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十面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 > 英国电影十面体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108024107
作者:李二仕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希区柯克(1899--1980)1899年8月13日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天主教家庭,他在圣伊格纳蒂乌斯学校完成学业,19岁进入亨莱电报公司做技术鉴定工作,在伦敦大学进修艺术课之后从事绘图设计工作。1920年加入“拉斯基名伶”影片公司,正式进入电影界,担任过设计字幕、编剧、助理导演、美工设计等工作。1922年执导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十三号》,1926年导演的《房客》一片则是第一部具有“希区柯克风格”的影片。1929年拍摄完成了英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讹诈》。在拍完《牙买加旅店》后告别了英国时期的电影事业,受邀于1939年前后前往好莱坞开始自己全新的电影生涯,第一部在美国拍摄的《蝴蝶梦》取得了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希氏的电影生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期——英国时期和美国时期。他一生共执导与监制了约59部影片。1980年去世,享年80岁。  如果审视一下希区柯克的家庭出身和他专业学习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他与电影似乎没有什么瓜葛。只有他早年某些特定的生活经历给他积累了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6岁的时候,父亲为了惩罚他的顽皮过失,把他交给了警察局。从此,那些对于因背叛、越轨、犯罪行为而受到的惩罚,成为他心理上最大的恐惧。他性情内向,生性敏感,经常产生莫名的焦虑和无尽的联想。伦敦发生的各种离奇案件,成为他童年时代津津乐道的话题。另外,他善于观察,喜欢收集并整理来自现实生活、小说和电影等多方面的信息,再加上自己对地理和旅行的特殊爱好,日后他所从事的电影创作,就贯穿着他早先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和对事情的观察、描绘、分析和选择切入角度。  他把这些材料应用到了他的电影画面和情节线索以及人物的刻画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风格。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希区柯克的创作定位,是在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设计出一幕幕有惊无险的场景,并且在无数引人人胜的离奇情节中,让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得以彰显。特别是纠缠于其中的爱情,占据了非常再要的位置。他在充分地吸引观众的参与后,引发他们强烈的感情和身份认同,并且在希氏风格化的常规框架内不断引进和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先锋试验的视听成果,从而有效地提升影片的艺术品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游刃有余的商业类型的创作实践中,积极嵌入各种前卫新鲜的手法。这样,他的作品在完备的希氏风格的类型化特征内,始终保持着与观众既熟悉又新颖的有效交流,同时也吸引着评论者们对于希区柯克的作者风格进行多角度的欣赏和分析。他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维持着艺术上叫好、商业上叫座的双重声誉,正是基于类型突出和先锋探索相交织的实践。这种创作方式和立场的确立,当然得益于他本人的艺术天赋与表达能力,是在面临艺术、市场、个人、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艺术家自主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对于当前任何国家的民族化和个人化电影的创作,都富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当然,希区柯克非常规的艺术实践不是无效和盲目的,而是积极彻底地融进他为市场也为艺术打造的个人品牌建制中。在初涉影坛的那段日子里,他在制片公司里从事过编写字幕、绘图、编剧、美工、摄影、剪辑、助理导演等全方位的工作,这些经验和阅历为他以后如日中天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希区柯克60年的电影生涯,我们发现,从1926年的《房客》一直到1980年最后一部未完成的《短夜》,他电影的取材几乎都是紧张、悬疑、惊悚的类型。一个人的作品如他这般风格统一者,在电影史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人。希区柯克早期的几部影片受到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自1926年独立执导《房客》以来,他开始创建一种惊险电影的模式,当时的发行人曾经因为看了样片后产生的极度恐怖感而拒绝发行。此后他将这种风格贯穿始终。另外,他的风格可以看作是用一种轻微的语调或清淡的色调表现极其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而且注重简洁。在希氏的眼中,凡不知道如何“简洁”的人都无法掌握好时间,只会造成一种抽象意识的不安。简洁清晰是艺术表现的最重要的素质。在考察他的拍片中,我们还会发现,他对许多电影家都提出过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以纯视觉的形式表现意念,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他在无声片时期,就开始尽量少用字幕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点得益于他在德国看到电影大师茂瑙拍摄的成名作《最后的一笑》,该片正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完全放弃使用任何一条字幕,让画面本身说话。希区柯克从《房客》开始,就刻意追求摄影技巧和视觉效果。  ……

内容概要

李二仕,1973年出生,湖南郴州人。喜欢电影,1996年考入电影学院文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钟大丰。1999年毕业,就职于中国电影出版社外国电影图书编辑室。2002年回到电影学院文学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2004年出版译著《电影理论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翻译过若干英国电影的文章,逐步整理出一条借鉴英国民族电影来看待中国电影民族特性的线索和思路。目前在每年有计划的旅游中开始写剧本。

书籍目录

楔子第一章 商业作者:希区柯克的先锋性实践第二章 格里尔逊与纪录片运动第三章 林赛?安德森:从“愤奴青年”到“自由电影”第四章 肯?洛奇的现实主义世界第五章 斯蒂芬?弗里尔斯和BBC4频道的电视电影第六章 萨利?波特的奇妙旅行第七章 园艺诗人的绘画——德雷克?贾曼的电影第八章 复古主义和后现代——彼得?格林纳韦的迷幻与癫妄第九章 “酷”英国的“酷”电影——解构盖伊?里奇的暴力第十章 丹尼?博伊尔新电影的亚文化呈现自跋

编辑推荐

  《英国电影十面体》是关于英国电影的方方面面,选取了英国不同风格的导演十位,他们分别是希区柯克、格里尔逊、林赛?安德森、肯?洛奇、斯蒂芬?弗里尔斯、萨莉?波特、德雷克?贾曼、彼得?格林纳韦、盖伊?里奇、丹尼?博伊尔,让我们从这管窥英国电影全貌的地点。

作者简介

莎土比亚的精神在贾曼和格林纳韦的改编中获得了新意的传承;贾曼的《塞巴斯蒂安》大胆表述了过去文学不敢说出名字的爱情:现实主义精神继续在肯·洛奇的电影里发扬光大:弗吉尼亚·伍尔夫跨越数百年的女性梦想也在萨莉·波特奇妙的旅行里得以实现;希区柯克所建构并解决的艺术和商业、常规与先锋的矛盾实践一直是难以逾越的巅峰:电影与电视的纠缠和大战也在斯蒂芬·弗里尔斯的主张中得到了平衡:英国过去的生活因为格里尔逊的纪录美学而得以保留;而眼下新英国的"酷"形象也在盖伊·里奇的黑色幽默和丹尼·博伊尔的亚文化的呈现里得到了恣肆汪洋的表达。英国电影不仅衔接引渡了历史和传统,而且因为和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的结合而呈现出独特的面目和气质。

图书封面


 英国电影十面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走马观花,道听途说,缺乏态度,甚是无聊。英国电影在传统电影史学论中的地位被严重低估,可值得挖掘的东西很多。但由于国内的资料很少,国外的大部分是最新的论著,基本没有翻译,所以国内“研究”的就很少。至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制作方式上有突破性进展,摆脱以往给人美国好莱坞电影“后院”的印象,英国也成为艺术电影以及独立制片制度最为成功的国家。
  •     之前有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但当时没有要买再决定的时候,已经被买走了之前在第10放映室就有说到英国文化与英国电影我觉得很有意思开始对英国的电影有兴趣应该是从BBC的<傲慢与偏见>的电视剧版本开始英国人的拘谨在尴尬的场面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笑果而不是美国大搞特搞的画面效果我需要看的,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其他影迷的影评,专栏作家的影评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我们自己的生活依然要好好的过人生本来就是个体吧恩,哈哈,有点离题
  •     当初翻这本书是因为我很喜欢derek jarman和peter greenaway这两位英国导演,可是书里对他们俩介绍可能还没我知道得多,深度分析更几乎没有,只是因为我对其他的导演并不熟悉也不知道他讲的怎么样,从这个角度讲还从书里得到了一些东西。作者把书名取为“十面体”还算谦虚,只是写的还不够负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要卖掉你
  •     国人写的电影书真是不敢恭维,凌乱无系统不说,连基本的条理思路都没有,除了普及一点常识,几无他用
  •     挺水。
  •     英国的10位杰出导演。
  •     资深影迷没必要看了,我这种土鳖都没汲取到更多有营养的信息。另把安哲和盖里奇一起放在青年导演行列实在理解无能。
  •     非常规矩的电影史讲述,方方正正简直像高中历史老师讲历史那些原因条件意义启示……对于像我这样极度理论缺陷的人来说,这种套着电影史和电影作者研究的外衣讲理论的书很是好用,所以这本书看了快俩月,并且是一直没间断的看了两三遍。
  •     相对而言,此书把学术知识相对大众化,分十个独立章节将当代英国电影作简要分析,比较适合看片有一定数量的影迷阅读
  •     对其中几个导演比较感兴趣,找电影来看看
  •     结束一日早期电影学术论坛,匆匆返回广东的路上,在七年未光顾的盛世情买下这本书。内容上讲有些陈旧,少大卫里恩和迈克尔鲍威尔;行文上每个导演果然如十面体,风格相当不同,有兼及产业的肯洛奇、弗里尔斯,也有对贾曼、格林纳威难掩的溢美,还有写的奇烂无比的希区柯克放在了开篇……
  •     喜欢~格林纳威~那章
  •     大段大段的抄袭不注明出处。一章一个理论角度的构架还行
  •     Madam Thatcher 可真讨厌啊
  •     只能说三联的书手感还不错
  •     当作了解,可以看看。什么希区柯克,盖里奇,格林纳威等等。
  •     十面体:希区柯克、格里尔逊、林赛.安德森、肯.洛奇、斯蒂芬.弗里尔斯、萨利.波特、德雷克.贾曼、格林纳威、盖.里奇、丹尼.博伊尔
  •     竟然没有卡罗尔·里德?
  •     可以一翻
  •     就冲伊安·迈克凯伦出演过哈利波特这句话 我也得扣掉一星
  •     有纳威啊
  •     文笔真差,总是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     翻过,有资料性
  •     专门研究英国电影的著作不多,这本算不错的.开始以为是介绍十位导演,但读下去每个导演代表英国电影的一个时期或流派,再结合普通的编年史看看,体系就很完整了.以及书很漂亮.
  •     门外汉来看能长点知识,个别谬误。
  •     作者的水平还不足以分析这个,辞藻也显得匮乏了些,我基本没有从中吸收到多少营养,尽管我是那么爱英国电影~
  •     给4星因为贾曼 那啥 我有私心= = 其实3星
  •     這本書搞不好成為人生跳板 就為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
  •     先看了derek jarman部分,一个站在后现代的视角挑战电影规则的先锋派艺术家。如果允许电影只有画面,那么为什么不能只有声音?一片幽蓝的屏幕不过是一块死亡的墓碑。
  •     bbc4.....
  •     英国电影不仅衔接引渡了历史和传统,而且因为和新时代的万千气象的结合而呈现出独特的面目和气质。
  •     2006年6月21日 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季风书园
  •     挑人眼光准又狠,以人写史的方法也有启发性,就是内容偏少。
  •     这种假装自己很批判的论调笑死了,还不如就写成说明书了。
  •     寫得並不差!但作者非要把論述和英國民族電影工業(這個怎麼來界定?)拉在一起實在有點牽強!
  •     易读易懂 深入深刻
  •     张哥推荐
  •     观点带有偏向性,还有不少错误
  •     太糙
  •     初中毕业读。写得很一般。
  •     从希区柯克到丹尼·保尔,从剧情片到真实电影纪录片到格林纳威的先锋类影片。
  •     太过泛泛,可能是篇幅太小了吧,平均下来一个导演不到两万字,怎么对得起那些大咖?
  •     原来他们都是英国人。
  •     记录标题 商业作者 希区柯克的先锋性实践 格里尔逊和纪录片运动 林赛 安德森 从愤怒青年到 自由电影 肯洛奇的现实主义电影 斯蒂芬 弗里尔斯和BBC4的电影电视 萨莉波特奇妙旅行 园艺诗人的绘画 德雷克贾曼 复古主义到后现代 彼得 格林纳韦德迷幻与癫妄 酷英国与酷电影 盖里奇的暴力 丹尼 博伊尔新电影亚文化 呈�
  •     主要是因为有关于盖里奇的篇幅买下的,里面6人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格里尔逊,林赛·安德森,斯蒂芬·弗里尔斯,萨莉·波特这四个从未听说,太早期了,学习。
  •     看有关电影的书籍总是不及亲眼看他们的作品。
  •     普及书
  •     算是科普文
  •     其实以这样的写作方式去写国别电影史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     英国电影
  •     看了他的评论,总有一种“啊,这个电影讲的内容好无趣啊”的感受,但其实那些电影有的实在有趣多了。现在做评论什么的,一定要通篇布满陈腐的阶级论调吗!
  •     从影人的角度写影评,以影人为线索写影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