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调头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 不准调头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1866714
作者:张秋
页数:432页

章节摘录

  1 救赎母题:危机伯格曼在世界电影大师中,无论他的电影,还是他本人的人生经历,都无疑最具典型的救赎意义(如序言所述,此救赎非单纯结果意义上的救赎)。本书中述及的另外9位大师的救赎母题:囚困、焦虑、疏离、孤独、迷茫、沉沦、罪恶、欲望、残酷,在他的影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涵盖。

内容概要

张秋,江苏无锡人。1988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监狱管理系统呆过四年,并在某著名监狱当过一年管教,对于人性的善恶与救赎,有了难得的体验。1992年始投身媒体,从南京漂到深圳、大连,历任编辑记者、副总编、总策划,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从事期刊管理。1995年获南京市首届优秀编辑、记者,1996年获南京市首届十佳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先后为国内十余家媒体撰写个人评论专栏,曾获第八届中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读书、看片、写字,为人生三大嗜好,近几年尤其沉迷碟海,连续保持近千部的年吞吐量,每天过着真实与虚幻的双重生活。著有《第一镜》。

书籍目录

危机——伯格曼(瑞典)  危机人生?他人即地狱  上帝是否存在,以及为何沉默  四个“斯”的四位一体  人格中心被恶魔占据  爱的奥斯维辛?人性的孤岛  梦幻与现实?时间与记忆  生存、信仰危机    A.《第七封印》:追问上帝,博弈死神    B.《野草莓》:一个老人的反省.忏悔与救赎之旅    C.《处女泉》: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将是容许的    D.《犹在镜中》:爱是否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    E.《假面》:遭遇人格分裂与生存迷雾    F.《芬妮与亚历山大》:掉进了自己的童年世界  家庭、亲情危机    A.《呼喊与细语》:冷漠,比死亡更可怕    B.《秋日奏鸣曲》:我想让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无助  爱情、婚姻危机    A.《婚姻生活》: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    B.《萨拉邦德》:释怀,难以释怀囚困——布烈松(法国)  冰冷铁栏中的苦苦仰望  电影,即是他的“牧师日记”  囚困与自由  罪恶·苦难·死亡  站在冰冷铁栏中对神光的苦苦仰望  痛苦是牢笼,而爱是自由  艺术自囚·锁链无非是自由的装饰  信仰与使命    A.《乡村牧师日记》:一切皆为恩宠    B.《圣女贞德的审判》:火光中呼唤着耶稣的名字  抗争自我    A.《越狱》:只有自救,上帝才能救你    B.《扒手》:以放弃自由而获得自由  现世苦难    A.《巴尔塔扎尔的遭遇》:驴子成为丑恶人性的殉葬品    B.《穆谢特》:当生活成为一种凌辱    C.《金钱》:伪钞吃人事件焦虑——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疏离——安东尼奥尼(意大利)孤独——文德斯(德国)迷茫——特吕弗(法国)沉沦——大岛渚(日本)罪恶——波兰斯基(波兰)欲望——阿莫多瓦(西班牙)残酷——金基德(韩国)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选择救赎作为总引线,从十位电影大师处挖掘了人性中极具普遍意义的十个“救赎母题”,试图从大师储量丰富的油矿里,集中地引发一次精神经井喷。
它融合了大师情感的经历与体验,人格的形成与演变,思想的传承与呼应,艺术的勾连与探索,以及对其相关作品及其心里动因的解读。
这是一本试图触摸大师灵魂中痛苦的烈焰,并从中取暖的书,也是借助于大师,对人性及个体伦理的一次扫描,而书中的十个母题,便是开启大师电影的十把钥匙。

图书封面


 不准调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挺好的一本书却没人读,这年头什么书都是一炒就火,一火好看不好看都不重要了,人人都说我正读《不二》呢,我正读《青春》呢,生怕被话语权八卦权抛弃。在这没人的地界儿,我先留一笔吧。不知道有多少人习惯看完电影再看影评,这本长篇影评也如数道出玄机。
  •     《不准调头》用笨拙的方式提到一共十位世界电影大师,像一本敦厚的“八股文”。“罪”是基督教对人的理解核心内容之一。奥古斯丁曾经把圣经中的“罪”观念解释成“原罪”(original sin),并将其与亚当的过犯联系起来。伴随着“罪”的产生,“救赎”也就出现了。我们来留意一下书的那些关键词,按照书籍本身的顺序来进行诠释。一,危机——伯格曼(瑞典)。与宗教断裂的伯格曼不止一次在作品中诋毁上帝的存在,他在其作品中呼吁着“爱”的出现,只有爱能解救人们所处的危机环境中,这是伯格曼式的痛苦,他把上帝替换成了“爱”。二,囚困——布烈松(法国)。1959年的《越狱》最显著地表达了布烈松对“囚”认知,至今所有以“脱囚”(越狱)为主题的影片,包括近年最火的电视剧《越狱》都在重复着对囚困的救赎。三,焦虑——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蓝色的救赎之爱,白色的脆弱之爱,红色的迷茫之爱……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从来没有悲剧。四,疏离——安东尼奥尼(意大利)。我曾经以为安东尼奥尼会继续保持永恒的绝望,可是他90多岁的时候居然拍出了《云上的日子》,安东尼奥尼完成的是对自己的救赎。五,孤独——文德斯(德国)。如果过多探询公路片的意义,会得到无尽的孤独。那么为什么还要上路?为了不再孤独。六,迷茫——特吕弗(法国)。这位西区柯克与巴尔扎克的弟子,在迷茫中不停奔跑,在安托万半生的奔跑中,寻找爱。七,沉沦——大岛渚(日本)。你看过郁达夫的《沉沦》吗?就是那个被称为“模拟的色情狂,本质的清教徒”的人写的书。八,罪恶——波兰斯基(波兰)。请你给魔鬼生个孩子,罗丝玛丽;去死吧,苔丝;欢迎来到第九道门,科索;你又在纵欲,奥斯卡……这不是梦,这是梦魇般的波兰斯基电影。九,欲望——阿莫多瓦(西班牙)。如果我是一名牧师,我会认为阿莫多瓦即是魔鬼的化身。十,残酷——金基德(韩国)。金基德的一系列残酷向、暴力化、边缘类电影,从不把人性审美化,他是残酷的,甚至对于观众。电影是“雕刻时光”的作品,表达的不仅是单纯的影象信息,人类的矛盾与欲望都被印在胶片上。《不准调头》中的十个母题,是电影大师精神世界的十个原点,也是开启大师电影世界的十把钥匙。读完本书,列举出人类困境的十宗罪,我们自己已深陷重围。
  •     这个张秋,不是哈利·波特倾心的恋人,我几乎每周一次见到他,是在一张名叫《上海壹周》的报纸上。中国写影评的人车载斗量,但能给我们提供文字新鲜感的却没有几个。张秋不像一些女性写手那样善于抒情,他也几乎不与潮流齐步,自己看自己的,自己写自己的,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或许正是这种沉默吸引了我。《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已经是张秋的第二本书,依旧秉承了他本人低调的气质,作者照片里也是隐约的半张脸。这是一本怀抱庞大野心的著作,让我们来看看张秋讨论的这些名字:英格玛·伯格曼、罗贝尔·布烈松、克里斯托弗·基耶斯洛夫斯基、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维姆·文德斯、弗朗索瓦·特吕弗、大岛渚、罗曼·波兰斯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金基德。我想如果单单把其中的某一个人拿出来,都是可以写一本研究专著的。这些名字我们很容易在文艺青年那里听到,但是你如果继续向他们深究一些细节问题,那很多人就会招架不住了。是的,很简单,但也很艰难,想看遍这些导演的电影,你必须经历许多孤独的夜晚,而张秋做到了。事实上,张秋的文字并不是让我们有兴趣更加深入地去探讨这些导演的拍片动机,他所提供的解读让我们明白了一部电影能够实现的无穷可能性,你想找到什么,关键在于你自己。比如他贴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身上的标签是“焦虑”,而我觉得《蓝》《白》《红》所具有的“悲悯”更打动我。如果一个导演不愿对公众敞开他的心灵的话,每个观众的感受都将与他们自身相关。这种感受来自于他所处的环境,来自于他所领受的文化熏陶。抛开张秋苦心经营的文字,我更愿意将这本书作为一个标志,一个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间中国城市青年的文化生活记录,包括他所看到的电影和书籍。从录像带到VCD再到DVD,技术的进步使影像复制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清晰,更加廉价,学院的神秘感被完全打破。过去一名教授倾尽心力才能完成对塔尔科夫斯基的膜拜,现在学院外青年面对的却是一片无比富饶的大地,曾经无比渴望的经典电影,现在都唾手可得。当观看不再成为某种特权(想想当初那个名词——“内部电影”吧)时,打破学院派主宰电影阐释的局面就成为可能。伯格曼的影像不再是电视节目里的惊鸿一瞥,他的作品可能就在离你家几步远的碟片店里等着你。张秋的这本书正是有赖于这样的一种亲近,成本低廉,感觉甜蜜得近乎荒诞。这十个导演中,除了特吕弗、文德斯、波兰斯基的个别作品在影院里偶露峥嵘之外,其他就像张秋自己说的,观看它们都拜“家庭影院”所赐。这种与导演贴近的方式,不再具有影院里集体狂欢的共鸣,而是变成了面对面的个别交流,无疑,把电影当作艺术手段的导演更容易在这种“家庭影院”的氛围中显得身形高大。在书的最后,张秋提供了一张他的参考书单,那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影迷的阅读兴趣,除了大量与电影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找到这一二十年间在中国知识界传诵的名字:尼采、叔本华、舍斯托夫、海德格尔、本雅明、萨特、加缪、桑塔格,还有最近的克里希那穆提,正是这样的阅读经历与观影经历的合流,才有了这样一本著作的诞生。如若以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张秋的这本著作,其历史标志意义显然比文字美感来得更为重要。在鱼龙混杂的中国内地影评书写者当中,张秋显示了一种高超的鉴赏力和诚实的态度,这种鉴赏力驱使他没有追随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因此也使得他的书有了阅读的价值。他的诚实更是建立在一种“资深观看者”的共识之上:当我对他把金基德与其他九人相提并论而感到迷惑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和我是相同的想法,只不过,他承认是自己对金有所偏爱而故意为之。对于这样的“小动作”,我们不会不待之以恕道吧。 《文汇读书周报》 庄南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给朋友买的,看样子很不错的,看到有特吕弗
  •     分明就是我们的生活
  •     我觉得是神书一本
  •     善于引述
  •     大师都挺会折腾
  •     救赎 中文的写电影真有料
  •     这才叫电影。
  •     朋友介绍给我看的,比较艰涩,一定要亲自看过作者介绍的电影后,在来回味,会发现,这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但这是这个作者的观点。
  •     看似深刻。。。
  •     对波兰斯基《水中刀》的理解很到位,我喜欢~
  •      游船、、、、、
  •     救赎,救赎,救赎刚翻开书明,越读脊椎越是发凉,人生,如此的缺失,怎能救赎?如今慢慢的暖了起来只因为那一个字的力量。但愿,能够。
  •     过多的揣测只能显示出自己的无知
  •     大师之集合。
  •     “你不要去读那些文艺评论的文章。”
  •     这是我没有看完的书,真的好沉重;人性的讲述太过悲观了些。
  •     还很喜欢。一度在我刚踏入电影世界的时候,成为我的电影购买单
  •     小时候看觉得高深莫测,现在时不时翻翻,也还写的敷衍
  •     热爱生命,热爱电影,热爱电影哲学,了解电影大师,太牛
  •     激进的救赎。
  •     写得挺好,我感觉自己年吞吐500部电影都白看了,只用了眼睛没用脑子。
  •     本书虽不是单纯的专业电影书,不是单纯的资料索引书,但是可以作为和读者交流感受电影故事魅力。和影迷共同了解领悟大师。十位大师的电影和人生都是精彩绝伦的华章巨著。
  •       
      “不准调头”是什么?
      是公路行车路标?
      是奥利弗•斯通在1997年拍摄的惊险剧情片?
      还是一种决绝向前的姿态?
      
      汇集世界电影史卓越的十位大师的深层评析之书《不准调头》是一本由十大部分组成的评析作品集录,包含了伯格曼、布烈松、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特吕弗、文德斯、大岛渚、波兰斯基、阿莫多瓦和金基德共十位来自八个国家的大师级导演的作品分析,以及综合概述他们在电影创作中的展现的对人性深刻挖掘的十个救赎母题。作者以严谨的姿态渗透大师的每一部心血之作,然后恰倒好处地表述着大师们对于救赎这一人性潜能宗教行为的理解,并且他引入“焦虑”、“沉沦”、“罪恶”、“残酷”等令人绝望的意识形态来反衬救赎母题的悲悯所在。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本书取名《不准掉头》,意即强调希望的‘强制性’”。要了解本书为什么要传达这种强制性,在完成它向读者展现的“救赎之旅”前,请不要掉头,因为我们即将深入大师们创作的腹地,种种诡异的风情凝结了经典电影的精华所在,这是由作者解构的电影世界。
      萨特在他的戏剧《间隔》里,通过男主人公在全剧结尾处发出“他人即是地狱”的感慨,镜头切换到现在社会,我们在声色犬马车水马龙的世界中辗转奔波,只要人类不放弃群体生活,便深深陷入他人之地狱中。萨特终生都在反抗阻碍自由的“地狱”,现在,我们可以随着这本《不准掉头》开始一场渗透他人地狱的路程。
      在阿莫多瓦的篇章中,作者以“欲望”为救赎的母题,从“珍视欲望的悸动和痉挛”、“欲望无限”、“大无畏•违禁的激情”、“女人拯救男人,拯救世界”、“色彩的爆炸、抗议和颠覆”等角度展开阿莫多瓦对于“欲望”的不同程度的表述与救赎。随后是对《我为什么命该如此》、《荡女基卡》、《捆着我,绑着我》等一系列欲望主题电影的深透分析与概述。在强调阿莫多瓦的“欲望法则”展现出的一派地狱式禁忌人性的同时,书中却引用了西方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我们要了解欲望,而不是毁灭欲望”。在电影(他人地狱)中,我们所得到的救赎则是渗透的过程,而不是来自电影本身。
      一部电影的产生表达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行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是一场被他人地狱所洗礼的影象之旅。我们同时恰好也需要在他人地狱中的救赎,这种救赎往往伴随着人类罪恶而产生、焦虑而产生、危机而产生……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在电影镜像中都会发现那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     他问,爱情是囚牢还是自由?
  •     好看~
  •     已购,不惊艳
  •     10组描述大师各自精确的词语。更有趣的是,从后记中发现作者是我老师的朋友。
  •     忍不住要说说,和张秋老师在微博上浅谈过几句,可以说他对于电影人和电影作品的解读是我欣赏的,比那些钟爱批量生产的文字商贩们强太多。但是该书中大量的掉书袋使得阅读时偶感牵强,而且感觉张秋老师自己的思考少了些。另:受存在主义影响太深。 2013.4.11读毕。
  •        这个张秋,不是哈利·波特倾心的恋人,我几乎每周一次见到他,是在一张名叫《上海壹周》的报纸上。中国写影评的人车载斗量,但能给我们提供文字新鲜感的却没有几个。张秋不像一些女性写手那样善于抒情,他也几乎不与潮流齐步,自己看自己的,自己写自己的,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或许正是这种沉默吸引了我。
      
       《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已经是张秋的第二本书,依旧秉承了他本人低调的气质,作者照片里也是隐约的半张脸。这是一本怀抱庞大野心的著作,让我们来看看张秋讨论的这些名字:英格玛·伯格曼、罗贝尔·布烈松、克里斯托弗·基耶斯洛夫斯基、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维姆·文德斯、弗朗索瓦·特吕弗、大岛渚、罗曼·波兰斯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金基德。我想如果单单把其中的某一个人拿出来,都是可以写一本研究专著的。这些名字我们很容易在文艺青年那里听到,但是你如果继续向他们深究一些细节问题,那很多人就会招架不住了。是的,很简单,但也很艰难,想看遍这些导演的电影,你必须经历许多孤独的夜晚,而张秋做到了。
      
       事实上,张秋的文字并不是让我们有兴趣更加深入地去探讨这些导演的拍片动机,他所提供的解读让我们明白了一部电影能够实现的无穷可能性,你想找到什么,关键在于你自己。比如他贴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身上的标签是“焦虑”,而我觉得《蓝》《白》《红》所具有的“悲悯”更打动我。如果一个导演不愿对公众敞开他的心灵的话,每个观众的感受都将与他们自身相关。这种感受来自于他所处的环境,来自于他所领受的文化熏陶。抛开张秋苦心经营的文字,我更愿意将这本书作为一个标志,一个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间中国城市青年的文化生活记录,包括他所看到的电影和书籍。
      
       从录像带到VCD再到DVD,技术的进步使影像复制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清晰,更加廉价,学院的神秘感被完全打破。过去一名教授倾尽心力才能完成对塔尔科夫斯基的膜拜,现在学院外青年面对的却是一片无比富饶的大地,曾经无比渴望的经典电影,现在都唾手可得。当观看不再成为某种特权(想想当初那个名词——“内部电影”吧)时,打破学院派主宰电影阐释的局面就成为可能。伯格曼的影像不再是电视节目里的惊鸿一瞥,他的作品可能就在离你家几步远的碟片店里等着你。张秋的这本书正是有赖于这样的一种亲近,成本低廉,感觉甜蜜得近乎荒诞。这十个导演中,除了特吕弗、文德斯、波兰斯基的个别作品在影院里偶露峥嵘之外,其他就像张秋自己说的,观看它们都拜“家庭影院”所赐。这种与导演贴近的方式,不再具有影院里集体狂欢的共鸣,而是变成了面对面的个别交流,无疑,把电影当作艺术手段的导演更容易在这种“家庭影院”的氛围中显得身形高大。
      
       在书的最后,张秋提供了一张他的参考书单,那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影迷的阅读兴趣,除了大量与电影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找到这一二十年间在中国知识界传诵的名字:尼采、叔本华、舍斯托夫、海德格尔、本雅明、萨特、加缪、桑塔格,还有最近的克里希那穆提,正是这样的阅读经历与观影经历的合流,才有了这样一本著作的诞生。如若以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张秋的这本著作,其历史标志意义显然比文字美感来得更为重要。
      
       在鱼龙混杂的中国内地影评书写者当中,张秋显示了一种高超的鉴赏力和诚实的态度,这种鉴赏力驱使他没有追随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因此也使得他的书有了阅读的价值。他的诚实更是建立在一种“资深观看者”的共识之上:当我对他把金基德与其他九人相提并论而感到迷惑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和我是相同的想法,只不过,他承认是自己对金有所偏爱而故意为之。对于这样的“小动作”,我们不会不待之以恕道吧。
      
       《文汇读书周报》 庄南
      
  •     评论的……还好
  •     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类似《亡灵记》的电影大师映像合集
  •     天下作文一大抄。救赎的开题还可以
  •     还算不错
  •     很多喜欢的导演都在这里面了
  •     經朋友推薦,很有深度內容的一本書,其深刻形象的對電影做了全方位的剖析 對自己在電影方面的認識更深一層次!
  •     作者刻意深刻解,引述的作家哲学家众多,而且很多字数也是这些阐述堆成的。但是还是可以一看,能够有一点见解,对于艺术电影大师没有兴趣的看这个会有点吃力。
  •     我的电影启蒙书籍第二…太文艺了好吗。拜读第三遍中…………
  •     个个都是疯子
  •     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唯有他是真正的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这就是虚无的价值,绝望的力量。
  •     比较认真的作者,通篇全是体力活,显得笨重。体例上好好编排下,舍弃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失为佳作呢。
  •     与其说是影评,更像是十位电影大师的浓缩版传记和对其生平和所拍电影学术探讨,很多人类的消极情感在这些电影中被放大了,部分影片体现出了救赎。放到现在有些影片不见得会卖座,但其境界恐怕不是一般导演所能企及的,它们像艺术品一样,浓缩了这些电影大师的人生,等待着有穿透力的眼睛去读懂。他们早年的很多思想,即使放在现在也一样适用。看到后面感觉文字风格略有些单调,不过完成这样一本认真的书很不简单
  •     自己也是爱电影的人,但是书中的电影非主流啊。而且一个篇章是对多部电影的串联评论,个人觉得比较一般。
  •     no regret
  •     闲着闲着就看完了···
  •     波兰斯基那一段不错~
  •     纵向解析大师变态之缘由
  •     不能错过的好书 为什么没几个人看。。。
  •     。。。。这本书没觉得有多么的好
  •     电影很纠结,文字也很纠结,最终看得我纠结
  •     选的电影很有代表性。
  •     不管咋说,张秋看坏了4台机子才写出来的,冒着痔疮的风险啊
  •     一直在一周上拜读,还没细看,但把金基德列入不够苟同
  •     比起两年前,现在看来这本书说不上有多么好,但它却恰好在我人生中最诡异的一段时间出现,是这本书把我带向了艺术电影,带向了存在主义,当时它给我的冲击几乎使我毁灭,所以不得不暂时搁下,现在重新拾起,我明白了那即是自我放逐/自我拯救的双重启程。
  •     这本书的确不错,结合了心理分析和大师的人生经历去透析各位导演的电影主题。最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出了那些看似冷酷惨苦的电影后温暖的自我救赎。
  •       我轻松地拿起这本书,但沉重地放下它。想起很多年前,我嚼着口香糖第一次迎接伯格曼,放映结束,口香糖在牙齿上黏住了。但是,一旦进入伯格曼的世界,再沉重的呼吸也心甘情愿,其实电影大师从来不曾警告说“不准调头”,我们只是没有选择地跟着他们上路了,在布烈松安东尼奥尼特吕弗的世界里生活过,还有其他选择吗?而张秋先生的这本《不准调头》也是这样,我们辛苦地跟着他上路,踏上电影的救赎之旅,想回都回不去了,因为它如此精彩如此重要。
      不用调头了,这就是我们一直等待的电影之书。
      
  •     掉头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
  •     腔调的问题.和讲故事的企图.
  •     挺不错~
  •     我特想读,我跑断腿了都没有……——后来找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