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之后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艺术 > 奥斯威辛之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7108026057
作者:王炎
页数:198页

内容概要

王炎,1963年生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美国Seton Hall大学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英语系(兼)副教授,美国Seton Hall大学客座教授。
在《读书》、《天涯》、《书城》、《文艺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曾出席香港浸会大学“二十世纪中国国际研讨会”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国际研究生会议”等国际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空间与文化记忆”学术研讨会。2003年7月曾主持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并多次在北京大学“博士开讲论坛”上就不同问题做学术讲座。

书籍目录

序:幽灵之镜引言:一个古老民族的影像寓言上编:影像生产与屠犹记忆 《出埃及记》:现代的“摩西”神话  出埃及记  大屠杀后的犹太复国  口述复源的“浩劫”  何处才是许诺的家园 《浩劫》:口述再现的“屠犹”记忆  当口述超越了画面  让历史“在场”  宽在集中营死亡  逝者已逝,追者安追 《纽伦堡审判》:一个犹太军官眼中的世纪审判  纽伦堡的旁观者  法律背后的政治角逐  仪式化的司法公正  以国际法的名义 《慕尼黑》:“犹”疑的“反恐”行动  败走奥斯卡  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  从《辛德勒名单》到《慕尼黑》  “屠犹”给“反恐”一个理由?  难以逃脱的“人类状况”下编:历史叙述与重构“真实” 一个国家的诞生:驱逐与复国  驱逐犹太人的历史  以色列建国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1974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 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比较附录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后记》——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结束语 新帝国的离心力——美国“反恐”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西文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高速运转的电影工业正给我们生产着记忆,它的产品可以按照集成块的方式任意组合我们的过去,记忆的时间性被抽离了。我们有的只是影像化的、超现实的、不可置疑的空间化的过去。人们不必再费神追忆似水年华,也不必再争论历史的真相与再现的可能,更不必思考自己的身份与家族和民族史的关系,超大的银幕“供应”给我们所需的一切,它告诉你是谁,应该如何思考,该如何回忆。
银幕不是一扇透明的窗户,但光影会让我们产生“窥视”历史的幻觉。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化消费的中心话题,大量的历史影片以冲击力很强的史诗性叙事塑造着观众的历史意识。特别是“二战”屠犹题材,这个当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核心话语,已成为美国学院体系中发展成熟的庞大学科,而影像再现“大屠杀”更隐含着复杂的价值判断。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历史见证”影片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

图书封面


 奥斯威辛之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很薄的册子,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奥斯维辛之后,我能说出来的却不多.这本书不值得收藏,可能是因为太薄,而承载的内容太厚重.其实我能从中感受到的依然是以前的那些想法,而对犹太人的理解又能多多少呢?还是老样子.不过作者确实是在踏踏实实思考和写作的人,虽然在结尾的时候放入别人的资料和翻译让人略感不满和充数...但是结语,还是很饱满的.姑且可以买来看一看,然后就放进书柜当展品了.
  •     “历史”这个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对于亲历过那段“过去”的人来说,“过去”是一种具象;而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新生一代,所谓的“过去”却难以捉摸。我们能够了解历史的最简单的途径无非是通过前人留下的影像与书籍,再掺和进自己的想象以求得结论。事实上,我们最终所得到的“过去”已是一种双重的“想象”,建立在前人与自我思维之上的幻影。事实的面容已经变得非常模糊甚至消失,有心寻觅者往往会在浩瀚繁杂的文字记载中迷失,而无心窥探者则又在时间漫长的流动中被一点点剜去思索的触角。我们这个时代,记忆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更多的人意在把握“当下”而无意回溯“过去”。过去只封存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深处记忆里,他们心里还装着那个年代烙下的悲怆的情感。恐怕对某些人而言,盘托事实便是缓慢推动着贴近皮膏的刀子,冷凝的刀锋上,昔日的绛色仍鲜活地流动着,痛楚依旧。于是,那种隐忍的凄楚只贴在他们的肚皮底下了,但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那种愤懑和哀恸的情感却会在不经意间满溢出来,流过他们的血液,凝固在我们这几代人的身上。这几年我的思维和心境变化颇大,并且时不时地咀嚼着“理性”这个问题。“理性”是个很冷静的字眼,光挺立在那里,心中就觉得成熟和平和。在我的感觉中,它的质地脆弱而坚韧,宛如被紧紧包裹在桃核硬壳里的核仁。国家的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等构建出了外“壳”的原始形貌,扭曲、封闭又诡谲。我确信的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个桃核的存在。不过是在“壳”层层的封锁和禁锢下,核仁陷入了沉睡的形态而已。因此,无论任何一地的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偏执——排斥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这种偏执就好像孩子一样发誓他厌恶青菜,实际上却从未尝过一口。王炜先生在这本书的“对话”中提到:“当舆论缺失了最基本的良心和理性底线的时候,对普遍性的鼓吹就会产生出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所有的个体性思考都有压制作用。”这个世界倾斜着并且矛盾太多,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自由、民主、平等、人道、公正都必须接受质疑。如果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看成一个趋于统一的“大我”的话,那“大我”只会接受认同的价值的审判。文化多元也造成了理解的界限,一旦短路了便会隔开良知和理性,产生出群体效应并引导向疯狂。康德所主张的启蒙思想在“对话”中也被反复提及,“即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内心法则、良知来思考问题,做出理性判断”。诚然,这只是学者们理想化的人性状态。现实之中沟通长存,但这种浅层次的理解和沟通仍有底线。即便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社会对犹太民族所经历的血腥的历史抱有的只是一种同情的收容态度,宗教、民族和历史造成的隔阂仍未消失。位于寄人篱下的苦境,也无怪乎犹太人的复国主义思想滋生。即使功成名就如斯皮尔伯格者,他们的寻根之旅也还在继续。想起日本电影《大暴走》中的一段场景——女孩樱井得知男友杉原是个在日韩国人后态度骤然大变。她说,父亲自小教育她们绝对不能跟韩国人或中国人恋爱,因为他们的血是脏的。虽然她自己不以为然,可是一想到杉原要“进来”,就会心生恐惧......像这一类的片子,日本拍了不少,北野武的《血与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算我们眼里再顽固的日本人,对民族性和理解的隔阂也在不断地探讨与深究。但问题是,种族间的歧视不可能消除,这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偏执,也是前面所提到的情感传承的一部分。所以即使樱井认为爱可以超越一切,但潜意识里还是会对杉原产生抗拒。中文有词千千万,唯有一个造的最为理性——即“设身处地”。人性的自私就好比长在脸上的两只死鱼眼,直愣愣地光盯着前方却看不到后脑勺的事物。就简简单单“换个角度看问题”,设想处在别人的位置上,心境肯定变化非凡。另外谈及历史存在的作用,我的认识是,历史仅是口斑驳的青铜钟,对未来起到一定的警示。任何国家的人一生中都有大块的时间被强迫着学习它们,而各个年代研究它们的学者也数不胜数。遗憾的是,再怎么极力避免覆辙,丑恶还在不时循环上演。一战伤痛未愈二战便接踵而至。虽然二战如当头棒喝,但令人惊惧的是,所谓的清醒也有很大的局限,惨剧也许会再次变相上演。如今这样的趋势日渐明朗,“过去”愈来愈成为一种借口,被曲解被利用,并且播种下更多仇恨的种子。历史,只能是一种象征而不该成为任何武器。最后想要说的是,三联出的这本书确实不错,薄薄的一本,装帧也做得很好。封面用蓝紫的底色衬出几个孤魂般不相干的影像,大略便勾勒出一种深沉的思索来了。
  •     深蓝的忧郁封面上站立的是孤独的黑色剪影,王炎新书《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是三联书店电影书籍系列的第五本,即使前4本在业界叫好又叫座,但这本新书无论在风格与内容上依旧保持着低调、厚重、绝对物超所值的品格。在中国,即使你对历史毫无兴趣或者一窍不通,肯定也曾耳闻二战中犹太人被集体屠杀的事实;抑或者你从来不是专一的战争电影迷,但肯定也曾有机会瞄过《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美丽人生》等电影的镜头段落。“屠犹”是犹太民族的一个集体创伤,但在这个世界,却好像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共话语。在书中,王炎选取了《出埃及纪》、《浩劫》、《纽伦堡审判》及《慕尼黑》做为“屠犹记忆”的代表电影作品进行仔细分析、并具体讲述了犹太人被驱逐以及惨烈复国的过程。影评书籍或者说从文化角度阐明的电影评论并不少见,这本书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后半部分将“屠犹”与我国的“南京大屠杀”上升到哲学上的比较。作者在看完每部“犹太人屠杀”影片时,都会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欧几乎同时发生了大规模屠杀平民的惨剧,但悲剧在世界战争史的记忆中,却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欧洲的“屠犹”逐渐上升到“二战”历史叙述的中心位置,而南京大屠杀却在世界历史的记忆中逐渐淡忘。作者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南京城的上空每年都会敲响警钟,但为什么在银幕上只能看到犹太人的悲伤?连卢旺达、索马里的历史都已经被演绎着沉重而真实了。从吴子牛到陆川,“南京”的主题依然在延续,但却在我们的记忆中始终不鲜活。新片《南京!南京!》不断的传来消息,从审批到选角处处都有玄机,这两个惊叹号也让我们看了心惊,好似整个南京城在炮声隆隆中颤抖。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从电影中体会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直指人心的震撼效果?而“南京大屠杀”除却30万的数字,我们还可以如何更多的理解它? 读王炎《奥斯威辛之后》,或许无法给出一个人人满意的绝对答案,但绝对是一次畅快而独特的思考体验。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东拼西凑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的几篇互有重复的文章,也好意思凑成一本书
  •     拓宽了自己解读电影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启发了自己理解犹太大屠杀,国际法,民主、自由等现代“大范畴”的思路,而这种思路又可以返回自我、当下本身。
  •     可以作为看战争片,尤其是种族仇杀类的一个跳板,让自己思考和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     选了他的课,非常好。里面放了汉娜阿伦特。
  •     很有启示
  •     人家可以就悲催的历史反复详细记忆,再现。很感人,很震撼。我们的南京记忆呢,确实要靠金陵十三钗的色、献声取义来实现民族记忆,我痛苦于我们遗忘历史的勇敢和大度非凡,这种历史的视角,民族的群体失忆,强大于世界!
  •     虽然有些观点值得斟酌,还是觉得阿伦特的是亮点。
  •     整个“下编“就是为了凑字数吧……
  •     大屠杀的影像记录
  •     角度新颖
  •     忘却的人记忆。互相比拟 的记忆
  •     看了整个下午,越发觉得自己浅薄
  •     Lanzman 的分析有意思。
  •     世界上恐怕只有犹太民族比中国人还善于铭记国仇家恨。
  •     有点薄,似乎还可以更深入一些。但有自己的观点。
  •     后半部对话有深度
  •     在被大众传媒全面渗透的世界中,时间、历史和记忆都有了质的变化,人们不再以生活在同一地域或拥有共同的祖先为缅怀过去的前提,影视观众可以与从未谋面的族群体认共同的传统遗产,也可以在没有地缘和生理关联的背景下,获得相同的历史记忆。
  •     这书写得很不错!
  •     看这本书的时间,刚好是看完《南京!南京!》回来,于是奥斯威辛和南京不断的重合,看了心情分外沉重。不过,奥斯威辛有那么多的电影电视等等记录下来,而南京呢?我们看到的太少了。关于书本身的内容,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易的,需要安静的看完,其中的电影都看过的,对犹太民族有点理解的,会容易看懂一点。
  •     开头有点囧的,越往后越好。
  •     文化研究的角度。历史是建构出来的。
  •     虽然是很薄的一本书。除了后面阿伦特写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后记——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序和正文的内容只有138页。但是选题和作者的文笔、论述视角和情感的张力都是很强烈的。还是很值得一读的。毕竟国内电影界目前对影像的视觉特征和背后的文化机制甚至暴力的论述都是太稀缺了。
  •     书收到了,很新,质量很好。
  •     从书的内容比例来看,虽然标题和犹太屠杀影像有关,但作者归根结底还是想把问题引到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和理解上,重心有些失衡。
  •     这本书的前半主要介绍了几部著名或者不注明的犹太大屠杀影片,其中就有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辛德勒的名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以及导演究竟是怎样的想法一类。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好看的是他的后半部分,其中提出的很多言论引申开去都相当有意思【大屠杀可以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集体,不远的将来,随着自动化经济的实现,人们没准儿会试图将智商在某个水平线以下的人全部清除掉。】【一个犯人是因为践踏了共同体的法律,而不是因为杀害了某个史密斯家庭中的丈夫,父亲或是某个主要劳动力才被起诉一样,这些由国家指使的现代杀人犯就必须以危害了人类秩序起诉而不是因为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而被起诉,没有什么比这样一种常见的错觉更殆害无穷。】而《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之比较》可以说是全书最精髓的部分了,几位老师的思想深度果然不是吾辈可比
  •     内容还不错,属于作者的部分有思想萌芽没有深刻内容;不属于作者的部分,很经典
  •     拆开包裹一看,三本书中有两本书的封面有问题,一本直接被撕坏了,一般脏的要命
  •     本书中对于战争这一类型电影的横向纵向分析,学者们对于犹太屠杀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探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京大屠杀讨论话语的困境,在深度方面的挖掘令人叹为观止。在文史哲的深厚背景下,议论战争中的审判,正义的正当性;影像的建构,记忆的生产。语言深入浅出。阿伦特的书真的是一点都看不懂。
  •     好书。有见道。
  •     什么是理解(Verstand)?经验(Erlebnis)何以重要?型塑主体的记忆影像经由述说、剪接,改头换面之后得以移植。定义生成自诠释关系。对自己忠诚eigentlich ,以私性经验作鉴别尺度似乎成为疏离意识形态孟浪的唯一出路。
  •     影像化和思考
  •     在指责别人前,先反思自己。
  •     喜欢影像文字,却有些不爱读这本书,究其原因,文字平实,无感染力…
  •     初次了解犹太大屠杀
  •     对话的价值比较高,前篇的影像相关比较走马观花,浅谈即止,没什么新东西。
  •     我是语文老师,第二单元的综合学习是"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生对这本书比较感兴趣,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二战历史.
  •     想再看一遍...
  •     为了序,也为了南京
  •     此王炎非彼王焱。但是也不错。
  •     内有《南京大屠杀与纳粹屠犹比较》一文 全书可斟酌之处尚多 所谓“从福柯意义上的话语、权力的角度”
  •     东西很好,内容也丰富,语句深刻又活泼。是本好书。印刷质量不错。封面设计很喜欢
  •     两回事儿
  •     三星半
  •     论文明灯。
  •     汉娜·阿伦特被提的次数稍多了些。反观中国当下,或许也需要经历血的代价才能学会用公开透明集中的审判,来代替仓促隐讳独断的行政命令。
  •     南京大屠杀如何才能从民族历史记忆中获得某种升华,似乎不是取决于少数学者的呼喊,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个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