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
ISBN:9787501983100
作者:David E. Scharff
页数:315页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28页

最后,费尔贝恩有关理想客体、中心自体的客体概念然是他在关于癔症的临床论文(1954)中构建的。他使得正常的理想化客体看起来就起来就如同是他在描述那些具癔症结构患者时所提及的客体一般,完全丧失了兴奋性和攻击性,极度乏味。我相信,更为确切的说法是,这种所谓的“理理想客体是病态性的、狭隘的,指的是癔症患者持续不断地通过压抑欲望和攻击性而理想化的那种客体。一个具有成熟的中心自体的个体,他的成熟中心体将不会失去所有兴奋和攻击的特征。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222页

这个记录母亲和孩子内心改变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相对的平等日同时也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孩子和成人的反应都源于他们的内心。从所谓“此刻的情感拍档”上来说,他们是平等的。孩子的反应大部分都源自生物性的、模式化的―躯体或仅仅是气质上的,而没有形成具体的着成人和孩子间互动积累的意义一主要由成人的内心经历所塑造综上所述,虽然孩子给成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成人是根以据早已存在的内部世界将其内化的,然后,成人用
这个扩展了仍很稳定的内部世界,并和孩子发生联接,为孩子内心的发展提供素材,而孩子用这些形成经验的原始分类,形成客体,建立自体的内心结构。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34页

波拉斯近期的工作加深了我们对内射过程的观察和理解。他提出的“抽取性内射"(extractive Introjection)这个概念,指的是某一个体将起源于另一个体的情感带走,从而使得另一个体感到到丧失了自身的一部分。他举了一个婴儿溢奶而其父母回应以愤怒和指责的例子来说明。此时,婴儿没有机会因其过错而感到恰当的悲伤,相反却只能对成人的情感进行回应。成人拿走了来自于婴儿的原始情感。波拉斯没有将此临床观察作为内射的一般机制,但是他的描述却使得我们距观察内射的一般过程更进一步了(JShaml92)。夫妻和家庭研究也有助于观察内射性认同的过程,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辨识出一方成为另一方人格的“表达器官”的方式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131页

在费尔贝恩建立其人格客体关系理论体系的最后阶段,他提出精神结有的六部分模型:中心自我及其理想客体以合理的内部和谐为特征:拒绝客体和内部破坏者后来他称之为反力比多自我)以愤怒,被害焦虑和挫折感为特征;兴奋客体和力比多自我以渴望和过度唤起需求的焦虑为特征
以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相关发展始于费尔贝恩1944年的论文·从客体关系角度考虑的内部精神结构:通过分析其被分析者的梦,费尔贝恩展示了6种内部精神结构的作用,并且得出结论:梦并非是作为愿望来理解封,而是内部精神结构的表达:因而,他能够阐述梦里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成分之间关系的本质,例如,在一名女性的梦里(1944),费尔贝恩找出了她的中心或者观察性自体:在她与其文庆的关系中一个相当合理的理想化长工:她文夫作为兴奋性客体的另外一面;攻击她的母亲作为迫害性客体的映像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36页

这个空间中,婴儿能被允许并被鼓励使用来自于母亲以及代表母亲的东西,并且可为其自身的目的发现以及操作而自由地使用这些东西。同时,婴儿会感觉到似乎是自己发明了这些东西,尽管事实上是母亲将它们放在那里的。这个空间具有互动的特征:母亲和婴儿共同合作使得东西变成是婴儿自己的。此空间最终将演变成创造力的源泉,成为婴儿能够“玩耍”的外部心理空间雏形。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38页

与此相反,温尼科特对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的描述却强调了婴儿在母婴空间的主动性活动,而这种主动性在比昂的描述里是没有的。这里起作用的主体是婴儿的自体,其努力想从与作为客体的母亲之间的活动中获取一些东西。在如此描述常见的外部活动时,温尼科特暗示着婴儿内射了母亲,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至少他不是这么说的—母亲自己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温尼科特所关注的婴儿从与母亲的活动中获得东西是为了 创造出一些外在的东西,然后婴儿就可以内射母亲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就会在婴儿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
说是与母亲互动的一部分,变成婴儿自己的了,而婴儿这样做的能力意味着婴儿能够“认为”他的自体也一样改变了。因此,温尼科特所描述的是一种互动过程,其中,母亲为母婴间的交流创造环境,并且维持着婴儿玩耍的情境空间。然后,在过渡性空间中—在母亲和婴儿共同空间里,但却在他们各自的空间之外—婴儿进行活动,并通过活动获得母亲的一部分,这部分进入到婴儿体内成为其内部客体。这表明婴儿在过渡空间中积极地活动以吸收母亲的某些方面,但并非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经过自身修正后的吸收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32页

自体(攻击者部分)或者被威胁的部分自体内射性认同—另一种与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机制一是指个体通过吸收另一个个体的某一方面,以此来增加或者控制自身人格的某些部分然后进一步地与该外来的部分产生认同并且表现得似乎这些外来的部分就是自体本身的一部分。西格尔(SegaL.1973)指出,内射性认同是“当客体被内射入自我时,自我认同其部分或全部特征的结果”。这样,婴儿就
能吸收母亲处理他洛伊德(1917)很久以前就已描述过的,哀伤者通过摄人其丧失的客体以替代其本身的自我。
比昂(Bion,1967)已描述过一个从正常投射性认同到病态投射性认同的连续谱。正常的婴儿会将其过度的焦虑投射到母亲身上,期望从母亲处获得帮助以容忍焦虑。母亲通过内射性认同的方式吸收婴儿投射过来的焦虑并且忍受它们,接着通过一种被比昂(1967)称为“母亲的 冥思”(reverie)的过程,对这些焦虑进行处理以令其变得较易接受。这 使得婴儿能够重新内射这些经过母亲处理的更可忍受的焦虑。因此,婴儿一方面认同了原先因自己无法忍受而投射出去、然后经母亲“解毒化” 处理然后返回的其自身的部分,同时还认同了母亲提供这 种“解毒”处理能力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24页

费尔贝恩对弗洛伊德个体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始的发展动力并非来自一系列的内在驱力,而是来自婴儿对关系的内在渴求(Fairbairn , . 1952 , 1954 , 1963 ) 。婴儿起初与母亲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的关系以及后来与家庭中其他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其心理的发展。费尔贝恩认为并不存在引发攻击性的死亡本能。相反,他觉得攻击是依恋或亲和需求受挫后的反应。。。弗洛伊德的这两个术语原本是用来表示性本能的,而费尔贝恩却将它们用来指代儿童对依恋对象的主动寻求。在费尔贝恩看来,儿童渐渐地内化了与母亲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一过程受到儿童有限理解能力的修正。
儿童再以以下个“原始的、未分裂的被内化的内部客体”:(1)将客体中那些太过苦以至于无法承受的部分与那些相对理性的意识的部分分裂开来;(2再将它们严格地压抑起来,因为它们十分痛苦、难以忍受;(3)同时,当儿童由此而修正了与此原始的、未分裂的“前矛盾客体”的经验时,他也会修正其自身单一的.未分化的自我。与此同时,自我也会采取类似于将无接受的客体分裂成部分客体的方式分裂自我。费尔贝恩认为,起初的内射以及随后的分裂和压抑坏客体主要是起防御的功能。儿童也摄取了与体好的经验或可接受的经验,并围绕其建立心理结构。费尔贝恩写到,童之所以内化与客体好的经验,仅仅是作为一种继发性的行为以此来补已经内化的坏经验。然而,在我看来,每个儿童也内化好经验的事实说
明,好经验和坏经验很可能从一开始即以同等的方式被内化,而这种心理构建的基本过程正是处理与其他个体关系的一种基本心理过程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196页

费尔贝恩指出,“孩子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形成俄狄浦斯情境的”,在孩子和父母的三角关系中,为了处理新出现的性别意识,孩子应用了分裂这一方法,由此创造了俄狄浦斯情境。这不仅仅适用于与父母的关系中出现的性别意识,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关系中,这是被孩子内在的发展所驱动的
由此俄狄浦斯情境可以被定义为:首先是三角关系中性别意识的产生,其次是解决冲突的一种努力,孩子将父母客体中好的和坏的、令人高兴的和拒绝的特质进行分裂。
这样,就像先前所提到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变成坏的、威胁性的客体母亲变成好的、令人高兴的客体。也有少数情况发生不良的俄狄浦斯情境,对男孩来说,父亲变成好的、令人兴奋的客体,母亲变成坏的.拒绝的客体。对其中一些孩子来说,很多因素—包括家庭的影响一主导了孩子主要行为方式,并进去意识层面,导致各种同性恋和性变态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42页

而比昂将这些来自婴儿的焦虑和需求称为“被容纳之物”。母亲的功能就是吸收婴儿的投射性认同,在内射性认同婴儿投射物的过程中,将婴儿的这些焦虑转化成“具有较少毒性的、更易处理的方式,然后再反馈给婴儿,而此时是以一种更为成熟的方式,所以母亲才能放心地将其“借给”婴儿。接着,婴儿重新内射这些被容纳的、经母亲处理的焦虑逐渐地平静、稳定下来,并走向成熟。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19页

科胡特(1977,1984)以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用了 自体客体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对客体的利用,即试图通过控制另外一个人,包括治疗师本身,来填补自体功能的不足,将攻击的破坏性效应从自体中清除出去,从而获得一种自体凝聚感。费尔贝恩笔下的客体关系更加注重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科胡特更强调对客体的融合性利用(fused use of the object)。赖特(Wright,1991)对瑟尔斯(SearleS,1963)早期在学习精神分裂症治疗时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发展过程中,赖特注意到,“母亲的脸是儿童最初情感的镜子,正是通过母亲的反应(即她的反射)儿童才能了解他自己的情感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21页

奥格登(Ogden,1989在克莱因“偏执——分裂态”和“抑郁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自闭—连续态”(autistic-contiguous position)拓展了我们对于自体和客体之间终生共鸣的理解。在“自闭一连续态”中,个体努力地形成并维持一个自体,而“抑郁态”涉及的则是个体对于客体和客体关系的关注。然后,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则是“偏执—分裂态”,它所反映的是在生命于关注自体和关注客体之间持续不断的运动中,在面对整合问题时产生的分裂和压抑。
自闭一连续态与偏执分裂态与抑郁态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16页

在婴儿与家庭的一系列同心圆环中,父母还提供了其他的东西。他们 成为婴儿欲望和希望、恐惧和攻击、爱和恨的客体。父母是婴儿最初的客体弗洛伊德(1905b)最初使用客体这个词时指的是婴儿性欲和攻击冲动指向的客体。温尼科特把母亲的这一功能称为客体母亲。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父亲对于婴儿和成长中的孩子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父母双方 都会成为婴儿最早的爱和攻击的最初的客体。父亲和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既相同,又有本质的区别—母亲提供生物学上相对稳定的倾向,父亲则提供强化的刺激 。在这里,我只是希望简单地介绍客体父母的概念,同时把婴儿对客体父母的体验与对支持性父母的体验做一区分 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婴儿找到了客体,探索与之发生联系的方法,并把他们内化
就是在这个由父母精心创建的支持和安全的天地里,婴儿找到了他们自己。在这个安全的港湾或者被粗暴蹂躏的暴力的空间里,自体诞生并成长,逐渐沿袭了父母给予的方式,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999页

这两种移情可彼此融合。事实上,一种移情的使用可用来取代另外一种移情。例如,一名癔症患者迅速猜想治疗师是一个色情性的爱的客体,此时,他是用一种性欲化的兴奋性焦点移情来代替那种害怕治疗师无法包容其焦虑的潜在情境移情。当患者担心正性的母性抱持不大可能出现时他就会用一种性欲化的躯体拥抱来掩盖其对即将到来的痛苦且不可避免的缺失感到的恐惧,
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主要与情境移情一起工作。它涉及治疗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时的治疗师将提供一种“臂膀环绕”的抱持,这种抱持尊 重患者的自体并且以最少威胁的方式促进患者的成熟和成长。在我看来,移情的早期解释,如克莱因、吉尔和摩斯林、肯伯格所主张的那样,应是关于情境移情的有助于促进治疗的那部分关系。只有当治疗关系已经 成长并且存活下来时!患者才能自由地去投射性认同其与治疗师客体世界中的亲密的部分,然后认识到自体和治疗师内部客体中相对离散的部分。治疗师只有从一开始就允许自己通过投射性认同吸收患者的部分,才能慢慢地认识到与自己无关的患者自身的客体形状以及那些给患者带来内部不公正感的客体,从而帮助患者分离出这些经历。
在—般情况下,情境移情是正性和负性成分的混合物,尽管会有明显波动且通常会有—种成分占主导地位。移情的这个方面与工作联盟和“治疗联盟”的概念密切相关。这两个概念也对使得治疗成成为可能的“胶黏剂”进行了描述。扎伊蔡尔认为,患者形成联盟的能力起源于其早年经验,通常是在俄狄浦斯前期。通过应用客体关系理论,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具体一点,形成联盟的能力以及该能力的损害,不管是在治疗关系的开始还是在以后的阶段中,均来自于患者早年与环境母亲的经验—或与环境父母一以及与作为容器的父母之间的经验。这种互动的情境性方面反映了我们以前与环境父母的关系,并且一直留在我们体内成为内部客体关系的一部分。临床上,我们可以从与父母的关系中单独对其进行观察和描述,在与父母的关系中,父母是我们的爱、恨、恐惧和欲望的离散客体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31页

克莱因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发生在偏执一分裂态下的互动模式。通过投射性认同,个体(投射者)将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放到另外一个个体身上,接着在对方身上激起投射者潜意识想要认同并加以控制的行为,以此来代替处理投射者自身内部的冲突。用西格尔,简洁的来说就是,投射性认同“是将自体的一部分投射到客体的结果。它可以导
致客体似乎获得了自体被投射的部分的特征,同时也可以,以使自体认同作为其投射物的客体
投射性认同也是一种处理自体内重要部分的方式,这些部分留在自体内会让自体感觉处于危险之中,而如果让其寄生在另外一个个体身上则更利于其存活。正如奥格登(Ogden 1986)所说,在投射性认同中,被投射的是被感觉到对自体构成威胁的部分自体(攻击者部分)或者被威胁的部分自体(个体自身攻击的受害者)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的笔记-第266页

斯特恩(Stern,1985)描述了在最早的阶段,孩子是从母亲的亲的存在来发现自体的。奥格登(ogden,1989)认为,孩子用母亲的存在和陪伴从无生命的世界中塑造自身的过程是其自体缓慢.稳定的浮现过程。克莱因(Klein,1975a,b)和费尔贝恩(Fairb
airn,1952)指出,孩子因为面对焦虑才被激发去学习技能。这些技能(第三章描述的被总结为内射和母亲相处的经验,把愉快的关系从受挫的关系中分裂出来的心理机制。母亲做的对或不对,孩子在一定程度就能做对或者也做得不对。孩子给母亲很多机会让她塑造自己,让她应用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来弥补她的不足,并转化母亲所给予的东西,如果孩子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他就会很好地转化,会感觉满足和被爱,并发展出很重要的抗挫折能力,因为他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winnicott , I960 b )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