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020089840
作者:廖奔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京腔六大名班的名字,今天已不能明确知道。见于文献记载而可信的,只有四个:一、宜庆班,二、萃庆班,三、集庆班。四、王府班。李斗《扬州书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说:“京腔奉以宜庆、萃庆、集庆为上。自四川魏长生以秦腔入京师,色艺盖于宜庆、萃庆、集庆之上,于是京腔效之,京、秦不分。”李斗确切指明了宜庆、萃庆、集庆三班是京腔班。它们既然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魏长生进京以前称雄于京师,自然应该是上面六大名班里的成员。道光二十九年(1849)李有光撰《乡言解颐》,卷三谈京城优伶,曾说到:“时则有若宜庆、萃庆,昆、弋间以乱弹;言府言官(自注:京班半隶王府,谓之官腔,又曰高腔),节奏异乎淫曼。”也至少印证了宜庆班、萃庆班属于高腔。而清乾隆进士戴璐《藤荫杂记》则说:“京腔六大班,盛行已久,戊戌、己亥时,尤兴王府新班。”山戊戌、己亥时,即乾隆四十三、四十四年(1778—1779),这时王府新班的影响已经超过宜庆等三班之上,跃居为第一。王府戏班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不用说的,它能够在戏衣、行头、舞台装饰上夺得头等,在征聘出色艺人方面也自有其令人称羡的地方。王府戏班还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这一点从戴璐记载的一则佚事里充分表现出来了: 一次,湖北、江西两省在京同僚设宴,请了王府戏班去演戏助兴。戏班到后很久,生角迟迟才来。侍郎鲁赞元责骂他,那位生角想是心里不愤,“出言不逊”,于是鲁赞元大怒,打他一个耳光。谁想几天以后,我们这位鲁侍郎就被罢了官,理由是失了官员的身份和面子。山王府新班能够跃居头名,得力于王府的威势。但这件事一出,却又使它走向了反面。缙绅官僚们互相告诫,谁也不敢再请王府新班,这使它生意锐减。接着魏长生秦腔入京,市风转变,六大名班伶人竟至失业,王府新班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上海文瑞楼石印木《雨村诗话》卷十过录《燕兰小谱》“魏长生。条,与原文稍有不同。其中提到魏氏兴后,“京中王府、萃庆、大成、裕庆、馀庆、保合六大部,几无人过问。”有人据此认为京腔六大名班应该就是这里提到的六个戏班。这与上述有所不同,没有宜庆、集庆而多出大成、裕庆、馀庆、保合。但我觉得这条资料颇不可靠。

内容概要

  廖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研究员、教授、博导,著名学者,出版《中国戏曲发展史》、《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中国古代剧场史》等著作20余种,主编《中华艺术通史o宋代卷》、“蓦然回首丛书”等数十种,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歌、剧本、词赋600余篇(首)。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南曲和北曲(宋、元——明中叶)
 第一节 南北曲的形成
 第二节 南北划地相角
第二章 南曲单腔变体勃兴(明中叶——明末)
 第一节 南曲单腔变体的产生
 第二节 南戏诸腔调述略
第三章 北方弦索腔种崛起(明末——清初)
 第一节 从弦索小唱到戏曲
 第二节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第四章 南北复合腔种形成(清初——清中叶)
 第一节 吹腔与梆子腔
 第二节 二黄与西皮
第五章 地方剧种的繁荣(清中叶——民国)
 第一节 地方小戏的兴起
 第二节 地方剧种腔系概观
附录:关于柳予声腔寻源的争论
插图目录
重版补记

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内容简介:“戏曲声腔源流的探讨,主要应该是音乐流变的探讨,但戏曲声腔旋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时空里面,后人研究只能利用文史资料,而没有音声资料。但戏曲声腔源流的探究又是如此的重要,它是戏曲史研究的根基与魂灵,没有它,一部戏曲史就会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何解释戏曲史上的众多悬疑之处?怎样廓清声腔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历史迷雾?《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对中国戏曲声腔之形成及发展脉络作了详细的阐述介绍。

图书封面


 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剧种的崛起必定是以一种声腔作为基础。  又及,明代文献资料里提到的南曲单腔变体有昆山,弋阳,余姚,海盐,杭州,徽州,池州,四平等十五种。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结合,渐渐形成了各种地方戏。  总是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民族歌舞,却不知道是自己没去关注,地方戏里的各色声腔与身段,难道不是么?歌舞并不是宫廷和红地毯上的独有,并不是只用来歌颂太平和自我娱乐的,民间的祭祀,红白事,酬愿,农事等都会表演,虽然形式粗糙,但依然是真实不做作的。  回过头来说声腔,之前有人在微博上批之前的纪录片昆曲600年,说这个600年是注水的,我刚开始不解,看了书才发现,我们现在听到的昆腔确实没有那么长历史,从魏良辅改革开始,至多不过400余年,那另外的200年,其实是它之前的雏形,是元末出现的昆山地方土腔,据说是昆山人顾坚创立的,南词引正里这么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这里的昆山腔,却不是后世的水磨腔,而是相对粗放,并不清柔婉折的一种声腔,这么说吧,原来的土腔,他们都是图歌干唱,没有伴奏,转调不太细腻,可能我们在劳动的时候随口唱的民歌小调似的,跟后来正式的音乐很不一样。  嘉靖年间,魏良辅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同时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演唱时注意使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相配合,延长字的音节,造成舒缓的节奏,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这才是流传后世的昆山腔。同时他对原来北方曲调的伴奏乐器三弦进行改造,将它与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共同用在昆曲的伴奏之中,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丽悠远、清柔婉折”,被人称之为“水磨腔”。 但他没有给新腔调新名字,还叫昆山腔,只是有的时候多了一个形容词,昆山水磨调,或者水磨昆山调,只是加上了形容词,用水磨出来的,那么细腻、那么轻柔。  所以,我们听昆曲,就会觉得它一咏三叹,旖旎婉转,伴奏也没有京剧那种锣鼓喧天,铿锵有力,而是比较优雅从容,不紧不慢的。这一点是与江南人的审美契合的,当时人们形容海盐腔体局静好,昆山腔就吸收了这一点。当时有人这么形容昆山腔:“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一字之长,延至数息。”  不过说回来,昆山腔的崛起,倒是令其他一些声腔没了受众和地位,海盐和余姚腔慢慢消失,成为绝唱,所以后来的花雅之争,也不能说是昆曲多么委屈,毕竟,淘汰是自然界的法则吧。曾经辉煌,一朝黯然,在心态上确实不能平衡,昆曲成为士大夫趋之若鹜的对象后,仿佛也沾染了点文人气息,带点孤高自诩,目下无尘的姿态了。  再说说我喜欢的越剧,我之前一直觉得越剧的声腔有些余姚腔的遗存,毕竟绍兴和余姚在地域上比较接近,但却少有资料证明这个推导,越剧最早并不是剧,而是说唱艺术,只是唱一些小调,没有身段和表演,伴奏单调。到了后来才有了完备的声腔体系,比如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调等,是吸收了绍剧,京剧等一些元素的,和余姚腔并无关系,倒是和调腔之类的有继承关系,及至后来的各色流派,也是在本腔基础上个人风格的放大和衍生。也是,毕竟余姚腔在明末就几乎绝迹,一个民国的剧种如何去继承?就算存在也早已融入到其他声腔中,逐渐失去本色。  
  •     作为一个完全不专业的-不能叫“爱好者”,只能说是感兴趣者-站在窗户外面扒着窗台往里看那种兴趣者吧-读此书有如下所得:中国戏曲的不同声腔是来源于汉语的不同方言。方言在地方文艺中制造不同的分流在春秋民歌中已经体现得很清楚了。既起源,后边的变化主要源自两种因素:1-不同地域文化、戏种的交流,相互的借用。2-受乐器、音乐风格的影响。新的乐器种类的应用,管、弦、打击之间的不同组合应用,会产生新的声腔戏种,新的表演手法等等。此书中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件事:1-皇帝老儿一直试图管着戏剧。全书多处讲到某皇帝(大臣、遗老之类自以为是人上人的家伙们)禁止这个禁止那个-从具体的戏到某种声腔戏种。看来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啊。今天也还是要继承发展的傻B们大有人在。2-民间的文艺生活还是一直都很自由、活泼的。P159页提到前清时期扬州乱弹班因为北方人听不懂他们丑角的表演,导致舞台效果不好,请了京腔名角刘八直接加入表演,并教学“京师官话科诨”,于是扩大了观众群、改变了舞台效果。如此直接的合作和交流,我倒是觉得今天的中国文艺界少见了。大家都抱着自己那一点点所谓“本事”、“绝活”自以为大(同时中国文艺已经萎缩得可怜又可恨了-注意-可怜到了可恨的程度)。则中国人几百年来心胸在萎缩是为我的结论。3-本书尾部有作者廖奔与另一研究者魏子云先生关于“柳子声腔”的争论来往书信数封。晚生小子加上门外汉的我,对于这一段落特别喜欢。因为我是抱着一片空白的大脑来看作者的书的,对于有争论、不确定的东西,作者能坦荡地把争论写出来给我看,则从接受信息、知识的角度,我接收到了最真实最有效的知识-也只有如此才能称得上“知识”二字。再者,就是这“坦荡”二字也使我对廖奔先生印象为之一改-前面不是很那个是因为看了他三本书,觉得所写之中,“知道”远远多于“知识”,网上一查,廖先生又是中国作协的领导。而我辈愤青,对于中国有中央音乐学院而无交响乐、有中央戏剧学院而无真正戏剧、有作协而无文学,是很愤怒的。可是这一个“坦荡”,倒是让我觉得是一切好的音乐、戏剧、文学的产生之基本条件。以上。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好赞!强推!
  •     看完书再来评价吧,应该不错的说
  •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有材料,有深度。
  •     对戏曲声腔源流的系统梳理,虽已有大量成果,但不成体系,此书可补空白。
  •     不好玩
  •     2014年年8月10日,阅毕。#堇评#总算回到浙江了,这本书是这些天来回大连的飞机上和候机时看的,总体来说写得略显枯燥,不太好读。我最欣赏最后的关于柳子声腔的讨论文章,敢于把观点争锋相对的文章印在自己的专著上。
  •     本该是很有趣的题材 被堆成了史海钩沉
  •     因为报了学校越剧研究会,想要了解一下传统戏曲,对于门外汉来说,可以算是扫盲读物,有一定收获。正如本书题目,本书主要侧重各种声腔,对各个剧种发展讲解比较简略。
  •     其实还是挺有收获的。给三星一半是觉得只有其然,其所以然不够。另一半是我自己的原因-那么多声腔都没听过,看了读了也没感触,观感自然差一些。这对于真正听过不少戏的朋友应该是不存在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