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 中国电影史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04327840
作者:钟大丰,舒晓鸣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从电影诞生、传入中国到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趣之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从无到有,奠定了初步的事业和艺术经验的基础。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们为使是电影这一外来的新生艺术在中国扎下根来,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一、电影传入中国1.最初的电影放映电影的发明,经过了19世纪许多科学家无数的探索和实验。但它真正诞生的日子,通常是从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他们摄制的《工厂大门》、《火车时站》等最初的电影片断时开始算起的。电影形成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迅速向全世界扩张的时期。电影这个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奇发明,也随着殖民者的足迹迅速地漫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也很快传到了中国。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活动取得成功之后,便迅速扩大他们的影片生产和放映范围。他很快派出了几十个人到世界各地放映影片和拍摄素材,其中有的人也来到了中国。在现存的卢米埃尔的影片和资料中还可看到当时摄影师拍摄的中国集市上卖煎饼、理发的人们等镜头。中国人最早看到的电影也是由外国人带来放映的。1896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中秋节),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中推出了一种新鲜玩意儿,人们管它叫做“西洋影戏”。这是关于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纪录,它仅发生在电影发明的半年之后,这次放映据说主要是法国影片。第二年的夏天,1897年7月,又有美国人到上海放映电影。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第一节  时代变革带来丫电影的变革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二节  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结束语主要参考影片主要参考阅读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电影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图书封面


 中国电影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绪论:马克思的话,本书的目的。1、电影史是学习电影的基本功(1)电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结合的产物(2)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3)电影的发展受技术条件发展的制约2、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1)中国电影与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2)创作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3)与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紧密的联系(4)中国的电影技术水平一直比较落后(5)各个艺术部门发展不平衡(叙述强大,造型等艺术技巧落后)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2)第一节:最初的尝试1、电影传入中国(1)最初的电影放映(1896中秋上海徐园杂耍游乐场的西洋影戏)(2)独特的放映方式(戏院茶楼)(3)作为帝国主义经济文化侵略的外国影片输入(红圈、黑衣盗)2、中国初期的电影生产和电影企业(1)最初的拍片尝试(1905年泰丰照相馆定军山)(2)商业投机风潮与中国电影事业基础的初步开创(1913难夫难妻、庄子试妻,1917年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片部)(三大公司:明星、天一,邵氏前身、联华)第二节:“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1、郑正秋与影戏传统的建立(1)郑正秋和张石川(2)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10月28号的单,但是现在还没收到呢...|||
  •     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难看呀
  •     三观太老
  •     作者对电影和电影人的主观评论过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颇重,且主要是对大陆故事片的梳理,未提及港台电影(史料不足等原因),说是“中国电影史”有些言过其实
  •     我党……
  •     又专又红 竟然看完了
  •     中共电影史
  •     教材
  •     应该改版了
  •     看完后对中国电影了解了很多,不过受意识形态主导比较严重,北影考研参考书
  •     考研必备呜呜呜。党的意识形态浓厚,建立一个框架吧
  •     乏味!读起来形同嚼蜡。简单的介绍,太少了,居然没有港台电影。遗憾。这种教材,学生怎会爱看?
  •     改名吧 中共电影史
  •     两星全给前三章
  •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材怎么纸质还这么不好,不过好像是正版,其他还可以。
  •     我真心是吓到了,才看了几页真觉得有些迷幻
  •     很专业,难易适中,浅显易懂,适合我自学~~~~~~~
  •     建国以后到78年以前的电影史,简直是辣鸡。
  •     历史比较概括 讲得不算细致 不过适合大致了解电影史
  •     循着它,一边阅读一边观影,看了不少确实很牛的中国电影,对许多电影前辈肃然起敬。“谁会在此默默续写诗篇,把闪光的生命献给蓝天”——许巍《心愿》
  •     意识形态色彩蛮重的
  •     49年以前的可以,76年以后的可以,还有案例分析。中间的算是社会史,看的心疼。何时才能自由?
  •     适合学习影视的人看,比较详实,蛮好。
  •     某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专业 指定教材 不然我肯定不会读这个版本 1,内容凌乱 对导演所拍摄影片不顾年代顺序统统码出。2,太多个人评断,很政治化!3,缺少对港台电影研究以及第六代导演的叙述。
  •     比较能看得懂,老书了,想了解看看还好,但限于篇幅,有些地方还是一笔带过了。
  •     电影史观念比较陈旧;不过对中国电影做一般了解还是足够的。
  •     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4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独具魅力!我党电影发展史~!
  •     对于中国大陆电影发展做了精炼的总结。
  •     比另外一本《外国电影史》好得多,至少在语气和态度上。不过也就只写到了89年,意味深长。
  •     结构真的好乱
  •     学电影必备。。。。。。。。。。。。
  •     前天晚上下的订单,今天中午就到了,速度不错。封面之类的也没有什么问题呢。总体不错吧。
  •     中国有电影,都在历史书里面了
  •     考研必备。
  •     不错~专业书考研必须的,我考上的话就好~哈哈
  •     很喜欢、以前就想买的书
  •     三星给前三章的钟大丰老师。后三章一股脑的先介绍背景再把同一时期的作品一起介绍真的很混乱。本身背景导演的创作风格跟作品就不是分离的,这样割裂开来很没有整体感。最后只能是导演的创作风格也没介绍仔细,作品也是一笔带过,对艺术特色完全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     在阅读中,非常好
  •     后半部分写得太烂。
  •     #不会再看第二遍#
  •     一本很牵强的教材。本来就是放在世界电影史上无足轻重的一段过程,硬生生罗列了二百多页事无巨细的事情,也罢,如果不把使命感当做绑架的话就捏着鼻子灌药似的看下去。最后最令人厌烦的,是那种“辛苦的创作劳动”“揭露黑暗”一类充满阶级味儿的词汇,政治干预教育实在让人忍不了。而且我想看中国电影史真正的大事件,第五代却被挤在一个末尾角落,2013年修订的版本却一点不提第六代的事儿,文革一批样板戏倒是介绍了几十页。擦
  •     考研
  •     不用评!
  •     很失望,质量太差了。
  •     没有补充是最大遗憾,拿来作入门书籍可以的。
  •     建国之后,一片狼藉。
  •     不想承认自己看过这本书,而且是班里人手一本哦 呵呵
  •     真的有点差
  •     考试书
  •     书很薄,内容偏少。不过可以看看!
  •     虽然比较简明,但观点显得陈旧,关于中国电影史的著作渐渐多了起来,建议看新一些的.我还买了陆弘石的中国电影史,感觉比这个版本好些.中国人写的自己的电影史,其实都有局限的.尤其这本.现在看来政治的色彩太浓了.片面.
  •     车轱辘话来回说……逻辑不清晰,狭隘的理论堆砌,意识形态单一。不能因为中国电影比外国电影差,编中国电影史也这么不走心吧。
  •     纸张太差了,太失望了,感觉被坑了。印刷好像以前油墨印刷,一看就是盗版书,你不要怀疑,买了肯定后悔!早知道淘宝了
  •     很好的东东 值得拥有
  •     这种书肯定很枯燥的,不过肯定能学到不少
  •     使用教材,考试必备。
  •     钟大丰的角度还蛮有意思的,舒晓鸣部分就是红本的扩充版
  •     不管是不是电影专业的学生,还是普通的影迷,看看这本书还是很开阔视野的,毕竟是北影的专业教材啊
  •     只适合随便看看的一本入门读物。
  •     基本最垃圾的教材,意识形态气息严重,对电影历史过于简略,一个天云山传奇,因为反文革能讲十几页…而且过于以电影学院为中心了。
  •     毕竟是九十年代出版的书,难免有一些局限性,概括的性质太大。
  •     薄,但抓了重点,考试看的话不够使,得补充。
  •     好书啊!中影史速成我就指这一本!
  •     简单,明了,研究电影的朋友必备,但这本书远远不够表述《中国电影史》,主要原因资料不全,推荐《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册)。
  •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给你介绍以下几点:
  •     还没收到呢!!!!气死了!都十天了!这是教材!谁自己会买这样的书?
  •     我手里的已经是13年第九次印刷,错误数字、符号、错别字都是我看过的正版书里最多最明显的。编辑可以拉去浸猪笼吗?
  •     拿到手后翻了翻,一个感觉,盗版的吧。或许是质量问题吧,毕竟定价才18
  •     “新时代否定旧时代、新政权否定旧政权、新阶段否定旧阶段、最近的例子是新中国否定旧中国,“文革”否定(新中国)“十七年”,新时期否定“文革”。”
  •     不怪书,只能说中国电影史政治性太浓了。
  •     中共电影史…
  •     不是细读,来日再补
  •     这本可以和李少白那本互补着看,
  •     值得买也值得看!!!!!!!!!!!
  •     完全就读不下去嘛。。。。
  •     。。。
  •     速度很快,包装很好,服务很好
  •     内容比较丰富,文风通俗,易读性强,不过仅更新至89年,没有再版非常可惜,就目前电影产业发展形势来说应当增加。书本设计略差,纸张不好。
  •     和道长的一起看的 这本更框架
  •     哎,有些东西真的重要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