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医院管理 > 医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年7月
ISBN:9787300094274
作者:赖其万
页数:133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当医生遇见siki当医生遇见siki11月3日早上7点,我正要出门,手机响了起来,我服务的大学医院通知我一位病人的丈夫从圣路易市来电急着要找我。我赶忙回电,才知道非常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今天清晨癫痫发作,而后呼吸就没有恢复。我马上做人工呼吸,打急救电话,但她的呼吸和心跳一直没有恢复正常。现在她在圣路易市的医院内科急救室,呼吸、血压都靠机器在维持,医生说她没有希望了。”我听了心头一震,这病人我已看了很多年,她的癫痫病十分难控制,目前正在试用一种我参与临床研究的新药。我在两个星期前才看过她,当时她一切还十分稳定,想不到竟会突然间发生这般不幸。他们一年前才由堪萨斯市搬去离此400公里的圣路易市,实在是鞭长莫及。我要他给我该医院的急救室及家属等候室的电话号码,说我尽可能找到急救室的医生或护士询问更详细的病情,再打电话与他说明。但是我也不得不告诉他我自己身体不适,在医生安排下,当天早上七点半要接受X光检查,而我八点半以后也已排了满满的门诊病人,所以我没有把握我一定能马上给他回电。接着我匆匆出门在车上用手机打到圣路易市的医院内科急救室,非常幸运地一下子就找到照顾她的护士小姐,她非常仔细地告诉我这病人估计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呼吸与心跳了,现在她的呼吸与血压都是靠机器在维持,回生的希望近乎于零。我在车上马上打电话到家属等候室,告诉他详情也劝慰他,生死有命,要能看开。我在电话中依稀可以听到他涕泣之声,他沉默良久,突然间他冒出一句,“我实在不是想探人隐私,但您刚才说今早您自己要接受X光检查,您是不是有什么病,会不会是严重的疾病?”我只好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最近我有点毛病,我的医生要我做这检查以确定我没有严重的内脏问题,事实上我也很担心检查结果会发现什么大毛病。真想不到这人在他心爱的太太突然发生变故,濒临断气的时刻,竟然在电话的彼端传来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反应:“医生,我们家人将会替您祈祷,我们都很关心您,我们希望您的检查结果一切平安。”我一时热泪盈眶,视线模糊,几乎再也无法继续开车了。我25年前从医学院毕业以来,病人的生死也看得不少,碰到这种病情突然变化而需向家属解释他们的亲人回生乏术时,我总是格外用心,虽然我们束手无策,但在这最后关头还是希望至少可以给病人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然而这次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自己担心自己的身体,也需要别入支持的心情下,病人家属反倒给我安慰。想到这位先生在爱妻生命垂危关头,居然对我如此关怀,我不禁对这“彼此关怀”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使我联想起新墨西哥州的印地安人使用的一个独特的单词“siki”。这一个单词含义十分深刻,“siki”意思是“我关心你,你也关心我”。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历史博物馆的印地安人文化展览会时,看到一卷录影带,有一位口齿十分伶俐的印地安女诗人,在讲述印地安人丰富的文化遗产时,她说她想向世界各地人士挑战,有哪一个文化有一个单词能像他们的“siki”一样,一个单词就能表达“互相关怀”的意思。记得我当时想了很久,就是无法在中文、日文或者英文里找到一个单词能有这般深奥的含义。我心目中一直以为“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医生关心照颐病人,而病人因而感激尊敬医生,但我就从来没有想到“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竟然可以是这样的互相关怀,医生可以关心他的病人,而病人也可以关心他们的医生。我非常感激这位病人的先生今天使我茅塞顿开,使我有机会领悟出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也可以是siki。医生和病人的相互关怀一位病人意外地在一次癫痫发作后死亡,她先生竟然在太太生命垂危的片刻,因为听说我身体有恙需要接受检查而对我表示关切,要替我祈祷。这使我对医患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体会出医师与病人的关怀并不一定只是单方向的,它也可以是双方向的。我感动之余,就用英文写了一篇文章,建议医患关系可以是“siki”,并寄给这位病人的先生。由于病人是在感恩节的几个星期前才过世,而感恩节是美国人家人团圆的传统节日,我深怕他将无法面对这三十年来首度没有爱妻陪伴的感恩节,所以我在感恩节前夕打电话安慰他。他在电话中谢谢我寄给他这篇文章,他说他很同意我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他希望我能让其他的病人分享这份人间的温馨。我想来想去乃决定以“给编辑的信”(letter to the editor)的形式把我的文章寄送此地报纸《堪萨斯城报》(Kansas City Star)。恕不到报社编辑竞把我的标题改为“医师与病人可以互相关心照顾” (Doctors and patients can care for each other),而且又加了一只手托着心脏的插图。文章登出后,我接到好多朋友病人打电话写信问我身体可好,这才想起自己在文章里提到了我身体有恙接受检查,真是悔不当初。我也接到好几封来自素未谋面的问我检查的结果是否正常,并祝福我健康。很多人在信后自称“你的后Siki朋友”或“你的Siki病人”。这种温馨的感受,使我深感“人间处处有温暖”。我也以中文写了一篇《医师与病人的关系》发表在《自立晚报》。想不到我几十年前在台大医院的老同事竟传真问我身体到底出了什么毛病,检查结果如何,使我忍不住振笔疾书敬告老友一切无恙。但最使我感动的却是,我因此有机会听到了以下另一些人与人之间关怀的故事。清洁工朋友的女儿晚上快七点我正准备离开医院时,一位清洁工在电梯旁与我打招呼。他说他在报纸上读了我这篇“医师与病人可以互相关心照顾”的文章,他很感动。他说为什么天下人有那么多,但却只有你我两人会有这种感触。我一时楞在那里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接着他告诉我以下的故事。他是一个四十出头的白人,在参加越战回来以后,一直照顾一位当年的战友。这位朋友有严重的抑郁症,太太离他而去,除了惟一的女儿还有时来看看他以外,就再没有亲友关心他。很不幸,他在几次自杀未遂后,终于以吞食汽车废气自尽于自家汽车房里。在丧事结束时,与会者都列队一一向死者家属慰安,而死者的女儿也哭得涕泗纵横。这位清洁工想起过去与死者一起患难与共的日子,也情不自禁地号啕大哭起来。想不到在他要离开会场时,朋友的女儿竟对他说因看到他刚才伤心落泪的模样,她十分不忍心,劝慰他不要太伤心,并问她是否能做些什么事来帮他减少哀伤。他说当他读到我的病人家属在至亲快过世前还有余力关怀我时,他不由得想起这朋友的女儿劝慰他的那一幕。这位看来十分朴实木讷的先生语意深长地说:“我想人间还是充满温暖的,你同意吗?”说完我们就在电梯旁默默握手道别。归途中,车窗明明是结了一层薄冰,但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圣诞节送礼物的小女孩圣诞节是休假日,但因为我有病人头部外伤住院需要急诊脑波,所以赶到医院。在我看完脑波走出医院时,看到一位看来不过十岁的小女孩,手捧着一大堆包得十分好看的礼物,但一不小心掉了一包在地上,由于她两手都有东西,一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赶忙帮她捡起,并放在她满手礼物堆的最上头,她妈妈从后面赶来称谢,我才注意到这母女俩都是满手的礼物。由母亲的口中我才知道这女孩子的圣诞愿望,就是要给那些在佳节还在医院忍受病痛的小孩们带来欢乐。看着这对母女俩欢笑地抱着礼物走入医院去散发给病人,我突然对自己刚才还因为假日要到医院来看急诊而心里嘀嘀咕咕,不觉产生一种羞惭厌恶感。唉!我还不如这小女孩呢!她们在大家度假欢乐的时刻,会想到一些比她们不幸的人,而牺牲这享乐偷闲的机会来服务他人,这种情操是多么地伟大!而这母亲更是值得佩服,今天她鼓励这小女孩悲天悯人的胸怀,来日小女孩又不知道会再带给多少人温暖呢。剃光头的小朋友几天前看到报纸有一张几十个小孩的集体照,由于他们全部剃了光头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再看了下面的注解我不觉感动得流下泪来。这群小孩中有一位同学被发现有白血病而接受了化疗,几个星期下来,他因为头发全都掉光怕同学笑不愿去上学。结果全班同学决定都剃了光头去探望他,这张照片就是大家与病人一起照的相片。小孩子们对记者说:“你们还看得出我们这里是哪个小孩子生病了吗?”几个星期以来,我深深觉得心里已被这些感人的事情装满得快要溢出,而使我不得不写出来。但现在都写出来了,才突然自问:“为什么我五十年以来都没有像这两个月一样,感受到这么丰盛的人间温暖呢?”想来是最近这位病人家属对我不寻常的关怀,有如给了我这闭塞的心一记当头棒喝。我猛然顿悟,这几十年来我专注于学业、事业、家庭,而未能打开心扉好好感受,未能睁开眼睛好好细看,未能打开耳朵好好倾听周遭的人间温暖。现在我独自在书房里,写到这儿不觉高兴地自语:“我终于找到了我今年的新年新目标,从现在起我将打开心扉,好好体会人间处处的温暖。”在此新春佳节,谨以野人献曝之心来与大家共勉。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敏感地体会人间处处的温暖,就能自然而然地回馈社会更多的温暖,就像那已过世病人的先生,那清洁工朋友的女儿,那圣诞节送礼物的小女孩,以及那些剃光头的小朋友们。体会担心、用心和苦心的沟通一位年轻的癫痫患者,接二连三地在两年内因为癫痫一再发作意识昏迷(癫痫重叠状态),而住院好几次。每次都在一般药物无法控制之下,最后只好以全身麻醉的方法才把癫痫控制下来。最近他又因为癫痫重叠状态而住进内科急救室。这位病人的母亲与姨妈都是在我就职的大学医院工作的护士,所以我们彼此很熟悉。她们也都知道最近我要去英国开始5个月的教授休假。住院当天他母亲就在电话中哭着问我还有几天就要去英国。我说还有10天,希望他在我出国前就可以病好出院。但想不到用了前几次所使用的全身麻醉剂两天以后,我开始慢慢给他减少麻醉深度时,脑波又开始显示出癫痫的发作。这时万不得已我只好改用另一种危险性较高的全身麻醉剂,而将他置于更深的药物诱发昏迷状态。我在最后一天上班回诊时,病人的外祖母与母亲要求与我单独会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老祖母,她说她是已退休的护士,她听她两个护士女儿常常提到我,也很高兴终于有机会见到我,她要我实话实说地告诉她外孙的恢复机会如何。我坦白对她说我现在已不太有胜算,他除了癫痫重叠状态无法控制下来外,又因卧床太久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现在又开始发烧,疑有肺炎,所以情况远比过去几次都危急。这老祖母一声不吭地听完了我的解说,叹了一口气轻声地说:“很抱歉问您一句非常自私的话,您的英国之行是否能延期呢?”我被她问得不知如何以对,她女儿马上责怪她妈妈,并急急忙忙地向我道歉,也向她母亲解释说,要接我班的神经科教授昨天就已与我一起来病房交班,这教授对她儿子的病情也已十分清楚,而住院医师以及护士小姐也都是原班人马,所以在病人的照顾上不会因为我的出国而有所延误。她说她妈妈实在不应该有这种强人所难的无理要求。老祖母也马上道歉说,她是一时心急脱口而出,她实在不应该说那种话。她接着说,做医生的心理压力也实在太大了,可能向我提出这种无理要求的家属也不只是她而已吧!她说:“看你们工作压力那么大,我更能了解为什么你们有这种教授休假的制度,能使你们有机会离开病人,照顾自己,充实自己。”她最后祝福我旅途愉快。说希望我在英国可以学到更新的知识来帮助病人。并且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我外孙可以康复出院,5个月后你回来时,他可以在机场迎接你。”这老祖母说完这话就抱住我泣不成声。回到家后,我们全家一起出去,我与在加州读研究生回来度假的大儿子在车内等着内人与小儿子在店里买东西。大儿子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我是不是医院发生了什么事。我如实地告诉他早上与家属的对谈。大儿子听完后,问了我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你以为你们做医生的生活品质很理想吗?”他接着说,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对他说:“爸爸今天有一个病人死了,心情非常不好,你们最好不要太吵闹。”妈妈那句话在他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因此使他从小就不想做医生。我一向自认我与两个小孩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但这却是我第一次从孩子口中听到他对我的职业冷眼旁观并做一针见血的批评,才使我了解为什么这孩子小时候还不晓得将来做什么时,就决定绝不做医生。他问的这句话对我有如当头棒喝,也使我自问,是否有时我不自觉地把医院所受到的挫折转移到家人的身上,而影响到我与家人的心理健康。我之所以想把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感触写出来,是希望借这机会使病人更能体会做医生的心灵感受,而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我们常听人说某某医生“生意”好得不得了,“赚钱”赚得好容易。其实我们要知道,医生赚的钱并不是那般的容易,而看病是一种良心事业,绝不是一种生意。我们的问题是,病人很少有机会真正感受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担心,断症下药的用心,以及医生想办法让不谙医学知识的家属了解病情所用的苦心。如果我们的病人都能体会到医生的“担心”、“用心”、“苦心”,不单以医生收钱的多寡来看医生的话,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更健康的医患关系。当病人更能体谅我们医生的用心时,我们做医生的也会更尽心地照顾我们的病人,毫无疑问,这种改善的医患关系将会给医疗品质带来双赢的结果。

媒体关注与评论

医学不是修理机器,而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                                   ——林巧稚

内容概要

赖其万,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癫痫中心主任及神经生理诊断实验室主任、前慈济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台湾癫痫医学会理事长。现任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学教育讲座教授、神经内科医师。 .
二○○三年荣获国际抗癫痫联盟与国际癫痫局联合颁发的社会贡献奖。曾被评为1996-1997美国中部曾评为最佳医师。曾翻译《梦的解析》,著作有《医师的深情书》、《病人心医师情》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当医生遇见siki 当医生遇见siki 医生和病人的相互关怀 体会担心、用心和苦心的沟通 医生要有医德,病人也得有病德 生过病的医生可能更会照顾病人 无愧的角色扮演 让病人家属心安 说病人听得懂的话 患难见真情 当心爱的人病了 医生也是人 比治病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质 仪器诊断无法取代临床检查 失落的谦冲 病人的公德心第二部分  天涯遍布仁者心 专科医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医生 谁让医生停下脚步 接待受惠的终点站——访伦敦圣克立斯托弗安宁病房有感 替癫痫病人说几句话 为什么“我”不能参加露营 台大医学院的点滴回忆 别让命运终结梦想的心 以自身疾病教学的学长 感谢您给我机会 舍身育才作渡舟第三部分  化小爱为大爱 永葆希望与开放心灵的长者 名人与英雄 只手剥橘的毅力 治疗悲伤,化小爱为大爱 妈妈的脸儿 忘我的母亲 感恩与念旧

编辑推荐

《医人:关于医患关系的那些事》是第一部医界前辈直面讲述医患关系的书。一颗易感的医生仁心,一份热烫的病患真情。

作者简介

这群小孩中有一位同学被发现有白血病而接受了化疗,几个星期下来,他因为头发全都掉光怕同学笑,不愿去上学。结果全班同学决定都剃了光头去探望他……小孩子们对记者说:“你们还看得出我们哪个小孩子生病吗?”.
一位老医生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时,恐惧地大哭起来。他反思到在多年的行医生涯里,到底送多少病人做这样“恐怖”而“不人道”的检查,使多少病人因此增添痛苦。医生医的是“病人”而不只是病。 “用心倾听”病人的声音,才会了解病人的痛苦,知道病人的问题与需求,才能提供正确、良好的医疗服务。..
病人要知道医生也是人。
“用心体会”医生的苦心,才会了解医生所承受的压力和有时面临的无奈,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早日恢复健康。
赖其万医生以他的亲身经历道出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是“我关心你,你也关心我。”

图书封面


 医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上说,医生给予病人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和言语,看来作为一个心脏外科医生还是比较幸运的(没有歧视内科医生的意思啊),可估计很少会有人用到最后一种治疗,更多的人的不屑,生活节奏的加快,医疗工作的繁杂,医疗环境的恶劣,使得医生更多的关注于病人的生命体征,少犯错误和更加缜密的医疗文书,甚至有些医生的理想是只要病人不告我就行了,当然造成目前的情况,医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普通人在先前的医疗改革中都是受害的对象,错误是政府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少数不良媒体煽动造成的。大陆的医疗教育同西方以及台湾相差的太远,这些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技术上,我们从来不缺乏人才,技术上的差距追赶起来是很快的,真正缺乏的正式那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SIKI”,作为医者,要尊重病人,理解病人,给予病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作为病人及其家属,甚至除外医者的整个社会,需要给予医者理解,关心,要知道他们也是普通的人,只是掌握了某种技能而已。而这些,需要的是时间,是整个社会的改变,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另:很喜欢“照顾”这个词。
  •     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因病重新开始了在医院里每日穿梭的生活。与医生们频频接触,自然有很多不同的感触。几年来大浪淘沙,很幸运能遇见现在关照我的几位主治医生。每每被他们体贴细微的关怀感动,以至于往往忽略了身体上的痛苦,而更铭记了心中因此而生的温暖和煦的感觉。在如沐春风般感受医生的关怀时,心里总会想,做一名真心对待病人的好医生,到底需要多少悲天悯人的胸怀,多少热忱奉献的爱心,才能每天在应付那么多工作琐事的空余,还对每一位病人关爱有加。这样的付出,会不会有被掏空的感觉?也会忍不住想知道医生背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活、生命中的感触之类所生的真实想法。只是每次想采访我的主治医生时,都因他的忙碌,而不忍心浪费他的时间,作罢。所幸,赖其万医生的这本随笔集解答了我的问题。他那时刻自省,时刻用心体会患者心情的用心良苦,时刻尊重人生命本质的赤诚,让人在阅读的字里行间中,时刻得到温暖与慰藉,同时也看到了作为医生所不为外人道的辛劳与苦衷。作为病人,还能从中学到很多医疗护理的医学常识,甚至收获到一些共鸣,这倒让我深感受益匪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很轻易地就被第一部分的文章打动。作者将与病人相处之中所得所感娓娓道来,其亲切真实之处,让人看得心中波澜迭起,频频感动。尤其是医生与病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片段,SIKI一词的真挚含义,让人感觉人间大爱,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磨合接触,如果有了彼此的真诚关爱做润滑,良性循环,所得到的收获,就仿佛在丰厚滋润的土壤上生长出美丽娇娆的花朵一样灿烂温馨,美不胜收。由此,作为病人,也不得不由衷自省,对关照我的医生有没有将心比心,体谅他们的辛苦与不易。坊间舆论总是热衷炒作医患之间的负面新闻,对医疗人员的热忱忘我却疏于宣传。以至于初与医院打交道时,病人首先就有了先入为主的畏惧感。其实,客观地思考一下,医患的共同敌人都是疾病,医患之间不应该更加亲密的配合协作,共同抗敌吗?所以,请宽容温柔地对待你的医生吧,如同他会体贴细心地为你着想。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做到和赖医生一样。我遇见的几位好医生也只是个中翘楚。抛去制度与现实带给医生的压力不言,总还是希望能多遇见一些真诚对待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在施展精湛医术救病人于水火的同时,也给病人带去充满关怀的人间温暖。在病痛的折磨中,能遭遇这样的温暖,就像为疲倦的心灵注入了丰富的滋养,会成长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大爱无形,功德无量。因为正在被这样的关怀温暖着,我对我的几位主治医生充满感激。感谢他们的认真负责,带给了我全新的生命,并真的改变了我很多,使我变得比以前更勇敢,更积极。闲里总会和朋友们抒发这样的感想,有时收到朋友如此向我感慨:“人生总是双刃剑,上帝在给你疾病痛苦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受到健康普通时刻所感受不到的人间大爱。”在MSN上看到这句感慨,我只能频频点头,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话来表达当时心头涌动的情绪。是的,因为感受到这些美好的关怀,即便疾病缠身,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让这个世界多一些阳光的人,少一些忧伤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还可以,讲的都是故事类的。不会很枯燥
  •     说出了医生的心里话,但力度不够,
  •     看了后,主要所写的是美国和台湾的一些医患之间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好的,和目前大陆行医环境还是有差距,没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     适合本职业的阅读~~~~~~~~~~~~~~一本好书
  •     输液质量不是太好。。。
  •     只能看看吧
  •     对当今医生是一种启迪
  •     刚看完 非常好
  •     1、封面太脏,有划痕;2、书的纸张不好。
  •     好书 给当医生的爸爸买的 让他知道不止要会看病 还要学会 处理 医患关系
  •     具体内容还未细细品读,希望是本好书~
  •     可以看到一个从医人员的所感所受,从对患者、对同事、下属和家人的由衷感受、真情流露!
  •     这种书还是表看的好。。越发觉得自己身处的世道那太啥了。
  •     图书馆找到的,呵呵,现在看正好
  •     到今天为止,看过最好的医学类的文依然是侯文咏的《大医院小医师》,但是赖医师用很真诚的笔触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其实最希望贾医师也能用笔记录那些“琐事”,或者把那些故事讲给我听——至今很真切得记得那个除夕之夜抢救病人的故事。 想知道与医师有关的事情。想知道得多一点,更多一点。
  •     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因病重新开始了在医院里每日穿梭的生活。与医生们频频接触,自然有很多不同的感触。几年来大浪淘沙,很幸运能遇见现在关照我的几位主治医生。每每被他们体贴细微的关怀感动,以至于往往忽略了身体上的痛苦,而更铭记了心中因此而生的温暖和煦的感觉。在如沐春风般感受医生的关怀时,心里总会想,做一名真心对待病人的好医生,到底需要多少悲天悯人的胸怀,多少热忱奉献的爱心,才能每天在应付那么多工作琐事的空余,还对每一位病人关爱有加。这样的付出,会不会有被掏空的感觉?也会忍不住想知道医生背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活、生命中的感触之类所生的真实想法。只是每次想采访我的主治医生时,都因他的忙碌,而不忍心浪费他的时间,作罢。所幸,赖其万医生的这本随笔集解答了我的问题。他那时刻自省,时刻用心体会患者心情的用心良苦,时刻尊重人生命本质的赤诚,让人在阅读的字里行间中,时刻得到温暖与慰藉,同时也看到了作为医生所不为外人道的辛劳与苦衷。作为病人,还能从中学到很多医疗护理的医学常识,甚至收获到一些共鸣,这倒让我深感受益匪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很轻易地就被第一部分的文章打动。作者将与病人相处之中所得所感娓娓道来,其亲切真实之处,让人看得心中波澜迭起,频频感动。尤其是医生与病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片段,SIKI一词的真挚含义,让人感觉人间大爱,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磨合接触...,如果有了彼此的真诚关爱做润滑,良性循环,所得到的收获,就仿佛在丰厚滋润的土壤上生长出美丽娇娆的花朵一样灿烂温馨,美不胜收。由此,作为病人,也不得不由衷自省,对关照我的医生有没有将心比心,体谅他们的辛苦与不易。坊间舆论总是热衷炒作医患之间的负面新闻,对医疗人员的热忱忘我却疏于宣传。以至于初与医院打交道时,病人首先就有了先入为主的畏惧感。其实,客观地思考一下,医患的共同敌人都是疾病,医患之间不应该更加亲密的配合协作,共同抗敌吗?所以,请宽容温柔地对待你的医生吧,如同他会体贴细心地为你着想。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做到和赖医生一样。我遇见的几位好医生也只是个中翘楚。抛去制度与现实带给医生的压力不言,总还是希望能多遇见一些真诚对待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在施展精湛医术救病人于水火的同时,也给病人带去充满关怀的人间温暖。在病痛的折磨中,能遭遇这样的温暖,就像为疲倦的心灵注入了丰富的滋养,会成长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大爱无形,功德无量。因为正在被这样的关怀温暖着,我对我的几位主治医生充满感激。感谢他们的认真负责,带给了我全新的生命,并真的改变了我很多,使我变得比以前更勇敢,更积极。闲里总会和朋友们抒发这样的感想,有时收到朋友如此向我感慨:“人生总是双刃剑,上帝在给你疾病痛苦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受到健康普通时刻所感受不到的人间大爱。”在MSN上看到这句感慨,我只能频频点头,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话来表达当时心头涌动的情绪。是的,因为感受到这些美好的关怀,即便疾病缠身,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让这个世界多一些阳光的人,少一些忧伤的人。 阅读更多 ›
  •     **之作,哗众取宠
  •     对医患关系讲的清楚 美国和中国的对比
  •     结果有点一般。不过还没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