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药学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7732030
作者:衣之镖,赵怀舟,衣玉品
页数:307页

章节摘录

  【讲疏】  此条为小补肝汤的主治、方药、煎服法及加减法。  小补肝汤之神志症状为“心中恐疑不安”,在上段所述“肝虚则恐”的基础上,又多一“疑”字,“疑”是对事物分析过程中的情志状态,“恐”为对事物分析判断结果的情志反应。“恐”和“疑”都是人们思维过程或对事物状态反应的情志表现。所谓“心中恐疑”,应该是对不应怀疑的事有疑惑,对不需要惊恐的事物有恐惧感觉,这是病理的,都是肝谋虑功能失常现象,是肝曲柔过度的表现。  肝藏血,血舍魂,在正常情况下,人入睡则阳潜于阴,若肝疏散之用不足,则血流滞塞而魂失其舍,飞扬于外。因肝虚之人多有恐疑,恐疑之情由魂之飞扬,表现为多惊恐之梦,即“多噩梦”。  肝与冲脉相关,虚则冲气犯之而有气上冲心之感。肝所系经脉是足厥阴,与心包络手厥阴相连,心包络代心行气,而汗为心液,足厥阴之经脉病及手经则易于汗出。又肝之腑胆,与心有密切联系,胆之经脉名足少阳,心之经脉名手少阴,二者同名“少”,而有阴阳之分,如以十二时辰配之,因子时一阳生,故子时应配属少阳胆,午时一阴生,故应配属少阴心,二者乃相冲之经,在病理上相关甚密。如俗称之“胆战心惊”、“胆战心寒”故胆之病证亦多与心相关。  肝禀天春温柔之气,在天温气不及则冰冻难解,冰不温化则不润而仍其刚燥,故春之气柔湿乃由于其温,温气不迭则水液凝而不腾,水不能温化转而为疫为涎为饮,血亦液属,不温则不行,凝而为瘀。血瘀水凝则难以濡润乃至易于燥化,目不得血濡则眩,头为浊饮蒙蔽则晕,故肝虚证之治疗应以气温之药以助其化饮行血之用,味辛之药以助散其瘀血之功。  方中桂枝《本经》谓其味辛气温,《本经疏证》谓“其用有六,日和营,日通阳,日利水,日下气,日行瘀,日补中”,《本草经集注》云:“寻万物之性,皆有离合,虎啸风生,龙吟云起……桂得葱而软,树得桂而枯。”  血为营之体,营为血之用,血液之用在于营养,“营”即血中营养之气。桂枝之行瘀和营,以其味辛而散;水不利则阳气被遏,阳不化阴则水不运,如《金匮》之“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与叶桂之“通阳之法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同理,故温阳,利水,二者互为因果,能兼通阳利水,乃桂枝之性温而然;血瘀水壅则气逆,血活水利则气下而顺通,则中土备化之性见,故又云补中,观桂枝之六用,不外乎能使液行而气顺。  桂枝不但味辛气温,且有其特性。如陶氏所说:“得葱则软,树得之则枯。”葱为肺菜,根色白味辛,其气厚而味烈,种葱之地,次年耕之,仍有其气扑鼻,令人涕泪皆出,可知其气之厚。肺主气,辛乃金之化味,故葱有肺金之象;桂之枝条达上行,皮色赤,正合肝藏血而温升疏散之形,故为肝木之象。五行之理,金克木,故葱能令桂软;但桂能令树枯,故乃木中之王者,而为视为木中木药。补肝汤中用之以行木之王道而称之为君。  ……

书籍目录

绪论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注疏
张大昌序
卷首图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序文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论证四条,方四首)
小泻肝汤
大泻肝汤
小补肝汤
大补肝汤
辨心脏病证并方(论证五条,方四首)
小泻心汤
大泻心汤
小补心汤
大补心汤
又心包病方(论证一条,方四首)
小泻心汤
大泻心汤
小补心汤
大补心汤
辨脾脏病证并药方(论证四条,方四首)
小泻脾汤
大泻脾汤
小补脾汤
大补脾汤
辨肺脏病证并方(论证四条,方四首)
小泻肺汤
大泻肺汤
小补肺汤
大补肺汤
辨肾脏病证并方(论证四条,方四首)
小泻肾汤
大泻肾汤
小补肾汤
大补肾汤
救诸病误治方(论证一首,方五首)
泻肝汤
泻心汤
泻脾汤
泻肺汤
泻肾汤
救诸劳损病方(论证一首,方五首)
养生补肝汤
调神补心汤
……
附录一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整订稿
附录二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藏经洞复原校订稿

作者简介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即是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文字的校注,也是对其内容的讲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脏病症组方用药规律的书籍。它承袭《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的学术内容,发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五行五味学说中,引进当时思想界的体用思辨方法,同时又增入”化”的概念,达到了与阴阳学说有机的融合,使基础理论的脏象、经络、诊断与处方学的完全统一,完成了经方组织制度的规范,使之成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了解该书这些学术特点,对认识其具体内涵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以期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中脏腑辨证与药物配伍的真髓阐述给读者。

图书封面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是一位中医爱好者,目前是自学。说说我对这幅图的看法。不一定对,所以志在抛砖引玉。以木为例,分别标有辛酸,化甘,除痞等字样辛酸:木体为酸,用为辛。此两味一补一泻。化甘:肝木有病,病气传脾土。一脏有病就容易传所克之脏。详见内经。伤寒论也有类似用法。肝病有时候会用治疗脾脏的药味和方法。治肝先实脾。知肝传脾。就是这么个方法。所以有时候用到甘味药。化甘。这些化甘在与制约木气太过的情况。可能有人问不是有酸泄木气的方法了么?我觉得甘缓之法只是制约木气恢复中道。除痞:可能是五角星角上的两味合并产生的作用。由此看来这个五角星包含的各种药味组合效果都很多了。其他以此类推。家里头做菜好像也可以用。咸盐,醋,辣椒葱姜蒜,白糖冰糖,分别应该可以对应火,金,木,土,至于苦味之水可以考虑用苦瓜。由此看来好像和内经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不过我觉得还算合理。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甘味同时在土水中存在。大概是甘能补土,甘能泄水的意思吧。----------------------------------------另外一个问题:过去感冒流行熏醋,就是把食醋放在锅里烧成蒸汽让它满屋子都有醋蒸汽味,酸气呼吸入肺,感冒引起的一些不舒畅就能缓解,我用此法很久没有大感冒了,酸味正是肺之用味。增强肺用,感冒即除。感冒和肺的关系很大。感冒大多为表证。肺主一身之表。用味就是此脏之功能,能力的意思。后记:这里面的五行补泻方剂。也就是心肝脾肺肾的补泻方剂要等到能够熟记中药作用并且学过方剂学以后再看才能真的看味道来。用里边的方子来对应描述的症状就会发现里边的药物都是有药对的。不过是某些药对的反复使用。后边讲解每味药物的五行的时候都讲过什么药为主,其中暗含理法。让人感觉妙趣横生。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给朋友买的,很不错的。
  •     封面跟图片上的不同,但依然很好的
  •     张大昌先生及其弟子们对中医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系列的图书是为医者都应该好好看看的书籍。
  •     古代的药方是怎么配出来的?按照这本书里的说法是根据药物的五行来配伍。比如补肝就加上木药作为君药,泻肝就加上金药做君药。然后根据五行加上很多辅助药。基本的常用药物是五五二十五味。比如木药有木中之木桂枝,木中之水干姜等等。此外有一副酸辛苦咸甘化合图也是精华。这就是古药化。
  •     不错!正在研读中!
  •     张大昌系列的书籍 对学中医很有帮助
  •     书的封皮改变了,网站还没改过来。我还以为发错了呢。
  •     质量好,内容好。很满意
  •     张大昌对中医传承贡献很大
  •     珍藏了 很有收藏价值 了解辅行诀
  •     内容不错,新的思录,实践是否有效还再验证
  •     传统的解读中医,更接近于中医
  •     很有价值的 很有价值的 少于10个字
  •     学中医值得一阅,还在阅读中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辅行诀确实可以让精通易经的人快速明了医道!
  •     虽然还没看,挺喜欢的封面
  •     梳理药物作用,明确升降浮沉的好书
  •     包装一般 内容还行 校注讲疏的字有点小
  •     本来想找《辅行诀》的原文,既然此书乃张师公布于世,此书又是其弟子注疏,当然值得一看。但阅读注疏往往先入为主,希望出版社能出版原文,原汁原味,以飨读者,功德无量也。
  •     张大昌先生弟子个人专辑:辅行诀学习
  •     书的内容必须非常好呀!!
  •     重要的中医著作
  •     张大昌及其弟子真的很了不起,将辅行诀深究并发扬光大,很值得看
  •     与伤寒论对比着读,很有玩味的地方。
  •     可以开阔 眼见
  •     还没有详细读,简单翻阅下,感觉不错
  •     学习中药,必读之书。
  •     内容不错,教学用的到
  •     简单一句话,此书有用。不是空谈,是一个常年工作在医疗一线的老中医写出来的书。推荐!
  •     听完钱超群、梁冬关于伤寒论流传史
  •     这一套书不错,物美价廉,最主要的是辅行诀,可以和伤寒论齐名,这样的书爱不释手!
  •     张大昌先生弟子个人专辑: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讲得还是比较深奥。古书的传承,还是值得研究学习。
  •     值得参考学习。
  •     学中医必备书!需要花时间好好研究。。。幸好我们还有中医!
  •     还没有看完,但是整体感觉不错。
  •     朋友推荐,关于药性介绍结合五行很好的书。
  •     不错很好的书。从中反映了该书的全貌。著者多年潜研之心得体会,讲疏颇为得当中肯。
  •     本书写的非常不错,很实用,很好
  •     ZHENSHI HAOSHU QISHU
  •     好,精美,我喜欢
  •     和伤寒论对照看,应该对理解有帮助
  •     书后附录了复原本和订正本
  •     上古之论。惜太多错简不明。
  •     内容不错,结合临床实践,有助于更深理解学习辅行诀用药之思路。
  •     几乎半本书都需要我用刀切开才能看。当当实在有点黑。换货居然还需要商品外包装袋没有损坏,还要原始发票。我不打开,拿到这本书,怎么知道书的质量这么不堪。而且这裁剪的失败,使得我的刀工无法优良发挥,每一张纸都留下一些或大或小的恶心破口。
    书的内容不多解释。辅行诀都不好,我看也没几本好的。有志于学习古医道的,此书必看。
  •     没保护好~
  •     极其满意!与想要的一样 谢谢了
  •     简明扼要,对中医学习很有帮助,以前看了不少中医书,摸不着门路。看了这本书,理顺了思路
  •     首先肯定要感谢张大昌先生为保存辅行诀所作的贡献,不过此本子封面与示图不符,而且书里有压痕和污迹,让人很纠结
  •     是正版,对我研究中医有所帮助,就是感觉纸张有点薄~~~还算喜欢。
  •     学中医很好的参考书,推荐
  •     见过里面的化味之法 甚是奇妙
  •     好书,对于学习中医非常有帮助,也是我的藏书。
  •     Ich mag sehr .gut.
  •     1,輔行訣是偽書,後人的理解,假託陶弘景之名,可做參考不可盡信。從大小補瀉方組方規律看是緊密圍繞臟腑展開的(其他方尚未破解),脫離先有經方后的實用性不強。藥性與本經相左的是本經錯了?有時間要再研究下。2,本書作者對大小補瀉方組方規律的理解太複雜,大道至簡恐怕不一定對。 3,作者做了大量研究,閱讀還是有啟發的。
  •     6星。《辅行诀》上乘伊尹《汤液经法》,《汤经》下启《伤寒杂病论》。《辅行诀》将阴阳五行、五脏和本草有机结合起来,取法天时,体系化的解决了辩证论治的数理问题。《伤寒论》中也确实看到了很多《辅行诀》原方和说法的影子。只是要把象地之五行和象天之六气结合更加紧密。范老师还说《道德经》是《汤液经法》的注解,这观点太炸!感谢老师推荐,不然可能一生都可能不读此书。
  •     好书不错的
  •     作者用心之作,对理解中医用药帮助很大。
  •     值得认真研究的经典之作。
  •     值得每一位学习
  •     不错的书,结合伤寒论一起学习
  •     较完整地将辅行诀的内容及渊源展现出来,有助于对伤寒更深层次地理解
  •     很好很好,速度和书都很满意!!
  •     书收到了,内容不错,快递也很给力,赞一个
  •     挺好,很喜欢,到的很快
  •     凝聚了“汤液经法”的主要思想。
  •     没太看懂,比较晦涩。但作者水平明显很高,留待以后中医知识增长后重看。
  •     中医名著,随手翻看,挺好的
  •     不适合略读
  •     辅行诀与伤寒论皆伊尹所作,价值很高,唯一可惜的是原件遗失,
  •     最后面有全原文,很好
  •     书中的思想是和伤寒论的思路是异曲同工的,不过书中治病只讲大法不拘泥与单味药却又深刻的剖析药性,对照这本经和名医别录看更有感觉
  •     这本书完全适合我们好好的品味好好的揣摩,是学习正宗中医的必备读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