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义电影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评论 >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

出版社:中国电影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106029623
作者:秦喜清
页数:205页

章节摘录

一、理论背景根据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的说法,自20世纪60年代以降,电影理论一直笼罩在法国思想的荫翳之下。巴尔特的符号学、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拉康的精神分析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还有巴塔耶、布朗绍、福柯、德勒兹和瓜塔里,“这些思想大师在电影学书籍的字里行间频频碰面,常常超过他们在法国米歇尔林荫大道邂逅的次数”①。英国女性电影学者接受了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方法、巴尔特及麦茨的符号学思想,将电影纳入到关系结构和符号分析的框架之下,从而脱离了早期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朴素的社会学读解方式。卡普兰曾解释说,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中的人,符号学方法则把电影看作“一个符号系统”,把电影中的女性看作一个“符号”,其重点是对再现体系的分析。众所周知,符号学概念率先由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提出。他开辟了“共时语言学”,把语言看作由符号组成的系统,指出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且,能指和所指都具有任意性。语言以一种任意的方式组织对事物的表达,思想和概念都处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之中,由此,语言意义的获得不借助于外部现实,而是通过语言系统内部的符号关系。在语言学之后,他提出了建立普通符号学的设想,以囊括语言之外的其他意指活动。索绪尔的思想直接催生了法国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巴尔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意指系统组成的世界里,语言不过是意指系统之一。符号系统可以囊括从服装到饮食习惯等许多领域。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电影自然也不例外。麦茨则进一步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理论的研究,勾勒了电影符号学的学科框架,把符码、指示义、引申义、结构段等语言学概念引入到电影理论当中,用以揭示电影构成的奥秘。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试图把索绪尔的符号结构思想复制到亲属关系、神话、原始思维等人类学研究的领域,比如他把亲属关系当作一个意义系统,其中作为交换对象的女人成为亲属系统成立的基础,成为生产这一意义系统的符号。

前言

一、缘起什么是女性主义电影?概括地说,女性主义电影就是包含女性主义立场的电影创作、批评及理论建构。西方有学者(如凯瑟琳·富勒和B.鲁比·里奇)选用简洁的术语“电影女性主义”(cinefeminism)命名它,指称“女性主义和电影的宽泛领域,它肇始于70年代活跃的电影节和分析传统好莱坞女性再现的创新理论,这种分析最终扩展至其他电影”。关于女性主义,中国读者并不陌生。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女性主义便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作为充满颠覆性和挑战性的理论视角。

后记

本书试图对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始末给予一个全景式的叙介,不  仅描述新女性主义运动与电影的关联过程,而且呈现女性电影的历史与现  状、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成果和女导演创作的各个方面。我对女性电影的关注始自1999年。是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下,我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女性学与性别研究中心”  做访问学习。在经历了冬季阴雨连绵的日子之后,温哥华迎来了温暖晴朗  的春日,同时,在UBC和西蒙·弗雷泽大学(sFu)的联合主持下,“女电影  人:再聚焦”国际会议在这座美丽的城市。

内容概要

秦喜清,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一直从事西方美学、西方女性电影、中国电影研究。

1999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和性别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

2006年赴多伦多大学伊丽斯学院电影专业做访问研究。

出版的专著有:

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独树一帜的后现代理论》获文化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高教版《中国电影史》的撰稿人之一。

3、即将出版专著《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

4、目前参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持的《女性电影先驱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的条目撰写。

书籍目录

序  言第一章  女性形象研究  一、从维多利亚少女到爆米花女神  二、走下神坛——女性形象的沉沦第二章  目光政治学:“凝视”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凝视与性别:看与被看/主体与客体/叙事与景观  三、“后莫尔维时代”与女性观众学第三章  黑色电影:父权意识形态与颠覆性阅读  一、黑色电影  二、“蛇蝎美人”:女性主义的颠覆性阅读第四章  重写电影史  一、女性与无声电影  二、女导演先驱:个案研究    1.谢尔曼·杜拉克    2.耐尔·希昔曼    3.玛雅·黛伦第五章  “女性电影”: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世界  一、“女性电影”与女性经验  二、多萝茜·阿兹纳和伊达·鲁皮诺    1.多萝茜·阿兹纳    2.伊达·鲁皮诺第六章  反电影(I):女性主义纪录片  一、纪录片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二、“个人的即政治”第七章  反电影(II):女性主义先锋电影  一、咪咪之死:女性主义的追问  二、斯芬克斯之谜:劳拉·莫尔维的电影实践  三、尚塔·阿克曼:现实还原与女性情感  四、乔伊斯·维兰德:实验、女性与民族认同  五、伊翁·瑞纳:实验叙事与两性探索第八章  从边缘到中心:走向主流体制的女性主义电影  一、从独立电影到主流商业电影体制  二、凯思琳·毕格罗:《蓝钢》与惊悚片  三、苏姗·塞德曼:《急寻苏姗》与喜剧片第九章  “女作者电影”:建构女性电影话语  一、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书写与女性再现  二、玛格丽特·冯·特洛塔:政治意识与姐妹情谊  三、萨利·波特:流动的两性与女性视点  四、迪帕·梅塔: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关怀第十章  延伸差异:性、种族、阶级与女性主义电影  一、黑人女性电影:从“对抗性凝视”到黑人女性历史重建  二、女同性恋电影:超越两性  三、后殖民理论与少数族裔女性电影    1.郑明河    2.普拉缇巴·帕玛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以历史为叙述线索,以批判和建构为主纲,追溯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始末,既梳理其理论发展的线索,辨析不同的批评策略,同时也涵盖丰富多样的女性主义电影实践,对女性主义与电影携手走过的路程给予全面、整体的描述、概括、分析。

图书封面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一直喜欢看电影,不求甚解,作为女生,也喜欢看电影中的那些女人,虽然不知他们大多都是父权主义制度下的符号。然后读了秦喜清老师的《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倒是有些恍然大悟,看来我到底不是什么女性主义者,傻乎乎也没成想自电影诞生的100年来,在一方屏幕上的性别斗争也是有声有色。书写的很好玩,虽然理论是有点难啃的,但是理论的东西一旦扎对了穴位,就是真叫人满足。本书试图对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始末给予一个全景式的叙介。一方面揭露西方主流电影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追寻真正意义的女性主义电影,有些招式是锐利的颠覆性的,有些又是细腻的探索性的。但我只先取了几瓢饮,来浇一浇我观影的不解和自以为是,都是受益了。当然专业人士可以继续在这本书之后为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在21世纪多层次话语交错的格局中,寻找自身的合法性基础。虽然这又是另外的问题了。这本书算是一场彻底的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但是吊诡的是,女性主义电影的确切定义本身就争议重重,于是这本书就很难直接的、不负责任的切入主题,它必须从漫长的两性和社会结构,并同贯穿整个20世纪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下手,对女性主义电影这个含混的光谱式概念覆盖下的,不同的女性主义立场的电影类型和可能幻化出的各种组合进行一场规模巨大的解读。决定电影形式的父权制社会的无意识于是最先登场的就是父权制社会的无意识如何决定着电影的形式这一最根本的症结。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这的确是一个男人的社会,并且完整存在着一套男性权威体系,通过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来压迫女人,而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二元对立模式也使得女人始终处于被对象化的、边缘化的第二性地位。于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要想朝前迈进,最重要的是清除渗透到思想和文化肌体中的父权主义观念。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现体系,自然而然进入了女性主义反思的视野当中,从而使其银幕上的文化斗争具有了成为政治的可能性。从而女性主义者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对着银幕问一句:女性的位置在哪里?而这种诘问本身,就拉开了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帷幕。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种发展本身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两个方向。美国一边玩儿的是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研究,以妇女自身的感受为基础,致力于宣传女性对电影的贡献。可惜过于沉迷于主观的观影感受描述,缺乏对本身所依凭的理论框架的反思;英国一边就是以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为后援,以大英帝国的冷峻思辨风格见长,着力于揭示隐蔽在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那些作为父权体系交换符号的女性们但无论哪一种方向,起点都是那些经典影片中作为父权交换体系符号的女性们。在研究者看来,这些女性受男性操控并由男性的欲望和幻想来界定,从而她们也只能构成电影话语的虚假中心,银幕上以女性身份出现的女性是不存在的,他们至多只是“非男性”,并且与社会规则没有任何联系,于是这种在电影中又被强化的二元的性别压迫格局,实在是叫女性主义者们感到忧虑无望,终于招致她们频频叫嚣。比如那些曾在银幕中长期出现的如稚子般清纯的女神们,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就是“平的像丝毫没有任何折痕的硬纸板儿”,完全是为了体现男人的幻想,根本就是被扭曲和压抑的女性角色。60年代的性解放然后就是到了60年代,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性解放中,女性主义者们试图以性自由为武器改变以父权主义为代表的现存社会结构,改变女性受到的生产、生育、社会化、性观念的压迫机制。但事实上,这却更加导致了银幕上女性的异化。毕竟新的女性角色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传统女性角色就已消逝不见,从而两性情感沦为真空,人的心理驱动力基本上只能通过色情得以复苏,因此对女性至为重要的性隐私被加重侵犯了。于是历史也以崭新的借口再一次重演了错误,再一次偷偷地把妇女沦为了奴隶。关于我爱的葛丽泰·嘉宝至于我自己这边,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迷恋葛丽泰·嘉宝,马莲·黛德丽这样一群“毫无罪恶感的好色之徒”。不过书里讲的明白,原来是她们迷人的、分裂的双性气质给电影文化带来了多情的、超道德的倾向,具有一种强烈的叫男人,甚至女人屈服的挑衅性,从而没有人可以将他们一眼看穿。也就是因为不可以被一眼看穿,所以会叫我这种好奇心严重的人上钩,并且用理论来讲就是在这种上钩的过程中,我也不小心完成了某种主动的沟通和身份的转型,从而可以去分享她们那种复杂身份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关于女人所有的幻想、恐惧和欲望。凝视政治学可惜这种可以叫男人“屈服”的女性在电影发展史上也是少的可怜的,更多的女性角色是作为被看的景观存在的,于是目光+两性+权利的凝视政治学就自然成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分析与发难的起点。毕竟早在弗洛伊德以来,视淫就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于性感应区的性本能,并且人从婴儿时期起就是以女性为窥视中心。加之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是靠被阉割的女性形象得以确立的,于是银幕上的女性就成了必然的色欲对象,从而经典电影的观影快感只是以男性的心理满足为核心,被看的女性至多是男性欲望的能指和视淫快感的中心,是男性无意识的表达工具。既然如此,那麽如我一样的女性观众是如何获得观影快感的呢?看书之后吃惊的发现,原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观众的性身份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就是说,我们的观影快感需要暂时进入男性立场,通过换装完成跨性认同才能获得。原来这其中这样的千回百转。蛇蝎美人当然除了迷恋葛丽泰·嘉宝那种颇有挑衅性的女性角色,事实上,我也迷恋那些黑色电影中的过度性欲化的蛇蝎美人。虽然讲黑色电影是典型的男性犯罪电影类型,常在情节上回应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和价值观遭到强烈攻击这一坚硬现实,但是女性人物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这种不可忽视的“作用”仅仅被表现为女人是祸根,女人诱使男人走向毁灭这一古老神话,所以她们的意义只是作为男子性幻想的投射对象,通过搅乱男性对世界的认同来达到“帮助”男人自我发现和救赎的目的,但是从这些蛇蝎美人的性感中,我们还是可以隐约看到在电影史上并不多见的女性力量,虽然这种力量最终还是会在男性权威的腔调中走向毁灭。银幕上的女同性恋既然是研究电影中的女性,那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对银幕上女同性恋的关注,毕竟太多的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都把目光投向了男女这一有力的性别压迫,从而实际上使我们囿于某种具有蒙蔽性的分析模式中,去忽视了一个根本的不平等的事实,即异性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压迫。因为异性恋的二元对立从实质上讲是以男性价值观为标准的,以强制女性接受异性恋为手段,保证男性获得身体、经济和情感满足的权利。从而也使女性之间认同的力量在异性恋体制内被彻底的抑制和剥夺。所以女同方面的电影,与其说事打破禁忌,还不如说是大胆拒绝了某种强制性的生活方式。关于女电影人自己的创作当然除了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女电影人的创作也是重要的一环,他们的创作可以较之男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性别的侵入姿态,从而使电影可以更高的保有一种基于性别的认同和信任,使这种电影符码的运作更加根植于一种女性主义立场的真实性。而且女电影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比较自主的运用喜剧这种形式,这一方面可以出色的平衡戏剧结构,另一方面,这种对笑的挪用,使女性可以比较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父权秩序。拉拉杂杂扯了许多,几乎有些说不好这本书了,到底是电影的成分居多,还是女性主义的成分居多,或者根本就是浑然一体模糊不可辨。当然女性主义者不是人人都有必要做的,我是只看电影就好了,但是这也许就算是一种最具可操作性的女性主义了,毕竟我清楚的知道我要什么,而现在我想要的,就是多看一些好电影,而且用心将他们看的再明白一些,毕竟电影有声有色,但是不单纯是有声有色。http://blog.sina.com.cn/tongxinxiaoyu
  •     之前《大镜子》的那篇,编辑嫌长,我裁了一截,不过也还是不短。女人如何看女人,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观看方式。就是喜欢看电影,不求甚解,作为女生,也喜欢看电影中的那些女人,虽然不知她们大多都是父权主义制度下的符号。这两天在读秦喜清老师的《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人一阵一阵的被打闷棍,看来我到底不是什么女性主义者,傻乎乎也没成想自电影诞生的100年来,在一方屏幕上的性别斗争也是有声有色。书写的很好玩,虽然理论是有点难啃的,但是理论的东西一旦扎对了穴位,就是真叫人满足。这本书算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始末给了个全景式的叙介。双管齐下,一面讲西方主流电影的意识形态,一面又讲在这其中隐约的女性主义意识,举着主义的大旗,招式自然是锐利的,有些段落几乎具有倾覆性;不过下“刀”的到底是女性,于是一剖一析也还是细腻。但我只先量力而行,取了几瓢饮,来浇一浇我观影的不解和自以为是,都是爽畅了。就是讲老师的这本书一会儿打我几下子闷棍,然后在将我浇透,我自然是受益的了。这本书写的拉拉杂杂,实在是出自女人之手,讲西方女性主义电影,但是先把话一蒿子荡远,从父权制社会的无意识扯起,由此才可以负责任的对女性主义电影,这个多少有些光谱式的涣散概念进行一场规模巨大的解读。于是“父权制社会的无意识如何决定着电影的形式这一最根本的症结”是打给我的第一棍,看来我果然是缺少女性主义自觉的傻孩子。我对于身边的这个男人社会实在是习以为常,对于这个社会存在着的异常完整的权威体系也是无知无觉,而对于第二性的地位也竟然毫不介意,看来我遇到这种书真是死结,当然要好好补补课。女性主义者可以使银幕上的文化斗争具有成为政治的可能性,对于她们的频频叫嚣在这本书中,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我遗憾的发现,原来都是女的,差距也是这么大,对于一些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她们这么看,而我一直是那麽看,视为天经地义的观影感受,搞不好在女性主义者看来,也是戴上了父权主义社会的有色眼镜,其罪过程度等同于麻木的看客和帮凶,比如关于那些长期占据银幕的清纯如稚子的女生形象,女性主义者就诘问我们何必来凑热闹,因为这种女性角色至多是男性幻想扭曲和压抑出的没有任何折痕的硬纸板儿而已。既然不可以喜欢硬纸板儿,那可不可以喜欢嘉宝,这女人一直叫我神魂颠倒的,女性主义者这回就点了点头。因为嘉宝实在是深具女性主义的自觉,这种自觉几乎有些过了头儿,于是她就不站在两性天平的任何一端了。她多少有点双性气质,而分裂的东西本身就是迷人的。嘉宝最会在电影里轻而易举的挑衅男人,然后又没有罪恶感,这样“多情”几乎是超越父权社会的“道德”的,而她只把自己作为女人的感受当回事,这样不假他人,于是嘉宝也成了银幕上永恒的不可能被一眼看穿的女神。于是她害得大家频频上钩,连我这种女影迷都欲罢不能,毕竟她代表了女性身份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关于所有被压抑的幻想、欲望和恐惧。嘉宝的很多角色中,都有一种对于女人也不吝啬的暧昧,虽然讲上世纪初的这种多少有些非异性的情感模式还为时尚早,但是在我看来,嘉宝的表演的确可以说暴露了一些讯息,就是说女人也可以不必要囿于某种蒙蔽性的性别压迫中,女人也可以大胆的,把世界看的没什么禁忌一些,可以选择拒绝也可以选择不拒绝,而这种勇敢在今天开来,也是女人需要的。所以剔除嘉宝角色中多少有些模糊的性取向,她本身所显示的力量的确配叫女性主义者称道。与嘉宝呈现的女性角色对峙的就算是那群蛇蝎美人了,她们的性感是呼之欲出的,她们诱使男人走向毁灭,虽然最终会在男性权威的腔调中,自己先消失殆尽。对于这种男人在黑色电影类型中有意设置的女性角色,无疑是叫女性主义者同情的。她们不过就是通过搅乱男人对世界的认同,而最终叫男人达到自我发现的工具而已。而对于她们的这种工具性,不经女性主义者的指点,我是没有这种敏感的,我甚至会有观看的快感,毕竟女人也还是爱看女人,虽然凝视政治学讲女性角色一般都是作为被看的景观存在。所以既然是女的,我就应该多少有点性别自觉,这么视淫实在是不厚道,但是快感这种东西肯定是不自知的。虽然讲银幕上的那帮女人根本不可能成为我的色欲对象,我看她们得到的那种满足也肯定和男性的心理根本不是一回事。男性总是会拿银幕上的女人做做自己欲望的能指,抵消阉割恐惧之类的,也算是惠而不费,而我们女影迷又何至于如此不尴不尬呢?不过秦老师的书中讲到一个观点,也算是叫俺大跌眼镜了,说的是原来女影迷的性身份是不确定的,我们所谓的那种观影快感,事实上是通过换装,跨入了男性立场才完成的。这样一讲,真是千回百转,然后转回来,自己还得打个大寒战。所以说到底,我也不过还是一个扒着电影世界的门缝儿往里看的门外汉而已,有好心人指点迷津,我自己的观看就可以少一些无知无觉,我不是什么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没事儿就会想怎么将自己嫁掉这种事情,这肯定是被不少主义鲜明的人士不耻的,但是我这种女生又何其多也。所以看了秦喜清老师的书,至多对于女生的自觉多一些长进,而对于那些摇旗呐喊的,以电影的形式真的侵入男性社会的肌体,并且愤怒的女圣斗士们,也只能是更加的佩服佩服了!http://blog.sina.com.cn/tongxinxiaoyu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条理清晰,理论实用,居然连文字也精炼易明,极好的入门读物
  •     只有历史,没有理论。填补了加拿大女导演的创作资料。
  •     这书质量确实不错,但是有阵怪味,臭臭的
  •     平实的行文太照顾人了~
  •     这本书是编辑前几日在一个酒会上送与我的。 出于对女性主义电影的喜欢和作者的敬仰,我仔细地拜读了此书。读毕竟发现这本书的观点完全颠覆了我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传统认识,作者在书中从理论、批评和实践的角度对女性主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评析,而且在此过程中借鉴引用西方已有的研究资料,不仅扩大了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范畴,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高度。应该说这是目前国内研究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的较为权威的理论书籍。
  •     还是需要重新看一回。 喜欢后半本。。
  •     秦老师精辟
  •     内容很新颍,写作很流畅。选择的女性电影作者资料在国内也较少看到。
  •     在读!
  •     我需要再读一遍...
  •     清楚明晰易懂。
  •     观影快感的部分有太多心理学理论,很难懂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