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自由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801125996
作者:小巫
页数:294页

章节摘录

  如果父母在孩子“粘人”的阶段,不愿意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推走,过一阵子,孩子有可能不再表现得那么“粘”,有些家长会窃喜:这孩子变“好”了!殊不知,这是问题深化的表现,是一件坏事情。  孩子在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停止用以前的手段来试图得到满足。但是他的需求仍然存在,他会转而用别的手段来满足自己,最明显的,就是对物品的依赖。那些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的孩子、那些死死地把住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和别人有一丝丝的分享的孩子、那些特别“难缠”、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那些经常做危险事情的孩子  孩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感情的黑洞,今后他会使用其他手段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个向熊泼硫酸的大学生,以及吸毒的年轻人。比较常见的,表现在对爱情关系的处理方面。因为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爱”,他爱别人的方式以及所追求的爱人,都与此有关。孩童时代感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人,成年后会无意识地寻找那些不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来爱,同时对于爱人也不够关怀,并且表现的忌妒心和占有欲极强。这样的感情生活,后果都很糟糕,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但是在受伤之后,却不会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从小就认定,“爱”是痛苦的、是渴求得不到满足的那种感觉……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粘人”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渐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你在孩子幼小时期所额外花费的心血,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它不仅会硕果累累,更会在今后省却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伤心甚至钱财。  奇迹般的独立  经常有人对我说,你这个孩子真乖、真独立、真好带,不像别人的孩子,被惯坏了,总是闹。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Sam才是真正被“宠”出来的孩子呢,正是因为他得到了足够的母爱,才会表现得十分平静。那些“闹”的孩子,恰恰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力和爱,才用“闹”来唤醒大人的注意。  Sam被我母乳喂养到2岁多,虽然有人说母乳喂养的弊端在于牵制了母亲,但是在我看来,这是天经地义而又必不可少的。由于他的全部喂养基本由我来承担,在这期间,我充分了解他的秉性脾气、了解怎样才能满足他的一切需要、对他的需求十分敏感,并且根据他给我发出来的信号,尽力满足他的成长需求。他也因此对我建立了至高无上的信任感、依赖感和爱。  因为我一直和Sam在一起,他的分离焦虑阶段度过的十分顺利,从来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分离焦虑。1岁之后到2岁之间,有一段时间他表现的特别需要我的注意力,无论做什么都要我看见一一“妈妈看!妈妈看Sam!”我知道他这是因为什么,所以很愉快地接受他的需求并且注意时刻满足他。他成长中的一切细节,都在我的观察之中。妈妈陪着他长大。  从出生到两个半月,Sam在我们给他安排的卧室里自己睡婴儿床,我在那个房间里睡单人床,夜里起来喂奶。当时我丈夫正在组织一个大型会议,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跟他分开睡。  两个半月到四个月,Sam夜里不起来吃奶,于是把婴儿床搬到主卧室,一家三口一个屋子睡。  四个月以后,Sam又每天夜里起来吃奶,我觉得抱来抱去的麻烦,干脆让他跟我们一床睡。开始还不很确定这样做好不好。后来读了西尔斯医生的《亲密育儿百科》,发现我这样做是歪打正着,是受到鼓励的,而且他讲的好处一一比如有利于夜间哺乳、增进孩子对母亲的信任、加强孩子的安全感、改进母子双方的睡眠,等等,都在我们身上应验了,于是立刻受到鼓舞,并且极力推崇这一做法。  再长大一些,我们把单人床搬进主卧室,放到双人床旁边,一家三口睡的比较宽敞了。但是,同时在小卧室我们又安了一张单人床,平常Sam在这张床上睡午觉,所以他十分熟悉小屋.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屋子。  Sam在一岁九个月时,自己断了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那年的11月底,我要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前后一共要离开Sam整整一个星期。当时曾经犹豫良久,一边是结交了l6年之久的亲密好友,是我最初赴美时的担保人兼监护人,后来还主持了我和丈夫的婚礼,年逾不惑始成婚,是惊动了美国总统的大事,谁的婚礼都可以不去,他的婚礼我是赴汤蹈火也要去,而且还要代表所有他在中国结交的中外朋友发言;另一边是自出生至今从来没有离开过左右的幼儿,一下子走掉一个星期,我可怎么放得下心?婆婆打电话说,你去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思念远远超过他对你不在家的不适应。他还没反应过来呢,你也就回来了。放心去吧。于是我撇下孩子,去了芝加哥。到了那里,我魂不守舍,把一架崭新的富士牌数码相机落在了出租车里。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睡好觉,还需要不断地挤奶。回到北京,进了家门,Sam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奶奶!”扑进我的怀里,吃了个够。但是那之后他吃奶的时候不再认真吃,而是咬我,我就干脆不给他吃,他也没再要,就这么顺顺当当断了奶。没几天,晚上哄他睡觉时,他突然说,“小屋睡!”于是让他在小屋里边睡了一觉。好么,这下是一去不复返了。开始,他睡的好,我倒睡不着了,特别不习惯他不在我身边的那种感觉,夜夜起来几次去看他。后来,我们都一觉睡到大天亮。凌晨他会吧嗒吧嗒跑过来,上我们的大床,把他老爸踢出去,让他在小屋睡个回笼觉。  (但是仿佛要证明母乳的必不可少似的,sm断奶两个多星期后,就得了一场秋季腹泻,不想吃饭,只想吃奶,就又把母乳吃回来了。随后去新西兰之前发高烧,到了新西兰诊断出双耳重度中耳炎,只好继续吃母乳,直到两岁三个月才最终断了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  曾经在美国国家地理电视频道上看过一期关于家庭暴力的节目,快结束时,采访一位心理学家,他在对家庭暴力现象做了一番分析后,说,“其实如果我们想要消除家庭暴力,甚至消除任何形式上的暴力,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教会人们做更好的父母,给予他们的孩子更多的爱。”  的确,如果所有的父母都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自由快乐健康自信地成长……  这本书,动笔的时候,Sam刚满两岁,当时整理出来的大纲,章节只有现在的一半。随着Sam的成长,书的内容也不断地增加、更新。几乎每一天,我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思想,等不及地往书稿里添加,直到我的编辑断喝“别添了!打住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结了稿,但是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没有说完。  我把年龄分段定在三岁半,而不是传统思路上的三岁或者四岁,因为就我自己的体验来看,三岁半是一个分水岭。三岁半之后,Sam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独立。许多三岁半之前适用的养育规则,现在已经不再适宜,我需要调整自己,跟随上他成长的脚步。  我曾经把关于自由和规则的文字节选贴在摇篮网的早教论坛上,得到许多妈妈的赞赏和鼓励,其中一位妈妈对我说,“难得看到这么系统、完整的对自由与规则的分析。你的文章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和完整。尤其感谢你给了我一个Liberty的概念,我对自由的抽象概念亦清晰了许多。感觉上,你的这本书比第一本书要有深度得多,相信Sam这几年的成长一定带给你很多收获。我想,你这本书最该感谢的应该是Sam。”  她说到我心里去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成长的过程。我们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人生教育,比所有的学校、书本、社会加起来所给予我们的,都更加深刻。我最喜爱的报纸《南方周末》上曾经刊登了这样一段话,是一位父亲总结出来的,我把它当作我的育儿座右铭:  如果爱心是父母的产品,孩子是其消费者,那么是孩子使父母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所以应该是父母感谢孩子,而不是孩子感谢父母。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的,远远超过他们对孩子的付出。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首先最应该感谢的,是摇篮网。可以说,没有摇篮网,就不会有上一本书〈让孩子做主》(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更不用提这一本书了。通过摇篮网,我结识了许多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妈妈,我们就诸多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头脑,令我获益匪浅。通过摇篮网,我建立了“母乳宝宝”主页,一年多来,与近6万人次进行交流,也帮助了一些妈妈们渡过母乳喂养过程中的难关。  感谢悄悄(虎娃妈)、当当妈、东东妈、贝贝妈、芊芊妈、沛沛妈,等等,等等,数不胜数的妈妈们。感谢你们的帮助、鼓励、支持和鞭策。感谢摇篮妈妈对我的纵容。  感谢我的丈夫,他为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以及丈夫们)树立了最优秀的榜样。身为一家大型美国公关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压力很大。但是他每天晚上回家给Sam洗澡、讲故事、哄睡觉,而后再工作到半夜;每天早晨他带Sam起床、穿衣服、做早饭,送儿子上幼儿园,周末则带着全家出去玩儿,几乎没有任何时间留给自己却从来不抱怨,并且抓住一切点滴的机会向我抒发他的浪漫情怀。我为今生有幸得到他做我的伴侣、做我孩子的父亲,而感到幸福和骄傲。感谢我的婆婆,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许多做母亲的鼓舞和智慧,感谢她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四个出色的儿子,并且让其中最英俊卓然的那一个,做了我的丈夫。  Sam刚满三岁、妹妹刚满月的一天晚上,我和佟阿姨聊天。我说,不生孩子简直不知道养孩子居然是这样快乐的事情。可惜我小时候,父母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却总是责备我如何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弄得我从小到大都以为养孩子是一件痛苦艰辛的事,我自己甚至曾经坚定地不想要孩子。  “现在才知道,有孩子是多么快乐啊!”我感叹道。  一直在旁听我们对话的Sam发问,“什么快乐?”  我说,“就是生孩子的快乐,养孩子的快乐,做父母的快乐,Sam带给妈妈好多快乐。”  Sam说,“就像一个礼物!”  我大笑着回答他,“对啊!你和妹妹就是爸爸妈妈这辈子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这两本书,权且当作我送给Sam的礼物吧。

内容概要

  小巫,生长于北京,成熟于纽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在两所美国大学任中高级管理职位,兼任美国国务院特约官员翻译。后重新定居北京,嫁与新西兰丈夫,出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兼任外国人话剧团团长。儿子Sam出世后,小巫辞职在家,潜心养育孩子,感觉颇丰,不禁奋笔疾书,出版《让孩子做主》。又育女儿Miranda,写出续集《给孩子自由》。目前为诸家大型杂志撰稿,为育儿杂志《都市主妇·父母》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摇蓝网上主办母乳宝宝喂养园地。

书籍目录

一切从母乳开始
不共戴天
无需孙子兵法
你还给你戴着纸尿裤哪
杜绝开裆裤
续谈大小便与羞耻心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奇迹般的独立
该松手时就松手
只听真理不听话
珍妮·古道尔博士的故事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什么是自由
追求完美的动力
给孩子自由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我见识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旅美多年,身为教育硕士,深谙东西方教育手段的异同,提出的许多观念发人深思。这既是一本生动活泼的读物,对于关注早教的家长们来说,又极具参考借鉴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旅美多年,身为教育硕士,深谙东西方教育手段的异同,提出的许多观念发人深思。这既是一本生动活泼的读物,对于关注早教的家长们来说,又极具参考借鉴的实用价值。
小巫,生长于北京,成熟于纽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在两所美国大学任中高级管理职位,兼任美国国务院特约官员翻译。后重新定居北京,嫁与新西兰丈夫,出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兼任外国人话剧团团长。儿子Sam出世后,小巫辞职在

图书封面


 给孩子自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从回龙观免费图书馆借了一本小巫的《给孩子自由》,这是小巫即“让孩子做主”后的第二本育儿经的书,看后颇有感慨,要真的做到“给孩子自由”谈何容易啊。书中可以看出小巫是蒙氏教育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她的宝贝儿子sam就是她充分的“爱和自由”教育理念的成果。书中她提出一些观念:1坚决反对开裆裤,不要给把屎把尿,认为这是不尊重孩子的隐私;2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最基本的就是孩子吃的自由和玩的自由。在孩子不想吃的时候不要追着喂饭,离开餐桌了就一定不给吃的了。不要限制孩子玩的自由,不要嫌脏怕危险怕冷怕热怕这怕那而束缚孩子的行为,过于严厉的管束限制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充分享受沙子的细腻,水的动感和韵律,让孩子自由玩他喜欢的东西而不去干涉他,只是在旁边欣赏他并且跟他一块疯玩,在他玩脏了后默默给他洗干净小手洗掉脏的衣服。3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以大人的身份和观念去“教”孩子,在小巫家里是不让说”教“的,你应该给予孩子的就是两样”爱“和”自由“,而爱是一种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是真正从内心的一种欣赏和愉悦,”自由“就是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轨迹去探索和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孩子都是带着“精神胚胎”而来的,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像是一个种子埋在土里,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出叶子,都有着其自然的轨迹和规律,而父母给予的是给予他足够的“爱”的灌溉和“自由”的土壤,然后观察孩子在其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加强引导,孩子会在固定的时候形成结成硕果了。4不去教孩子认字背书啊等等这些智力的东西,早期教育要以培养习惯为主。不要强迫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让很小的孩子去读书,而是要让他充分地玩。5不要强迫孩子“懂礼貌”,见到陌生人就”喊人(喊称谓);不要跟孩子讲““听话”,因为孩子不可能理解什么是听话等小巫的书还是受到很多人热捧的,这本书我基本上是利用1-2天上下班在地铁上的时间一气呵成地看完了,总的说来这本书就是“爱和自由”思想的实践版。书中的很多观念为也很赞同,像上面提到的第二第三条等,这也是蒙氏的核心思想——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所以小巫的书中很多观念还是值得学习和赞同的。但同时读小巫的书,她的写作语气有时候让我总感觉有那么些不舒服的成分,尤其是她在描写她家里招保姆的时候用“保姆马戏团”来形容来她家试用的一个又一个保姆,她自己描述就像是一幕幕闹剧在上演,当然她对保姆的要求极高而且一定要有跟她一样的育儿理念又能在生活上很好地照顾起居,这样的保姆很难找,但她语言的描述让人感觉到是一个挑剔的富人对身份低微而且跟她有不同观念的人的一种蔑视。居然用“马戏团”来形容这样一群她认为达不到她的要求的为她服务的人,很有点侮辱人的感觉,是对下层人缺乏基本的尊重。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种高居临下的感觉,个人觉得如果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我国很多贫苦的底层人群缺乏尊重的人,能谈得上是真正的懂得尊重孩子尊重人格的人么?对每一个为你服务的人都应该心存感激,即使在某些观念和行为上不能完全达到你的要求,只能说明人家的经历和经验不足,实在没必要在这本书中专门花整整一个章节来描述“马戏团”,来表明自己有钱能使唤人的权利吧。记得书中有一个地方写道一个例子,大意是一个读者来信,那个读者是个上班很忙碌而又自己带孩子的母亲描述她矛盾的心理状态,讲述的是某天下午六七点下班后赶到幼儿园接孩子再赶到菜场去买菜,回来慌忙赶着做饭,但孩子一个劲跟妈妈讲话要妈妈抱要妈妈陪着玩,妈妈没办法放下做饭陪着玩了二十分钟,但孩子仍然意犹未尽地要求妈妈多陪陪,这个妈妈不能不去做饭了否则全家都得饿肚子了,于是没忍住轻轻打了孩子屁股,换来了孩子20分钟的安静抢着做完了饭。但事后妈妈认为打孩子是不对的,写信给小巫表明这种矛盾的心态。小巫回信就是批评这个妈妈还是缺乏足够的耐心,然后表明她是多么有耐心,但又鉴于自己是全职妈妈,家里请着两个保姆一个专职带孩子,一个专职做饭等,可能有读者要质疑她的耐心是因为她没有被生活所劳累,于是特意在后面解释“终于有一天,我家两个保姆都有事情没来,我有了一次独立带sam的机会,也是很晚了我要做饭,但sam缠着我,我就让sam帮我剥豆角,孩子很高兴参与进来了,并且那天晚饭还吃得很香……”我想小巫永远可能都体会不到第一位妈妈那种焦作的状态和心态,一个每天都被家务琐事缠身为家庭的柴米油盐和那点微薄工资打拼的妈妈的心态是完全不能和一个只是“一天被临时忙碌”的妈妈的心态相比的,天天都被工作和家务缠身的妈妈还要回家以良好的心态和满面的微笑来对待孩子尊重孩子顺着孩子是很难的,我自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上周刚换新工作,每天都晚上七八点才下班,回家已疲惫不堪但还是得满脸笑容地陪着孩子玩,给他洗漱换尿不湿后上床喂奶哄着睡觉,等孩子睡着已经快11点多了,那几天晚上孩子生病睡一会就醒来大哭非得我整夜整夜地抱着,第二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6点半要出门赶公交车再换三趟地铁去上班,生活的疲惫真的会磨掉妈妈的耐心,所以我深夜也对生病中吵闹的儿子出言不逊,也轻轻打他屁股“还要不要妈妈去上班?”,也埋怨两句“累死妈妈怎么办啊,怎么有这么不省心的孩子啊?”,但说过之后也是满心忏悔和心疼,觉得即使有很多理由,也应该再多点耐心,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还是自己修炼不足。但小巫的角度真的感觉像是一个富人在“隔着衣服挠痒”,在“无病呻吟”,让中下层人很不痛快。她的这种写作感觉同样也在“坚决反对开裆裤”中再次得到体现,主张一定得用尿不湿,对很多读者反应“很多地方很穷还用不起尿不湿”的理由小巫是不赞同也不嫌一顾的,认为“我们生活的小区,很多人都买得起别墅和豪华轿车,能买不起尿不湿?这是观念的问题”,老拿富人区说话,感觉真的是不懂得普通百姓的感觉,在很多地方真的是买不起尿不湿的,我老公老家一个人一个月工资才700,要养活一家人,要天天用尿不湿,而且按sam拉屎都要用尿不湿接着的情况,一天5 片尿不湿,一个月得一半工资了:(不随地大小便我是很赞成的,但一味打击开裆裤,打击把屎把尿,而且把把屎把尿说得对孩子心理伤害那么大,感觉是不是有些欠全面和科学呢。总之感觉小巫的育儿经像是富人的育儿经,对最底层人的不尊重让我严重怀疑她将对孩子的尊重和爱也变得是高人一等的另类的感觉,频繁更换保姆,对很多幼儿园都不满意,对国内教育不满意可以去美国去新西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能有多大的参考性呢,有些困惑。抛开这些都不谈,真正要做到给孩子自由又是谈何容易啊,在3岁上幼儿园之前,我可以尽我最大的能力保护壮壮给他自由和尊重,但以后上幼儿园呢?好可以选择费用高昂的蒙班(且不谈现在很多打着蒙班旗号很多是商业炒作,多收费,搞些蒙氏的教具就认为是蒙氏教育了,其实理念根本还跟不上),那么接下来小学呢?初中高中呢?孩子终归还是要接触社会,妈妈的保护是有限的,小时候其他人的理念跟你不同你可以换保姆换幼儿园,但以后呢?孩子还真是不能只生活中妈妈的理念中,还是得面对环境面对现实,当然妈妈会尽最大努力以这种理念给壮壮创造快乐的家庭氛围,但妈妈也要真诚地告诉你,当以后再外面遇到不同的环境时也要适应。最后以上周观察到的实例再来说一说,上周末因为要看书中家里壮壮粘着我没法看,于是跟老公到他单位去看书,他办公室同事也来加班还带来了4岁的儿子,小家伙聪明伶俐很活泼,但他妈妈忙于加班不断对孩子说“自己玩啊,不要说话,不要缠着妈妈……”,“阿姨要考试要看书,你不要说话,不说话人家当你是哑巴啊?……”,“你要听话,否则就只能让你爸爸来把你带走……”,孩子很无辜地看着妈妈,不过还是很乖乖地听话了,自己做办公室里玩。一会来来了另一个阿姨,看到可爱的孩子拿着吃的于是走过去”把你吃的给阿姨好不好?“孩子有点迷惑”不要这么小气么,给阿姨吃点,阿姨再给你买更多的……“,妈妈看到阿姨来了,赶紧让孩子”快点,快叫阿姨……“,相信这些场景也发生在很多人周围。看来小巫的《给孩子自由》后,按照小巫的判断,以上几乎都是错误的方式了。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尊重孩子,在语言和态度上真正尊重孩子是多么难啊。我是树立了这种尊重孩子的理念了,但将来能不能很好地对壮壮,真是还需要修炼啊。但有理念指导还是比什么都没有强。
  •     本人看书比较慢,看了一个小时,才看了六十多页,不过对于作者的观点也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了。断奶与如厕训练,其实就是佛洛伊德的口欲期及肛欲期,口欲期满足吸允的需要,肛欲期是满足控制排便的需要。【口腔期又称口欲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用来描述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时期。为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心理发展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约发生在在婴儿出生后0到12个月,在此期间,婴儿专注于嘴里的事物。例如以吸取母乳来得到口唇的快感,或是小孩拿到什么的东西就咬。【肛欲期,又称肛门期】,在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中,形容小孩过了口欲期,到了约18至36个月大的时候,感受到刺激肛门时带来的新奇感觉。在这时期会发现自己会产生粪便,而很兴奋,这时就是家长教小孩到马桶上厕所的时候。如果小孩在肛欲期得不到满足便很容易在长大后出现肛门性格,如吝啬、顽固、倔强,以及很容易会有洁癖。同时结合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前两个阶段的特点。【 婴儿前期(0-2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 婴儿后期(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所以书中所提到的安全感、羞耻感、并不一定就是全由是否母乳喂养、穿纸尿裤还是开裆裤有关;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一些并不能够做到母乳喂养到两周岁的妈妈也无需太担心孩子是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问题,更多是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互动。
  •     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不单是对以后养育孩子有用,而且对我重新认识自己也起来莫大的帮助。小巫,她改变了我对教育的观念,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2004年1月第1版
  •     07年读的
  •     在一个姐姐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并且认同书中的观点。虽然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冲突,但这本书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例如与其封堵,不如疏导。例如对事情的处理要辩证。现在孩子3岁,我一直采用自己的观念影响她的思想。 我不怕她犯错误。因为越早犯错,越早获得与犯错有关的知识。越早犯错,错误的影响越小,用小的错误可以对今后可能的、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失误进行免疫。 父母于子女何恩。我们选择生育他们,并不是处于他们自己的要求。我们本无恩于他,更对他没有实质上的权利。我们只有义务养育他们,为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非爱掠夺是多数成年人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当你真正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切身的感受到它给一个孩子带来的是什么。很多男人都受不了妻子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以及这些关爱所带来的压力及束缚。那么想想孩子要如何承受那么多来自成年人世界的非爱掠夺吧。 “‘我这是为你好’——求求你们,不要再为我好了”——《老罗语录》
  •     虽然不如孙瑞雪的经典,但是胜在写出一个妈妈的感受
  •     据说这书跟中国很畅销。我看了几页就放下了。我只能说,写书的人是一个只知道跟着潮流走的母亲。
  •     爱不释手,小巫的书是我读书速度最快的书,拿起来就不想放下,边看边在心里说:哦,原来是这样
  •     学习学习
  •     给妈妈的好书
  •     小巫系列书,不得不看
  •     很多育儿理念值得学习和借鉴!
  •     倒背如流。
  •     比较通俗易懂,然而市场上此类的书籍太多了。什么样的书才能取得真的效果?
  •     这本书比让孩子做主有深度多了。
  •     有个可爱的孩子真是幸福啊 !!
  •     最近对早教很感兴趣,书中有些观念很新,但是有用
  •     入门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