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
ISBN:9787506328913
作者:张欣武,刘卫华
页数:438页

章节摘录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张欣武 刘卫华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起点,也是优秀素质体系的培养基地。在0—18岁的成长过程中,家 庭通常不会像幼儿园和学校那样定期更换,而且具有“早期介入、全程跟随、单独教练、重 点培养”等诸多便利。父母(或代行父母职责的人,下同)只要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适 时当好孩子的“导师、伙伴、啦啦队”,就能顺利培养出有助于成功(指实现正当心愿)的 优秀素质体系。  至于能优秀到什么程度,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天赋高低,而在于孩子成长的小环境和大环 境。因为正常人的天赋潜能在早期不存在够不够用的问题,只存在被闲置、递减、浪费的问 题——有关研究认为,人脑尚有90%的潜能可挖;人类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这些 数据是否准确尚待研究,但人的潜能未被充分利用却是公认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计较天 赋的高低呢?希望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法”,能让更多孩子的成长小环境得到改善,顺利 成长为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人。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婷儿的成长过程和我们的育儿思路,可以浓缩成下面这句话:  从0岁开始,全面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素质。  这里所说的“整体素质”,就是第二章里介绍过的“十大必备素质”:身体好,头脑灵 ,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我们看重的优秀 素质体系,就由这相辅相成的十个方面所构成。  整体素质是否优秀,有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如果孩子的基本素质优秀、配套,就会同 时凸显出三个鲜明特征:能适应,有理想,会创新。(“创新”的含义详见第四章《怎样培 养创造力?》)  众所周知,能适应就能生存,有理想就有动力,会创新就会发展。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 法,特别重视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地培养出让孩子“能适应,有理想,会创新”的各种优秀 素质。  整体素质培养最好从0岁开始。因为0—6岁既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 奠基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可塑性特别强,只要引导得法,大人花较少的气力就能为6—1 8岁的后继教育(家庭+学校)打下一个好基础。如果大人的教育理念一致,又能坚持不懈 ,很容易培养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早慧孩子。这一点,正在实施早教的父母和众多早教机 构都深有体会——这些21世纪的早慧儿童们,从成长环境中得到的良性刺激比婷儿更多,智 力也发展得比婷儿当年更快。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早期教育并不具备一劳永逸的功能。如果后继教育的性格培养和学 业训练跟不上,早期发展的智力优势也可能在初中前后逐渐消失(有不少读者来信惋惜自己 的这种经历)。古代“神童”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原因。为了防止早 慧儿童变成“现代版的方仲永”,我们特别重视性格培养和学习能力一起抓,把孩子“好奇 、爱玩、好胜”的天性,升华为好学上进的动力和能力,形成可靠的发展后劲(详见本章的 《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  遗憾自己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孩子,也不必灰心。只要早期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必然会 享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早期教育。即使某些潜能开发不足,也可设法弥补。因为人类既存在“ 潜能递减”现象,也存在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改善大脑功能,更可以通 过顽强的意志改变行为方式。虽说“补短教育”的成本(时间、精力、经费)比早期教育要 高,但效果也十分显著。别说是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孩子,就是染上了某些恶习的孩子,只要 萌发了强烈持久的改进愿望,也能提高或弥补自己缺失的一些素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 不是找准了自己的“短板”?能不能坚决而有效地跟惰性与惯性抗争?只要能坚持不懈地改 进,就有可能后来居上,积小胜为大胜。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里,我们写了很多具体的培养过程和操作方法 ,归纳起来,都可以追溯到四个基本方法上,即:“顺应天性,积极引导,个性化培养,自 主发展”。这四个基本方法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顺应天性——  按成长规律培养孩子;用爱赢得孩子信任;用理性完善天性。  积极引导——  全面激发有益兴趣;主动预防人生缺憾;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个性化培养——  三管齐下,促成最有发展潜力的个性;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自主发展——  养成良好习惯,从自理走向自立;培养独立能力,从自学走向自强。  下面依次介绍我们实施这四个基本培养方法的心得体会,供读者参考。

前言

  刘亦婷父母再写女儿答《哈佛女孩刘亦婷》读者问  陶澜    当年引起过极大轰动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怎么样了?2000年一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宝典。4年过去,刘亦婷父母又写出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首印20万册。    刘亦婷的父母说再写一本书答《哈佛女孩刘亦婷》读者问,是2000年底就有的想法。"第一本书问世后,不断有读者来信。大多数人都把我们视为朋友和我们探讨、咨询与素  质培养以及个人成长有关的各种问题。"刘亦婷父母坚持了4个月每信必回,但是后来一是因为分身乏术,没有足够的时间跟读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再者,电子邮件提供的信息有限,所以他们感到需要再写一本书。

书籍目录

引子 读者朋友,让您久等了
第一章 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
第二章 成功需要哪些素质?
第三章 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
第四章 怎样培养创造力?
第五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小学篇
第六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英语篇
第七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作文篇
第八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中学数学及其他
第九章 掌握必要的考试方法
第十章 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第十一章 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
后记 还有一些心里话
附录一 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0-6岁)
附录二 3-6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附录三 常用英语前缀、后缀、词根表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婷儿的话也是我们的心声。在我们看来,即使是被哈佛大学录取,婷儿也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前面还有漫长的人生之路要独立前行。我们写这本书,并非为女儿“立传”,而是想与千千万万渴望优秀孩子的父母分享我们培养婷儿的过程和心得,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关注家庭素质教育这件既利国利民,又利家利己的大好事。  当年引起过极大轰动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怎么样了?2000年一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成为许多家长的教子宝典。如今四年过去了,该书165万册的销量更成为出版界一大新闻。《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除了刘亦婷父母的教育秘诀外,书中亦首次披露了刘亦婷的四年大学生活细节。

作者简介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内容简介:刘亦婷讲述了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刘亦婷的父母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在《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里“点到为止”的具体方法。如: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怎样培养创造力?怎样掌握各科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及考试方法以增强学习能力?怎样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如何实行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怎样检查婴幼儿的心智发育进度……详细回答了各界读者关心和咨询的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各类问题。

图书封面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高中读的这本,明白了一句话:凡是有点名气的人都要出书。想起一本书里说的,美国有成千上万的哈佛大学生,每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哈佛生都写一本书的话,那得多泛滥啊。还记得一个玩笑,说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儿子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第一圈是第一名,于是大有感慨,扬言第一圈冠军的培养云云。我不喜欢这种现象。作的啊!当母亲的自豪带着炫耀和功利、不思进取,那还值得学习吗?
  •     书写面面俱到,奈何废话较多,里面摘引更降低可读性。说的都有道理,都六七十年代的理论,当然有时间和耐心慢慢读来作为学习也不为过。一些学习方法和细节,可以挑出各取所需。社会上牛人很多,有多少能有这么操心用心耐心提供那么好的环境的父母?教育是多方面的,成才更多是内因。人生是马拉松,没有失败只放弃。
  •     很久不考试了,借本书看看高手是怎么读书,只抽取了片段认真读。借来看看了解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合理安排复习密度,缩短复习间隔。每天2-3次时间安排,间隔在4小时(特别是外语学习);记忆要将眼、耳、口、手、脑等各种“信息输入渠道”全部用上。表现形式:独自朗读、默读、动笔抄写、回忆要记的内容、默写、讨论、做题等方式加深记忆);试图回忆法(让大脑主动去搜索已经记住的内容;框架记忆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O(∩_∩)O哈哈~高中生都读过吧?
  •     以前看过,觉得还可以。不像大家喷的那么糟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     床头书柜标记
  •     去死吧
  •     我觉得还可以~
  •     我觉得写的挺好的。尤其是上一本。
  •     讲的东西很实在,适合家长列入子女教育计划。
  •     以我亲身的经历来说,书中说的方法确实对学习很有帮助。略有遗憾的是,该书只是简单的说明了如何去学习一些特定的学科,而没有真正的让我们懂得如何去应用,并且一些精彩的部分省略了(比如我最喜欢的日记......)
  •     很多内容,认真写的书
  •     我妈一定要逼着我看的书。。
  •     ……好像讲了要把英语学习跳过汉语直接和物体挂钩?
  •     原来高中的时候买过这本书,呵呵。今天翻找资料才知道,随便翻了翻,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而高中时学过的所谓知识,我不想再看第二遍,也不想让自己的后代活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可痛苦了,眼光光地看着自己的青春在备战高考和无知中悄然流逝,世界上有比这个更可怕的吗?
  •     离我太远!
  •     初中看的这本书,对于里面的学习方法惊为天人,同时也惊讶于国外名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安排。对我整个中学时期对大学的憧憬有很大的影响。最后,我连哈尔滨大学都没考上。
  •     是第一本书的细节深化。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是有帮助的。
  •     老爸买的,结果成了自我教育
  •     方法靠自己。抨击她的人扪心自问有努力过吗。
  •     只看了第一部分,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和名牌大学生的差距
  •     一派胡言
  •     无聊!
  •     以前真TM天真 后来才知道有多假
  •     我妈那会整天喊我看
  •     那年的雞湯
  •     还是有很多收获的。至少知道一句话,在哈佛忙碌
  •     【存柜】
  •     这是高三时候看的一本书,也不知道我当初为什么喜欢看教育类的书。虽然我不是父母辈的人,不过看这本书我一点不会吃力。看见别人怎么教育子女成才,自己就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愚昧,又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原来好孩纸是这么教出来的。以后我自己如果有了子女,我也会用那些方法引导他们成才,这让我顿时又有了一种成就感。
  •     曾经的梦想。
  •     旧书新读。
  •     没有什么实质内容我觉得。。
  •     屁!~这么多类型的小孩怎么能按一个方法来培养~有的天生考试型就得心应手,但如果有的兴趣和天赋在其他方面呢~
  •     小学。当年还挺喜欢这类书的,毕竟面对未曾经历的成长两眼一抹黑,别人的经历多少能给予一点启示。
  •     里面的教育方法有些很受用
  •     原来自己当年还看过这么一本书啊。
  •     曾一度以为宝典,却未曾践行。
  •     尽心尽职的母亲,对女儿的家庭教育读本。我以为其教育方法虽过于严密,但值得参考。
  •     二次骗钱
  •     不错
  •     旧书独来有新收获
  •     因此,高中偶见随即买了下来。标记在内。
  •     这本书不知道借给谁了,没还我,想当年也曾细细研读过,这本书里面介绍的学习方法还是不错的(印象中是这样,但我貌似没能完全执行)
  •      第一圈冠军,想到小时候的一个傻逼节目叫她妈的——赢在起跑线上
  •     很多年前看的...總覺得這人被當成什麽實驗小動物養了。
  •     然后后来看到了这本,站在书店翻完,第一次知道螺旋藻这种东西就是从这里。
  •     高中的时候读的吧???不好看~
  •     多一颗星给封面,初中高中那会觉得封皮女孩好漂亮……
  •     内容不提,当年大同书城在矿区的店,还在
  •     我童年读过无数次的书
  •     一般
  •     烂字了得。
  •     同上 一起借给我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