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新民说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ISBN:9787534817175
作者:梁启超 著,黄珅 评注
页数:256 页页

书籍目录

醒狮丛书总序/谢俊美 梁启超与《新民说》/黄珅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  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国家思想 第七节 论进取冒险 第八节 论权利思想 第九节 论自由 第十节 论自治 第十一节 论进步(一名论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 第十二节 论自尊 第十三节 论合群 第十四节

作者简介

《新民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新民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自从二零一一年六月份起,我们黄读会开始组织思想史学习小组,第一次学习选择的便是梁启超的《新民说》。座谈会那天,我发现自己居然是阅读最详细准备最充分的一个,所以只好多说了些,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概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因为有些朋友之前没有读完,所以我甚至谈到了每一节的内容;二是谈了谈该书中我觉得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都能反映一些作者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局限;最后重点谈了书中不时提到的保守的思想和稳健的态度,结合当下国内愈发激烈的相关讨论,我提请大家和我一起注意梁启超在这方面的考虑。      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要务      按照一般的说法,中国近代变革思想经历了从器物技术之变,到政治制度之变,再到文化人心之变的历程,梁氏《新民说》正是最后这一阶段,鼓吹“改造国民性”的典型文本。二十世纪初年,改革维新已成社会主流,但通过清廷体制进行效果如何,还很成问题,而体制外关于革命的思想甚至行动已经越来越多,此时的梁启超于1902-1906年期间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了系列政治评论文章,论述培育新国民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后来这二十篇文章集合成册,便是今日之《新民说》一书。      《新民说》前两节认为,国族之强弱在民,这不但因为国政由民众状况决定,更因为国族间对抗已皆是全民对抗,所以,如欲救国必先启蒙,用梁的话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要务”。接下来的两节,梁谈了新民的含义,并分别拿各色人种中最优秀的白种人,白种人中最优秀的条顿人,条顿人中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例,谈了优秀和成功民族的最值得学习之处。但梁也强调,在进取求新的同时,不能忽略保守自己的优势。      后面的十六节则分别从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分利、毅力、义务思想、尚武、私德、民气和政治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新民”的具体内容。其中关于财富积累和分配部分,作者估算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大致数量(及比例),认为(消费者远多于生产者)的社会结构是造成中国始终无法积累出大量财富的原因。关于义务思想部分,作者分析说中国民众对公共事务始终缺乏热情,既不愿意付出任何义务,也不指望得到什么权利好处,几乎没有什么权利义务的概念。关于政治能力部分,作者批评当时社会精英本身数量不多,却总希望总体解决,全面出击,一蹴而就,甚至革_命和立宪两种主义内斗。      这部分每个话题的大致内容我们可以从题目便可想象,论述时作者也是情真意切,慷慨激昂,在当时应该基本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不过由于每一小节都是单独论述一个论点,因此基本可以看成是梁写的十六篇并列的议论文,这样写来写去,写法上就很有局限容易重复了,很多篇都是在论述某事泰西有而中国无,中国缺乏或不足的几个原因或几个表现,甚至有几个问题分析起来,原因竟是同样的几条(例如,中国在地理上长期与外界隔绝,中国始终不够富足,中国社会实行了宗族制度和皇帝统_治,中国面临民族竞争和列强欺凌,这几个方面就被反复提及,用来论述中国在某方面没能实现新民)。      《新民说》思想的几个问题      说完本书的大致内容,下面我再来就该文本中,时代特征在作者思想上的几个体现,做一简单谈论。      国家/民族和集体意识。我们今天很多人总担忧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过于强烈,嫌民众太顺从集体而缺乏个人自_由,在一百年前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梁和当时的舆论感叹中国人没有民族和国家意识,甚至对公共事务也不大关心,即便在据说是中国人最擅长的道德伦理领域,梁也批判说中国人只会搞私人间的道德,而对公共社会的道德过于缺乏。孙中山后来也抱怨说中国人“一盘散沙”。为什么短短一百年,国人的意识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看到那些力透纸背、泣血呼告的文字,我没法不相信仁人志士们当时的真诚,我没法不相信救亡图存在当时的迫切需要。想探究一个问题,是绝不能忽略其历史演进和时代背景的。      竞争和进化论。这个问题仍然要结合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残酷外部环境:在威尔逊和列宁尚未开始大谈民族自决,国际联盟这样的舆论平台也没建立之前,国家/民族间还是一个没有道义和舆论约束,完全靠实力竞争的丛林世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恰处在衰败期的老大帝国就是更是无情,亡_国灭种绝非危言耸听。这时的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容易在中国思想界找到市场,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就大量充斥类似观点:列强走过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在竞争中胜出,而成为了梁氏眼中的进步榜样和肯定对象;对于被资本主义列强征服的各个边缘族群,他来不及去计较是非正义,而只想着中国如何避免类似命运。      缺乏对体系的总体反思。就像有人说过去主流的海外中国研究都是采取“挑战-应对”的模式一样,近现代很多中国思想者也都如此,以单个的国家/民族为单位,去考虑不同国族在现代化大潮中的成败原因,然后去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梁启超在本书中的大多观点我上面已经提到,他也同样没有察觉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具有很强的自我系统性,不但强行把不同接纳程度的地区连接在一起,而且用贸易、资本和国家关系维持不同地区的等级化。当然,随着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程度越深,随着列宁等论述帝国主义的思想传播进来,很多人就会发现,在复杂现实面前,只寻找国族间的不同点是远远不够的。      富强与文明的关系。一些人常感慨在近现代的中国,救亡压倒了启蒙,觉得文明要先于富强才更好。且不说他们这种想法忽视历史现实,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想提出疑问的是,我们经常讨论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的进步性先进性,似乎有了一个内部完善的社会一定能在世界竞争中胜出,那么,必然是先有文明后有富强么?在《新民说》里,梁认为中国社会无财富积累,民众挣扎在生存线上,这是很多良好治理没能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样的,我们也知道,即便所谓发达国家,社会治理、民风民情也是逐步改善的,有时候恰恰是因为他们处在首先发达、发展较快(甚至欺压他国)的优势地位,才有了自我改善的条件和机会。这个怀疑并非是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中做选择,而是想展开问题的复杂性,动摇资本主义模式的必然进步性,尝试从追随列强的道路中跳出来。      保守的思想和稳健的态度      我个人以为,一个人的阅历、学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考虑问题就会相对更加全面,不会轻易对问题做简单判断。梁启超自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他还是个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的行动者。)那么,在《新民说》这样一本具有鲜明的激_进主题的著作中,梁启超是如何表达他的保守思想和稳健态度的?接下来我要谈一谈。      首先是他在开始的总体论述时,即强调要在进取求新的同时“保守”自己,并以长于保守的英国为例来佐证。      然后,他还对社会的全盘破坏主张表示了担忧。在“论自尊”部分,梁对顽固排_外势力给予了同情:虽然他们“不徒伤外交而更阻文明输入之途”,但毕竟中国数十年来有得以喘息和改造的机会,都仰赖这些人的排外自尊的维持,没有他们我们连可改造的对象——国家都没有了。在“论私德”部分,他对激_进人士展开了批评,梁认为,虽然当下社会虽然确实方方面面都有问题,但是“疗病者无论下若何猛剂,必须恃有所谓“元神真火”者,以为驱病之原,苟不尔者,则一病未去,他病复来,而后病必更难治于前病。故一切破坏之言,流弊千百,而收效卒不得一也。”      在关于对待传统道德和文化方面,梁启超在颂扬新道德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要立足传统的既有的东西,不能直接嫁接一蹴而就。理由一是越是在转型时期,道德观念青黄不接,越是需要保守秩序,渐进求稳。理由二是中国文化无泰西文化之根基,新道德的建立也必须要在旧道德的基础之上,并经过较长的时间和努力。      全书最后,梁力图在激进的革_命派与保守的立宪派之间劝解。他虽然表达了对革_命的肯定,但跟立宪派相比,梁启超还是更加支持后者。他说,即便是朝廷一纸伪改革的诏书,所带动的社会改进效果,也远远强过“民党数十万言之着书,数十百次之演说”。可见,梁虽然鼓吹新民和西学,立场是偏向进步一边的,但是在操作上,却是个十足的稳健派。      当下的中国,很多人在议论清末最后十年的改革,无非是看到了两个时期的相似性:体制内外都认为现有社会格局无法继续维系,必须要进行大的调整;然而体制的主导者自身是否确有改革的意愿和能力,这还是个问题;而上述意愿和能力之所以不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体制内外的沟通和互动不够(这一点就不仅是体制内的问题了)。革_命还是改良?依靠现有体制自上而下,还是立足民间大众自下而上?强调秩序重要,相信点滴改进,还是全盘否定,指望另起炉灶?……相关讨论正在中国政治的关注者中间激烈展开,其中自然也有梁启超和人争论过的问题,但是,结局未必也一样。      作为一个自觉的左派,我在政治立场上要比很多人,特别是传统的左_派和一般的自_由派都更激进更坚定,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呢,我又希望自己足够灵活足够现实。梁启超上述的保守的思想和稳健的态度给了我挺大的鼓励,我希望自己继续坚持立场上的不妥协,而在实际政治中更加考虑现实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2011年7月7日于郑州胜岗)
  •     梁啓超的《新民說》,今天看來語言很別扭,半文言半白話的,可是感情特別強烈,所講的道理今天來看卑之無甚高論,但是卻是那時候人們所能接觸到的最新思想了,雖然今天看來很平常的理論,可是對於今天的中國還是很多現實的意義。梁啓超當年批評的中國人身上的缺點,直到今天也沒有多少改善。中國的明天會好嗎?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把西方各种理念混而作为强国之术,特别强调国民性,这点不敢苟同。但他对西方政治洞察力不一般:“文明自由者,自由于法律之下”,“最富于服从性质者莫如英人,其最享自由幸福者,亦莫如英人”。现在人们抱怨政府公信力差,政府为和谐不敢严格执法,公民不信法律不想守法,看似无法无天,有何自由可言
  •     毛泽东喜欢的书,我也喜欢。
  •     囧。
  •     美好的中国国民改造计划如果实现中国就是第一强国了
  •     不是这个版本。
  •     任公雄文
  •     梁任公思想文采堪称双绝
  •     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启发。
  •     梁先生的这本书具有启蒙意义,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虽然近似乌托邦,但为我们开启了探索的道路,意义深远。读梁先生的书令人热血沸腾,有种为民族而献身的冲动。希望现在的青少年朋友能够读一读。
  •     很有见地,我们现在也没有走出他的圈圈
  •     梁启超还是明白事理的
  •     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一知半解,口号和神逻辑的大杂烩。任何时代启蒙者永远是这个模样。等学者把瞻前顾后的论文写出来,血迹都已经打扫干净了。
  •     还记得大一下学期每天下午一个人在自习室的下午,阳光正好,看着这本书与过去浑浑噩噩的自己诀别,一字一句都是力量与当头棒喝。
  •     印刷有错别字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