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社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1
ISBN:9787214056146
作者:(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页数:142页

章节摘录

现代医疗保险业也是历史的产物。直到近几十年医疗知识还是很有限的,治疗效果也很有限。地方医生可卖的药很少,死亡年龄很低,这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的生命很廉价。在内科和外科治疗手段上突飞猛进的进步导致了健康保险变得既必要又可取。这才是根本的促进力。穷人或家境一般之人的诊断结果不再是等死。在较早些时候,距今并不遥远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很简单,没什么产品安全或可靠性的问题。买主可以轻易地看出基本食物、衣服、房屋的好坏,并不需要更进一步的信息。直到最近,农业和基础工业还很少造成不利的环境后果,其产品的销售和供应商也没有造成这一恶果。现在,随着经济的膨胀和复杂化,消费者和环境都必须得到保护。但还有更多的问题。尽管美国的穷人地位低下、生活痛苦是毫无疑问的,但大家都很普遍地忽视这种情况——贫穷的黑人隐藏在南部农村的农场和种植园里,他们只有基本的衣食和藏身之所,受不到什么教育,没有公民权。很多穷苦的白人生活在阿巴拉契亚山上和山谷里,人们看不到他们.当贫穷离得远远的,在视野之外时,这就不是个问题了。

前言

1908年10月15日,加尔布雷思(JohnKennethGal-braith)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的农场,1930年获安大略农学院学士学位,1933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加尔布雷思在哈佛任教数十年,担任沃伯格讲座经济学教授,1975年荣誉退休。他还担任过国防顾问委员会的经济学顾问、美国价格管理局副局长、民主党顾问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财富》杂志的编委、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办公室主任,担任过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顾问,1961—1963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1972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84-1987年任美国艺术和文学院主席,他还是成功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慷慨的公益捐赠人。

内容概要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哈佛大学保罗·M·沃伯格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40年间著书30部,其中包括《美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和《1929年大崩溃》(The Great Crash 1929)。

书籍目录

致谢中译者序第一章美好社会第二章更广阔的场景第三章实践检验的年代第四章社会基础第五章美好经济第六章通货膨胀第七章财政赤字第八章收入和权力的分配第九章教育的重要角色第十章政府调控:基本的原则第十一章环境第十二章移民第十三章独立的军事权力第十四章官僚政治综合征第十五章对外政策——经济和社会的维度第十六章地球上的穷人(一)——历史背景第十七章地球上的穷人(二)——美好社会的要务第十八章政治语境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美好社会:人类议程》:一位传奇的经济学家给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财政状况良好国家的指南。这本论证严密、语言简练,同时具有说服力的著作是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的经典之作,也是一位始终不渝的自由主义者的宣言。在明确解释美好社会的特征和规划切实可行的蓝图时,加尔布雷思考虑到了人性的弱点,却没有向慈善文化妥协,他指出 这些障碍不能阻挡一个负责的、稳定的、富于同情心的未来的到来。

作者简介

加尔布雷思在《美好社会》中开宗明义将美好社会定义为“可行的社会,而非完美无缺的社会”,美好社会的轮廓应该是:人人有工作并有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有可靠的经济增长以维持就业水平,青年人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够享受教育和得到家庭的温暖,为弱者建立一个安全网,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取得成功的机会,损人利己的致富手段受到禁止,消除通货膨胀对人们的威胁,在外交上体现合作和同情精神。美好社会的本质是“每一个成员不论性别、种族或族裔来源,都能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为此,美好社会必须致力于公共利益的建设,实现全体社会的自由民主,《美好社会》偏重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展开分析。加尔布雷思重点剖析了美国社会,指出垄断无法保证美好社会的经济稳步运转,“私有化和全面的社会主义一样一无建树”。

图书封面


 美好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美好社会》:唯有东风旧相识民主是一件劳神费力的事。作为一位始终保持着热情来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与民主相关的“劳神费力”的过程中,慢慢积养着他对人类事务解读的品性。民主这个词,与政权归属相关。即便身处政治文明相对发达的美国,加尔布雷斯无法摆脱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一个经济学家并无多少正真意义上的权力,他能做的是将他的声音和说服力,注入促成政治行动的社会影响力中,并保持乐观充满期待的心态。无论处于一个怎样的社会形式中,民主或非民主或其它,对无权者宣扬“一言可以兴邦”,都带有谎言的色彩。加尔布雷斯一直在写作,一直在动用他的理性,去思考。如果说,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反抗被绝对化的倾向,或者进一步讲,理性对立于那种靠最终定论来省略进一步思考的偏好,那么,加尔布雷斯持续不断地思考的一生,几乎是可以作为对人类理性礼赞的一种优雅的回应了。《美好社会》写作时间是1993年至1995年,生于1908年的加尔布雷斯已是真正耄耋之年,思想上却毫无耄昏耄衰之迹,似白须银髯的智者,从容地述说他对人世睿智而质朴的认知。这一回,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满怀幽默亦不乏自信和得意地批评那些既定的立场,更多的是对人类世界的柔情和爱,同时融合着对人性脆弱部分的理性的宽容。他把美好社会的本质界定为:美好社会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加尔布雷斯的思考,一直带有政治行动的气质,从不掩饰自己对创造一个美好社会的渴望。以研究复杂的利益关系——经济学立身的加尔布雷斯,他曾身兼教授、作家和政治家等社会角色,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假如他不是以一种自居的知识分子的方式写作的话,他扮演的任何角色都会不为人知。在过去的那么多年,加尔布雷斯在分析社会权利与权力的过程中,创造了“丰裕社会”、“常规智慧”、“抗衡力量”、“技术统治结构”这些广泛流通的语汇,从言说的层面拓展了个人对社会发表意见的论域,也在一定意义上增添了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界定和描述完美社会,则是直接将个人的价值纳入理性经济人的社会关怀中。从货币诞生的时候开始,人在社会交往中追求金钱或者说现实物质上的回报,此间带来的影响,一直在影响着人最切实的生活,但是每一种文化因为其所担负的维护文明秩序的职责,或多或少会掩饰或淡化对这样的影响的关注,尽管在现实层面,每个人都需要关注这一点。憧憬一个美好的社会,在历史上吸引过很多人,曾经有过的关于乌托邦的言说,至今未脱去魅泽的光耀。但是,那些言说却从来没有像加尔布雷斯那样清晰地指出:因为金钱所购之物以及通常纯粹的获得钱财的愉悦,没有什么比金钱上的回报预期更能激发对社会有益的努力了。《镜花缘》里的君子国里的那些君子们显然太过幽默了,如果不出意外,总会有一天早上醒来他们会真实地感觉到自己被君子陷害了。怎样使“追求金钱上的回报”变得有价值,既让个人生活有价值,又对社会有益。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其实是加尔布雷斯在写作《美好社会》一书时贯穿的主线。假如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放在中国,那么,加尔布雷斯的思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真正的问题都是有特定的背景的。加尔布雷斯身处的美国,是资本主义业已发达,政治文明亦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度,他甚至不需要用太多笔墨去解释怎样才能称之为有价值。当他以长者的身份,严肃而不失温厚地指出“不允许年轻的人在勤奋和少年贪娱之间作自由选择”,中间所包含的对美国公民教育的自信,不言而喻。而中国至今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作着色彩缤纷、华而不实的争论。这是历史碾转的速度留下的距离。在加尔布雷斯的言说语境里,教育不仅使民主成为可能,而且使它成为必须,原因很简单,教育使人无法沉默屈从,没有其他更可行的方式来管理有自主思想的人。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在加尔布雷斯对美好社会的描述中,假如说他对军事权力、对外政策的策划性建议,并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真实的和煦,那么,他对美好社会的经济、权力、权利的构思,及政府、教育等扮演的角色的定位,显然让人如坐春风。加尔布雷斯把人简洁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富人,一类是穷人。美好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经济,让每个社会成员拥有经济收入的机会,允许愿意参与社会的人以其才能追求金钱上的回报,施展其良性的致富方法,同时温情地保护那些不愿意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人。教育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为社会提供一个关心政治、表达清晰的公民社会。政府提供有益的公共干预和控制,使经济的运转朝向有益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方向。政治不是权力的角斗场,而是造就美德和自由的秩序,真正的权力掌握在领导和指引大公司的人手中,而那些人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者,而是作为经济的理性参与者的身份在掌握权力,调整经济,使之良性运作。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允许人自由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追求个人最大的价值,同时在此间付出对社会有益的合理努力。经验是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传递性最强的东西,在加尔布雷斯的美好社会里,他所表达的那些经验在我们的政治语境里,很多尚未能以经验的形式被直接实践,而只能以理念的形式被分享。也正如他所说,我们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有些人不知道,一个是有些人不知道他们不知道。加尔布雷斯对他所描述的美好社会的可行性强调,在我们这里又是渗入东风的温煦,带着希望的光,而不是魅泽。成稿于09-07-27
  •     在这本书的序中我才知道,我们惯常说的,“富裕社会,传统智慧,均衡力量”这些名词,竟然是出自本书的作者加尔布雷斯。足可见他在经济领域外的影响力,一个人思考者如果不能将其可以确定思维有信心的施加影响,在我看来那是近乎失败。而这正是一个在不确定的年代,不回避思考,努力为我们期望确定的意愿——美好的社会,加尔布雷斯作为寻找出路和可行性方案的探路者,尽可能做得所有的担当。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定义趋向我们想象中的道德至高点下全局观的完美制度。关于这个道德至高点下的描述,不是我关心,就单个人或者团体的道德水准是没办法要求和推测的,全凭际遇,造化,还有悟性。意识形态如何也不是我关心的,意识形态是随历史进程前进着,进化着,正如作者所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突然瓦解,并不是殖民者和帝国主义道德提高,而是历史发展经济发展,前进决定的。不否认加尔布雷斯与凡勃伦有同样的果因顺序推断思维,但是同时他也描述了事实。但是我可以理解为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发展是趋向于同步的。一个人说,我站在足够高的高度上,我的意识也是更贴近我们的当前的形势,为大家共同面临的困虑和焦灼而思考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那么就好像一个大夫说,我医术足够高明,可以对症下药了,那么就看看他的药方,看看他对当今形态的判断操作依据。加尔布雷斯对凡勃伦《有闲阶级》是很推崇,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他接受了凡勃伦的金钱文化,但他比凡勃伦更理智,冷静,宽容的接受我们从远古遗传来的对金钱不懈攫取的贪婪和享乐的荣耀。加尔布雷斯的方式是接受并与之对抗,直到均衡,这是加尔布雷斯最宽容温和的地方。站在经济学角度,有几个是我关心的例如通货膨胀,作为左翼自由主义者,加尔布雷斯否定了完全的资本主义自由制度及其下自由市场,同样理想道德高点的共产主义在目前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通胀下应该接受政府有效率有责任的干预,但是通胀应该给就业让路。因为就业才是真正兼顾效率公平的缺少话语权的弱者更应该具有的保障。关于教育功用,加尔布雷斯认为不光满足社会的功用,而且要满足个人的完全充分的享受生活。美好社会同样也不能是一个单木成林一花为春的个别状态,国与国之间,援助协同也是多角度维度多方面的。我反对给加尔布雷斯贴任何标签,经验属于过去,历史一直在前进,历史与我们的意义是借鉴,寻找其中的规律,发现其本质,以最优方向拓向我们的未来,当下,我们处于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面对不确定的事实,努力将其化为我们可以期望确定的共同意愿——那样的美好社会。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对人类美好状况的讨论,一直在思考:何谓美好社会
  •     十一回家,购于十堰钟书社。
  •     没有想象的棒。
  •     读得有点累。每一句话都有些意思在里面 需要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也许是基本功不扎实的关系 看着看着容易走神 再翻开来书就和没有看过一样。也许是不习惯这样的口吻 简约但是一针见血。观点上基本赞同 提到的关于政治语境之类的想法也很同意。低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关系也是看完才明晰了一点 总之受教了。以后还会再读的。
  •     呀呀呀在图书馆里看闲书效率就是高= =
  •     具有全局性道德观意识高度的经济学。在图书馆站着看完的不厚。也被译作《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
  •     不为主义所累。
  •     哇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嘛
  •     浅到极致却又深入骨髓
  •     加尔布雷思的美丽愿景。
  •     通俗演讲作品,更像是描述一个美国式小康社会
  •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在《美好社会》一书中勾勒了他思想中一个可行的社会,他对社会的美好愿景让人感动。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不论性别、种族或族裔来源,都能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人人有工作并有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有可靠的经济增长以维持就业水平,青年人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够享受教育和得到家庭的温暖,为弱者建立一个安全网,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取得成功的机会,损人利己的致富手段受到禁止,消除通货膨胀对人们的威胁,在外交上体现合作和同情精神。
  •     “美好社会必须接受这种现实:穷国和富国之间、前殖民地列强和它们曾经的殖民地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都永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们真是最喜欢“地球无国界”了啊
  •     看到很多心思想
  •     没有想象的深刻和独到,但是读一读也有一些收获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