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评论 > 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201062877
作者:齐欣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于英国文化背景和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政治和美学问题,讨论了诸如“大众文化是如何影响戏剧美学的?”、“一位剧作家是如何既投身又逃避政治现实的?”、“娱乐能否成为艺术或艺术能否成为娱乐?”①作者认为仔细阅读品特的著作和作家充满争议的剧作生涯将会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此书作者探讨了品特与大众媒体的关系纽带,将其荒诞性看作是娱乐性;从现代主义角度解读其政治性以及从政治角度看待其现代主义作品。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品特就是一个过渡:他的剧作生涯在美学和政治领域跨越了文化分界(cultural divide)。因为,他可以像卡夫卡、贝克特和尤内斯库一样被解读为经典现代作家。然而品特在商业方面的成功和多媒体方面的尝试又使其文学地位复杂化。其写作生涯跨现代主义后期和后现代曙光已现的历史时期。因此,此书在文本分析中既有使其成名的早期作品,也有70年代的回忆剧和80年代的政治剧。为了形成鲜明对比,此书以两部后现代剧本作为开始和结束。以“月光:现代性主题的挽歌”开始,以“灰烬归于灰烬:作为政治剧结束的后现代”为最后一章。此书独特的观点在于,作者认为《月光》就像一面后视镜,可以使我们总体性地反观后现代性;品特是一位典范,他使我们了解了现代主义后期一些最实质性的东西。总之,有关品特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少,尤其是在国外。笔者正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己英语专业的特长,广泛而细致地阅读了品特戏剧以及有关研究的英文原著,通过对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品特作品进行分析、阐释和研究。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似乎越来越有理由相信,人类社会的悲剧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几至于消失不见;而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舒适、健康、幸福和快乐,最后远离了所有的不幸和灾难。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悲剧就不存在了。悲剧精神也更无由存在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悲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浓、愈演愈烈,并在人类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创痛和记忆。打开电视看新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往往悲剧居多,喜剧极少。20世纪的悲剧显然不同于古典悲剧、中世纪悲剧、近现代悲剧,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悲剧精神和品格。譬如,在当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实施的大屠杀计划既不是出于军事目的,也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相反,为了设立机构和派遣人员实施此计划还需要巨额资金,而且最终对战争的继续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纳粹统治空前绝后的特性恰恰存在于这种纯粹无意义之中。①美国当代理论家桑塔格的观点与此相似:“现时代最大的悲剧性事件,是六百万欧洲犹太人被屠杀。

媒体关注与评论

像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样,品特拥有自己的一块领地,其作品充满着恐惧又充满着神秘感。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在所有荒诞派戏剧大师中,品特是独具代表性的先锋派和传统因素的结合。由于受卡夫卡和乔伊斯影响,他的想象世界是诗人般的想象。但他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将其想象的世界移植到戏剧舞台。  ——马丁·艾斯林品特的对话完成了以前的剧作家不能完成的——事实是,真实生活中的对话不会顺利进行,也不会是符合逻辑的,最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去感受——我们只能去感受——这些剧本,去聆听他作品中的日常语言是如何转变的,及如何去离间相互的讲话者。  ——海曼“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哈罗德·品特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

后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三年前,我报名参加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入学考试,并最终被幸运地录取,终于可以走进自己梦寐以求的文学殿堂。入学之初我激动不已,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文学功底有所不逮的我逐渐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吃力和不安:我的学术之路注定要充满荆棘,我也注定要在棘丛里求索。品特是英国出色的剧作家,也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然而国内对于他的研究却不多,甚至没有品特作品的单行本,而我是英语专业出身,同时主持着一项天津市社科研究项目“品特戏剧研究”,在和导师商量后,就确定了论文选题方向。在书稿的写作过程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曾艳兵教授,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悉心指导。曾先生是很有才学的人,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独到的体悟与研究,能够投在他的名下,我感到的是无尽的荣幸与欢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让人艰于呼吸,那是笼罩在巨大影子下的压力。所谓“名师出高徒”,我怕自己这个劣徒会砸了先生的招牌。自身功底的薄弱,国内研究资料的匮乏,英语材料翻译的进展缓慢,都使我好几次产生过放弃写作的念头。幸好,曾先生没有放弃我,给我提供了许多研究资料。

内容概要

齐欣,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化、英国当代戏剧。近年来发表论文近20篇,包括发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中的“文学的自律与责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的“后现代之后——论品特戏剧”和《名作欣赏》的“品特戏剧中的对白艺术及其语言悲剧”。近年主持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品特戏剧研究”。译著有《讲故事、习英语》(南开大学出版社),参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受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聘请担任了外国文学国家级精品课的主讲教师的任务。于2008年在美国海德堡大学讲学一年。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悲剧及现代悲剧第一节 悲剧第二节 悲剧发展简史第三节 悲剧精神的美学内涵第四节 悲剧的现代演进第二章 品特戏剧创作分期第一节 早期:威胁剧第二节 中期:回忆剧第三节 后期:政治剧第三章 社会悲剧第一节 威胁悲剧第二节 权力悲剧第三节 争夺悲剧第四节 背叛悲剧第四章 人的悲剧第一节 性爱悲剧第二节 虚无悲剧第三节 失落悲剧第四节 孤独悲剧第五章 语言悲剧第一节 品特戏剧中语言运用的技巧第二节 言说:说出的秘密第三节 隐藏:语言成为“防护衣第四节 语言的暴力第五节 “品特式的第六章 品特戏剧的悲剧精神第一节 对现代社会的思考第二节 对传统悲剧的消解第三节 对异化人生的抗争和自嘲结语附录品特作品中英文对照表参考文献国内论文国外论文后记

编辑推荐

《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品特·品特戏剧·品特式的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当代西方荒诞派戏剧在英国最重要的代表。品特戏剧品特的戏剧思想和表现手段,与贝克特、尤内斯库等第一代荒诞派戏剧大师不尽相同。他继承了前一代大师们对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同时又洞察到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人的绝望、悲观,并以一种独特的手法对社会与人性、现代人的精神空虚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讨,使其作品具有更多的英国特色以及独具品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色彩。品特作品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威胁剧、中期的回忆剧和后期的政治剧。其作品始终表现一个重要的主题:心理焦虑和相互之间深藏不露的紧张关系。品特式的(Pinteresque)该词已被英国最权威的《牛津英语字典》所收入。最早出自1960年9月28日《泰晤士报》的一篇评论。最先给出定义的是1965年10月6日的《笨拙》画报:“那种一天到晚的言语或行为的荒谬,现在被广泛称为‘Pinteresque’。”品特的剧本中总是充满着一种无形的恐惧:人物困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外界似乎有什么东西潜伏着,或等候着,随时进入这个本已狭小的空间。人物相互之间相互猜疑,为自己的身份问题而焦灼。生存意义的空缺,导致语言乏味、枯燥、毫无逻辑。作品人物尽说些反复又短促、破碎、毫无意义的话——语言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表达孤独。品特的语言简约、幽默,并常通过“停顿”(pause)来制造悬念、加强暗示。由于将真实的对白和荒诞的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有种置身现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

作者简介

《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内容简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似乎越来越有理由相信,人类社会的悲剧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几至于消失不见;而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舒适、健康、幸福和快乐,最后远离了所有的不幸和灾难。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悲剧就不存在了。悲剧精神也更无由存在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悲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浓、愈演愈烈,并在人类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创痛和记忆。打开电视看新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往往悲剧居多,喜剧极少。20世纪的悲剧显然不同于古典悲剧、中世纪悲剧、近现代悲剧。

图书封面


 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人云亦云,毫无营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