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论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010081359
作者:王长江
页数:295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政党本论第一章 政党的起源和发展一触及政党这种政治现象,人们马上会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政治体制中会出现政党这种政治组织?政党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发展,并在当代政治中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弄懂它们,就难以正确把握政党的本质,难以正确把握政党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可以说,了解政党的起源和发展,是了解政党政治的第一把钥匙。一、政党的起源政党起源于西方。对中国人来说,政党和民主、自由、宪政等一样,是一种舶来品。这是我们研究政党政治,特别是研究中国的政党政治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背景。(一)现代政党的产生中国文字中的“党”字是一个历史极其悠久的词。《周礼》中关于“五族为党”的记载,《礼记》中所谓“睦于父母之党”的说法,以及《论语》中讲到的“吾闻君子不党”等,都可以作为“党”很早就见于文献的证据。但是,这里的“党”字包含的意思,或是指划分居民的基本单位,或是表示亲属关系,或是用于形容搞秘密团伙以营私的行为,显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政党相去甚远。中国封建社会的“党争”,如唐代的牛、李党之争,宋代的新、旧党之争,明代的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之争,清末的维新党与守旧党之争,以及历代封建统治者立“阿党附益之法”(汉武帝),诛杀“奸党”(明太祖),写“朋党论”告诫百官(雍正),实行“党锢”,这中间的“党”字,都是针对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的帮派而言的。明末清初以后出现的“会党”,“党”字的含义又有所不同。会党的组织性较以上的“朋党”为明显,基础也更为广大、更为底层化,多指秘密的民间团体,如天地会、哥老会、大刀会、小刀会、青红帮等。这些秘密团体封建迷信色彩浓厚,且有反叛性(例如以“反清复明”为旗帜),因而往往被用来集结对社会不满的人群,成为组织起义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常常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可见,会党显然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意义上的政党。现代意义的政党最早出现在英、美两国。在英国,政党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封建贵族势力与工商业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进行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英国革命给了土地贵族和得益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势力只是受挫而并未被逐出历史舞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封建王朝和天主教势力都力图恢复失去的权力,而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力图保住得到的利益。17世纪70—80年代,复辟势力和反复辟势力在议会中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复辟势力拥戴公开的天主教徒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而反复辟势力则试图在国会中通过《排斥法》,以剥夺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继承权。在相互对立的两大派基础上,最初的两党产生了:“托利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势力的利益,而“辉格党”代表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英国不同,美国的两党是在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而进行的争论中产生的。18世纪80年代末,在讨论宪法时资产阶级内部形成了两派意见: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权力集中,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以杰斐逊为代表的一派则强调保障人民权利,主张权力不应过分集中于联邦。前者自称“联邦党人”,而把对方称做“反联邦党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这时就已经形成了两个政党。只是在杰斐逊此后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并于1792年正式建立了民主共和党之后,美国的政党才得以诞生。在18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杰斐逊利用民主共和党组织的力量取得了选举胜利,第一次显示了政党作为参与政治的工具的作用。从时间上看,英国政党的出现要早于美国。但是,从组织上看,美国的政党出现后不久就有了比较完全的现代政党的特征。相比之下,英国的政党更像是政党的萌芽。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两党才发展成了有比较健全的组织系统的现代意义的政党。所以,有人把美国的两党看做第一批现代政党,而把英国更早些的两党看做现代政党的前身,这是不无道理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出现要比资产阶级政党晚些。一般认为,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但是,若把民族性作为政党的一个特点,则应当把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看做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产生的工人阶级政党。该党在德国若干工人组织联合的基础上形成,受到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第一国际的影响和支持。在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带动下,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人政党也在这之后陆续建立。和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工人阶级政党一诞生就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比较完好的组织形式。事实上,政党以何种形式产生,往往对政党后来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政党的产生方式是研究政党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资产阶级政党和工人阶级政党是现代政党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都出现较早,并且都首先产生在资本主义发达的欧洲,因而往往成为人们观察的主要对象。西方学者较早一些时间就对政党产生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政治学者M·迪韦尔热在对各类政党和政党体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党”(internal parties)和“外生党”(external par-ties)的概念。所谓“内生党”,按照迪韦尔热的说法,就是从立法者本身的活动中渐渐形成的政党,也即从议会内部产生的政党。以上所描述的英美早期政党便是这种类型。大多数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也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政党的特点十分明显:政党由已经身为立法机关成员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观点、倾向结合而成,其活动最初仅限于立法机关内部,后来只是出于扩大势力、巩固地位的需要,才逐步向议会外发展。“外生党”则完全不同。所谓“外生党”,迪韦尔热指的是那些在立法机关之外形成的政党。这些政党最初在立法机关和其他权力机关中并没有自己的代表,相反,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致使处在权力之外的人们建立政党,以便由政党来代表自己,提出对政治权力的要求。不难看出,他的“外生党”概念,实际上描述的是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工人阶级政党这种类型。迪韦尔热是在比较充分地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之后得出的结论。所以,他的研究成果能对后来的研究者们产生较大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恰恰因为只是以欧洲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迪韦尔热没有,也不可能把政党产生的所有类型都包括在内。比较突出的,就是后来以雨后春笋之势迅速出现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党。这些政党很难被划到“内生党”或“外生党”的类型中,因为这些政党所在的国家有的处于殖民地状态,有的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有的还停留在封建社会甚至部族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根本不存在议会。此外,政党的政治目标也和西方政党大不相同:对这些政党来说,首要的任务不是在议会中争得席位,也不是取现政权而代之,而是摆脱殖民地位,争取或维护民族独立。这一类政党,无论是把它们算做“内生党”还是“外生党”,都是不恰当的。很显然,不发达国家政党的产生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尽管从形式上看,由于有较发达国家中早已存在的各种政党做范例,这些政党一开始都有十分明显的模仿国外政党模式的痕迹,但这类政党的产生方式既不同于西方的一般资产阶级政党,也不同于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他政党,这是毫无疑问的。(二)现代政党产生的一般条件政党产生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政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其他政治现象一样,政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及文化前提和条件。1.社会分化及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政党产生的政治前提。在西方文字中,“党”这个词,无论是英文“party”,法文“parti”,德文“partei”,还是意大利文“partito”,西班牙文“partido”,都是从拉丁文词根“pars”转化而来,其意思是“一部分”。就是说,政党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建立起来的组织,表达的是一部分人的意愿。

前言

写一本专论政党的书的想法,大约萌生在20年前。1985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那时的硕士,还稀缺得很。所以,找工作的事,似乎根本不用发愁。而且实际上,我的导师张汉清先生、曹长盛先生都已然为我做了周到的安排:去中联部,那里缺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光听这响亮的名字,就会使人羡慕得不得了,更何况我当时来自青海,曾在那里的穷乡僻壤当过知青!一步登天,该知足了。忽一日,系办公室要我去接待一个用人单位,理由是,尽管定向已明确,但作为不留校的毕业生,了解一下来访单位,为自己增加一个选择机会,仍是件好事。我欣然答应,和中央党校的两位老师见了面。不成想,这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那时的中央党校,没有什么名气。在我们这些不了解它的人看来,中央党校就是一个没什么事可干的快退下来的老干部们休养的地方。而且,或许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办“五七干校”造成的后遗症所致,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有一种犯了错误的人才会去中央党校学习的误识。很显然,和中组部、中宣部、中联部这些名字相比,对大多数人来讲,中央党校是缺乏吸引力的。来人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研究党的建设,光研究中国党自己不行,还需要研究其他共产党,特别是苏共为代表的执政的共产党。当时,我们党已经恢复了与各执政的共产党的关系,在这些党内,开始出现改革的呼声。波兰党已经经历了由“团结工会”引起的危机,苏共则是戈尔巴乔夫初掌权柄。

内容概要

王长江,1956年生,河北海兴县人。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获“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兼职北京市委顾问,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山大学等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世界各类政党运行机制的比较和中国共产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把政党比较拓展到党的建设领域,主持开创了我国世界政党比较学科。出版专著、合(编)著5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书籍目录

序绪论  一、研究政党的意义  二、政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政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政党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  政党本论第一章  政党的起源和发展  一、政党的起源  二、政党的发展  三、政党的沿革第二章  政党的本质和功能  一、政党的定义  二、政党的功能  三、当代世界政党的类型第三章  政党的组织结构  一、构成政党的要素  二、政党的组织原则  三、政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第四章  政党的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意义  二、政党意识形态的类型  三、政党意识形态的特性  四、政党意识形态的变革第五章  政党的自身建设  一、党员招募、党内教育和培训  二、政党形象塑造  三、政党的党内民主  四、政党经费的筹集和管理    第二部分  政党体制第六章  政党体制及其成因  一、政党体制释义  二、政党体制的成因  三、政党体制简评第七章  政党体制的类型  一、关于政党体制分类的各种观点  二、萨尔托里的政党体制分类法  三、政党体制的类型第八章  西方政党体制  一、西方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西方政党体制的理论基础  三、西方政党体制的几种模式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部分  政治体制中的政党第十章  政党与国家权力  一、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基本关系  二、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形成  三、政党与公共决策  四、政党执政的控制机制第十一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形成  二、政党与阶级  三、政党与利益集团  四、政党与民间组织  五、政党与社会整合第十二章  政党与媒体  一、政治流通中的政党与媒体  二、媒体发展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三、政党与媒体的共处和互动第十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政党  一、政党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二、各国政党的相互关系  三、政党的国际组织第十四章  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政党政治面临的新挑战  二、政党现代化  三、政党的消亡

编辑推荐

《政党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政党论》内容简介:党务管理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使党的组织运行灵活而有效。政党由党员组成。党员又被集合在党内组织中。政党还可以为了贯彻整个党的意图而制定自己的纪律。但是同时,政党又是人们为追求共同价值自愿组织起来的,参加组织的人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集合在一起。所以,每个成员的自主性是政党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有效的党务管理,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把这两者整合成集体的意志和共识。二是如何防止权力的侵蚀。政党首先以执掌权力为目标。但是,权力对执掌者有强大的腐蚀性。权力的巨大能量往往使掌权者在向政治目标前进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利益,这种利益有时会挑战政党赖以使自身凝聚起来的价值,使政党原先的价值发生畸变。所以,如何既有效运用公共权力实现政党的政治目标,又避免权力的腐蚀,成为政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正是党务管理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以上只是从一般的学科角度,列举了政党学研究的一些主要方面,不能说无一遗漏地概括了这一研究的全部。人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角度,对政党学的对象和内容进行梳理。
《政党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政党学基本理论,故名《政党论》。《政党论》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确定一种政党政治研究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下,通过对政党政治最基本方面的考察,探索政党活动的普遍规律性,促进对政党政治的研究和思考。

图书封面


 政党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本书分政党本论,政党体制和政治体制中的政党三个部分,系统地解释了什么是政党,政党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政党与国家,社会中的各要素如何联系等问题.总体而言,是一本系统介绍政党理论的好书,特别适合作为学习政党理论的入门读物.个人感觉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有一个涵盖中外政党不同特点的研究框架,作者在序言中也提出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西方政党的活动规律,或者仅关注共产党的发展情况,甚少有学者将两者放在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内,摒弃意识形态的影响,单纯对政党的客观活动及其规律进行探讨.本书在这一方面是一个创新,它融合了中西方学者对政党研究的成果,在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尽可能找出适用于中西方政党的一般性的理论,使读者能够对于政党的相关理论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二是本书的理论建立在丰富翔实的中外政党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几乎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有一些政党的实例进行支撑,有理有据.此外,除了英美政党的实例之外,本书中还涉及了日本,新加坡,墨西哥,法国,瑞士,南斯拉夫等不同类型国家的政党实例,对于希望了解国外政党活动情况的读者,也大有裨益.本书的不足在于,由于涉及的问题较多,很多内容只能浅尝辄止,特别是第三部分"政党体制中的政党",其中涉及的政党与国家权力,政党与公民社会以及政党与媒体等问题,都仍有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空间.
  •     卓越的图书很好,都是正品,希望卓越能够多增加点早年的一些热门书籍!
  •     男神出品,必属精品
  •     亨廷顿对他影响不小。作为教材,写得不错,未见毛左的僭乱之气。党校有这样的老师乃党校之幸。
  •     学到怎么规避写作风险了
  •     非常喜欢这本书,对于政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