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 > 中国早期电影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08091320
作者:胡霁荣
页数:175页

章节摘录

插图:印刷新媒介的出现与近代化报刊业的发展,满足了上海城市日益庞大的信息需求,也带动了新知识分子群体与新市民阶层的出现,使“西学东渐”等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得以在上海广泛深入地传播;新的文化也得以迅速地渗透到上海的都市文化中去。而上海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比如茶楼、戏院、咖啡馆、舞厅、百货大楼、银行、教堂等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各种符号,交相传递着中国传统的与西方近代物质文明的这些饱含并浓缩东西方文化特质的信息,令上海的都市空间充满了交融并存,多元化与多样性的独特韵味和色彩,不断刺激着市民的眼球、开启他们心智与想象的能力,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交方式。生活在城里的上海市民、外来移民与经商到此的各国、各地人士便成为这个缤纷繁杂的城市信息系统里细枝末端上的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传播者,还是城市的解读者,亲历着不同的都市体验,获得关于上海或“天堂”或“地狱”等不同的感悟。上海,这座后来享誉“东方巴黎”美称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在19世纪末期就已初步成为带有丰富信息色彩的庞大媒介。它像吸纳其他新事物一样,接收了新生不久的电影,并成为早期中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中心。二、上海电影史研究的意义与新的视角上海,是西方电影最先植入中国之地,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起步与发展的中心。它作为20世纪前半叶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力的中心,其本身的历史内涵非常丰富,也错综复杂。它既是一个西方文明植入与启蒙中国的中心,又是中西文化交融并存的场所,并且还是革命活动与民族拯救的重镇。而早期中国电影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境况中兴起的。因而研究电影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引言的第一部分“上海——作为媒介的城市”简要呈现了电影在晚清“植入”上海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将电影史的研究引入到更为深广的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里去探讨电影的发展。

前言

本书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审视了自1896-1937年电影在上海发展的轨迹。电影作为一个外来的文化和媒介,如何本土化?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过渡与跌宕中,面对中国人的价值、道德与信仰等种种冲击?以及中国人在文化、商业、政治方面上的取合对电影本土发展的影响?透过作者对大量电影历史资料的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影史研究框架,也拓宽了考察电影与社会内在互动的视野。谈到本土化,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是电影作为大众媒介在中国本土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上海作为电影在中国扎根与传播的中心,集金融与文化资源、东方与西方元素于一身,是理解和诠释电影在中国本土化特征的重要语境与立足点。早期的西方电影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城市面貌的实录,与当时整体的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观众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有一定的距离,不过上海这个地方对西方文化的触觉很敏锐,乐意去接受和学习新事物,并且也认为西洋物品是美好的、先进的,即所谓“初则惊,继则异,在继则羡,后继则效”。于是在这个地方碰撞出许多传统与现代之间磨合而生的火花。作者正是在电影媒介本土化的特征方面给予了详尽的回答,勾勒出了早期电影在上海传播的图景,并能以小见大,对于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参考价值。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原始档案资料及电影杂志的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后记

本书的前身是我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攻读之哲学硕士论文,《电影作为大众媒介在上海的传播(18960937)》。拙文提交并通过于2007年8月,首先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通识教育主任、李和声香港历史资源中心主任、历史系副教授何佩然博士致谢。在我的论文研究与写作的道路上,何教授不仅在学问上循循善诱,令我不敢疏懒,还在做人为学方面给予我不少指点,充分表现了仁师之风,令我得益匪浅,终身受用。我也衷心感谢三位评审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叶汉明教授、刘义章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钟宝贤教授。他们在百忙之中拨冗审阅拙文,就观点、论证,以及行文方面提出很多积极宝贵的意见,往往一语中的,令我折服不已,也令拙文更趋完善。我又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原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郭少棠博士的帮助。郭教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领我进入历史学的殿堂,令我有幸浸润于此,切肤感受历史学的厚重与深刻及众学者山高水长之风范。我也由衷感谢其夫人黎天姿博士对我学业及生活上的热心帮助与启迪,使我身在异乡,却如在故土一般亲切。此外,在此我也向曾经真切关心我学术生命的师长、同学和好友一并致谢。可以说,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拙文的完成可能会经历更多的挫折。

书籍目录

序/何佩然
引言
一、上海——作为媒介的城市
二、上海电影史研究的意义与新的视角
三、本书结构与行文思路
1.上海的电影放映空间
2.中国电影在上海的发展与传播
3.影院外的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内容
第一章 电影院的建立与电影放映空问的更替
一、传统娱乐场所里的影戏“演”映
1.电影最初放映的时间与地点问题
2.寄居传统娱乐场所与影戏“演”映
二、电影院的建立与影院放映电影的开始
1.上海第一家影戏院建立
2.影院电影放映与观影规则
三、电影院与都市社会文化的变迁
1.电影院的建立与都市空间建筑风格的变迁
2.电影院的规模化与都市新文化区域的产生
3.都市新文化消费与市民摩登心境
第二章 中国电影镧片业的兴起与电影审查之溢觞
一、中国影业公司与中国电影的兴起
1.上海电影活动的端倪
2.中国影业公司的勃兴
3.中国影片的兴起
4.早期电影观:“影戏”观
二、上海电影审查制度之滥觞
1.民国电影检查的初始
2.上海电影审查制度的雏形
第三章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制度的建立
一、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
1.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剪影
2.电影观念的变革与中国电影定位的确立
二、左翼电影的传播革命:市场阻力与博弈
1.好莱坞电影与观众口味
2.左翼电影的传播策略与观众主体的培育
三、国民政府电影审查与电影制度的建立与影响
1.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与对左翼电影的严禁
2.继续打压神怪武侠片与外国辱华片
3.电影审查与中国电影制度建立的意义
第四章 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
一、印刷媒介在上海的发展
1.印刷与摄影技术的传入
2.近代上海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二、印刷媒介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1.上海早期电影报刊业扫描
2.上海早期电影刊物概析
第五章 图像与影像之问:都市形象与都会的现代性建构
一、《良友画报》与电影:图像上海的营造
1.《良友》的代表性
2.电影对于《良友》的影响
3.现代都市图景的建构
二、早期电影中的影像上海
1.都市经验的上海模式
2.对于上海的影像批判
三、对望:上海的记忆与想象
1.今日“上海”的历史镜像
2.今日影像“上海”的怀旧制造
结语
附录
附表1 1935年放映外国影片的上海电影院
附表2 1935年放映国片的上海电影院
附表3 1909-1937年上海各电影公司出品数量统计表
附表4 1926-1937年《良友画报》的部分电影内容列表
附表5 1926-1937年《良友画报》刊载的上海地方素描
参考资料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电影院建立与电影放映空间的更替,中国电影制版业报兴趣与电影审查之滥觞,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制度的建立,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图像与影像之间:都市形象与都会的现代性建构。

作者简介

《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内容简介:上海是西方电影到达中国的第一站,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中心。《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海城市发展空间为观察视野,描述和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与演变进程,以及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和媒介的电影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实现本土化。此外,《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电影史研究,不失为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尝试。

图书封面


 中国早期电影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一.结构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二.行文文字多少可以堪称啰嗦了,全书一直在强调“中国电影主体性建构”,却并没有相应的章节来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多少显得莫名其妙。三.观点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对左翼电影大加吹捧,却没有对之前的电影详细加以考察,如谈到《二百五白相城隍庙》等四部胶片易经散佚的早期影片时,将其归结为“他们以城里人的身份嘲笑乡下人在面对城市‘异质性’的景观与社会事实时的惊慌失措与蒙昧的表现,得到一种心理满足感与优越感“进而突出左翼电影”内容与叙事话语是解构好莱坞式西方文明的乌托邦影像,并'重建'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这种写作方式倒是与左翼电影“善用对比的蒙太奇镜头”不谋而合。四.电影常识的贫乏如果说以上问题是写作中不可避免的话,几处电影常识的错误就显得很没有说服力,如P146将关锦鹏、许鞍华、陈逸飞等统统归入第五代导演等等。 说了这么多缺点,说说优点吧。最突出的优点应该是作者发挥了自己历史学的专业背景,史料做得比较详细;另外,学术做得很规范,所有引用都有注释,最后还列出详尽的参考书目,能给我等初学者指一条明路,实在还是很有益的。只是,掩卷之后,还是忍不住心疼我的阮玲玉书签,让画重点的铅笔画得乱七八糟。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一看就是论文改的,比较资料梳理的感觉。但是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说,个人主观多了一些。
  •     不是電影史.缺乏整合的能力也沒有問題意識.
  •     大众文化和传播学的视角……btw为什么你们都是历史系!!
  •     3.5。规范,拒绝了时间尺度,具有立体感的电影史。作者从历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电影的本土化,即中国电影的主体建构。关于影院与城市建筑、新文化区域,印刷媒介与电影的传播,《良友》个案分析还有点意思。但是,电影审查部分基本转述二手资料。应当说作者下了功夫,且有很强的整合资料的能力。
  •     看了书名就花十块钱买的特价书,硕士论文改的似乎,胡乱吹捧左翼电影
  •     囫囵吞枣读完的 如果读起来不那么像教科书会好一点吧
  •     中国早期影史的研究成为趋势确有其原因。理论层面,后殖民主义影响下对受中国官方正统影史遮蔽的内容的揭露。实践层面,它或许能为当下提供最多的经验借鉴——国家权力一统艺术的时代一去不返,第五代在市场未兴背景下的精英主导也成历史,而面向市场与大众的当代电影,其类型创作、欧美电影冲击、电影审查、商业政治间的权衡对策,都可在早期影史中找到呼应。
  •     名字起的就不对,论文合集,看看就得了。
  •     文笔动人,有思维动力,自成一体。
  •     A fresh start
  •     电影史的写作早就该革新了。研究电影有文学,艺术,还有本体视角,但是这些视角不能带来革新。电影史革新路径之一是将电影当作媒介,研究媒介与当时文化的互动,尤其是电影形塑城市文化,形塑日常生活(文化研究)。研究媒介与社会互动,尤其是电影与城市的现代性,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及权力的问题(社会学)。
  •     1163:中国早期电影史(文不对题,随便翻翻即可)
  •     这本书想着从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主体性”建构的视角去阐述这段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但是就是没有沿着这个核心去阐述,论述了放映、制片、审查、左翼电影(主体意识的重点)印刷媒介、画报,像论文合集。最明显没下功夫的地方——没赶趟“好莱坞影响”这条浑水,如果要探讨主体性,那么“好莱坞”作为他者,显然不可缺席。总之就是太散了,启发性不大,而且本身对待左翼电影也太片面好评了。
  •     新的史论思路。
  •     将印刷媒介与早期电影的挂钩似乎生搬硬套了些
  •     据说是硕士论文扩充的,这样看来,真的不错了。
  •     有些地方过于薄弱和牵强附会。可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