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晚清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走出晚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301202876
作者:李扬帆
页数:382页

章节摘录

走出晚清后的随想:一个“明朝遗民”的精神穿越(再版代序)所谓“走出晚清”,意味着扩展历史视野,而不是漠视那段历史。向后看,意味着去除清中外交往史带来的屈辱情结以及走出各种两难的思维陷阱;向前看,则意味着把握中国与世界初期接触的契合点,走出晚清,在这里意味着走进晚明。走进晚明使我们发现了中国和东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躲过了明清易代之“天崩地解”(我朝遗民黄宗羲①)之后,我已剃发易服,大明衣冠早已藏进了十三陵的地宫中。然而,我要说,你们误读了我朝。比如,我朝当时就是叫“大明”,不是后来你们才把我朝叫“大明”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非法进入我朝而被俘虏的葡萄牙人伯来拉就打听到这样的信息:整个国家叫做大明(Tamenb),居民叫做大明人(Tamenjins),因此在本国没有听说他们名叫China或Chins。②我朝如同历朝一样,皆以朝代名代替国名,是以在长达数千年历史中,中国并没有恒定万世的国名也。因此,在本质上而言,中国更多的是一个自在自为的文化实体。

内容概要

李扬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致力于中国近世对外思想的研究,笃信独立自由之精神对学术研究的崇高价值。

书籍目录

走出晚清后的随想: 一个“明朝遗民”的精神穿越(再版代序)
第一版序
上篇 走 出 晚 清
第一章勇气与遗憾: 林则徐禁烟与近代中外关系的起始
第二章用地图打开帝国的视野: 魏源
第三章给外交以空间: 徐继畬
第四章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曾国藩从自我人格的完善到儒家思想的国际化
第五章海防与塞防并重: 左宗棠的对外活动和主张
第六章超前认识带来的悲剧: 郭嵩焘及其对外思考
第七章近代化的困境: 千古变局中的李鸿章外交
第一节李鸿章之兴衰
第二节李鸿章外交的困境: 中西外交观念的差异及李鸿章内在的压力
第三节李鸿章的时代感
第四节李鸿章的国家观念和开放的思维
第五节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1870—1894)
第六节对李鸿章的评价
第八章外交毕竟还是一个更好的武器: 曾纪泽的外交
第九章热衷洋务的亲王: 恭亲王奕訢
第十章仇外与媚外之间: 慈禧
下篇 走出传统世界观
第一章从两个世界的碰撞到西方的入侵
第二章涌动的东亚: 明清易代时期东亚政治行为体的身份认同
第三章身份认同: 韩国对中韩历史的选择性叙述与中韩关系
第四章漠视的代价: 甲午摊牌以前中国对日关系的症结

编辑推荐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2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2版)》从晚清的涉外人物谈起,重新梳理了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并由此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外关系进行论述,希望中国能真正地“走出晚清,走向全球化”。《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2版)》史料翔实,论说犀利,无论是对这段历史有独特情怀的读者,抑或研究此领域的学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启发和认识。此次修订的幅度大约在30%。

图书封面


 走出晚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晚清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大概无需赘言;而在全球化浪潮波涛汹涌的今天,回眸晚清留下的诸多遗产,更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正如李扬帆所言,晚清作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关键一步,“是许多国人心中难以忘却的纪念”;而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和慈禧等在这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涉外人物,他们的名字又给后人留下了“复杂的情感和认识”。因此,晚清涉外人物的思想、性格与行为,自然会成人们思考中国近现代历史时不可回避的焦点。在这部最近再版的著作中,李扬帆没有因袭现今寻常的编年体断代史写作方式,没有满足于使用广角镜头泛泛地向读者展示晚清的草图全景,也没有像某些评传者一样止步于个别人物的细枝末节,而是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十位晚清著名涉外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者熔朴实的描述和犀利的评注于一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细腻地展示了在那个风云变幻、国家危急、思潮易变的年代里处于风口浪尖的决策者们如何努力适应却他们的角色,又自然地反映出了在那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变革岁月中社会的风气和国人的思维如何逐渐与外来的新世界接轨磨合。阅读这本著述,读者不仅可以从晚清时期的一个个“个案”中瞥见当时人们的所思所感,重温他们的艰难抉择和精彩表现;也可以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位和不同背景的人们,如何以各自的方式适应并试图影响时代的节奏,最终感受到历史前进的大体趋势和主流方向。而这些体味和感受,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传主们生活的时代和中国走向世界的艰辛坎坷,也足以让我们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广博的心胸面对当今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但比新颖的切入点和优美流畅的文笔更具吸引力的,是作者超然的观察视角和冷静的分析态度。从鸦片战争到八国侵华,从《南京条约》到“庚子赔款”,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中,历来自诩为天朝上邦的中华帝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凌辱和蹂躏。这个曾创造了令西方世界叹为观止的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却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统一、独立和尊严。只在两三代人的时间里,她就丧失了七分之一的土地和几乎所有的海洋,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理应享有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贸易主权;更令时人难以接受是:从来自以为居于“世界中心”的人们,却被迫调整身份来适应西方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从来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至孝子孙,却不得不借鉴“外夷”的制度与思想以求得生存。于是,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从心底感受来看,晚清无疑都成为了中华民族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那些屈辱和疼痛似乎已经渗入国人的血脉,不时从灵魂的最深处迸发出来,使我们变得心情激愤、好斗易怒。的确,这种作者所说的“被激发的民族主义”,时常让我们因被情绪俘虏而失去理性,陷入绝对化的历史视角,试图从对逝去者无需成本的过度标榜或尽情鞭挞中,找回某种心理平衡。然而作为专业的研究者和冷静地思考者,李扬帆却超然于那些带有绝对化倾向的非此即彼之外,“尽量让重要的官僚士子贵族们自己说话”,而不是武断地将他们简单归等,然后再带上有色眼镜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坦率地讲,这种超然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意味着必须抛弃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某些定论,从而回到史实本身,去多角度诠释每个人物。因此,这种超然又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它摆脱了某些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更有助于我们领略时代在这些重要人物身上折射出的每一缕光线。李扬帆是超然的,但绝对不是冷漠的。他拒绝脱离晚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而是让自己站在传主们所居的特殊位置,设身处地地体味传主们的艰难抉择和高明行动。因此,当读者跟随作者一起回到一个多世纪以前,站在传主们的身旁和他们并肩面对那个剧变的年代时,就不难了解那些活跃于历史潮头的精英人物们的真实思想。于是,我们发现,徐继畬在《湚寰志略》中无比推崇美国的制度和美国的领袖、不惜冒着极大的风险称赞与中国敌对的英国历任国王,并非是由于崇洋媚外缺乏民族气节,而恰恰出于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热爱;于是,我们发现,郭嵩焘不顾满朝文武的攻讦和谩骂,依然忍辱负重远赴英国谢罪,并非同僚们所谓的“没有骨气”,而恰恰出于对缺乏近代外交的祖国的责任和使命。先行者往往需要比旁人看得更远,想得更多,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使是对于那些似乎在主流民意中已有定论的人物,如慈禧太后,作者也不是简单地加以斥责,而是运用丰富的史料,全面展现出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独裁决策者的形象。在批判性地审视慈禧为争夺最高权力而不惜出国家利益的同时,作者也肯定了她对时局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在辛酉政变后,清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内忧外患’,而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使得此后数十年中国当政者必须全面、慎重的处理对外关系;慈禧太后重用汉人改革家,实行开明专制,基本体现了对西方应有的理性态度。”当然,李扬帆的这些分析和阐述,并非为某些历史人物“翻案”,他只是忠实全面地描绘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让读者自己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从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宝贵遗产中,汲取必要的养分。如果没有作者这种超然的态度,读者非但不能体会到先贤们当日的良苦用心,反而会再次陷入那种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机械认识中,也就难以走出对历史人物本身情感好恶的主观判断,难以超越惨淡的晚清留给我们的情绪化思维和视角,难以全面认识当时那段历史对现在的影响,更难以理智看待我们将来可能会遇到的类似机遇与挑战。李扬帆对于史料的选取也值得称道。对于尽人皆知的史实,作者常常一笔带过;对于仅能反映传主细枝末节的史料,作者一般只作简单的介绍铺陈。但是对于那些足以生动展示传主个性、反映时代精神的史实,作者则不吝笔墨,娓娓道来;对于传主们面对从“天朝大国”子民到世界体系成员这一深刻变革的独到认识和内心斗争,对于传主们鲜为人知却对历史进程影响深远的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作者都负责任地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介绍。例如,对于导致徐继畬屡遭毁谤、最终不得不黯然离职的“神光寺事件”本身,作者只进行了简单而清晰的交待,而将重点放在分析徐继畬当时如何在“被激发的民族情绪”和从力量和道义上都不得不遵守的国际法之间权衡利弊,理性选择一种对国家最为有利的解决方案。作者不仅引用了徐继畬所发公文和所著家书来揭示其在当时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理性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同时也描述了赋闲在家的林则徐在这一事件上与徐截然相异的急进态度;既表现了徐继畬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和对外交真谛的理性感悟,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国人对汹涌而至的“入世”浪潮的复杂心态和天真认识——连号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都“急于驱逐”合法入驻福州城的“英夷”,当时国人对“天朝大国”走向世界的感情可见一斑。然而,正是这样,我们才看出了“徐继畬是晚清真正理智地对待外交事务的第一人;在一味动辄拼命和投降之间,他发现还有理性的选择。”继而,作者的评论也是中肯的:“徐和林在对外问题上不存在爱国与投降的问题,二人对中国命运的关心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徐继畬更为理性、开放,林则徐则有些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国难当头,既要有振臂一呼的英雄,也要有理智机灵的学人。”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阐释和评论,无疑远胜于简单的说教和不负责任的妄加定性;通过重现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者在潜移默化中向读者呈现出了晚清外交的两难:既不能一味求和,也不能动辄拼命。到底是接受开放的事实还是一味的顽固封闭到底?爱国的举措和顽固的封闭之间是否应该做更理性的、详细的区分?作者在书中让传主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想,他实际也期待着读者做出自己的回答,并用这些回答指导现在和今后的思想和行动。晚清带给我们的刺激使持久而深远的,晚清留给我们思考也是沉重而重要的。在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方兴未艾的今天,如何看待晚清舞台上涉外人物的表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作者在此书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超然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并不止一次地恳请读者走出晚清在我们心灵上的情绪化烙印,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努力寻找现实条件下对国家前途最为有利的行动方案。走出晚清,并不是要忘却历史,并不是掘弃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底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和热爱,更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放弃自己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而是要像书中的大部分传主一样,超越他们晚清同胞的狭隘民族情绪和僵化思维,看清世界潮流的趋势,紧跟时代节拍,用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在变革的时代中为国家争取到真正的利益。如今的中国早已告别了满目疮痍的晚清,处于高速稳定增长中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使许多炎黄子孙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然而,在新世纪曙光带来的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在文化视角和民族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转型压力,却毫不逊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晚清岁月。因而,如何在这种激烈的巨变中“告别传统世界观”,如何应对外来的竞争和压力,如何将危机意识和民族情绪转化为良性的前进动力而不在落入“泛力量主义”、“泛道德主义”和“被激发的民族主义”的情绪化怪圈,值得每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深思。为此,在本书下篇的四个章节中,李扬帆通过追溯历史,厘清了当下一些热点问题的发展脉络,倡导人们避免在“某些貌似爱国的行动背后隐藏的危险后果”。本书虽然只包含十篇不长的评传和四章专题论述,仍堪称一部精彩的中国近代外交史力作;书中以晚清惊人的历史巨变为背景,展示出了中国人顽强的适应能力和中国文化内在的巨大潜力。无论晚清外交留下的屈辱历史,还是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值得后人仔细回味;中国第一代涉外人物穿着马褂长衫所开展的弱国外交,让人感动,也发人深省。而如果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能够把握时代变革的脉搏,理解先人、超越先人,以理智而灵活地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就一定能够从晚清先人们留给我们的遗产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这正如作者所言:“既然中国的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更应该站在晚清人物的肩上充满信心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不是沉醉在对屈辱历史的集体悲情般回忆中,醉心于因观点不同而相互攻讦。只有走出晚清遗留下来的历史情调,只有走出晚清遗留下来的对中外关系不健康的思维惯性,才能说我们在现代的历史中迈进了一大步。”
  •     相信每个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国人,在提到晚清的时候,必定会把它和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封闭落后、媚外欺内、丧权辱国……那是一个令所有国人备感沉重的年代。直至今世,晚清所背负的东西已经超过了一个正常意义的历史范畴,它是中华民族耻辱的近代史的开始,它是东西方文明的悲剧性撞击,它开启了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复杂认知之门。李鸿章直言,那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然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 那些直接面对所谓“列强”的人们,他们是否真的甘愿背负后世骂名,不敢反抗,还是用传统文化所剩的最后一点尊严,将自己武装起来,以深沉的方式为中华民族谋划出路?如果我们不能还原历史的原貌,是否可以从这些人的身上去探寻一点历史的真相?它正是这样一本书。它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一百多年前那个风波诡谲的年代,将焦点对准那些身处中国与西方碰撞漩涡正中心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奕訢……他们或参与过轰轰烈烈的对外战争,或致力于知识启蒙“睁眼看世界”,或作为使臣出使西方列国,或为维护领土完整而与外国人周旋,或力排众议力倡改革,维持大清岌岌可危的统治。这些人既是传统的中国士大夫的代表,又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明。尽管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事实是,他们无一例外都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奋力的一搏。正如书中所说,“‘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理学修养,塑造了他们的理想人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唤醒了他们的自律自强精神;‘经世致用’的学风促使他们赶快行动”。从某种层面上说,历史即使不是由某些人所塑造的,但也带上了那些人的色彩。因而,在作者笔下,晚清从人们的感性认知中跳了出来,转而关注那些更加有血有肉的私人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买了本新版打算送给历史老师。
  •     书中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是李老师在序言中以大明遗民自居,书中很多了解观点冷静犀利,让人耳目一新。我因此也以为李老师是个冷静客观的老学究的印象,但是旁听了真人的课程以后才发现,他真是个“愤怒的青年”
  •     李扬帆也很可爱呀~~~
  •     虽无新意,但写的不错
  •     喜欢这个封面和书名,正在阅读中。
  •     不喜欢成王败寇的历史观,为什么不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呢?正像作者说的,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写的,了解历史必由了解这些人开始。晚清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现在中国人的世界观?可能我们骨子里多少都会有点吧。怎么样才能真正走出晚清?或许等我们真正读懂了那些人那段历史,我们也就真正地走出来晚清情结了。
  •     晚清史科普。当时在对外关系中有很多大人物,要走出从晚清开始被塑造起来的那种情绪,了解他们有益,也有意思。
  •     该书保持一种冷静克制的态度试图让读者理解一种沉湎失落感的危机意识的可能是走歪了,更希望读者可以敞开胸怀来看晚清各色人物抉择,具体做法来看待一个时代国家的命运所成。文化的复兴也要避免让泛道德主义,泛力量主义,“被激发的民族主义”的集体意识所垄断。
  •     这是一本试图回归历史真相的书,打断了我们对晚清这个特殊年代的好多误解和YY,那个特殊时期的复杂性不能只用屈辱概括。客观,也是回看历史的动机和收获吧。
  •     失望。作者依旧没有给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走出晚清”的路径。前半部分的人物点评毫无新意,后半部分的私货也限于点到为止。唯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徐继畬的困境和遭遇。
  •     当做历史科普类读物真心很好。PS他的《望乡》出来了大家捧捧场!
  •     欧洲的成功是尊重人的多样性
  •     老师的书,应该挺好的。一些体现了新清史的观点
  •     批判思维强
  •     我对作者持保留态度。不过从序言引用情况来看,阅读契合程度确实有那么一点高。。。||人物书写基本是因循前人,但后一部分可以看出对“网络史学”思想素材的汲取,做个学术超男也有他的好处啊
  •     。。。。。
  •     这是我上大学第一本对我影响深远的书,眼前分明出现了晚清那些人鲜活的身影和为国为民的苦心,历史本来就是很难说清的。想再看看,可惜很多不出名的好书卓越都缺货,可惜。
  •     大一时候专业课,他居然推荐自己写的教材,然而这本人物传记式的教材我完全当小儿书读了,真的没有什么太多干活。但是李扬帆本身还是挺有魅力的,估计是撩妹高手。
  •     以叙事的口吻讲历史,清醒、生动。
  •     有种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在洗脑的感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概不是那么个理解法吧~不过这本书跟晚清30人难道不是换了换结构的差别么@@
  •     理论很强,解析深刻
  •     忘了是院里哪一位老师当时评价李扬帆老师的书:可以再写的简明扼要一些。才看到一半,很多内容都在快进中过去。不知道这种引用历史/当代评述文字,试图从中总结一些个人观点/特质的方法是不是太过敷衍。每个人物好像生平始末什么都说了,但好像又只是堆了四面八方的内容什么都没说。本以为更能突出“晚清”和“走出”的内容吧
  •     不算是正经学术著作,但对人物的把握和体会着实很深,可读性也好。
  •     开头说一通时新话语,分析具体问题还是经常沿袭旧的思维,这就有点精分了。
  •     时代加在人身上的局限有时候太不容易觉察
  •     呃,帆哥的书我第一个赞一下吧……
  •     明朝遗民欢乐多
  •     上课时候的笔记还有两大本……年幼的时候第一次体悟到大学的课堂应该是如此
  •     上学时听过李老师的课,那叫一个文采飞扬,那时还没有课本,大家只能狂记笔记,有同学笔记做得好,在同学中广为流传。这本书可以拿在手里,仔细品读。
  •     上篇的内容中规中矩,可还是看得莫名感动。下篇亮点不少,讲座那段简直是连续剧答疑时间。至于中国人的美国观神马的是个有趣的视角,可惜一些新的变化没抓到。还有些问题只是摆出来,没讲透,倒也是个办法。
  •     帮同学买的 自己翻着看了几章 很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