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国医学 > 脉经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117088893
作者:王叔和
页数:197页

手腕上的脉动

中医四诊中“望闻问切”,切脉虽然放在最后,却是最考功力的。诸位请想想,单凭手指在腕部皮肤上的触感,竟能定出十八般脉相来,不下点苦功是做不到的。  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西式生理教育的人,学习了那些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会更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他们不只认识到脉相是血管活动的指标,可以当作诊病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了一套可靠可行的办法。  先说把脉的位置。现在一般都是取寸关尺位。为什么一定是这里呢?其实全身任何地方的动脉,只要能感触得到,大约都可以用来认识血管活动。比如人体的骨节凹陷住,这些血管的跳动会更明显。从头到脚,这样的方位也有不少,比如头上的太阳,就是感冒的时候会感受到跳动的那个地方。再就是锁骨后面,这是颈大动脉的必经之路。再往下,会阴部也是血管浅近的地方,这个你们懂的。。。脚上也有,以前还有老中医摸足面的脉,判定急病之人是否胃气已尽,无药可治。  我想,中医开始诊脉的时候,不一定就找准了要去诊手腕的,那些先人可能不止经过了十八次的摸索,最后才定下寸关尺。以手腕平脉的好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脉手腕最方便,最卫生。不论冬夏,只要病人伸手出来就行,病人病到坐不起来也没关系,躺着也可以诊。诊其它地方就没这么方便了。别说太隐私的地方,估计手伸到衣服里摸人家锁骨也是不太可行。尤其是对古时三从四德的女同志,医生老实一点还好,遇上点不正经的,手指偏那么几寸,少女们原本无病,这一弄脉也浮起来了。至于摸头牵脚,那也是不太雅观。还是我们的医生,端坐在那里,一手搭脉,一手拈须(古代的医生),那派头太帅了。  再者就是腕诊的可靠性。《难经》一难中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五脏六腑之所终结,故法取于寸口也”。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后面这几句说话有点玄,胡希恕老先生曾经批评过,不过我见过确实有这样诊病的。可能他们也自己的道理吧。  所以,中医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先人也不是天生神明。说不定是某一个青年医生在与他的爱人甜蜜牵手时,忽然感受到对方手腕上强烈的脉动,从而领悟了切脉的秘诀呢。


 脉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