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力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表达的力量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42639172
作者:曾繁旭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曾繁旭,1970年代末出生。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开放时代》、《国际新闻界》、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台湾《新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现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兼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曾于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当访问学者。个人研究领域包括公共舆论、组织传播、CSR与传播等。

书籍目录

序言1
导论1
表达的力量1
当中国的公益组织遇上媒体3
每个议题都是一场战争6
章节地图7
第一部分 “协同互动模式”的提出
第一章 如何研究民意表达11
第一节 一个逐渐出现的表达空间11
第二节 文献路径与研究框架19
第三节 实证策略31
第二部分 “协同互动模式”的运作
第二章 “保护青海藏羚羊”议题45
第一节 议题过程与角色力量分析45
第二节 公益组织的媒体动员与框架争夺49
第三节 政治机会转变与媒体立场58
案例总结:错误表达与运动瓦解68
第三章 “反对金光集团APP云南毁林”议题70
第一节 “激进的外来者”71
第二节 发言之前的准备功夫73
第三节 精妙的策略过程77
案例总结:表达空间藏于权力缝隙之中97
第四章 “反对怒江建坝”议题100
第一节 中国的反坝行动与角色力量分析100
第二节 “反坝派”与“建坝派”的框架战争107
第三节 媒体使用谁的框架?123
案例总结:表达的政治机会131
第五章 “反对圆明园铺设防渗膜”议题134
第一节 被舆论喊停的国家项目134
第二节 汇聚起来的民间声音136
第三节 全线突破的媒体153
案例总结:如何让表达合法化?163
第三部分 “协同互动模式”的主体
第六章 公益组织:低调做事VS大声发言167
第一节 公益组织的表达技术167
第二节 公益组织的动力:我说故我在177
第七章 媒体:社会的喉舌?185
第一节 新闻常规与隐秘的表达185
第二节 媒体的动力:“社会喉舌”角色的出现193
第八章 目的与结果:从公共舆论到政策议程204
第一节 表达与回应206
第二节 公共议题的命运215
本章小结:大声说、耐心等223
第四部分 “协同互动模式”的潜力与前景
第九章 媒体公民社会的形成227
第一节 表达的潜力228
第二节 表达的边界234
第十章 “双人舞”越跳越远?240
第一节 奇特的“双人舞”240
第二节 “双人舞”的形态及其前景245
第三节 不同的公共议题领域254
本章小结:转型国家的独特景观257
结语259
民意表达与社会治理转型259
公益组织的空间拓展262
传媒公共性的生长逻辑265
参考文献269
附录一:公益组织访谈名单287
附录二:公益组织访谈提纲290
附录三:媒体机构访谈名录294
附录四:媒体人员访谈提纲296
后记298

作者简介

《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旨在剖析中国公益组织与媒 体的互动关系。中国公益组织与媒体通过括跃的互动,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 达,对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正在成为重要的政治参与通道,在实践层面赋予民众以一定程度的公民权利,拓展底层社会空间, 每促进政府善治。由词,我们可以观察媒体转型与政治参与空间逐步开放的过程,并预见中国公民社会的可能与限制。

图书封面


 表达的力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传播对于公益组织究竟有多重要?虽然近两年多如牛毛的能力建设课程一直试图在教公益组织使用花样丛生的传播工具,但公益组织在传播方面的表现不是迟钝刻板,就是浮躁跟风。自2008年“中国公益元年”以来,这种预期与效果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因为公益传播,许多其他行业的人们纷纷接触或进入这个行当,使这个行当的影响力显著增长。也因为公益传播,一部分公益组织或项目声名鹊起,另一部分则声名扫地。声名鹊起的受宠若惊,声名扫地的委屈不已。公益组织虽然试图去引导社会关于公益的舆论,但呈现出来的不如说还是媒体主导着事件的传播方向。而一些善于传播自身的公益组织或项目往往都是由职业媒体人发起或主导,他们以出色的信息流切中了整个社会的良心痛点并成功将丰富的社会力量导入到这个行业,最著名的莫过于“免费午餐”等十多个公益项目发起人邓飞、“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关爱老兵”发起人孙春龙。这种不自然的集中关注度与绝大多数公益组织的默默无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连拙于传播的公益组织在能力建设课堂上学习的对象,恰好也是这些媒体人发起的公益项目。这一系列证据证明了职业媒体人正把握着当今中国公益界的喉舌,塑造了当今的公益舆论环境(虽然许多公益人自己不这么认为)。在公益人正在为这个他们不愿承认的趋势辩解时,他们大多忽略了这个趋势的一个背景原因,这也是《表达的力量》作为一个传播学著作所能告知我们的最有价值的言外之意:中国公益的现代化转型与中国媒体的专业化转型息息相关。这种关联十分紧密,二者原本是两条并行的线条,在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左右开始靠拢,并行在一起,相互穿插,作为同盟互相借力。读罢此书,感觉不知是谁搭上了谁的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21世纪的头10年,媒体企图通过公益实现他们对于社会事务的报道自由权,这是一股源自专业主义的激情,而公益组织对媒体的诉求动力则相对弱得多。话转回来,还是要介绍一下《表达的力量》的内容。环保是公益话题的首个舆论战阵地,参照2008年前中国流行的公益报道事件,《表达的力量》把中国公益组织与媒体的相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议题,第二层是对抗利益集团破坏环境议题,第三层是倡导公众参与、公众维权,并指向公共政策改革的议题。作者认为,“三个维度的议题,其政策倡导意味逐步深入,与利益集团、权力机关的对抗性也逐步深化”(p37)。基于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书中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四个案例,分别为“保护青海藏羚羊”议题、“反对金光集团APP云南毁林”议题、“反对怒江建坝”议题、“反对圆明园铺设防渗膜”议题。由于作者对这些议题保持了长期追踪,并与多种人群进行了长期多次的谈话采访,本书的分析尤为深刻翔实,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公益舆论发展的人是非常适合的资料来源。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两个领域的合作转型以外,本书至少还为期望实现传播效果的公益人带来了三个启发:第一,书中使用的“议题管理”框架对理解公益舆论形态是非常好的工具,也是操作公益传播的系统性方法。这个概念虽不是公益人必须掌握的,但却是从事传播必须要关注的。把握议题的走向以及目标指向性的变化是公益组织自己做传播的软肋。公益组织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还要知道怎样把话筒一直抓在手里。第二,一般来说公益组织存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的权力是否由公益组织全部掌握却不一定。对此,公益组织需要更清晰的自知之明。媒体的目标是制造舆论,群众舆论影响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具有刚性效果。基于这个线索链,本书作者认为,“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下,一个公益组织议题能否发展,并且取得影响政策议程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对于政治机会的把握”(p217)。因此,公益组织的传播工作不仅仅考验社会动员能力,还考验着这家组织的政治智慧。第三,区分对待国际公益组织的传播策略非常重要。虽然他们将先进成熟的传播策略带入中国,但由于中国本土组织的资源和立场与其大有不同,一味模仿国际公益组织的经验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本书对不同类型的公益组织的媒体动员模式做了分析(p170),可见虽然国际组织有着优厚的资源,但国内组织仍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渠道。这一点,是很多盲目向国际看齐的组织所忽略的。对公益传播十分感兴趣并相对客观的读者会发现《表达的力量》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弥补了初入行者对中国公益传播脉络发展的知识缺失。它能帮助从事公益传播的人规避很多低效或无效的做法。然而,无论如何地学习传播理论和研究传播案例,公益组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自己的使命?传播只是达成使命的一个助力而已,倘若连自己的使命都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媒体的闪光灯只会让这个组织消亡得更快。公众的信任感来自于组织的使命和行动方式,松散的组织是禁不起长久注视的。想要利用媒体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想要真正地拥有“表达的力量”,中国公益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很不错的书,买给同学的
  •     公益组织与媒体的协同互动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声
  •     曾帅的书必须好看呀!
  •     这是我一直想研究的方向!很棒的一本书,给我启发
  •     沒太好,角度不錯的,有啟發性。
  •     媒体出身的作者未受过太多社科基本训练,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很有深度!
  •     读这本书是为毕业论文找灵感。不知是不是因为写作得比较早,这本书里还没有太多涉及到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后的新形势。另外,研究环境NGO所得出的乐观结论似乎无法移植其他NGO与社会议题上来,至少对LGBT议题而言——在媒体相对冷漠的情况下,协同互动的“双人舞”还存在吗。
  •     巧妙的案例研究法,其中四个案例的选择有“四两拨千斤”之感。但公益组织的案例特殊性与理论建构的普遍解释力之间存在沟壑,只归结于议题的差异还远远不够,解读不同的议题或许会推翻协同互动模式。
  •     我知道论文写啥了!谢谢男神老师!!!
  •     蛮专业的 观点也很新
  •     一篇不错的论文,虽然论文相对枯燥一些,不过这篇论文读起来挺舒服,有理有据,资料搜集很全面,案例分析恨透彻。从媒体角度去看公益组织(NPO)、政府之间的关系,去解读NPO如何与媒体协作,针对特定社区议题创造改变。 推荐
  •     不愧是学术吴彦祖……
  •     合法性的争取,媒体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公民社会,议题型的公民社会,公益组织与媒体相互促进的关系......
  •     一个没有新闻报道的社会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各个媒体虽有自身立场,但它也是各种力量角逐与争夺的话语平台。媒体的新闻生产也蕴含自己的偏向和态度。当然,这一自我觉醒的过程,交织了国家、市场以及专业主义等复杂力量在议题当中的此消彼长。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媒体、政府、以及草根公益的制衡关系。
  •     支持繁旭老师而读 依旧我心中最帅中大吴彦祖
  •     和最近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缘
  •     12年出,那时还是比较乐观的
  •     如何用一个简单易懂的研究框架把一个题目做扎实。
  •     短评的话,我只想说折口上曾副教授的照片真是好年轻好帅气……
  •     行云流水的一本书被我行云流水的看完了。第一章讲理论,2-5章讲4个环保个案,6-7章讲主体(从NGO、媒体到政策议程),9章讲媒体公民社会,10章讲媒体与NGO的互动模式的前景。准备写书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种框架感。
  •     这个商品非常不错,国内难得的优质出版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