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词典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相声大词典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30661802
作者:薛宝琨 编
页数:63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头沉 又称“单边”。相对子母哏而言。对El相声表现形式之一。是指在对口相声表演当中,两个演员其中的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另一个以对话形式辅助,即捧哏。逗哏演员在说表内容上所占比例很大,而捧哏演员话语极少。对口相声由单口相声发展而来,因为单口相声带有故事性,所以对口相声自诞生伊始,由逗哏演员讲述故事,捧哏演员只是以极少的语言给予补充、衬托。随着演出实践增多,捧哏演员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补充,而是在逗哏演员讲述故事时,多站在观众的角度上,代表观众对逗哏演员所讲述的故事进行评点、提问或质疑。早期的一头沉相声,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定型,逗哏的是机敏聪慧的智者,捧哏的则是愚迂蠢笨的陪衬。这种角色关系显然受到了唐参军戏中参军和苍鹘之间一智一愚、咸淡见义的极大影响。一头沉相声除了逗哏的语言分量甚大之外,包袱也多出自逗哏之口,在表演中似乎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但艺谚有“三分逗,七分捧”、“逗哏是划船的,捧哏是掌舵的”之说,因此捧哏的作用不容低估。看似顺口答词的“嗯”、“是”、“啊”、“哦”、“有这事”、“去你的吧”等,或简单提问,或简单补充,或虚拟人物进入角色,却对逗哏的叙述起着制约、提示、推进和引领的作用,且能够加强对包袱的铺垫和与观众的互动。如《白事会》、《文章会》等多个段子即是如此。“一头沉”的提法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善于表演单口相声的卢德俊也偶尔携徒弟一起表演对口相声。由于徒弟表演水平有限,难以起到捧哏应有的作用,造成卢德俊表演的对口相声逗哏成分很重,形成了表演一头沉的局面,故而有了一头沉的说法。此外无论是相声艺人的口头创作还是专业相声作家的文字创作,在构思阶段都会根据内容或创作成一头沉或创作成子母哏作品,即内容决定形式。因此一头沉又是相声作品的一个种类。传统相声中此类作品甚多,新相声中也不乏经典作品,如《夜行记》、《昨天》、《找舅舅》、《鼻子的故事》等。 单边见 “一头沉”。 子母哏 相对一头沉而言。对口相声表现形式之一。是指在对口相声表演中,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在说表内容上所占比例几乎对等的表现形式。子母哏的表演特点为:一、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因对某种事物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矛盾,继而捧逗双方相互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而展开争辩。如《论捧逗》,双方因对捧哏的作用看法不同,故而争论不休。二、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对某种事物有着相同的看法,但因藐视对方,便以彼此攻讦的手段各逞其能。如《对春联》等。子母哏相声的包袱多产生于捧逗双方的争辩和各逞其能。“子母哏”的说法是在这种表现形式出现后不久出现的。所以用“子母”二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子母关系,二是子母扣。无论哪种解释都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同一头沉一样,子母哏也是相声作品的一个种类。传统相声中此类作品甚多,新相声中也不乏经典作品,如《谁说女子不如男》、《高人一头的人》等。

内容概要

主编薛宝琨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著名曲艺理论家。著有《中国的曲艺》、《侯宝林评传》、《中国人的软幽默》、《相声溯源》(合著)、《曲艺概论》(合著)等著作。

书籍目录

序(姜昆)
序(薛宝琨)
凡例
词条部类目录
源流发展
创作表演
演出方式
艺谚艺诀
行规艺俗
拜师学艺
作  品
人  物
团体组织
文献资料
活动奖项
汉语拼音索引

编辑推荐

《相声大词典》由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著名曲艺理论家、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先生担任主编,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曲艺理论家高玉琮先生等二十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演员共同撰写完成。

作者简介

《相声大词典》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相声艺术的工具书,是以辞书的形式对相声艺术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挖掘和抢救,涉及相声艺术方方面面的一部相声艺术的百科全书。共收录词条5500个,全书130万字。

图书封面


 相声大词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相声应该有一本自己的词典。中国的老百姓非常喜欢听相声。它表演形式简单,它讲述内容风趣,它让观众愉悦,它令人回味无穷,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笑声。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有的人认为,只要能逗乐,任何人都能说相声。如今的舞台上也不乏一些初出茅庐的爱好者,只要从老先生或者名家的相声录音带上扒下词来,就敢照葫芦画瓢,还愣敢在舞台上招呼。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但以上情景没少让相声同仁担心,因为实在怕以讹传讹,让人觉得相声是登不得大雅之堂,总还是生于街巷,弄于地摊的,带着从娘胎里就有的先天不足的毛病,杂耍类的“小贫骨头”技艺。此种心理,其实早已经在诸多相声前辈心里产生,不然,就不会有早先“清门相声”的出现,也没有我这一辈的前三代以张寿臣先生为代表的艺人对“文哏相声”的追求,更没有一代宗师侯宝林用毕生的精力,为相声登上大雅之堂的奋斗和成功。回顾相声历史,专家和学者都发现,相声是中国民族艺坛上了不起的说唱艺术。前五十年,相声艺人的一种对艺术的追求,自发的一种对文化的自觉,造就了相声艺术的与时俱进和对民族文化发展的贡献;后五十年,相声艺术在时代的呼唤中,锻打自己,苦修苦练,精品频频,人才辈出,展现了相声艺术的辉煌!因此,有必要有一些追述记载,也应该有一些一目了然的艺术门类的工具书,让后来人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崇尚和了解相声艺术的专业知识,当然也为了相声这一民间说唱艺术的瑰宝,能够在一个科学规范化的道路上行进。相声作为一门行当,专业知识和术语及历史资料的积淀,不输于任何一门艺术门类。相声艺人宗东方朔为祖师,因为他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在皇帝面前“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被尊为“滑稽之雄”;创始人朱绍文在清末就为相声师承定下了行规,从此相声成了一门可以区别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行当;处于社会底层的相声艺人为了生存,创造编纂了“春典”,用只有自己人才能听得懂的语言总结自己的表演经验,还用以躲避恶霸把头、强势权者的凌辱迫害;文人为相声创作手法、特色类别以及笑料归类,总结了相声艺术的专属名称,让相声作者能效仿传承,让相声表演者能有规矩可依,可循;一代又一代的相声艺人,创作了一段又一段的精品相声段子,这是相声大家族的家底;这些相声又培育出一名又一名叫得响的“名家”和“大师”,他们均有师承,形成相声大系的祖谱;从走街串巷始,到如今讲华语的地方都听得到相声,得益于我们相声艺人遍布各地,相声团体不胜枚举;各类书本杂志早就是相声艺术借以传承的媒介……以上林林总总。大千世界,凡与相声有关的资料和知识,均聚集在这本相声词典里。应该说,这本词典的编成同样是相声事业中一个了不起的功德无量的大事件。感谢天津有我们中国曲艺的大学者薛宝琨先生,他长期与侯宝林大师共事,开相声理论研究之先河,并亲自为这本词典把舵;感谢曲艺理论家高玉琮先生,他排除万难,艰苦作战,孜孜不倦地认真编写,真是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陋室书屋,奋战数年;感谢全国相声界前辈同仁的鼎力相助,为词典搜集素材,沙里淘金,奉献资料;更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能为我们相声艺术慷慨出资,使这本巨著问世。都不说了,唯有感激,并三叩五首,为相声事业祈福。还以此书看作是相声诸公,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的献礼!
  •     相声是我国民族民间幽默的语言艺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侯宝林大师当年曾描述它“有五千年的文化作为后盾”。是的,它吸纳、融会、综合、酿发了我国民间讽刺艺术“寓庄于谐”的抒情方式、“以正衬反”的表现方法、“虚中见实”的概括生活手段;文人性情幽默的智中见志、风趣颖脱、理趣结合以及优伶表演的滑稽含讽、顺势而攻、即兴发挥等艺术特征。从而经历了漫长的由“技艺”而“艺术”的准备和酝酿阶段,在近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意识的不断觉醒,终于在京津等北方城市成熟并发展起来。传承并阐扬了我们华夏民族文化“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日趋形成并确立了其“俗不伤雅”的世俗内容、“谑而不虐”的喜剧风格、“咸淡见义”的辩证关系以及“似我非我”的本色表演等艺术体性。相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新相声”以其自觉的文学意识、清新的表演风格、推陈出新的进取精神,使相声成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举国上下雅俗共赏的艺术样式。出现了大批有成就的演员、作家、作品和样式。而“传统相声”在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和洗涤之后,其“婉而多讽”的“软幽默”传统,诸如化情绪急切为理性蕴藉、化物象直接指斥为心态曲婉折射、化决绝对立的讥刺为温和解颐的自嘲等讽刺经验,都有着可资借鉴和研究的价值。相声“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艺人辈辈相因的传说与史料确凿无误的钩沉并未尽能统一协调衔接起来。但大体经历了宋代仿真市井生活的“像生”、明清逞现口舌技能的“象声”和近现代走出帷幕面对现实嘲讽时弊的“相声”几个阶段。当然,其间在形式演进中又有由“暗相声”向“明相声”转化、地上卖艺的“浑门”与旗人子弟下海的“清门”相互渗透和交融的过程。尽管我辈学识浅陋,又缺乏如戏曲史论之拓荒者王国维、小说研究之里程碑鲁迅等先贤的才识和功力,但在编委和撰稿人的同心协力下搜罗备至不厌其详覆盖了相声在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艺术美学等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副主编高玉琮先生、魏志强先生的倾心尽力下上下贯通左顾右盼使框架匀称有理有实,尤其在具有远见卓识的百花文艺出版社领导的通力操办下,把本词典当作重点出版项目,事无巨细关爱有加,作为抛砖引玉的第一本相声词典如约问世。这也是我这一垂暮老者终生的心愿。希望读者开诚布公对本词典提出批评意见,本人当虚心接受并认真改正。
  •     简单的看了几天“作品”部,收录的词条有不少,传统相声有不少都是只有名字或大意而内容不详的存目,还有不少重复的,像什么大审、大审案、六部大审、大审诓供,收录的标准好像只是落在文字上的才“存目”,包括张杰尧演出目录、1939年伪华北广播协会相声演艺目录、张寿臣先生《万象归春》中提到的数段节目、薛宝琨(本书主编)辑存曲目、高玉琮(本书副主编)辑存曲目等,而像刘宝瑞先生在《王二姐思夫》中提到的“财迷老爷”“老虎拜把兄弟”等都没有收录、存目。有详情的条目,该作品有谁表演过、现存谁的录音等记录都不全面,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也无具体介绍,至于某垫话被用在哪个节目中更是几乎没提。人物方面,一直勾人好奇心、在本书中也没少提的“人人乐”、“大饭桶”(《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收录有数段此二位的唱本)等艺名也无收录,不能说是完善。还行吧,看着玩儿呗!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就是缺一个全的师承关系总表
  •     相声迷都应该有一本,属于工具书,家谱方面还是比较新比较全的
  •     算是比较集中的相声大荟萃吧,很厚,很近看,慢慢看
  •     非常好的相声工具书。
  •     给老公的礼物,很喜欢
  •     一直盼望能有关于相声艺术的工具书问世终于等到了真好
  •     专业性和实用性都狠差!应该是骗国家研究项目钱的。虽说不给他们花,我也无法决定这些老百姓创造出来的财富应该怎么花,还是公仆不急主人急,或者用相声的语言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地鄙视一下罢。竟然有多一半的篇幅都是演员简介,叫相声从业人员人名录更合适。我觉得不急用的就不要图新鲜买了。估计过不了几年,花个十几二十块的就可以闹一本了。
  •     这个商品不错!写的很全,很好!
  •     喜欢相声艺术的人应人手一册!
  •     内容扫了一眼,很详实。没想到端午节依然有送货
  •     演员介绍部分太多了,连90后的小孩们都写入了词条,。。。
  •     作为相声爱好者 必须买的一本 介绍的很全
  •     半价抢购的,还参加200-50活动,真是赚到啦~这是给表哥买的相声工具书,他中戏相声专业毕业,师从冯巩,经常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相声演出,希望这本书能对他有帮助哦~... 阅读更多
  •     本以为会收录一些经典段子,可惜没有,只是各类表演艺术大家、小家的介绍,和价格不成正比
  •     国内首部如此全面的相声词典!
  •     内容不错。行话、人物介绍的很全
  •     不错,挺新的,有机会再来
  •     资料大全,个人认为亮点在于:对现当代尤其当下相声有关事件、人物、组织、活动的搜集记录。毕竟继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曲艺的书籍出的少了,当然,我指的是有价值有分量的书籍。
  •     我编辑源流部分。此书属于国内第一的“活”。
  •     薛宝坤
  •     想学习相声,这本书是一位好老师。我以前对相声一般,看了这本书以后开始喜欢相声。
  •     基本术语解释的不错,相声历史的东西比较少,演员介绍所占篇幅较大,而且很多都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有些近年来比较活跃的演员反而没有录入
  •     收到书,可以系统的看看相声的发展
  •     相当不错,相声爱好者必备。
  •     送朋友的。据说不错,感谢贴心的当当和物流
  •     没有什么可说的,就一个字!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