不能发表意见。但我向记者和公众承诺说,总有一天,我会将自己所知道的整件事和盘托出。在我离开白宫之后,我意识到,如果只讲述这件事本身,而不讲述这件事发生的个人、政治和制度的背景,意义不大。就这样,一件事变成了一本书。撰写本书并非易事。我发现自己一直不停地自问,问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设想和解释。我得出的许多结论与我当初信奉的看法大相径庭。对我来说,对真相的质询堪称一场艰苦的斗争,但却绝对值得。我无异于声称,事实真相只有我才心知肚明。不过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跟自己的种种经历进行角力,如今我与自己眼中的事实真相之间的距离,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要接近得多。有不少读者会出于对我讲述的事件主角——乔治?W?布什总统的好奇而阅读本书。在阅读时,你们将会了解到我在布什团队中任职的种种经历,以及我与他个人之间的关系。请容我说明,布什是一位具有个人魅力的人,有智慧,深具政治才能。他有着令人不设防的人格魅力,有着担任受人欢迎、受两党支持的州长的履历,他的意见富有建设性,他为人民做实事,像很多人一样,追随他令我备受鼓舞。我们都希望,也都相信,他会同样为国效力。尽管布什是在一场事关2000年大选结果的漫长法律战之后,方才入主白宫,但他执政之初便深孚众望。2001年9月,一场难以想象的国难突然降临,此后出现了罕见的、长期的举国团结,他为促成这一团结发挥了权威性的影响。乍看起来,布什召集的团队令人印象深刻。副总统迪克?切尼是政府高层的一名重要人物,富有经验。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早已在五角大楼成功地担任过一任国防部长,他有着令人自豪的履历,上面记载了一连串的商业成就和政治业绩。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是一位富有才干、享有广泛威望的军方领导人,轻易便可当选全国最受欢迎的人物,假如他有兴趣,就连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也能当上。此外,布什的首席政治顾问卡尔?罗夫也有着过人的声誉,他被誉为杰出的战略家,也是促使共和党成为国内最大政治力量的有功之臣。我曾对乔治?W?布什的领导能力和一心为国的目标深信不疑,对他的真诚、正直和判断力信心十足。但时至今日,他的表现让我在他执政之初对他所寄予的厚望已经淡去。拉姆斯菲尔德和鲍威尔已经离任,他们在任期内的表现备受争议、令人失望。副总统切尼所扮演的角色,被公认为是用心险恶和不利于总统的政绩的。罗夫曾作为政治天才人物广受赞誉,如今这一赞誉却和将政治收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熟练工的名声挂上了钩。尽管有如此种种,但布什总统仍葆有本色。他自信、敏锐、务实、坚定,身为领袖,有时就是需要具备这些品质。他的举止令人信服,他的信念真挚诚笃。我从未与林登?约翰逊(得州的另一位顽强连任的总统,他的治国成就被一场有争议的战争所掩盖)或理查德?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其民意支持率降至有史以来最低,只有布什与之不相上下)结识。但根据历史学家们的说法,他们两人都愿意自我辩解、爱发脾气,最终分别因为战争的压力和丑闻,痛苦地结束了他们的任期。而乔治?W?布什却不是这样。他始终如一——尽管与我以前想象中的那位领导人形象不尽相符。对伊拉克开战的决定,让布什的工作偏离了正轨。这是一项重大失误,促成这一失误的根源,是各种事端的交逢(“9?11”带来的冲击,以及我们在阿富汗取得的迅速惊人、令人迷惑的初步军事胜利)、人性(野心、信心和自欺),以及因上帝而激发的热情(布什总统坚信上帝所说所有人都有自由生存的天赋权利)。对布什来说,铲除伊拉克这一“严重且日渐加剧的危害”,是实现将中东改造为和平的民主政治地区这一宏伟目标的首要方式。历史坦然地确认了今日大多数美国人所持的看法——对伊拉克进行武力干预的决定是一次严重的战略失误。没有哪个人,包括我在内,能够准确无误地预知,几十年后,当我们能够更为充分地了解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时,会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我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发动战争,而伊拉克战争并无必要。发动一场非必要的战争是大错特错的。不过在反思布什政府掌权期间发生的所有事情时,我开始相信,他们还犯下了一个更根本性的错误——在最需要坦率和诚实的时候,背弃了这些品质。我们选举出的华盛顿领导人中,不论是共和党派还是民主党派,多数都是品行良好、作风正派的人物。但如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奉行这样一种实践:规避事实真相,规避揭示事实真相所需要的、高度的开诚布公。在这种行径当中,存心或蓄意而为并非主要因素。毋宁说,这已成为时下流行的华盛顿权力游戏的一部分,这种游戏如今已被奉为标准。正如我在本书中所作的解释,华盛顿已经成为“永恒的选战”的根据地,这是一场无休止的政治赛事,其基础是对事实真相、部分真相、扭曲的真相以及政见的掌控。执政已成为政治的附庸,而非相反。选举获胜和掌权成为成功的唯一评判标准。这种方式在塑造候选人个人形象之前,首先就塑造了媒体的报道方式。在最新一轮新闻周期的胜利争夺战中,“开诚布公”被排挤到了边边角角。当然,政治中的行骗手段早已有之,并不新颖。但行骗手段在美国的政治中变得如此大行其道,仍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行骗在很大程度上不易察觉,看似无害,也被公认为无伤大雅。行骗大多是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其中往往并无恶意,目的不外乎想要在争夺权力和影响力的游戏中取胜。有些欺骗是自欺。那些热衷于自欺的人,说服自己去相信自己说的话,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也明白,那些话语欠缺坦率和诚实。他们没有在竞选活动到此为止的白宫门前检点自己的政治伎俩,而是将其作为华盛顿的运作方式予以保留。通过这种伎俩散播的谎言变成了我们政治风气当中的毒瘤,严重妨害了我们选出的领导人进行有效统治,限制了他们为美国作出最佳决策的能力。太多的政治家和他们的追随者都满怀激情地对现实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党派式的看法,没有给自己和对方留下多少妥协或合作的余地。事实真相那片灰色的细小区域,在两党共同遵奉的非黑即白的意识形态中无处容身。长久的隔膜、僵持不下,使之普遍的无力对我们全体面临的重大挑战作出建设性的安排,凡此种种,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我相信,布什总统并非有意从事这些危害性的不良行径。不过正如他的诸位前任一样,他决意按照自己发现的方式来玩转华盛顿权力游戏,而没有像他在竞选总统之初发誓说的那样,去改变这种文化。正如他的诸位前任一样,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欺,也许从心理角度上讲,为了证明在政治游戏中取胜所需的种种策略是正当的,这种自欺确有必要。永恒的选战也吸引了媒体,它们也变成了沆瀣一气的参与者,为竞选两派的对峙提供了可能。它们强调冲突、争端、消极面,它们关注的不是执政意见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不是执政意见背后更广泛的真理,而是政治当中犹如赛马的那些方面——孰胜孰败,原因何在。在对这一顽症,及其为祸于至少一届政府的方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试图帮助读者理解华盛顿的行骗文化,以及我们——美国人民,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尽管我在白宫的任期未能如我所愿地顺利结束,但我却增强了对美国的信心。我结识了许许多多急于迎接积极改变的人,他们准备将自己的生命与活力投入到美国的未来之中。我依然相信,用当时任州长的布什的话来说,“政治,在理想遭到玷污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发展得更高、更好”,这是有可能实现的。我确信,只要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偏离正轨,并如何就纠正进行深思熟虑的,我们就会无往不利。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新华网《白宫前发言人著书猛批"老东家"布什》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5/30/content_8280945.htm人民网《白宫前发言人麦克莱伦揭了布什哪些老底》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7324480.html新浪网《白宫前发言人出书解密特工门事件真相》http://news.sina.com.cn/w/2007-11-22/063514361485.shtml中国日报《白宫前发言人出书抨击布什》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08-05/29/content_6718543.htm华尔街日报《斯科特•麦克莱伦的自白》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1198457525625977.html纽约时报《麦克莱伦出书,布什总统遭猛批》www.nytimes.com/2008/05/28/washington/28mcclellan.html?_r=1&ref=politics&oref=slogin华盛顿邮报《前白宫发言人著书,揭批布什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误导民众》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8/05/27/AR2008052703679.html?hpid=topnews

内容概要

斯科特•麦克莱伦(Scott McClellan),是一路跟随布什从得州到白宫的嫡系人马。2000年以前,他历任得克萨斯州长办公室的首席媒体顾问第一副手、首席立法顾问,并成功策划、组织了得州范围内的三次竞选造势活动。2000年,布什竞选首任总统时,他就是核心幕僚之一,为其当选立下过汗马功劳。
2003年,斯科特•麦克莱伦正式出任白宫新闻发言人,执掌布什政府对外沟通与宣传的大权,直到2006年4月请辞白宫新闻秘书为止,他鞍前马后地为布什工作了7年多之久。在离任两年后,麦克莱伦抛出此书,因其涉及布什幕僚揭开白宫内幕而惊爆全美。有评论说,无论如何,麦克莱伦此书是走出白宫的人,向白宫投去的一枚“重磅炸弹”。

书籍目录

序1.为华盛顿度身定做的丑闻2.盛事中的小角色3.在政治活动中成长4.得州州长布什的雄心5.永恒的选战6.布什上任伊始7.“9•11”袭击及两党纷争再起8.兜售战争9.就任白宫新闻发言人10.女特工普拉姆身份泄密案11.破釜沉舟,豪赌布什连任12.媒体炒作,紧急灭火13.连任成功之后的布什14.真相曝光,蒙羞受辱15.执政期的最大灾难16.决意辞职,永别白宫17.欺骗文化,亟待革弊致谢

编辑推荐

《白宫内幕》布什亲信、白宫前发言人麦克莱伦首次出书揭露布什政府老底? 大肆曝光伊拉克战争、“特工门”、布什连任、卡特里娜飓风等重大事件背后的惊天黑幕,其炮轰程度超乎白宫官员预期? 独家视角剖析布什政府内部的政坛大佬? 详尽描述白宫的运作机制和施政方针? 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当今美国的政治生态?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美国上市1周,销量突破250,000册!? 布什亲信、前白宫发言人出书揭露“老东家”底细,大肆曝光白宫不为人知的惊天黑幕!? 此书一出,便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必谈话题,其风头盖过总统大选,引发了一场美国政界的“大地震”!

作者简介

布什亲信、白宫前发言人麦克莱伦首次出书揭露布什政府老底
 大肆曝光伊拉克战争、“特工门”、布什连任、卡特里娜飓风等重大事件背后的惊天黑幕,其炮轰程度超乎白宫官员预期
 独家视角剖析布什政府内部的政坛大佬
 详尽描述白宫的运作机制和施政方针
 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当今美国的政治生态
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 美国上市1周,销量突破250,000册!
 布什亲信、前白宫发言人出书揭露“老东家”底细,大肆曝光白宫不为人知的惊天黑幕!
 此书一出,便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必谈话题,其风头盖过总统大选,引发了一场美国政界的“大地震”!

图书封面


 白宫内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出差前下的定单,回来后拿到书.用了两天时间看完.翻译的算是过的去,但是排版时错别字很多,我粗略记得至少有10处以上,很是难受。内容有新意,对我们普通人了解美国政府决策层的内幕有了一个了解的开始。对布什的性格和执政风格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     非要我评价,不错啦
  •     果然是内幕!本来对布什不太感兴趣,觉得跟小丑似的,但能当上美国总统肯定不是一般人。对了解白宫的真相很有帮助。最不容易的是,翻译是最近读的书中少见的好,不仅通顺而且颇有文采,挺值的。
  •     今年5月听说麦克莱伦出了本书,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一直很好奇,想知道新闻发言人在任以及卸任后对问题的看法到底有何异同,等了大半年,终于看到了这本简体中文版。原本很抵触中译本,觉得不够原汁原味,但本书却让人有种大快朵颐的感觉!仅仅前言部分的几句话,就让人觉得读起来很舒服,语句也很到位,相信译者和编辑是费了很大功夫加工润色的。另外书的设计和印刷也很精美,8页的铜板照片也给书的内容增色不少。不得不提的是,中译本的副标题并非原版标题,相信是编辑自己的创作,算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很吸引人!总之,的确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传记!
  •     内阁读物
  •     我认为,其定义就是销量大于质量。这本书符合这个评价。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了解两次竞选的操作、两次战争的出台的幕后细节;这位老兄很实诚,俺参加不了国家安全会议,俺只是个纯粹的递声筒。那么全书的焦点是,特工们事件把俺害了,俺委屈,总统不错,总统喜欢俺。作者啊,你让内幕两词情何以堪啊,情何以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