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侗族医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医学理论与研究 > 中国侗族医药研究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35765956
页数:550页

章节摘录

  瑶族由于一般为几户或十几户聚居或独居,迫使瑶族群众大都能掌握5~10种草药的使用方法,家家户户皆种植常用草药。同时瑶族与外界的交换过程中,逐渐扩大品种,使草药成为瑶族与外界交易的主要物品之一。因而瑶族从事卖药为生的远比侗族要久远,且远及华南一带小镇,以及广州、南宁、长沙、贵阳、柳州等大中城市。在一些旧方志及其他史书中,多有瑶族卖药治病之载。直至现在,在瑶族居住的村、乡、镇,一年一度的端午药市是瑶人卖药的高峰,我们曾对湖南省10多个瑶族乡、镇的端午药市进行长达4年的调查,90%均为鲜草药,药摊数百个,有些地方达几里路长,而且端午这天瑶人必洗药水澡。当地的汉族及其他民族也深受此习俗影响,纷纷买鲜草药洗药水浴和购置常备药物。其场面之壮观,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中、西医虽已十分发达的今天,仍见这样盛大的药市,足显民族医药生命力之旺盛!  侗族虽也居住在中国南方广阔山区,但侗族一般居住在高山中较平坦的山谷、河坝地带,以从事农业和林业为生,他们种植稻、旱粮、蔬菜,饲养家禽,腌制酸菜,有酸鱼、酸肉、酸鸡、酸鸭以及各种酸蔬菜几十种,每家大小泡菜缸几十个,故有“侗不离酸”之说。他们一般都几十户、上百户聚居,房屋连边成片,具有公共的活动场所……鼓楼、花桥(风雨桥),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但其商品经济不发达。直到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才逐步活跃起来。因此,侗族没有像瑶族那样,以出售草药作为维系民族生存的手段,因而也没有形成像瑶族那样“瑶族皆医”以及盛大的药市。但是侗族在对疾病的命名分类方面,却比瑶医古朴、详细。我们所搜集到的938种病名,经考证归入613种病症,其中与中医病名相同的仅165种,约占考证病名的16.8%,说明中医对侗族医药有一定渗透,但不属主体,侗族医药的独特性于此也可见一斑。侗族从古到今,长期以来形成了群体思维的习惯,侗族传统思维的过程,就是把对象进行喻象加工、改造的过程。认识事物、解释世界,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关系的认识和反映过程,都予以喻象化,它所喻的对象往往是在表象基础上的经验之事,同时也反映在它的医药上。如侗医认为,风邪致病势如走马,常称这类病为“走马病”,按病变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走马人皮”、“走马入筋”、“走马入骨”、“走马入肚”,分别类似中医的“皮痹”、“筋痹”、“骨痹”、“风泻”。又如附骨疽,初起以局部隐隐作痛为主症,故名“阴箭风”,中期见肉腐烂,故名“骨溶肉症”,晚期死骨排出,故名“骨溶骨症”。这些独具侗医特色的疾病命名,在侗医病名中占有很大比例,而瑶医中则没有这样系统、深刻。  我们在瑶族地区的调查中,从搜集到的药和方来看,其中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虫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疥疮、皮炎、小儿疳积的药和方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与瑶族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瑶族居住地多雨水及云雾,短日照,湿度大,居住在简单的竹屋,俗称为“千个柱头下地”,或半山洞、半房屋,俗称为“半边居”的地方,为了方便迁徙,灶用3块石头垒成,围火塘而卧。在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黄桶”。  ……

内容概要

  刘育衡,女,汉族,1947年生,研究员。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湖南省优秀申青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长沙创新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并被收入2001年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编撰的《湖南优秀专家传略》,  从1972年--现在一直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先后主持3项国家级项目,参加10多项省、部级中医药科研项目,其中3项获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奖,5项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参加《湖南瑶族医药研究》、《湖南药物志》、《原色中国本草图鉴》、《中国本草彩色图鉴》、《民族植物与文化》、《湖南竹类》等大型专著的编撰工作。发表论文20多篇。  《中国侗族医药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2004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国家出版局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资助、湖南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丁锋,男,汉族,1939年生.主任医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生导师。自1965年至现在一直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除承担日常医疗、教学工作外,还承担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项,其中3项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二等,研制开发新药3项,出版专著《湖南瑶族医药研究》。  《中国侗族医药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2004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国家出版局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资助、湖南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侗族及其医药发展简史一、中国侗族简介二、侗族医药发展梗概(一)古代侗族医药(二)早期冲傩医药(三)近代侗族医药三、中国侗族医学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朴素的学术思想(一)《姜良、姜妹》的故事(二)侗族先民认为人是“卵生”的,这种探索体现出朴素的生命进化意识(三)另一种关于人类的起源传说,更能体现他们的进化意识第二章 侗族医学概述一、侗族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一)疾病与病因(二)疾病与病理、生理(三)疾病的分类、命名与征候(四)侗医诊病方法与治疗原则二、侗医医方与疗法(一)医方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二)侗医医方概况(三)医方配伍规律(四)侗医医方的特点(五)侗医治疗方法三、侗医疾病的预防(一)“踩生”(二)“女子婚后不落夫家”(三)“打标”(四)特殊的食物保存方法--“侗不离酸”的饮食习俗(五)酒文化(六)居住方式与身心健康四、中国侗族医学“风征”的起源及其特点(一)侗族医学“风征”的起源(二)侗族象喻型思维方式与侗医“风征”命名的古朴性(三)侗医“风征”的广泛性(四)侗族“风征”的独特性第三章 侗族药物研究一、侗药品种考二、侗药应用方法与形式(一)应用方法(二)应用形式三、侗药的性味功能四、侗药的特点(一)地域性资源(二)古朴的药效观五、侗族独特的用药经验六、侗族医药谚语第四章 中国侗族医药与瑶族医药的比较研究一、中国侗族、瑶族简介二、瑶族、侗族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与疾病的治疗方法上的异同三、瑶药、侗药应用方法和形式的异同四、瑶族、侗族药物命名的异同(一)相同处(二)不同处第五章 中国侗族文化与医学的渊源一、中国侗族“萨”(女神)文化与妇女身心卫生保健(一)侗族“萨”崇拜及其价值(二)“萨”文化影响下侗族妇女的地位(三)侗族“萨”崇拜与妇女身心卫生保健二、中国侗族巫文化与侗族医药(一)惊蛰撒灰(二)吃社饭(三)立夏(四)送毛蜡(五)端午节(六)小儿节(七)晒龙袍族谱(八)鬼节三、中国侗族稻作文化习俗的民族植物学(一)“侗款”中关于水稻种植的“约青”、“约黄”、“打标”的款规款约(二)侗族稻作宗教文化(三)观天象测收成(四)与稻作文化有关的习俗 及其文化价值四、中国侗族“仙杉”崇拜与鼓楼文化的民族植物学(一)“仙杉”崇拜与鼓楼文化的渊源……下篇 各论后记

编辑推荐

  侗族是我国主要土著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人口约300万。侗族之所以能繁衍至今,除了侗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慧奋斗之外,强壮的体魄是民族生存的基石,侗族医药在增进他们体魄健康和防病治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中国侗族医药研究》主要内容简介:侗族是我国主要土著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人口约300万。侗族之所以能繁衍王今,除了侗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慧奋斗之外,强壮的体魄是民族生存的基石,侗族医药在增进他们体魄健康和防病治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书封面


 中国侗族医药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