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要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篆刻 > 法书要录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538251180
作者:(唐)张彦远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书摘第一段“其*扶柱桎”中“*”左为“扌”右为“蛮”
“昔西施心*”中“*”外为“疒”内为“尔”

图书封面


 法书要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http://www.tanghistory.com/bbs/viewthread.php?tid=9107&extra=page%3D1      【原创】可惜了一段书法佳话——刘洎之死与贞观太子之争      唐人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竞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待登床。”         这一段话新唐书和《通鉴》在《旧唐书》刘洎本传里也有记载,不过未明时间:   洎性疏峻敢言。太宗工王羲之书,尤善飞白,尝宴三品已上于玄武门,帝操笔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皆奏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而言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寻摄黄门侍郎,加上护军。      简单来说,是一次小李同学召集老哥们一块儿喝酒,喝着喝着忍不住炫耀起自己的飞白书法来(貌似这位非常喜欢拿自己的飞白书赏XX人……),然后本来就有几分醉的大臣们都趁着酒疯劲儿争上去抢,这位刘大哥平时不拘小节惯了,居然一下冲到小李御床上伸手给抢了下来,然后那些没抢到的人里有7分认真3分妒忌地嚷嚷开了——啊你这小子装疯也不知有个限度这下触犯龙颜了吧快来狗头轧伺候!平时常宽恕人家磕磕碰碰这类小事儿的李二同学当然不会让这种扫兴之事发生,便打了个哈哈说“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待登床”(注1),巧妙地反用了班婕妤“有德守礼”的典故,化去这一在礼节上实属“大不敬”的危机。   (小李内心独白:这事儿既表明我的书法多么有魅力又说明我的宽容大量还说明我多么有文化内涵通晓前朝典故张口就来真是展示光辉形象的大好时机呀哈哈哈哈~~)         不知略去时间一事是否为史家有意为之,因为单独观来,如此风雅、和谐的景象实在是书法史上一段佳话,恰似一幅梦幻般的“贞观合家欢”图,叫人不忍戳破这美丽的肥皂泡。      可惜,再美丽的肥皂泡,终究也还是肥皂泡。      让我们把“贞观18年2月”的时间加上,再看看这位刘洎大人在之前和之后分别有些什么遭遇。   贞观17年4月,太子承乾和候君集反,然后:   “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汉王赐自尽于家,母、妻、子赦免。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皆伏诛。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谏争,皆坐免为庶人。馀当连坐者,悉赦之。詹事于志宁以数谏,独蒙劳勉。以纥干承基为祐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顺便说一句,杜如晦的俩儿子也被牵连了近来,娶了城阳公主的二郎杜荷参加太子党被斩,大郎杜构被连坐流放至岭南最后在那儿翘了辫子。不知哪跟筋抽了的小李还顺便把“党同候君集”的魏征墓碑给掀了……(那也是您自个儿题的字啊,唉)   ——于是,承乾和汉王党被干净利索地料理掉了~   (不过后来张玄素、令狐德棻一干人被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徐敬宗一纸上书,又给叫了回来——“令狐大哥呀没了您咱这《晋书》可咋修啊!”老徐暗想)      然后,“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   第二轮诸位争夺战开始得很快,结束得很快,一是因为青鸟同学装乖宝宝装过头,二是因为长孙GG跟小李同学的关系实在太那什么了(咳咳),所以在李二同学大殿上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战错队伍跟了魏王的人们就遭殃了——   “癸巳,诏解魏王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降爵为东莱郡王。泰府僚属为泰所亲狎者,皆迁岭表;以杜楚客兄如晦有功,免死,废为庶子。给事中崔仁师尝密请立魏王泰为太子,左迁鸿胪少卿。”   比较起对老杜俩儿子的严厉处置来,对弟弟(就那位“以德报怨”给怪叔叔杜淹求情的著名厚道人)杜楚客的处置显然要轻得多——儿子不比弟弟更有资格蹭老爹面子么?   (老杜一家子的“明智决断力”估计都叫老杜一个人给占去了……除了自己外,叔叔、弟弟还有俩儿子都判断失误战错队伍……)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小李对处置“青鸟帮”众是很有分寸的,他需要留足够的人才来帮助一副阿斗貌的小九儿。   比如他对泰王府大佬之一韦挺就说“555你看你啊之前跟我家大哥没讨到好……这次实在不好意思再把你XXOO了呀,改个太常卿算了吧”然后第二年还要青鸟旧党崔仁师跟着韦哥一块儿当征辽后勤部长,“自河北诸州皆受挺节度,听以便宜从事”。   我们看看接下来的一系列东宫人事任命:   “己丑,诏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瑀、世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此始。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            “东宫三师”中,长孙舅舅和褚遂良是铁捍小九派,老房偏青鸟,萧老头儿是谁都看不顺眼的前朝老臣(虽说告了老房一状但未必是帮着长孙他们的)。还有个圆滑圆滑的武官李世勣——我们知道后来就因为他对小九同学说“嘿小子你是皇帝呀换个老婆算啥”然后才有了那后来一堆什么的事儿。李大亮是被老房大力推荐的老实疙瘩;于志宁是东宫老干部,跟大哥承乾闹不合;马周跟刘洎关系好,估计也靠青鸟那边点儿;张行成是河北定州人,王世充旧部,以前就被小李拿来做关中和关东集团的协调人(他族孙后辈里最出名的却是那对男宠兄弟……)         如此这般定员定岗,小李显然是在煞费苦心地顾及到各方势力平衡——最好大家能装作啥也没发生过团结在党的第二代接班人周围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大多数之前站错队伍的人都颇有自知之明,不是战战兢兢就是谨言慎行——比如神经脆弱动不动就哭鼻子的著名文青岑文本同学,虽然第二年还高升为中书令被小李叫去一块参加高丽公干考察团散心,就因忧郁(紧张?恐慌?)过度而半路上给香销玉殒了……   刘洎这人呢,虽然脑子灵光反应快,比如看到皇帝喜欢青鸟就立马飞扑过去……可也没啥坏心眼儿,“咱是革命一块砖,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这会儿小九弟弟上来了咱还是跟着革命接班人好好干。   贞观17年4月东宫易主,5月,黄门侍郎刘洎上言,以“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闱,动逾旬朔,师保以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小李一听嘿这么快就转过风向来了不错不错带了个好头,于是顺水推舟“乃命洎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更日诣东宫,与太子游处谈论。”   《旧唐书·刘洎传》载:“十七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寻除散骑常侍。”那么这大约就是上书后的奖励了。   十分可惜的是,刘洎同学显然就是那种不会察言观色官场厚黑学补考不及格的落后生——这次小李的糖果奖励下来后估计更是误会了形势。   于是,在这种紧张而微妙的环境下,除了褚遂良等有背景靠山的世家子弟敢喷小李外,包括房玄龄、马周等都保持着谨言慎行,刘洎却更加大大咧咧口没遮拦,接二连三地闹事儿——在贞观19年挂掉之前,看看这两年关于他出风头的事件占了多少版面!      “(贞观17年)11月……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邪?”无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上乃止。”   17年年底的这出戏虽说大抵是小李对无忌GG的撒娇和埋怨……但晋王党人不能不因此而警惕。   比如像刘洎这么爱闹腾,而且原本是敌方的人,我们可怜的小阿九到时候能不能震得住他涅~~?太子身边的叔叔伯伯们心里自然嘀咕开了。      从18年2月那场宴会情形来看,有些人也许是真的想趁此弄死刘洎——这种天上掉下的冠冕堂皇理由不要白不要啊!但至少截至那时候为止,小李还是想保护刘洎的。   半年后,贞观18年8月,小李与大臣们还有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上曰:“朕问公以己过,公等乃曲相谀悦,朕欲面举公等得失以相戒而改之,何如?”皆拜谢。上曰:“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必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无言及于献替。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愆违;而情实怯懦,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刘洎性最坚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诺,私于朋友。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从他点到的名字来看,这些人包括:长孙无忌、高士廉、唐俭、杨师道、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8人,也正好是可能会承担起下一任朝廷的几位重臣。他坦诚的批评,除了是告诫外,也可看作一种嘱托。      可以说迄今为止,小李仍然是希望两边人马能互补不足,合力辅助新君的。   那是什么理由,促使1年后自辽东回来的小李,对那么明显的诬告视而不见而任刘洎被冤死呢?      因为压力,来自“他们”的压力。当然,刘洎自己的个性和言行也不能说没有可检讨之处。      “贞观19年春,正月,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运米六百馀艘至卢思台侧,浅塞不能进,械送洛阳;丁酉,除名,以将作少监李道裕代之。崔仁师亦坐免官。”      看这两位难兄难弟~去年7月份才下的任命,今年1月份就撤职,一箭双雕,还真是出手利落。      擒贼先擒王。   紧接着2月份发生了有人告房玄龄谋反事件。当然,留守京师的房玄龄有长孙皇后在天之灵保佑,小李杀多少高密者也不敢不听老婆话啊,所以房玄龄没法动。   于是,为了杀鸡给猴看,古往今来最好办法,自然是枪打出头鸟。   那么只能是刘洎了。      注意一下当初“陪太子嚼舌根子聊天”的任命,“刘洎冤案”的几位当事人悉数出场。         我们知道,岑文本一介心灵脆弱的文青没过多久就杞人忧天地挂掉了,他、刘洎跟马周三人之前都是靠青鸟党的,褚遂良这个阿九党的电灯泡,在这名单里就显得有些扎眼了。         下面来咱们来看看这位书法史上著名大佬。   褚遂良是原秦王府18学士褚亮的宝贝儿子,家教良好,自幼受书法大家欧阳询与虞世南指导,典型的上流名士之后。在跟随无忌GG加入小九派之前,我们对他的印象,似乎就是一个手捧笔墨随时准备记录或者写命题作文的年轻书生……而且还有些自负娇纵的少爷脾气。   褚遂良贵显,其父亮尚在,乃别开门。敕尝有以赐遂良,使者由正门而入,亮出曰:“渠自有门。”(闪亮亮的登场……好有米……)   褚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闻彼一字,直钱五万,官岂得若此"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恚曰:"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喜而退。(《隋唐嘉话》)      呐,虞世南可是比他老头子都长两岁的长辈,都要这样看他眼色。小褚同学年轻时实在被大家宠爱惯了……      这样一位家教良好的大少爷,看不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刘洎是理所当然,而且基本上会比较爱记仇。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贞观15年的一件小事:      其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太宗以为然。(《旧唐书·褚遂良传》)               所以说……爱多嘴的又少根筋的人……在官场上混实在很危险……你看这事儿,本来人家跟小李两人一唱一和多好,刘洎这不分明是自讨没趣么。无缘无故就把人家褚大少爷给得罪了。            贞观19年3月,上留侍中刘洎辅皇太子于定州,仍兼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总吏、礼、户部三尚书事。上将行,谓洎曰:“我今远征,尔辅太子,安危所寄,宜深识我意。”对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罪者,臣谨即行诛。”上以其言妄发,颇怪之,戒曰:“卿性疏而太健,必以此败,深宜慎之!”         “你这说话不经大脑的马大哈,要想好好活下去就小心点啊。”这是李世民走之前对刘洎最后的告诫,也是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其实,以李二郎那么精敏的脑子,很难说听刘洎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妄自放出“诛杀大臣”的大话后,有没有因此而下定决心为了稳定大局而干掉此人。         其实无论是小李主动暗示,还是顺水推舟睁只眼闭只眼都无所谓了。      因为“他们”决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皇帝已经妥协。刘洎死定了。      十二月,辛丑,上病痈,御步辇而行。……及上不豫,洎从内出,色甚悲惧,谓同列曰:“疾势如此,圣躬可忧!”或谮于上曰:“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上以为然,庚申,下诏称:“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免其妻孥。”      这是《通鉴》的记载,最为隐讳,在《新旧唐书》的刘洎传中,都清楚记载了当事三人:刘洎、褚遂良、马周。刘洎报告病情,褚遂良诬告(《新唐书》这里还不忘补充一句背景:洎与褚遂良不相中),马周证明说褚遂良撒谎,最后因遂良“执不已”,“帝惑之”,乃赐死。   但我们要知道,一来小褚同学的RP不会那么差,因为这些小过节而无缘无故去冤枉一个人;二来光凭区区一个年轻的褚遂良,基本上没可能在证据不利的情况下逼死堂堂辅太子监国的宰相刘洎,还令行刑的有司连支笔也不敢给他。三来……这么明显的破绽,怎可能迷惑住我们英名神武的小李啊!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小褚同学就是被XX当枪使唤了,而之前两人那些所谓的“过节”,也正好可以拿来当掩饰。      XX是谁呢?   阿城的《贞观之治》剧本小说里有这么一段儿描写,虽然不尽合史实,但个人觉得着实惟妙惟肖,摘录一下: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对坐。     长孙无忌:你父亲(褚亮)当年在秦王府做文学,我们也是风里来雨里去随陛下打天下。你们这一代想做高官不容易啊。天下太平时靠的是什么?     褚遂良:文才。     长孙无忌摇摇头:天下太平,人人都读书,人人都写字,读得好的,写得好的,随处都是,凭什么你就比别人好?除非你是天纵之才。     褚遂良:天纵之才我倒不是,字还可以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嗯,字不错。你做到谏议大夫,凭的是你的字吗?     褚遂良有点犹豫:字好算是一条吧。     长孙无忌笑:人人都天天写字,东晋以来,王字为天下楷模,一代一代都写王字,每天每天都写王字,人人都写王字,再笨的也写得差不多,你的字好,有什么了不起呢?     褚遂良:也是,也是。那我是凭什么呢?     长孙无忌:你有个父亲,陛下打天下的功臣,当朝的自己人。你要想再做大,字是帮不了你的。     褚遂良点头:那我要怎么办?     长孙无忌:你是凭人脉做到谏议大夫,再往上做,还是凭人脉。     褚遂良:大人到底是前辈。那我要走哪条人脉呢?     长孙无忌敲着案几:不开窍,不开窍,你这是在谁的府上?     褚遂良笑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长孙无忌:你不明白。我没有治权,就像你是谏议大夫,说什么都可以,但做什么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有一个机会,抓住了,就往上走了。     褚遂良:对,对,是这样,请长孙大人指点。     长孙无忌:朝廷中,谁赋闲在家?因何赋闲在家?     褚遂良:尚书省左仆射,因督导太子不力呀。     长孙无忌:对,可是触犯朝廷律法没有?     褚遂良:没有。     长孙无忌:对,只是过失。你是谏议大夫,你知道过失的结果是什么?     褚遂良:惩戒一下,到时官复原职。     长孙无忌:尚书省左仆射有何权力?     褚遂良:总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褚遂良逐渐微笑起来:左仆射的人脉?可是我平时攀不上啊,难道长孙大人要帮我?     长孙无忌:孺子不可教!我重新再问你,朝廷中,谁赋闲在家?现在官复原职了吗?怎么让他官复原职?     褚遂良:那得陛下说了算呀。     长孙无忌:陛下是自己想通了,还是怎么想通的……     褚遂良:恐怕是要陛下自己想通了吧?     长孙无忌长叹:孺子不可教!你这个谏议大夫平常都谏议些什么?!     褚遂良:啊!我来写左仆射复职的谏议书给陛下就对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你这个笨鼓!敲出我一身汗来!”      呃,无忌GG调教的结果呢,大约就是《房玄龄传》中占据很大篇幅的“褚遂良上书赞言”了。写得确实天花乱坠小李和老房想不掉鸡皮疙瘩都不行。   让我们将时间调到贞观19年,如此这般置换下场景:         无忌GG:小褚你看你这次反对皇帝去高丽公干的事儿八成惹他不高兴了呀,赶紧想办法补救啦~   褚:5555~那偶该怎么办涅~?   无忌:刘洎那小子你之前也看他不顺眼吧?之前你们几个去东宫陪小九儿聊天,他们几个都不咋搭理你是不?好啦我知道你委屈不过那也是咱皇上信任你要你看好他们几个嘛~这次叫高舅舅监督刘洎他们跟太子一块儿留守定州不也是一样用意咩~?   褚:监督……监督……也就是说……皇帝对他们还是不放心?   无忌:没错~好孩子放心大胆去干吧!随便你扯啥理由都行,怎么忽悠他们都会同意你的话啦~~   褚:哦哦,我明白了~!汪汪!   …………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关门放狗而已了。      有意思的是,《新唐书》还记载了一段后话:   显庆中,其子弘业诣阙诉遂良谮死状,李义府右之。高宗问近臣,给事中乐彦玮曰:“辨之,是暴先帝过刑。”事寝。   小九同学估计之前一直被蒙在鼓里,本来想顺着老婆意思“拉拢所有敌人的敌人”,一听是老爹干的……就吓得不敢动这脑筋了。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开头那篇发生在贞观18年2月美好的“韩熙载宴图”,是不是颇有些感慨万千呢?   褚遂良与刘洎本来都可以说是书法爱好者,如果刘洎能稍微明白点儿人情世故收敛低调做人,如果他们俩能趁着东宫共事的那段时候修好关系,也许刘洎本可以仅仅免个官丢个职,不会这么被大家一起蓄谋冤枉死……唉,这就叫两人八字犯冲。       不过,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干人精心策划着怎么排除万难保护着乖宝宝小九郎长大的时候,又怎会料到这位乖宝宝有一天会拉着一位大姐姐回来找他们要脑袋呢~?    政治斗争无关善恶是非,胜者为王,败者的历史只会任人涂写。    只是可惜了一段书法佳话尔~      ※※※※※※※※   注1:“婕妤辞辇”,又名“班姬辞辇”,典出《汉书·孝成班婕妤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班)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称颂后妃有德守礼。唐代卢纶作《天长久词》云:“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古人太喜欢分个三六九等了
  •     好
  •     只借到这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