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音乐 > 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810962728
作者:樊祖荫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二)花歌  居住在湖南省的侗族,其所唱的民歌,在风格和结构等方面与贵州、广西的侗族民歌有较大差别。其中以多声部形式出现的,仅流行于通道县自称为“本地人”的侗族群众之中。  当地把多声部民歌统称之为“花歌”。歌词的内容较为广泛,多为日常生活的借景抒发。歌词为七言四句体,但因衬词较多,有时一个段落的篇幅较大。演唱形式一般为同声重唱(高音部一人,低音部一至二人)。二声部之间除了因衬词不同而在节奏上稍有差别之外,大多为相同节奏。  根据歌中所应用的主要衬词和结构的不同,“花歌”可分为“喉路”与“嘎哨一两种。  “喉路”。是以歌中多次出现这个衬词而得名的。歌词结构多为四句一段,有的为六句一段;采用五声商调式,低音部多数以“羽宫商”三音列构成,其中的宫音偏高,有一定的导音倾向;全曲以第一句歌词的音乐材料为核心,以后每句歌词的音乐均由这个材料的变体构成(引子的材料也来源于此)。二声部之间较少齐唱,而多构成各种和声音程,其中以五度音程最富特色。  “嘎哨”与“喉路”有不少共同之处,如运用很多衬词,其中也有“喉路”二字,不过不如“喉路”类中那么普遍;歌词也多为四句一段;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及和声音程等也相仿。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开始时没有单独的引子段落,而以第一句歇词的音乐为核心,以后三句歌词的音乐都是第一句的变体;所用的调式则为五声宫调式(低音部由羽、宫、商、角四音列组成)。例18为“嘎哨”(谱例上方用数字标明不同的结构部位)。

内容概要

  樊祖荫,194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农村。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而热爱音乐。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浙江余姚中学接受了张斌老师的启蒙音乐教育,学习二胡与作曲,并开始在音乐刊物上发表歌曲作品。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余姚任小学音乐教师。1956年9月—1964年8月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与本科先后随陆钦信、沙汉昆、陈铭志、王云阶、黎英海等教授学习作曲。1964年9月转至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并于次年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3年—1996年,先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教务处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6年之后专任《中国音乐》主编。1998年—1999年曾兼任作曲系主任。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部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等书目的全国特约编审。1956年以来,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与音乐研究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书籍目录

《现代远程音乐教育丛书》序前言第一讲  概述  一、多声部民歌的发现与分布  二、多声部民歌的定义与基本特征第二讲  多声部民歌的产生与发展  一、多声部民歌的萌芽——原始人的“大混唱”  二、多声部民歌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讲  多声部民歌的流传与消亡  一、多声部民歌的流传  二、多声部民歌的消亡第四讲  多声部民歌的题材、体裁以及与其他民间音乐的联系  一、多声部民歌的题材内容  二、多声部民歌的体裁形式  三、多声部民歌与其他民间音乐的联系第五讲  汉藏语系壮侗语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一、壮族多声部民歌  二、布依族多声部民歌  三、傣族多声部民歌  四、侗族多声部民歌  五、仫佬族多声部民歌  六、毛南族多声部民歌第六讲  汉藏语系藏缅语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一)  一、彝族多声部民歌  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三、傈僳族多声部民歌  四、纳西族多声部民歌  五、拉祜族多声部民歌  六、基诺族多声部民歌第七讲  汉藏语系藏缅语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二)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  二、藏族多声部民歌  三、景颇族多声部民歌  四、白族多声部民歌  五、怒族多声部民歌  六、土家族多声部民歌第八讲  汉藏语系苗瑶语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一、苗族多声部民歌  二、畲族多声部民歌  三、瑶族多声部民歌第九讲  南亚语系与南岛语系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  一、佤族多声部民歌  二、德昂族多声部民歌  三、布朗族多声部民歌  四、高山族多声部民歌第十讲  阿尔泰语系与印欧语系诸民族多声部民歌  一、蒙古族多声部民歌  二、朝鲜族多声部民歌  三、俄罗斯族多声部民歌第十一讲  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形式与演唱方法  一、演唱形式  二、演唱方法第十二讲  多声部民歌的旋律形态与声部构成  一、旋律形态  二、声部构成第十三讲  多声部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  一、多声部民歌的节拍类型  二、节奏、节拍的复合第十四讲  多声部民歌的调式与调性  一、调式类别  二、调式的交替与重叠  三、调的转换与重叠第十五讲  多声部民歌的织体形式  一、接应型织体  二、支声型织体  三、主调型织体  四、复调型织体第十六讲  多声部民歌的和声特点  一、和声材料  二、和声运动的逻辑与和声的作用

作者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主要内容: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将通过远程音乐教育网络,把最新的、科学的、体系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传递到全国的各个地区,促进全国音乐教育的民主化(即普及化,特别关注边远地区)、终身化(具有高度灵活性,不受校园教育的地域、时间、年龄限制)、多样化(面向社会音乐文化领域中多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个性化(创造精神与实际能力的提倡与培养)、国际化(目前的跨地域教育,为以后跨国域教育创造条件)建设,使中央音乐学院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创造性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音乐教育在国际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书封面


 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还不错里面的歌曲都是五线谱 有理论 有歌曲
  •     整体感觉不错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