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彗星划过夜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108023803
作者:林达
页数:392页

章节摘录

书摘  英国国会有上院和下院,上院是贵族的代表,下院是社会贤达们的代表。英国人通过议会,有了表达自己声音、争取利益的渠道。要交多少税,也可以在国会先据理力争,理论一番。然后,再按照议会通过的税法税率交税,倒也罢了。可现在,北美殖民地在英国议会里根本没有代表,那些对殖民地利害完全不关痛痒的英国议员,却随心所欲地给他们制定税法,说交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还价余地,还越交越多,这太没有道理!所以,不干了。  不干,不是要推翻英王,也不是要推翻英国的议会和政治制度,他们只是从逻辑推理,既然他们和英国的民众一样,是英王的臣民,他们就应该和母国臣民享有同样的权利,议会应该有他们的代表。要求这样的权利,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  他们是在维护他们在辛勤劳动和经商之后,个人所得不被无缘无故剥夺的权利,也就是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所以,后来托马斯·杰佛逊在起草《独立宣言》的时候,一打头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实在是有的放矢、针对殖民地人民切肤之痛发出来的宣言。  英王不让步,就引发了独立战争。打出来的结果就是建立了美国。想当初,是独立、从英王手中夺得自由的共同目标,把这13块原来的殖民地联合在一起的。历经八年的艰苦战争,取得了胜利,可是,以后他们何去何从?  首先,在最简化定义的“专制”和“民主”之间,他们必须有一个抉择。你也许会说,殖民时期,他们已经有了半生不熟的、有着一定民主成分的改革版英国制度,顺应下去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可是,我们假如回过头,看看许多国家在战争导致的变化当口做出的选择,就会明白,延顺以往的制度,并不是必然的。战争就像是一颗炸弹,以巨大的、具有破坏性的震撼力,把历史炸停在那里。而枪炮已经显示了它夺取政权的威力。它可以顺势扭转历史,满足一个个人、或者一些人改造国家的政治抱负。你可以把这样的抱负表述为一个善意的动因——现在,“他”,要为“他的”百姓,谋福利了。权力就这样在武力之下得以集中到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里。这样的结局,对新生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可能。  一场战争下来,站在这块土地上,最有力量的就是军队,最有力量的个人,就是指挥掌握这支军队的司令,在美国,就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因此,甚至可以这样说,美国的第一个抉择,就是华盛顿将军的抉择。  经历了八年艰苦战争,1783年年初,虽然外交上还在谈判,《巴黎和约》尚未签署,可是,美国已经独立在望。在这个时候,军中就已经有人在酝酿一个扭转历史的时刻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纽堡政变。P10-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原以为“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早已划上句号,现在看到这一系列的“之四”,真有一份意外的惊喜。该书主要讲述了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发生的故事,以及1971年“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的前因后果。林达无疑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似是不动声色,却已让读者手难释卷。                              --《中华读书报》

内容概要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书籍目录

保守的革命
艰难主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第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最高法院
今夜没有星辰

编辑推荐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四本,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作者简介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图书封面


 如彗星划过夜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2条)

  •     美国梦在不同的人心中总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梦想,也许他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也是第一批去美国的移民者心怀的梦想,我们所知道的五月花号精神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点。其实做为中国人,改革开放后,也太多人心怀一份美国梦,一份有关梦想的追求,也许很多年后再度这本书当年带给我们对美国的向往还在,只是更加理智了,我不愿承认美国的生活就比我们好,但是有一点美国梦想的实现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他早已不代表着美国人的梦想,他的更为普及的意义就是那为自己人生幸福自有追求扥梦想。而且一个真正完美的社会,应该是估计每一位社会成员梦想的追逐的。读过这样一本书后,也许对抑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不会让我们在盲目的崇拜下去。
  •     断断续续的,终于把林达的这四本近距离看美国读完了。相比我之前读过的其他介绍美国的书籍,林达的这四本书显得通俗易懂,透过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觉加深了对美国的了解,也暗暗惊叹美国的神奇。《之一》中主要讲诉美国的权利法案,其中举了辛普森这个例子;《之二》中介绍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大环境,立法,行政,司法三方相互制约,同时在制约中达到平衡,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就是挑战这种制度的下场;《之三》中介绍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包括奴隶制的产生和变化,美国内战中对奴隶制的废除,黑人民权运动,其中自然提到了马丁路德金这位杰出的黑人演说家;《之四》中讲诉了美国建国之初的艰难,费城制宪的那群代表们绞尽脑汁争得面红耳赤想让这个国家成为不同于欧洲的真正民主国家,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200年后的美国依然在按照他们的愿望稳步向前走,美利坚的强大他们功不可没。我想,读完这四本书,对于美国为什么会成为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肯定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美国走到今天显然不是一帆风顺,他也经历过殖民地的统治,经历过独立战争,经历过内战,经历过世纪审判,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他的核心也就是宪法的精髓从来都不曾改变。美国的建国先贤们,他们肯定不会想到美国建国后会遇到这么多的挫折,他们只是相信,对自由的渴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和人的生存共存的。而社会管理概念不是从上层权力切入,而是从人的自然权利切入。于是乎,政府不一定就是天使集中的地方,更可能会是人性弱点的集合,所以政府是首先需要被制约。不得不佩服这种思想的伟大,更何况是在200年前的今天。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固然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因素,但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美国的那种民主自由精神。也许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出国去看看总是好的,而且出国最好是去美国。无论他们是冲着美国的国际地位而去,是冲着美国的消费水平娱乐方式而去,还是冲着美国的自由而去,我想他们肯定都能体会什么是美国精神,什么是美国传奇。
  •     一部宪法成就了美国人的宪政精神,或者相反,这我没研究过,不敢多问,但若想深入了解美国宪法的变迁和精神《最高法院和宪法》商务印书馆这本不错,上学时啃的,看得很累,收获也很多!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翻到第四本,第一本惊心动魄的阅读快感已淡去。这一本匆匆翻到74页,讲到1787年,在各州分裂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不会导向专制的联邦国家,司法、立法分支如何与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分支进行博弈抗衡。在巨大的土地财富下,深喑英国法制的叛逆儿子享受着自由的田园生活。
  •     没有像忧虑和梦想那么有意思,但保持了一贯的翔实和可读性,收获颇丰。民主和共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在民主实现后,要警惕多数人的暴政,保障少数人的利益渠道。2017.1.11于加班后的公交上。
  •     “今天民主进程已经大大深入,知识界对专制的批判已经非常彻底,而对民众的弱点可能导致的暴力和非理性,却常常闭着眼睛绕开,或是为其寻找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的反省越来越艰难。 因为民主大潮的副产品,就是知识界日益把批判专制强权,看作是为人称道的独立精神,没有勇气悖‘民众大潮’而行,持独立思想言论与民众和知识界同行。”
  •     终于把近距离看美国这一系列看完了,恰逢美国又一次大选,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脸茫然,开始对美国政治感兴趣,多亏了林达,能把枯燥的历史和政治讲得很有意思,这个话题确实很大很大,但是从中也能折射出很多小而确定的道理,很受用。
  •     系列4本里唯一感觉有些枯燥的 不过还是值得一读
  •     美国宪政的进程,非常具有可读性,后部分媒体和司法的较量跟看悬疑小说一样,紧张而刺激
  •     美国的民主一直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从建国初期的立宪会议的妥协,到党派的兴起,再到对言论自由范围的讨论,没有人一下子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新的世界形势里,我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绝对值得中国人一看。四本书把美国展现在读者面前。
  •     因为给儿子推荐了这本书,利用春节自己右重读了这本书。林达的文笔和逻辑真是好!作为中国50年代中期出生的哪代中国人,你能从文字中很清楚的读到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及哪种理想主义气质。无论如何,林达的这套《近距离看美国》丛书都是理解美国的一套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值得推荐!
  •     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1971),道格拉斯大法官意见:“政府内部的秘密性,本质上是反民主的,是在维护官僚系统的过错“。
  •     如彗星划过夜空
  •     宪政民主永远在谨慎而踏实的进步着。后半本重墨书写了一个新闻自由的案例,被一句话感动到: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选择承担风险来保证表达不受禁止。
  •     一个有用的能够被遵从的宪法是多么重要
  •     据说林达也开始挺川普了?想当年读他的书可没有看出来这个趋势。
  •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得到的
  •     围绕五角大楼文件泄密说开去。国家安全和新闻自由的博弈,看到很多个人对强权说no,文字平淡,但不妨碍其中有英雄气。
  •     前段时间小徐同学问我:“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万一少数人是对的,多数人是错的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继续问了他两个问题:谁来判定少数人是对的多数人是错的?如果少数人是对的成立,如何去让多数人接受?关于这几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等小徐大点了,六年级或者初中了,我会推荐他看这本书。这本书看似有点分裂,前半部分是在讲费城制宪会议,后半部分又扯到了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其实都是在讲同一个问题:如何防止少数人专政独断和多数人暴政武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制定规则的人有如何远见卓识和睿智豁达的品质,才能慢慢的推进实现。非常通俗易懂的一本时政读物。
  •     257 8.9
  •     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感觉到对于政治的生涩和贫乏,内容设计上便更适合我们爱听故事的人阅读。不会有高深的政治理论,却让我们能把美国的政治法律看得大致清楚。大多数人憧憬的美国魅力就在于政治和法律系统吧,更重的地方在于法律上。传统上质疑的三权分立效率,但是在美国配合上一整套真实在运行的法律体系,其实是真切地在践行国家这一概念的意义,宪法的理念在社会和政治运行中伴随。最欣喜的是在于司法部和新闻出版的案件,关于越战,在看到报纸在最高法获胜的章节,作为读者心里却也感觉到舒服和喜悦,政府的权力得到了限制,民众的知情权以及新闻自由得到实现,这才能让一个民主国家的安全得到真实的实现,无关于其他政治色彩。可能一直关于宪法的讨论很多,我们都在期待它的现实实现。最初建国部分同样也是博弈,社会运行的必然规律。
  •     想去感受一下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     好看的书。作为平时消遣的书非常合适!
  •      把司法制度讲得比小说还精彩,宪法至上颠覆既往对美国的看法,也赋予“自由”两字更深层的意义。
  •     美国三权制度的制衡和政府与媒体关于第一修正法的争端。
  •     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对于多数人暴政的警惕和对少数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无论是参议员的filibuster,还是参议院采取等额代表制。首先破除了我对于各州在1787年以前为宪法制定所做的实践准备的不了解;其次是对于林肯的政治理念有了不同于教科书的发掘。只想感叹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也许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灯塔国吧?
  •     真厉害,这么细碎的事情写的清楚又好读。革命带不来改变,只有不断的磨合才是出路。
  •     从知识普及角度而言,该系列不枉一读,非常适合作为了解美国民主的入门读物。
  •     补登。大学看过的。
  •     没有前三本好看
  •     了解了美国建国的过程,再看当今的美国政治,就会明了很多
  •     虽然很美分,但作为知识普及没毛病
  •     美国系列终于看完了。宛如奇迹,宪政历程。自由是安全的保障。
  •     娓娓道来,历史读起来如清风沐面,越读越有兴趣。
  •     书信体书写方式相对自由,更为耐读,语言简洁,不枯燥,把纷繁复杂的美国民主发展历史进程捋成一条线,站在美国国父们的角度来看待国家体制问题,如何完善国家的体制,既能把国家统一起来,建成统一的强大国家,又不至于让政府权力过大,侵犯民众的基本权利。
  •     林达先生(虽然背后是一对夫妇)一贯的文笔和写作方式,文字顺畅,可读性高。比起单纯的说教,生动的历史追溯要更有说服力,还原历史前进的复杂性,也许能让人民更加冷静和理性地面对生活,面对政治,面对世界。
  •     文明之路从未波澜不惊。
  •     对美国的民主传统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绅士建国,司法独立,权与权相互制衡,可以针锋相对甚至导致混乱,但是发声的窗口永远不能被堵住,因为自由与安全同样重要。司法部和新闻界的对峙看得特别燃,美国人是有底气骄傲的。
  •     美国系列四本终于读完,越到后面越不喜欢林肯,为了个人声誉发动违宪内战白白牺牲60万生命——虚荣。在战争进行一半时切换战争主题——卑鄙。打压新闻媒体剥夺言论自由,启动强制征兵导致北方暴动——专制。这样的一个人,连给华盛顿和杰弗逊提鞋都不配!不过,人们仍然有一种信念,他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
  •     p118提到的一州两票以减少州的权利让我印象深刻
  •     托马斯杰弗逊真是伟大。
  •     真希望还能有五,六……
  •     渐进而非革命才能真正变革
  •     这几天正是美国总统辩论的时节,很热闹,能够管中窥豹的了解到美国社会的一些现状,我通常来说,对于美国社会的观察是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述:文字或者演讲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互联网社会对于这类的要求会更高。美国的费城离我现在居住的小镇也不是很远,林达夫妇现在应该也在美国的某个地方,这几年没有他们的文字,这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作品是对于我对于美国的理解更深层次了,同样也会让我更加的思考中国社会的现状,彼此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很难要求两个社会的发展导向是同一样方向,这就会让我们这样对于两种社会都抱有想法的人会产生很深的迷茫和困惑,眼下的我肯定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如果能够在十年、二十年后再次拾起这个系列看的时候,会有不一样,更独特的见解足以。
  •     “半人半神”的费城制宪会议和流传下来的宪法,守护着自由之国二百多年仍向前行。当然美国是幸运的,它在立国之初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先进的理念又有保守务实的试行,在独立后立国先贤主动摒弃独权并限制政府变大,州一级已经自主平稳运行多年,在最初的宪法执行时期有足够平稳的时间教育民众包括修补漏洞,“南北战争”的内战危机在战后的温和处理避免了分裂,高速公路和媒体的连接也慢慢将美国真正连在一起,等到二战,美国民众的国家感和荣誉感终于锤炼成型,珍贵的百年时间没有走向极端,没有极权和分裂,制度、文化和民众基础同步进化,让这个民主制度一步步走向完善,并有足够的弹性来抵御危机。读历史就像让你完整体验一下他人一路走来的路径,而不是只看某个切面,这样能更好的思考为什么它会这样。现状都是演化而来,凭空移植很难成功。
  •     十年的书重读,少了当初的激动。行政分支越来越趋向于大而强,民众更多的时候还是无助的。
  •     啊啊啊好想去宽街看Hamilton!
  •     了解美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的最佳入门中文读物
  •     读完这部已经读不动了。第二部不读了,感觉作者是主观性叙述特别强,之前倒还没觉得,一开始不喜欢美国的看会以为是在跪舔美国,其实不是,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制度的优越如何如何,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找到作者很小心地表达情感和理性平衡。断续读了快半年,作者是很推崇美国的,卢兄好基友还不快来。
  •     2017年已读03本
  •     美国的政治体制我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照搬过来。我相信我国也会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路来。
  •     难道是因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勇气,使得他们会方得始终。总有几个坚持正义的化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而历史也没有亏待他们。
  •     林达的 近距离看美国是我看过最好的诠释美国思想文化的一套书。这一本主要是描述了 出版,媒体和宪法的关系。
  •     再一次回顾制宪历程,颇为感叹,简直是有神一样的运气,超前的文化精英制定出规则。政治的妥协艺术,用时间来等待民众的觉醒来推动规则的完善,费城那个下午,汗流浃背争论着的55个绅士,绅士时代逝去,元初状态不再来。
  •     终于看完林达的四本近距离看美国。好书啊,文章鞭辟入里,让人深省。看到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判决支持新闻媒体可以披露所谓国家机密文件,以保障新闻自由,践行宪法第一修正案,真是激动啊!! 啥时我们这儿的报纸也能写之想写的,发之想发的呀。以前还有个南方周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