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想1996—200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艺术 > 贾想1996—200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301149119
作者:贾樟柯
页数:266页

章节摘录

林旭东从80年代目击第五代导演崛起的全过程,随后认识拍完《小山回家》后,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用7分钟的长度,全片十分之一的时间,而仅仅两个镜头去表现民工王小山的行走昵?我知道,对他们来说,这7分钟足足等于28条广告,两首MTV……我不想再往下计算,这是这个行业的计量方法,是他们的方法。对我来说,如果有一个机会让我与别人交谈,我情愿用自己的方式说一些实话。所以,我决定让摄影机跟踪失业的民工,行走在岁末年初的街道上。也就是在那段新旧交替的日子里,我们透过摄影机,与落魄的小山一起,游走于北京的寒冷中,这长长的7分钟,与其说是一次专注的凝视,更不如说是一次关于专注的测试。今天,当人们的视听器官习惯了以秒为单位进行视听转换的时候,是否还有人能和我们一起,耐心地凝视着摄影机所面对的终极目标——那些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人们。可以不断转换的电视频道改变了人们的视听习惯,在众多的视听产品面前,观众轻易地选择了本能需要。艺术家们一味地迎合,使自己丧失了尊严。再也没有人谈论“艺术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艺术受到了艺术家的调侃,许多人似乎找到了出路——那就是与艺术迅速划清界限。他们将创作变为了操作,在躲避实用主义者挤兑的同时,使艺术成为了一种实用。将一切都纳入处于职业规范之下,甚至不惜压抑激情与力量,艺术中剩下的除了机巧还有什么?如果这种艺术的职业化仅仅以养家糊口为目的,那我情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业余导演,因为我不想失去自由。当摄影机开始转动的时候,我希望能问自己一声,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你真正的所思所感?一时间,单纯的情绪表现成为一种艺术时尚。无论绘画,音乐,还是电影都停留在了情绪的表层而难以深入到情感的层面。在某部新生代电影MTV式的一千多个镜头中,创作者关注的并非生命个体而是单纯的自己,杂乱的视听素材编织起来的除了自恋还是自恋。许多作品犹如自我抚摸,分散的视点事实上拒绝与人真诚交流。艺术家的目光不再锐利,进而缺乏专注。许多人没有力量凝视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专注情感就要直面人性。一些影片快速的节奏与激情无关,相反只代表着他们逃离真实的状态。因而,当我们这些更为年轻的人一旦拥有摄影机,检验自己的首先便是是否真诚而且专注。《小山回家》中,我们的摄影机不再漂移不定。我愿意直面真实,尽管真实中包含着我们人性深处的弱点甚至龌龊。我愿意静静地凝视,中断我们的只有下一个镜头下一次凝视。我们甚至不像侯孝贤那样,在凝视过后将摄影机摇起,让远处的青山绿水化解内心的悲哀。我们有力量看下去,因为——我不回避。不知从哪一天起,总有一些东西让我激动不已。无论是天光将暗时街头拥挤的人流,还是阳光初照时小吃摊冒出的白气,都让我感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无论舒展还是扭曲着的生命都如此匆忙地在眼前浮动。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当他们走过时,我闻到了他们身上还有自己身上浓浓的汗味。在我们的气息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彼此达成沟通。不同面孔上承载着相同的际遇,我愿意看民工脸上灰尘蒙盖下的疙瘩,因为它们自然开放的青春不需要什么“呵护”。我愿意听他们吃饭时呼呼的口响,因为那是他们诚实的收获。一切自然地存在着,只需要我们去凝视,去体会。于是,我们的目光所及,不再是自我放逐时的苦痛。在我们的视野中,每一个行走着的生命个体都能给我们一份真挚的感动,甚至一缕疏散的阳光,或者几声沉重的呼吸。我们关注着身边的世界,体会别人的苦痛,我们用我们对于他们的关注表达关怀。我们不再像他们那样,回避生命的感伤,而直接寻找理性的光辉,我们也不再像他们那样,在摇滚乐的喧嚣声中低头凝望自己的影子,并且自我抚摸。我们将真诚地去体谅别人,从而在这个人心渐冷,信念失落的年代努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我们将把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作为前提并且加以张扬。我们关注人的状况,进而关注社会的状况。我们还想文以载道,也想背负理想。我们忠实于事实,我们忠实于我们。

前言

今天贾樟柯在这里播放《小武》,时间过得真快。我有个上海老朋友,林旭东,十七八岁时认识,一块儿长大,一块儿画油画,都在江西插队。80年代我们分开了,他留在中国,我到纽约去,我们彼此通信。到今天,我俩做朋友快要40年了。我们学西画渴望看到原作,所以后来我出国了。旭东是个安静的人,没走,他发现电影不存在“原作问题”。他说:“我在北京,跟在罗马看到的《教父》,都是同一部电影。”他后来就研究电影,凡是跟电影有关的知识、流派、美学,无所不知。中央美院毕业后他给分到广播学院教书,教电影史。1998年,他突然从北京打越洋电话给我,说:“最近出了一个人叫贾樟柯,拍了一部电影叫《小武》。”他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贾樟柯的《小武》让我回想起1960年代我和朋友们刚开始起步时的心情。  ——马丁·西科塞斯英国导演代表作《出租车司机》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如此快速而猛烈的变化,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贾樟柯这么深刻地反映出这种变化。叙述方式的激进性时间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发掘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感悟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敏感程度凡此种种可以说贾樟柯和安东尼奥尼一脉相承。  ——瓦尔特·萨列斯巴西导演代表作《中央车站》我着贾樟柯调度演员的能力踉他说事情的那种焦点,感觉他是有潜力的。  ——侯孝贤 中国台湾导演代表作《悲情城市》与凯歌艺谋比与冯小刚比,贾樟柯是跟他们不同的一种动物。  ——陈丹青 中国画家他是当代参与跨界艺术活动很多,电影产量很大又能保持高水准的年轻导演。  ——米歇尔·博东 法国《电影手册》主编我惊艳于贾樟柯的才华他是最会处理空间的导演。  ——保罗·安德鲁 戴高乐机场及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

内容概要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美国《纽约时报》评价他为“当今世界40岁以下的最佳导演”。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blog)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1998年,其处女作《小武》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国际电影界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逐渐被国际公认为当代电影大师。至今为止,《三峡好人》一片已经获得超过40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2007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同年,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主席,是有史以来担任这项职务的最年轻导演。2008年,获法国杜维尔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同年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全球十大环保人物。

书籍目录

序言 贾樟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
1996年,《小山回家》
我的焦点
1998年,《小武》
《小武》导演的话
片段的决定——《小武》
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
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再次到来
有了VCD和数码摄像机以后
东京之夏
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对谈) 林旭东/贾樟柯
2000年。《站台》
《站台》导演的话
片段的决定——《站台》
谁在开创华语电影的新世纪
假科长的《站台》你买了吗?
经验世界中的影像选择(笔谈) 孙健敏/贾樟柯
2001年。《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导演的话
《公共场所》自述
2002年。《任逍遥》
《任逍遥》导演的话
我比孙悟空头疼
有酒方能意识流
无法禁止的影像
世界就在榻榻米上
听说电影的春天就要到了
2004年。《世界》
《世界》导演的话
乌兰巴托的夜(《世界》插曲)贾樟柯/左小祖咒作词
写给山形电影节
我们要看到我们基因里的缺陷(演讲)
我的电影基因
花火怒放,录像机不转
这一年总算就要过去
2006年,《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导演的话
2006年的暗影与光明
迷茫记
相信什么就拍什么(对谈) 侯孝贤/贾樟柯
这是我们一整代人的懦弱(演讲)
大片中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对谈) 徐百柯/贾樟柯
2006年,《东》
《东》导演的话
马丁·西科塞斯——我的“长辈”
每个人都有贴近自己身体的艺术(对谈) 刘小东/贾樟柯
找到人自身的美丽(对谈) 汤尼·雷恩/贾樟柯
2007年。《无用》
《无用》导演的话
当我们赤裸的时候,没有阶级区别(对谈) 汤尼·雷恩,贾樟柯
是剧情片,也是纪录片(对谈) 蔡明亮/贾樟柯
2008年,《二十四城记》
《二十四城记》导演的话
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对谈)达德利·安德鲁/欧阳江河/翟永明/吕新雨/贾樟柯
附:贾樟柯简历

编辑推荐

《贾想1996至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十贾想从1996年第一部录像的拍摄到如今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导演,贾樟柯始终用电影去关注社会最普通的人群,力图捕捉到时代高速发展下最真实的表情,构筑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影世界。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贾想1996至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是对这一历程的回望和总结。其中不乏对电影的真知灼见,对中圜电影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创作的迷惘和喜悦、经验和心得,也体现了导演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图书封面


 贾想1996—2008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7条)

  •     贾璋柯的电影笔记。看完的时候,正好这期《风尚周报》上有一篇孟静的文章《皇帝的新衣》,谈到《24城记》:“有人发贴说她的妈妈认为《24城记》是她几十年来看过的最差电影。......。《24城记》是一个大广告片,为了成都房地产项目‘华润24城’而拍,无论它包装的多么人文,多么假装悲天悯人,现实是开发商征用了军工厂的地,工人们下岗了,征地的补偿不会发到工人手里,而会被少数干部以股份制改革的名义私分。我们家就在一所军工厂,我的绝大多数亲戚都在这家厂子上班,他们就是这么干的,而中国的法律有漏洞,即使工人不断上*访*,也没有相应法律制裁那些人。......。那些赞美这部影片的人有几个是工人?是经历过那个时代那些生活的人?工人们会有闲钱看这种粉饰生活的电影吗?他们很多人下岗工资只有二三百块,甚至不到一百块!”看到这段文字,我很难受。如果是首映礼那天,也许我会请贾璋柯自己回应一下这段话。我不了解电影拍摄的内幕,但是,看着孟静的沉重,我还是会相信她,会同意她的质疑。因为那天看完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今天来看电影的恐怕没有一个是工人吧?但是,只要电影审查这种钳制思想、愚昧的制度在中国存在一天,中国就永远不用指望可以出现《窃听风暴》这种电影,现在,还加上了金钱利益的腐蚀,指望中国会出现真正直面现实的文章,那是幻想。不过,《24城记》本来就不是准备去揭示工人们的苦难,也许他要顾忌,揭示苦难会让他的电影重新被埋进黑暗,他要的是记录历史,或许说,他只能记录一部分历史。卑微的民众何曾能自己记录历史呢?历史始终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我情愿在《南方都市报》的简陋的10楼看那些不能公映的纪录片,也许可以接近一点点真相。但是我还是愿意固执的喜欢这本电影手记,因为我还是愿意信任这些曾经艰难的时光中的温暖文字。“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喜悦或沉重。”《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一直反感那种莫名其妙的职业优越感,而业余精神中则包含着平等与公正,以及对命运的关注和对普通人的体恤之情。”《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再次来临》“一个行业总要找到一种选拔人才的管道,就像不断有活水引入,总要有新生力量自下而上出现,带来底层的经验、愿望,带来泥土的气息,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东京之夏》“电影应该是破费两个铜板,穷人也能享受得起的乐趣。”《2006年的暗影与光明》“我想看看在这个崇拜黄金的时代,谁还关心好人。《这是我们一整代人的懦弱》
  •     来自北方小县城的贾樟柯凭借自己对电影独特的理解和新颖的视角,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另一种可能。他勇敢真实的用镜头记录自己的经历感悟。而且他所关注的往往是大众媒体不屑不愿不能关注的内容。整天出现的新闻联播里的光鲜亮丽、美轮美奂不会被记录下来,因为那些信息具有浪漫色彩,是失真的浮夸。书中的笑点很多,看得出贾有强烈幽默细胞。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写自己收到广电总局的通知,说他拍影视剧的权力被剥夺了。当时心想这是一个多么愚不可及、让人笑着笑着最后心酸的决定。诺大一个中国,一个独立个人的权力就这样被活生生、悄然的剥夺。体制内有多少人在各种压力下最终屈服,虽然被迫但还是屈服了。幸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屈服,贾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说贾幽默,是有这么一段:他和几个朋友去大同玩,晚上桑拿之后,他用寥寥几个字描述之后的活动——总要陌生的一双手抚你入眠(大概是这样)。看到这里,忍俊不禁。每个人自由的方式不同,电影是贾的方式。自由于每个人都弥足珍贵,在通向自由的路上,有人会坚持,有人会放弃,但每个人都是可敬的。希望自己也祝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专属的自由方式。年少时,贾骑车数十公里去邻县看火车。这个邻县是书中提到的孝义,是我的故乡。经过这么多年,两个邻县都有了各自大的发展和变化。孝义的节奏相对快一些,也许正是因为快,灵魂都走丢也不不顾,像千千万万在浩浩荡荡经济发展浪潮中迷失的城市。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最还是对的吧。
  •     贾樟柯是我喜欢的中国导演。看过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这两部片子,喜欢《三峡好人》这部片子,虽然苦涩得近乎绝望。《站台》看了个头,由于感觉节奏太慢,所以没能坚持看下去,也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特别是生活在中国千万个小县城的普通人,又会有多少传奇故事发生在他们身上呢?而我们总是想从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寻求一种感官上的刺激以暂时忘记生活的平淡。贾樟柯力图通过他的电影展现这样真实的生活,有些乏味但却真实凝重而有质感。知道贾樟柯以前学过画,这从他的电影镜头的独特视角能够感受到。从《贾想》这本书第一次接触到贾樟柯的文字,惊诧于贾樟柯文字的老辣,贾樟柯在文中反映出的独到思想也是贾樟柯型电影存在的基础。从书中了解到他原有志于成为一名作家,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他基本上是他每部电影的编剧,这也是他不同于张艺谋等人之处(张艺谋的很多电影都改编自他人写的小说),贾樟柯是个具有悲悯情怀、心里有东西要表达的艺术家!说到贾樟柯又不由自主地想到张艺谋(喜欢张艺谋拍的《秋菊打官司》)、陈凯歌等已功成名就的导演,尤其以张艺谋为典型,从非主流到主流,到被称呼为“国宝级导演”,社会地位的上升,伴随的却是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思想的苍白。也许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提社会责任这个词过于沉重,普通老百姓在辛劳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娱乐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国宝级导演”挑起娱乐大众的大樑确实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羞愧,毕竟都是“国宝级”了,可是要面向世界的呀!也许这并不是张艺谋的错?回到贾樟柯,贾樟柯也从不知名到知名,渐有从非主流到主流之势。真的有点担心贾樟柯会蹈前人的覆辙。贾樟柯不同于前辈的地方是他是一个有自己思想要表达的导演,但是在权势的诱惑之下是否会维护自己的独立思想?拭目以待。贾樟柯在《贾想》这本书中叙述了他出于对电影的喜爱,从一个青涩少年一路磕磕碰碰担电影的过程,贾樟柯成功了,但贾樟柯的文字让我联想到一定还有很多象他这样的青年人,但愿他们能如贾樟柯那样幸运,闯出属于自己的路。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从当当网上买的《贾想》这本书,这是我看过很多导演写的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或许是因为他离我们很近。这本书我九月份买的,十月读完,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贾樟柯说的“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我本人也是学习影视专业的,也想成为用影像表达自己对世界看法的导演,我一直在做着。贾导说电影黄土地对他影像很大,我想说他的小武给予我同样的影响。在中国拍电影的资源大多都被那几个人掌控着,极少有人为那些想拍电影,或很有能力却苦于没有资源的青年电影人,而贾导正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在今年组织了语路计划。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用影像去表达自己,这本书对于想这样去做的人或许是一个启示,没有说技术,而是说的一种思想,能让你有所悟。我相信中国的电影产业在不久将来会有一个繁荣时代的到来。
  •     从《小武》起,就爱上了贾樟柯的“纯粹”。此书是贾樟柯的心得小记,从《小武》到《二十四城记》,完整记录下了贾导的想法、意见、论坛以及前进史。此书虽轻巧,页数也不多,但和贾导的电影作品一样,句句干脆,不带半点儿水份,中意!。。。
  •     长镜头,烟不离手,底层生活,山西方言……小山回家,任逍遥,小武……我停在了贾樟柯的白描时代。
  •     有酒方能意识流,大块文章乐未休
  •     如果你能言行一致,如果你能继续悲伤。
  •     时有彷徨,常感无奈,但矢志不渝,挺可爱的贾科长,文笔、理论都很好
  •     这本书是姑娘向我推荐的,能让人很贴近地了解贾樟柯。继续加油,拍出更多的好电影。
  •     贾科长
  •     几年前读的,好像已经想不起来写的什么了
  •     作为我最喜爱的导演,可以看到他的一些想法。以及这么多年来他思想的一些变化。
  •     想明白用什么方法拍电影和想明白用什么态度看世界永远不可分开
  •     好导演的作品不仅要歌功颂德,要高大上,也有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对待电影的态度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敬佩贾导,敬佩每一位为国家展现真实面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人物,满分。(可惜书本落在飞机上了,于是毫不犹豫重新又买了一本)
  •     小贾这份执着成就了他!
  •      从一位“地下导演”,到得到国际国内认可,贾樟柯的成名有些传奇。艺术家的成就貌似依赖于作品,归根到底还是依赖于个人情智或修养。作为一部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是贾樟柯对其从影以来生活和思想的全面清理与总结,是他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读完此书,很容易理解贾樟柯为何成为一个传奇。

      贾樟柯像一个行吟诗人,始终关注着正在变革中的社会。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了四年、看了四年电影,却看不到一部跟自己所知道的中国现实有关的片子。贾樟柯感觉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实验。

      画家朱新建说,贾樟柯的作品是对社会有所触摸的。其实何止是触摸,贾樟柯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底层人物困境的表现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我们社会有多少像小武那样的人呀,可是有哪一位导演曾关注过他们并给予同情的理解?混混小武一样渴望友情、爱情、亲情,但曾经的朋友小勇已经漂白并将他拒之门外,钟情的梅梅被富商接走不知去向,父亲因家庭琐事把他赶出了家门。一切都是空的!当梅梅对着小武忧伤地唱起王靖雯的《天空》时,多少人为之动容。梅梅走了。有谁在意她灰暗的天空会因此而晴朗吗?贾樟柯始终惦记着他们。正是因为对现实和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使贾樟柯的电影具有浓重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我们的电影严重缺失的。


      贾樟柯的电影先获得了国际的认可,绝非因为他兜售了中国的落后或黑暗,而是因为他对人性或人的永远的困境的表现。贾樟柯的思想有着浓浓的卡夫卡的痕迹,即使看《西游记》也有自己的角度:《西游记》里没有反抗,只有挣扎;没有自由,只有法则。贾樟柯对人生是悲观的,在他看来,如来佛的手掌、观世音的紧箍咒都是困境的象征。他因此时常比孙悟空还头痛,但这种痛不仅是缘自个人的困境,更多的是为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小人物的命运所困。逃不出法则并不意味着放弃,悲观提升了贾樟柯的精神境界,给了他善良和务实,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精神动力,他尽自己的所能追求着“相对自由的空间”。贾樟柯悲观但并不孤独,拍电影是他接近自由的一种方式,电影给他带来了名利,但他拍电影的动力无关名利。

      正如贾樟柯在书中所言:“这个世界的人智慧应该不缺,缺的是勇敢。”看完这本书,相信许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影像诗人贾樟柯会永远保持这样一颗智慧而勇敢的心吗?

    齐鲁晚报2010年4月28日
  •     看完再去看贾导电影,要是没那么好就对不起我的笔记。
  •     有酒方能意识流
  •     标题可能过于激进,因为太多的大片把好导演活生生的给毁了,但也可能是他们的自残!对于贾樟柯我是一直关注着,很矛盾,一方面我希望可以有商业的注入让他的作品传播的更广,另一方又怕商业的模式毁掉了贾式风格。。。总之,希望他一直都是贾樟柯。
  •     "铁路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远方、未来和希望。"
  •     读贾樟柯的文字就如身边的朋友,他的文字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没有无病呻吟般的小资情结,很平实。在一天工作之余,或是在旅途上阅读,确实能给人带来温暖。

    书本以他96年至08年来的每部作品为主线,或是手记、或是感悟、或是访谈,很轻松,贾氏的智慧充斥于字里行间。贾樟柯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且一直在探求的的路上前行着,在他自然生动的镜头中,更多出现的是等车的人,卖红薯的小贩,闲坐树荫的老人,一切都那么自然,每幅画面里流露出的是生命的尊严,如他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生活就像一条宁静的长河”,让我们好好体会吧。

    对德.西卡和布莱松电影的推崇,影响了贾樟柯的电影叙事方式,青年时期在山西汾阳的生活经历,奠定了贾樟柯电影的基调。正是这些也注定了贾樟柯不可能成为流行文化,所以至今的贾樟柯仍然更像一个导演而不是生意人。书中从侧面也同时提到了他的团队和朋友,提到了一些创作时的轶事。在北航大排档的孜然辣椒飞扬中攒剧本,在北影附近小酒吧里与朋友喝酒聊天闲扯淡,锱铢如许。

    所以在当今社会中终日打拼的人们,去看看他或是读读他,无疑是一份绝佳的精神慰籍。
  •     贾科长对电影的爱很叫人感动。
  •     并未看过贾樟柯的任何一部电影。
    所以就这样来看他的贾想实在有些唐突。
    看了大半篇才抓到一些融入的感觉,又返回重看前面一些文字。
    不得不说,这是本将贾樟柯比较完整的显在世人的面前的一本书。
    集合了很多他的文章他的思想。

    如果你喜欢贾樟柯,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在杂志上的他的文章,推荐一看。
  •     初步了解贾樟柯
  •     兼具艺术家的敏感触觉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慷慨激昂。书中对艺术的探讨很有启发性。读完后最大的疑问:那个打小报告的人到底是谁?
  •     读书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     书中写出贾樟柯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以及他的一帮创作团队的一些感受。很能感受到贾樟柯对电影的诉求。看了他的手记,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电影。
  •     虽然贾樟柯的片子我也是买碟回家慢慢看,但阅读他的文字之后,我想以后会去电影院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票房,只为这位艺术道路上执着的朝圣者。电影,到底是不是娱乐,观后,一笑而过还是直面人生?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说,“民众中的大多数不是冷静且深思熟虑的,而是具有用感情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女性素质和女性态度,感情并不复杂,而是非常单纯和封闭……”容易被煽情所控制的人们,自然心向娱乐。如同贾樟柯说,没有了青春的人都爱眯个午觉……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个情怀,我们就能够去理解,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的一个狭小的世界里面去观望别人的生活,我们就能够理解”。
  •     依然是最爱的贾科长
  •     我没有看过他的电影,但却可以从书中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我也一样来自山西,来自中国民间基层,一样曾在山西大学附近接受过美术培训,一样喜欢一些记录当下的现实主义电影,所以,我喜欢贾樟柯
  •     贾樟柯和别的导演不同的是,他的电影里一直有诗人的身影,尤其死早期。比如《站台》中的西川。这也许与他自己曾经爱诗、写诗有关,他的电影中挥之不去的氤氲诗情不是偶然出现的,就像他文字的修炼也不是白白浪费掉的。选择与作家或诗人合作,也许正是因为贾樟柯并不只在意电影的感官效果和娱乐取向,而更在意电影对时代、社会的细微把握,对人性的深度阐述,对电影形式的不断探索。贾樟柯的电影改变了长久以来大家对于电影的定义,在纪实性的领域里,他拿出了自己的视角和思考。
    也许,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某一种生活里,渐渐失去了其他可能,我们自己也会渐渐感觉不到,会顺从,就范,适应它,只有看到他人的挣扎,才知道其实离我们相距不远。而一个电影导演显然要比别人更敏感一点,才能提前发现这一切。
    《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似乎也和《站台》相距不远。人的命运被某种力量改变,或毁灭,或重新来过。世界上最好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一个人总是知道自己要干点什么,而他又有所不同,他似乎不但知道,还喜欢说出来。《小武》之后的那些电影,仿佛都是借了这位导演的手和眼,讲述时代轰响之下人心的变迁,万象风化,诗意犹存。
    现在已经四十二岁的贾樟柯,外表柔和,但这是个心里“有一套”的人,虽然拍电影并非世界上最残酷的工作,却需要最沉着细密的心思,和直来直往的勇气。
    他说:“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     贾樟柯的电影手记,他的文字也一样可以,而且文字给了压抑中的人们感动,信念和遐想空间
  •     朋友推荐我一定要看着本书,说是即使今年不看任何文字,这本书一定要读。

    一段时间以来,我开始排斥关于电影人的书,尤其是关于新电影人的书和新出版的关于电影人的书。我不希望自己浪费掉大把的时间,最终还落得被精神强奸的挫败感。

    但是,《贾想》竟然让我如此血脉喷张,我在地铁上读,等人时站在马路喧闹的街头读,窝在家里墙角读,蜷在我的书架旁读......除了不由自主的想读下去读下去,我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看贾樟柯的作品,我对他又爱又怀疑,这就像对自己挚爱的人,你觉得他已经好到极致好到不可替代,但是愈是如此,就会愈发害怕自己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现象。这是一种由爱而生的狭隘和疑惑,这是一种爱并怀疑着的状态。但是,细细读下这本书,我终于搭起了自己心目中一个饱满的贾樟柯,一个导演,一个男人,一个内心波兰浩瀚、而且有着土地与汗水交杂的性感意识的知识分子、一个良知单纯善良的电影人。我相信,即使存在某种假象,但是没有欺骗。

    不论是不是电影从业者,有有必要看看这本书,你完全可以抛开电影,仅仅看一看这样的时代,有一个如此真诚的人带着一份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朴素的宗教情结在任性的坚持,在清醒的坚持。
  •     贾樟柯的文章、演讲、访谈合集,从自身经历出发来谈,有亲切感。《三峡好人》部分,给我很大启发,不能再说拍文艺片就不要怪票房不好,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是出于观众的选择。 作为一本书,还是略显单薄。
  •     还能怎么告白呢,“他是他电影最好的理论家。”无论是用画面还是文字,他都能把最暧昧模糊的,变成房间里不能被回避的大象。“因为在20世纪79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中国北方很多家庭在装饰房间的时候,在1米以下会油上绿色的墙围。”像这种最无关紧要而又熟悉生动的细节,每每被他提及,都是惊喜的时刻,同时为他的才华和为我被打捞的记忆。
  •     现在一看大家诚心在谈如何做电影,就总有热泪盈眶感。“知道一种生活里缺少自由,而不背离它,是无勇。”大概是被这句说中了,勾起对自己的不满。贾樟柯似乎是国内导演里比较喜欢文字表达的,尤其写他与很多导演的相识,从他们那里得到力量,就像被前辈领着,边成长边仰望。
  •     我个人很喜欢贾樟柯导演
  •     7分。首先,贾樟柯对于自己的电影和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但近期的电影里他所想表达的和他所能表达的有一定差距。 其次,贾樟柯逐渐从小众变成大众,很多小青年想装得高大上基本就用贾樟柯,不知道是好的现象还是坏的现象。再次,贾樟柯似乎不太喜欢进行题材上的创新,他只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
  •     贾樟柯说:“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一种方式。”读《贾想》,从中读出平淡中的自由,自由中的真切。
  •     看这本书之前对贾樟柯的了解仅限于娱乐新闻里的内容,看了书之后才发现贾樟柯是个有才情、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非那些著名大片导演所能比。什么时候他的电影都能在国内公开放映了,我们的社会就会进步了。
  •     电影给人的思考各有不同,所以这本《贾想》虽然作为贾樟柯本人对自己电影的阐述和解说,我还是更愿意把它看成贾樟柯借电影用文字对社会另一番思考,因此作为作家的贾樟柯,其文字的思考及尖刻准确一点也不必电影差,所以在此向各位爱书人推荐之
  •     谢谢贾科长让我沉下心来思考自己思考他人。
  •     一直以来很喜欢贾樟柯的电影,现在大学毕业了,想写关于贾樟柯的论文,于是买了这本书,可以更多的了解他的创作故事,很不错的书。
  •     贾樟柯导演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很真实,对生活有爱
  •     前几天偶然读到名导贾樟柯所写的随笔,便立即买了他的书,曾经只听说贾导的电影不错,谁知他的文笔如此好,以致我未看他的电影便先拜读了他的文学作品,其文语言犀利、鞭辟入里,让人读来很觉痛快淋漓。贾导在《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文中写道:“我们的文化中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崇拜,而且似乎这也是获得话语权力的资本。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认为自己的经历才算苦难。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从而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以苦难为资本谋求功利、固守传统的不正常的思维模式。贾樟柯更深入论述道:“年轻的一代未必就比年长的一代幸福。谁都知道,幸福这种东西并不随着物质一起与日俱增。我不认为守在电视边、被父母锁在屋里的孩子比阳光下挥汗收麦的知青幸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恼,没什么高低之分。对待‘苦难’也需要有平等精神。”这些观念明确的文字强烈表达了一个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导演呼吁解脱文化禁锢,倡导独立、现代精神的愿望。读过此文,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关于“苦难”思考了很多。我想,最重要的我们要以平等的精神正确地对待苦难,让我们的经历发挥它应有的正面作用,力戒几种负面的认识:一是耽于苦难。这大概是最软弱的一种表现,面对苦难不敢反抗,不愿寻求改变,而是怨天尤人、沉湎其中,虽然受苦,但是没有风险、更加安全。二是固守苦难。这种观念是不少人抱持的,但是可能并没意识到。他们把经历过的苦难当成了资本和荣耀,自以为无形中拥有了代表其他人的话语权和支配权。三是遗忘苦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忘本”,视所经历的苦难为仇敌,一旦脱离,便完全置于脑后,灭除之、抹杀之。我想对待苦难需要一种平等宽容的心态,牢记我们的历史,但绝不能把苦难作为装潢,更不能作为干涉他人的武器。我们不能背负苦难前行,而应把苦难投入我们的生命熔炉,内化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强大能量。“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生命就像一条宁静的长河’,让我们好好体会吧。”
  •     网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就先去看了下简介,看了小武,三峡好人。。。贾樟柯确实是位好导演。。。
  •     科长的电影看的不多,特别的情感也还没有,但不得不为其中的几段真知灼见所折服。
  •     喜欢的导演贾樟柯,每一部他的片子我几乎都看过~很有思考价值的写实的片子,风格我超级喜欢~这本书我也很喜欢,记录了很多片子后面的故事~和贾樟柯的想法
  •     我一直喜欢贾樟柯的电影,平淡的叙述中流淌着沉重。他的文章也不错。
  •     错字不少,贾樟柯访问的合集,但不妨碍对其内容的欣赏。作为一个导演,贾樟柯的文字能力令人惊讶,当然,文字背后是他对人、对社会深刻的思考。
  •     科长将我带离,对他的爱让我成长,并与旁人区别。
  •     贾樟柯是我情感上的亲戚。
  •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每个人最接近自由的方式
  •     不错
  •     贾樟柯电影手记 详细的介绍了贾导演的导演生涯。
  •     当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抱希望时,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些,像贾樟柯这样的导演才是在拍电影,而那些“孙子”导演,我实在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了解贾樟柯,这本书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     “从汾阳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全世界,让我觉得人类生活极其相似。就算文化、饮食、传统不同,人总得面对一些相同的问题,谁都会生老病死,谁也都有父母儿女。人都要面对时间,承受同样的生命感受。这让我更加尊重自己的经验,我也相信我的电影中包含着的价值并不是偏远山西小城中的东方奇观,也不是政治压力、社会状况,而是作为人的危机。”
  •     很早以前读的了…
  •     电影和文字几乎难分高下,文艺青年贾赖赖。
  •     从这本书开始了解贾樟柯,说的很到位,把该有的人生体验(最大篇幅是关于电影)都描述出来了,很值得看。
  •     果然两天搞定外加两部电影。Y先生跟着贾科长去搬砖了,我惭愧地没正经看过人家片子,连个签名也没想要,Y先生说看看小武吧,我就看了,然后把书也看完了,不是正经学导演出身的科长让我知道学文学学电影史也是没白学的嘛,片子写完拍完再没法见人也要厚脸皮去搞事情,这就成了呗,Y先生还在搬砖……
  •     喜欢贾樟柯的电影,特别是《站台》《三峡好人》,我有他拍过的所有电影DVD。但是他的书爱讲一大推理论,不像他的电影那么质朴和生活化。另外,在书中对他的访谈中,感觉到他爱搞另类钻牛角尖和对第五代的垄断地位很不满,幸亏电影里没有这么多痕迹,如果哪天他突然喜欢拍那种莫名其妙显示高深的电影就完了。。其实顾长卫的电影也不错,他们风格是一路的,如果哪天他俩一起合作那就有意思了!
  •     他的电影,我只看过一部 -《世界》。看过之后我难过了好几天,从此不敢再看贾樟柯。要诚实的面对时代和生活,着实不容易。《小武》,《站台》等已经等躺在电脑里很久。

    我一直相信,艺术家的根本就是把他最想表达的东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不是别人最想表达的,也不是别人希望看到,艺术,只关乎自己。在这本书里,“假科长”用各种形式说明了拍片动机,镜头安排的原因等,和他的电影一样,透着现实的人文关怀。

    假科长”成长的县城,像中国千千万万个县城一样,生活是停滞的,县城的昨天和今天一样,县城的明天和今天也是一样的,没有日新月异,只有日复一日。县城青年如果不走出来,那么读书时代的完结就是人生发展的停止,没有螺旋式上升的明天,也没有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生活如死水一般,静静等待衰老和死亡。

    “我们这代人口口声声说是在追求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认为艺术必须活生生表达这个时代。其实我们都没做到:第五代导演没做到,我也没做到,我的上一代更没有 做到,因为不允许。上一代的原因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你不能说真话;我们的原因是长 期不让你说真话,一旦可以说了,你未必知道怎么说真话。”刘旭东在为这本书的序言中说到。

    非常非常有诚意的一本书
  •     贾樟柯,这本书里有作为一个人对故乡、生活、朋友、父母、人际关系的现实触感。也有作为"假科长"对电影创作、电影思潮、电影本身、镜头语言的一些的真心话。同时,还有一个对国内所谓大师及作品的一些微词,有些笃定偏执的私人情绪。12年一轮回,贾想的很多,说的也不少,予自己也有同感。
  •     贾导无论是电影,还是书,都透着一股子真诚。这本书讲了很多关于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想法,对于理解贾樟柯电影有很大帮助
  •     我喜欢贾樟柯的真诚,这种真诚在现在中国的导演身上已经不多见。这本书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电影人和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的真诚。不像一般的杂感,值得细读。这是了解他电影思想和个人气质的很好的一本书。
  •     去年在新闻发布会上见到贾樟柯,人个子不高,很谦逊,真诚。这本书是他拍电影的一个手记,喜欢的人会爱不释手。
  •     躺在床上翻看贾樟柯的《贾樟柯电影手记》从起初的小武到后来的站台。看的我既兴奋又悲伤。难过的睡不着觉,索性爬起来写点什么。书中有写到杨德昌的《一一》,这一部让我从开始一直紧张和心碎的电影。那一句“我才七岁,但我觉得我老了”在这里我不谈杨德昌,不谈他的电影。单纯的说书中提到在法国,在这么长的电影结束后,满场的法国观众几乎无一人退场,大家鼓起了掌。面对银幕,面对刚刚消逝的影像,我们都看到了自己。久久不能平复的我,在小武,站台,任逍遥,二十四城记等等之后。我真正感动的是贾樟柯对于人,对于社会大众的精准把握,和对于电影对于所谓的第五代导演评论的共鸣。
  •     贾樟柯早期是写剧本的,文笔很不错,这本书也算是对自己电影历程的一个交代,文字诚恳真实。
  •     要想知道贾樟柯导演电影背后的故事,可以看看
  •     对于想创作的人来说,还是能从经历中咀嚼出几分鼓励的。
  •     这本书是贾樟柯一些采访的合集,有他自己的笔记也有一些对谈。对他这个人和他的电影有兴趣话,这本书应该不会让你失望,很真实也很真诚的记录了他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     昨天晚上一口气把书看完,感慨良多。记得第一次看贾樟柯的电影《站台》,一下就被他的那种电影叙事方式吸引了,好像什么也没讲,但那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因为太真实了以致你忘了是在看电影,而以为时光真的倒流了,而你只是沉醉往事当中。看着人物的健美裤,大波浪发型,蛤蟆眼境,我和爱人相视一笑,那可是七八十年代的最流行的元素啊!导演知道怎样在朴实的风格下,去发现去寻找一种诗意,而这些元素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书中提到的作者喜爱的两位导演小津安二郎和马丁西科赛斯,其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津的电影从不煽情,而只是敏锐的捕捉感情,他的故事往往只是一些闲情散景,他给你极少,又给你极多。马丁接到加州学生的电影作业(地址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寄来作业),说不要以为是我在帮他们,他们是在帮我。每次看他们的作品,我才知道什么是新电影,自己有多老。

    贾科长的《站台》你买了吗?
  •     贾科长 这是对书的客观评价
  •     看了他的文字,竟然心甘情愿的成为他的影迷了。他的电影作品虽然看的很少,但是看过的都喜欢,这是一位电影人的诚意与魅力。读他的文字会觉得很过瘾,能感受到他对电影的专注与热忱。这个时代需要贾樟柯的电影让我们来正视生活,感受自己。他的电影,是只拍给真正喜欢电影的人的,真好。
  •     贾樟柯是好导演,连文章也写得这么好,估计去当作家也不逊色。他的文章情感真挚,文字凝练,见解发人深省,渗透着个人的生命意识。看他的文章实在是一种享受。
  •     贾樟柯是个人比较喜欢的导演之一,有自己的想法,不流于世俗,关注小人物命运,这本书是他内心独白的很好表述,经典必留
  •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 但后来有了。
  •     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     贾导的人生感悟吧,文字功底还是挺强的
  •     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
  •     贾樟柯是我非常喜欢的拥有人文关怀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不浮躁不浮夸,小人物却有大情怀,看他的导演手记,其实是对他所拍电影的背景回顾和自身理解,还有不少有益于专业的话,值得一看~
  •     贾樟柯是中国难得的文艺导演,很真实,很朴素,低调
    他能让人平静 思考
  •     一向喜欢贾导的作品,平实,关注底层,时代记忆。看了《贾想》之后,发现贾樟柯不光是导演、更具诗人气质和思辨风范。书很好,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该看看。
  •     大二时,第一次接触贾樟柯的《小武》,说不出的喜欢。时隔两年,我看到《贾想》的封面,忍不住想拥有,很久没有看电影了,确切地说是很久没有看非商业电影了,呵呵,看完这本书,我去看了贾樟柯的《任逍遥》,我想我以后还会陆陆续续地去找他的其他电影来看。
    作为一个导演,他的语言有时很激昂,有时又很平实,我很喜欢。
  •     好多评价真是一针见血,‘’拍电影得愿意去面对真实的世界,愿意去展现人性深处的弱点和龌龊。‘’真的是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该浮躁,不应该敷衍,首先认真,再率性而为。做学问,学知识更不该只是单单累加向旁人吹嘘的资本…… 问题来了 贾樟柯和张艺谋是真撕过?
  •     书的内容是不错,导演本人就像是一个电影评论者,真诚,还有专业水准——毕竟人家是文学系毕业的,有理论基础。
    但是,抗议贾樟柯的责任编辑,怎么可以那么做呢?每页下半部分留的空白很大,浪费纸张啊,本来一百多页就行,结果留白这么多,坑人。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购买的。
  •     文字出乎意料的有力量,对于态度和艺术精神非常执着,希望我能够永远对自我有着不安与怀疑,像你一样
  •     科长还是很擅于表达自我,且不失叙述美感。
  •     看过这本书后,几个月其它书都看不下去。厉害了,我的柯~
  •     贾樟柯文笔不错啊····
    导演写得书都很好看呀···
  •     2015年秋。读过之后,也是会常常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在我有限的阅读生涯里,贾的文字是少有的、总能触动我打动我的那一类。喜欢他的文笔,欣赏他所关注的东西。读得越慢,就越回味无穷。
  •     书的质量不错 都是贾樟柯对自己电影的解读 和一些艺术评论 适合喜欢电影的人
  •     旅行到桂林,在刀锋书店翻阅完,听情怀导演讲述自己的故事,情怀不是褒义词。
  •     当我第一次看贾导的电影,看的是《小武》,没有什么样的感触。时隔三年的时间再去看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很想知道贾导的一些拍摄初衷,这次看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方面去了解了贾导的思想。我只能说只有认同贾樟柯导演的人,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去看他的电影,去读他的话。他对于中国电影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这本书值得推荐,希望可以给书友提供帮助。
  •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一句话 足以让我记得贾樟柯

    他的电影没有看多少 看了这本书 他的言谈之间 突现他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
    在当下中国的导演中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有康洪雷

    谢谢他们的执著 与真诚!
  •     贾樟柯一路走来的思想心路,极其真诚。
  •     很好,能近距离了解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了解贾樟柯
  •     很喜欢贾樟柯导演,他的书很好,很喜欢,有内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和贾樟柯讲话的时候,他散发出的那种谦逊和不会被人打破的平衡感会莫名的使人安定,比起电影,文字,我更喜欢他的态度。(抛去社会价值,他本人的价值更高一等)
  •     后文艺时代的诗人
  •     贾导在1996年就写过的问题, 在到2008年的十年间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让他更加沮丧甚至绝望(《三峡好人》vs.《黄金甲》事件)。又过了十年,情况越来越糟糕,贾科长似乎也不是拍《小武》的贾科长了。
  •     贾樟柯这个中国曾经新生代导演的希望和最看好的导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