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中国秦腔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807039013
作者:苏育生
页数:307页

章节摘录

  一、秦腔概论  (四)秦腔开创了梆子腔系统的先河  在梆子腔系统中,秦腔当是最早的梆子声腔的戏曲。现能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明末产生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剧本《钵中莲》中所用的[西秦腔二犯]曲调。既然是秦腔,为什么又在前面加上“西”字呢?这是因为在南方人的眼中,产生秦腔的陕西位于我国西部,因此以“西秦腔”来表示方位,就是说秦腔这个曲调是从西部来的。实际上,西秦腔就是秦腔早期的一种称呼。  1.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的共性  秦腔来源于陕西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它的声腔的形成是以陕西的语音为基础的。清代戏剧家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秦腔大概是以唐代以来陕西语音为基础的;后来流行到燕京及齐、晋、中州等地,就跟随所在地区语音而有所改变,形成了当地地方剧种。从这段叙述中,说明了秦腔流传到陕西以外的地区以后,逐步形成了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系统。  秦腔也叫梆子腔,尽管梆子腔的叫法较晚,但它毕竟将梆子腔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点明了。也就是说,梆子腔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除去这个以梆子击节表示其节奏外,更主要的是各个梆子戏曲的内在因素,即它们在声腔上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声腔系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再加上他的散文创作实践,文字鲜活,全书既有深度且叉好读。  ——贾平凹

书籍目录

序一、秦腔概论  (一)秦腔开创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腔体的结构方法   1.板腔体音乐结构原则   2.板腔体音乐结构方法   3.秦腔的板式及伴奏形式  (二)秦腔开创了我国戏曲剧本分场结构的形式   1.以一对上下句为基础,使秦腔剧本简约并具通俗性   2.根据剧情需要.对有不同容量和作用的场子进行有机的组合   3.秦腔分场结构形式丰富和提高了戏曲文学的表现力  (三)秦腔促进了我国戏曲表演艺术进一步综合发展   1.秦腔的演出形式更加自由灵活   2.秦腔使表现手段的综合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3.秦腔给各个行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秦腔的表演艺术风格  (四)秦腔开创了梆子腔系统的先河   1.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的共性   2.秦腔的流传及其途径二、秦腔的孕育和形成时期(唐至明末)  (一)秦腔声腔溯源   1.秦腔声腔源于唐代变文的诗赞体音乐   2.西调丰富和发展了秦腔声腔音乐   3.劝善调是秦腔基本曲调——“二六板”的胚胎  (二)秦腔戏曲文学溯源   1.秦腔戏曲文学源于唐代变文诗赞体韵文   2.秦腔戏曲文学得益于民间说唱文学   3.从《刺中山》看秦腔剧本与民间说唱文学的渊源关系  (三)秦腔表演艺术溯源   1.汉代百戏   2.唐代梨园   3.歌舞戏   4.参军戏  (四)秦腔的形成   1.《钵中莲》中“西秦腔”表明秦腔最晚形成于明末   2.秦腔当产生于同州、蒲州地区   3.关于秦腔活动的记载三、秦腔的发展时期(清初至乾隆年间)  (一)秦腔在陕西的发展   1.乾隆年间陕西秦腔   2.西安梨园会馆  (二)“花雅之争”与秦腔誉满京师   1.“花雅之争”   2.魏长生誉满京师   3.魏长生的表演艺术   4.魏长生的弟子们   5.秦腔禁而不止  (三)秦腔早期剧目   1.明末清初秦腔剧目片断   2.乾隆年间的秦腔剧目   3.嘉庆、道光年间的秦腔剧目四、秦腔的成熟时期(清嘉庆至清末)  (一)各具特色的秦腔流派   1.同州梆子   2.西府秦腔   3.汉调桄桄   4.西安乱弹  (二)丰富多彩的秦腔剧目   1.秦腔剧目的内容   2.江湖二十四大本  (三)流派纷呈的秦腔表演艺术   1.润润子   2.陈雨农   3.李云亭   4.党甘亭   5.刘立杰五、秦腔的改良时期(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末)  (一)新型的秦腔团体——陕西易俗社   1.国内的戏曲改良运动   2.易俗社的成立   3.改良旧剧的指导思想——《甄别旧戏草》   4.著名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5.著名演员及其表演艺术   6.易俗社的影响  (二)争奇斗艳的秦腔班社   1.西安榛苓社   2.西安三意社   3.西安正俗社   4.西安秦钟社   5.西安尚友社   6.兰州化俗社   7.兰州新兴社   8.陇东平乐社   9.宁夏觉民社   10.青海云雨社  (三)陕甘宁边区的新秦腔   1.民众剧团的成立   2.马健翎及其代表作   3.陕甘宁边区其他剧团六、秦腔的繁荣与振兴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  (一)秦腔的改革和发展  (二)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  (三)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  (四)整理改编优秀传统剧目  (五)以刘毓中、苏育民为旗帜的演出阵容  (六)三大秦班进北京、下江南  (七)最早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  (八)周总理唱秦腔  (九)在“振兴秦腔”中发展  (十)西北五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  (十一)“秦之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十二)秦腔艺术研究及其成果  (十三)秦腔走出国门   1.秦腔第一次到日本   2.《千古一帝》在日本   3.秦腔在欧洲   4.秦腔在韩国   5.日本学者的秦腔情缘后记

编辑推荐

  虽不敢说它是集大成之作,但它论述的学术性,资料的丰富性,且结构的新颖和文采斐然,无疑是秦腔研究的重要收获。  再加上他的散文创作实践,文字鲜活,全书既有深度且叉好读。  ——贾平凹

作者简介

《中国秦腔》主要讲述了:众多,群众性娱乐活动之广泛.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这个地方产生着秦腔.秦腔又滋润着这个地方。秦腔是太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所以,从清代的《秦云撷英小谱》,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秦腔记闻》,乃至后来的《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秦腔声韵初探》、《秦腔音乐》、《秦腔史稿》、《中国秦腔史》、《秦腔剧目初考》、《秦腔音乐概论》、《秦腔音乐唱板浅释》等等,都为阐释秦腔,为秦腔的发展和建设做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本《中国秦腔》,是这种研究的继续,虽不敢说它是集大成之作,但它论述的学术性,资料的丰富性,且结构的新颖和文采斐然,无疑是秦腔研究的重要收获。

图书封面


 中国秦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拿到书,粗读一遍,贾平凹作的序,时间在2005年4月。看来该书成书和焦、阎的《中国秦腔》几乎同时,因为出版方的变故,苏著推迟了近4年。或许是抱的希望太大,看的过程中常常就有些苛责。像其他秦腔史料书一样,作者依旧是从秦声谈起至当下结束。既有声腔溯源又有文学溯源更有表演溯源,从唐代变文到到汉代百戏以至《钵中莲》中“西秦腔二犯”,谈近代也是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等。应该说除过几幅珍贵照片以外,无甚新的特点,甚至有些重复之嫌。这本书的价值甚至有些不如作者编著的《范紫东研究资料》等书。书名《中国秦腔》,但粗读全书,我们很容易把他看成“陕西秦腔”。书的第三章开始谈秦腔的发展,先是谈“乾隆年间陕西秦腔”,然后依次谈“西安梨园会馆”再谈魏长生进京,讲的都是陕西秦腔。第四章讲秦腔的成熟,仍是只谈陕西,第五章讲改良,当然依易俗社为主了,论及秦腔班社的时候,作者倒是列举了甘肃三个剧社,宁夏、青海各一个剧社。算是超越了陕西地域。在当代谈“中国秦腔”,甘肃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忽略青海、新疆、和西藏的秦腔发展,甘肃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但是,遍观《中国秦腔》,我们只能看到少得可怜的关于甘肃秦腔的文字。作者列举的几个班社有兰州新兴社、兰州化俗社和陇东平乐社(陕西列举了6个,都是西安的),对于耿忠义、岳中华、郗德育等长期演出的兰州“老班子”文化社却不曾提及,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疏漏,此外,对于培养了甘肃名须生温警学的甘肃“警钟社”也只字未提,对于西安周边的剧社也多有忽略,如甘肃张掖七一剧团前身蒲城“培风学社”,也是只字未提。可能由于篇幅所限由于编辑体例原因,作者不得不做些取舍,但舍什么如何舍总得考虑一下,不能把甘肃秦腔“舍就舍了吧”。再看名演员介绍,也基本是西安周围的演员,陕西其他县市的演员(除渭南余巧云、咸阳郭明霞)也不提及,至于甘肃的演员,更是几乎不提(提及刘茂森和靖正恭,还把靖老的生卒年月搞错了,书上写(1911-1955),“1955‘’大概是“1995”年的印刷错误,1911生年似也有误,根据靖老口述,他是生于1912年正月,刘茂森和靖正恭老应该还算陕籍甘肃演员),其他如耿忠义、岳中华、郗德育等都在介绍剧团时一笔带过。陕西方面提及的演员有全巧民、刘茹慧、张詠华等,但甘肃的王晓玲、在甘肃唱红后来回陕的杨金凤等人却点到为止。从演员介绍来看,作者更注重的西安地区的演员,对陕西地市演员吕明发、张惠侠等也不提。最后,看秦腔艺术研究部分。近年来民间流传“秦腔的理论在甘肃”,这不单是甘肃王正强先生编《秦腔词典》,写《秦腔音乐概论》、《甘肃秦腔唱论》、《秦腔名家声腔选析》,更因为他们还有范克峻等先生致力于秦腔理论的研究和秦腔史料的挖掘,但《中国秦腔》对王正强先生着了点笔墨,对范克峻却是只字不提。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书名应该为《陕西秦腔》或者《西安秦腔》更好。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该书细致梳理了秦腔的历史,如果对秦腔不甚了解,是很好的入门书籍。
  •     没什么新意,只能当资料存存
  •     看得很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