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 >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
ISBN:9787209052085
作者:宋彦
页数:186页

章节摘录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将现代性视为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比较详尽地描述,它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基本上,由于这些特性,现代性同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其活力都大得多。”①由以上这段话可以看出,首先,吉登斯突出了现代与传统的“断裂”,指出它是与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不同的富有活力的“后传统的秩序”。这种制度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对社会而言,它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全球化”;对个人而言,它确立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其次,它包括世界观(人对世界的态度)、经济制度(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国家和民主)等一整套架构。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当现代性遭到后现代主义者纷纷质疑的时候,哈贝马斯则认为自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现代进程并未走到穷途末路,其历程仍未完结。哈氏有一句名言:“我们仍然是与首次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那种美学同时代的人。”②哈贝马斯并不认为现代性完美无缺,但他坚持认为现代性在其早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后期出现了问题,他为现代性的辩护就是要激发现代性的潜力,使之在当代生活实践中依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性与西方的理性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将那种解神秘化的过程说成是“合理化”。理性主义导致了宗教世界图景的瓦解,催生了崭新的工业文明,而且几乎成了公认的具有正统合法性的唯一思想资源。这种瓦解使世界分离成三个自律的范围:科学、道德、艺术,分别由工具理性、道德理性、艺术理性所支配。其中,科学理性的主导地位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日臻完善,精神生活却日见萎缩。

前言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笔者对新时期电影文化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地触及,老实说也没有功力探索电影文化领域;只是因为爱看电影、喜欢电影、欣赏电影,故而对一些影评或影论多有浏览。但从影评影论的相互比照中,深感宋彦博士对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颇有独到之处,更有创新之点。这足以证明她的这部学术专著的问世,可为新时期电影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视角、新理路、新知识、新见解,使其具有的学术创新价值与理论批评威力,将会在电影研究和电影创作上彰显出来。  从新时期的电影文化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关系考之,对电影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思潮,是多元的,因之文化思潮对电影文化的影响是综合性而非单一性的。而具体到电影文本难以判定出它究竟是受某一种文化思潮的渗染,往往带有多种文化思潮作用而产生的综合审美效应。就其主要文化思潮来说至少有新启蒙主义、存在主义文化思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化思潮,还有以精神支撑主旋律电影的红色文化思潮,以及汹涌腾跃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这诸多文化思潮拥抱了渗染了新时期的电影文化,不易区分先后次序,常常是共时态地错综交织于电影文本,凝聚了电影文化的丰赡内涵。因此欲进行文化思潮与电影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最难的也是首要的选择何种思潮与电影文化形成对应的互文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的研究既能理清新时期电影文化嬗变的脉络,又能对电影文化的丰富复杂的内涵作出有深度的理论阐释。

书籍目录

序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1.现代性概念2.后现代性概念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3.现代性、后现代性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1.研究现状2.创新之处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1.传统与现代2.文明与愚昧3.改革与守旧4.反思与寻根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1.主体意识的觉醒2.历史人质的赎救3.“父”与“子”的博弈4.女性主体的找寻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1.都市中的迷失2.金钱的挤压3.传媒的异变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1.纪实美学的求真2.写意美学的诗情3.影像美学的崛起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1.调侃2.反讽3.游戏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1.崇尚感性文化2.解构中心权威3.反叛宏大叙事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1.主体的退隐2.英雄的消失3.欲望的膨胀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1.成长叙事2.同性恋叙事3.底层叙事4.女性叙事五、后现代性电影镜像风格1.元叙事的解构2.碎片化与拼贴3.互文性与戏仿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结语:坚守与超越主要参考文献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后记

作者简介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内容简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

图书封面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转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平装: 186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209052085, 7209052089条形码: 9787209052085尺寸: 23.6 x 16.4 x 1.4 cm重量: 299 g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内容简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编辑本段目录序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1.现代性概念2.后现代性概念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3.现代性、后现代性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1.研究现状2.创新之处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1.传统与现代2.文明与愚昧3.改革与守旧4.反思与寻根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1.主体意识的觉醒2.历史人质的赎救3.“父”与“子”的博弈4.女性主体的找寻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1.都市中的迷失2.金钱的挤压3.传媒的异变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1.纪实美学的求真2.写意美学的诗情3.影像美学的崛起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1.调侃2.反讽3.游戏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1.崇尚感性文化2.解构中心权威3.反叛宏大叙事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1.主体的退隐2.英雄的消失3.欲望的膨胀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1.成长叙事2.同性恋叙事3.底层叙事4.女性叙事五、后现代性电影镜像风格1.元叙事的解构2.碎片化与拼贴3.互文性与戏仿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结语:坚守与超越主要参考文献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后记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通俗易懂
  •     略去纯理论性的绪论。看得出作者下了功夫,有条理而又易读。
  •     博士不容易。光题目就能让我吃上好几惊。
  •     既定知识的拼凑。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共同研究是亮点~
  •     这一大堆现代性的概念梳理得很清楚 但对电影本身的剖析并不深刻 不过我也就参考下这些哲学概念而已 还是挺有帮助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