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委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807455288
作者:向娟娟
页数:118页

章节摘录

  上篇 流动党旗别样红  一、可叹天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1978年,著名的诗人食指写下诗句《热爱生命》: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1978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中华大地万象更新。这一年,神州处处星火燎原。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烧起的“大包干”之火,对延续几十年的农村经营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中国的改革烈焰从农村首先点燃。当年年末,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国家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举拨正了这个饱经苦难的国家加速发展的航道。改革开放,以此为起点,掀开了一个民族新的发展篇章。  对于长期被束缚在贫瘠土地上的数万天台农民来说,这一年是一个改变自己生活命运的起点。从此刻开始,他们终于能合理合法地“洗脚上田”,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和追求。就从这一年开始,这些祖祖辈辈困囿于土地的农民一个个走出了天台山。  就从这一年开始,此后的30年里,大山里走出了多少农民,他们在蓬勃兴起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不甘于命运束缚的弄潮儿。  年轻农民吴武军开始学做沙发的手艺,他出师后摩拳擦掌,离乡转战内蒙、昆明,开始创业。

前言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天地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江河在流动,云彩在飞动,星星在移动,树叶在飘动。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向上海流动,海内海外的资本源源向上海涌动。自从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来,上海瞬息万变,不到20年时间,就成了举世瞩目的国际都会。  流动就是进步。历史在流动中前进,社会在流动中发展,上海在流动中浩大。  在涌向上海滚滚东流的长江中,有一朵小小的浪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银光,在洪流中欢快地跳舞,引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这朵小浪花就是天台人,天台在沪流动党委。  天台是个风景秀丽的穷乡,八山半水分半田。地下没有矿藏,地上没有特产,加上重山阻隔,交通不便,所以世代贫穷。但是天台人勤劳,天台人聪明,一有机会,便会鲤鱼跳出龙门。休看鱼小池塘浅,一出龙门便是龙。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天台人纷纷涌向上海,天台人不打工.天台人是来经商。天台56万人口,来上海经商的就有5万人。其中有许多精明能干之士。在我所接触的老乡中,亿万富翁就有10多位。许多人在自己的行业中建起了城池,形成了帝国,使我这个书呆子十分惊讶。天台人所谓“在家是条虫,出来是条龙”,就是指时势和环境能够造就人才。  温州人经商有个好风气,就是抱团。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共谋发展。本来天台人在这方面欠缺一点,现在已有所变化。上海有台州商会、天台商会,商会凝聚着乡人。但商会毕竟是商人之会,在商言商。天台在沪的商人中,还有近200个共产党员呐。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经商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他们还有理想,还有目标,他们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他们要正道经商,诚信做人。对于长期在外经商的共产党员来说,脱离了组织生活,如何保持“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使自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天台人真聪明!想出了在上海成立流动党支部,继而发展成为流动党委,远靠天台县委,近靠上海虹口区委,流动党委的8个党支部都过着正常的组织生活。这是一个创造,是天台人创造的全国第一个,具有普遍的示范性的意义,引起了中组部的重视。  全国有1/10的人口在流动着,其中流动党员就有几百万。这几百万党员游离在党组织生活以外,党组织如何管理党员就成了问题。天台在沪流动党委的出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出现的一件新事物,是解决离乡不离党的一个新课题,天台的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发扬,值得推广。  上海《支部生活》的记者向娟娟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写成了《流动党委》一书,对于天台流动党委的形成和发展,组织和管理,作用和贡献,流动党委如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说得头头是道,不仅是天台流动党委经验的总结,天台人在外创业成功之路的写照,也是新时期党建新课题的一个鲜活读本。虽然我和向娟娟同为解放报人,因为隔代如隔山,我们咫尺天涯,还没见过面呢。但我十分赞赏她深入的采访作风。我感觉到,她同大部分在沪流动党员见过面、谈过话,她对天台的熟悉,对天台山文化的了解,也不亚于我。如今的记者,有这样的采访作风是难能可贵的。加上向娟娟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文章读来更是流畅。  我也是从天台山山沟沟里“流”到上海的党员,不过早已入“海”,不流不动了。但是作为一个天台山之子,我为天台的发展而欢颜,为天台人创造的“流动党委”而骄傲。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如果宁波的商人、温州的商人、四川的务工者、安徽的务工者……如果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向广东的人才,流向……他们中的党员也像天台人一样建起流动党委,像天台流动党委的党员一样过着正常的组织生活,那对于他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谐建设、正派经商、贡献客地、回报家乡,将有多么大的促进作用!

内容概要

  向娟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2005年起就职于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现为上海市委党刊《支部生活》记者。

书籍目录

序一 冯小敏序二 肖培生序三 丁锡满序四 徐鸣华前言上篇 流动党旗别样红一、可叹天台“八山半水分半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怀揣党证四处游二、上海!上海!“最后一次机遇!”“到上海去!”“异乡有没有我的‘家’?”三、“流动”突围敢问路在何方?东风夜放花干树咬定青山不放松四、不辱使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为何大于服务,暖了党员心五、携手共赢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融入社区,收获精彩友谊之桥,共赢之道下篇 人心所向分外强六、活力之源组织起来有力量我是党员我自豪坚强核心显身手七、宛若青藤“天台人经济”放眼量“成群结队”闯世界“流动堡垒”传帮带八、回家之路一片丹心向故乡富而思源话乡贤“回归村官”放光彩九、和合新篇从硬气到和气从和气到和睦从和睦到和谐十、联手出海各顾各?联手干!自己闯?抱成团!小舢板?巡洋舰!结束语作为结束的开端(代后记)

编辑推荐

  《流动党委》  天台在沪流动党委用13年勉力探索和艰苦实践,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回答。围绕天台在沪流动党委13年的发展历程,有鼓励、有赞誉、有期待,也有过观望,甚至还有过疑虑,这都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党的事业前进途中必然经历的阳光风雨。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森林之广阔,也更应该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笔者试图以最真实的笔触,呈现天台在沪流动党委成立迄今的来龙去脉。当然,对发展脉络的梳理,并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见豹,见微知著,让你触摸一个最真实、最完整的中国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样本。

作者简介

《流动党委》讲述了:“三十年前,在‘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天台盆地,我们被紧紧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辛勤劳作却换不来一家的温饱,生活没有理想,也没有希望。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让我们挣脱了土地的束缚,走进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和追求。”
“在流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们度过了三十年精彩人生,谱写了一段段勤劳致富的传奇经历。我们当中多少曾经的‘一介草民’,变成了新上海的市民;多少曾经的打工仔,成长为今天的‘商业巨子’。”
“感谢党恩,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年的持续推进,让我们跳出农门,脱贫致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感谢党恩,正是在沪流动党组织十三年的关心呵护,让我们尽享阳光雨露,茁壮成长,跨越了创业他乡的重重艰难。”

图书封面


 流动党委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