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梅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中国黄梅戏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39631356
作者:王长安 编
页数:1164页

章节摘录

插图:演变中的过渡黄梅戏演出整本的大戏是其发展史上一件大事。从小戏到本戏的演变,还经历了一种过渡的形式,那就是“串戏”。所谓“串戏”,相当于现在的组剧,是由表现同一题材或关于某一两个人物经历的、可以各自独立的小戏串联起来演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像《私情记》,就是由《拜年》、《观灯》、《吃醋》、《反情》、《思想》、《上竹山》、《充军》等单折串起来的。这一组串戏,都是表现长工余老四和财主女儿张二姐恋爱纠葛的。虽然人物和事件都比较集中,但故事并不完整,其中这一出与那一出并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因为是陆续编写的单出,而不是一次写成的整本大戏。“串戏”的产生,相传是这样:某一个独立的小戏演得比较成功,剧中人物为大家熟悉了,引起观众的关注,于是就有人问起这些剧中人过去怎么样,后来怎么样。艺人们根据观众的要求就在其前后增编了几出与原来剧中人物或事件有关的小戏。越积越多,可以串成一整台戏,就给它起上一个总的剧名。据说《私情记》是:先有了余老四到张二姐家中去拜年的《拜年》,然后在其后面续上了反映他们之间矛盾的《反情》及婚姻波折的《上竹山》。有的地区,还在其前面续上余老四到张二姐家做雇工的《打长工》。串戏像丝线串珠子一样,越串越多。其特点,是每一个单出既与另一单出有某些关系,又可各自独立。有的串戏,只有事件的维系,而无贯串前后的中心人物。由于某地发生了一件惊动远近的大事,民间艺人从不同的角度取材编成小戏来反映这一事件,因而戏里的内容彼此有关,但戏中的人物却不固定是某甲或某乙。像以《闹官棚》(或名《三担谷》)为总名的一组串戏就是这样产生的。《闹官棚》包括《报灾》、《逃水荒》、《闹店》、《李益卖女》、《闹官棚》、《告霸》等各自独立的小戏。这一组串戏表现的共同事件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发生在黄梅县的那一次特大的水灾。据传,是水灾发生之后,灾民们和民间艺人各自用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去反映劳动人民与天灾人祸进行的斗争。后来用曲艺和民间歌舞反映出的某些部分又分别发展成了戏曲,从而围绕这一水灾事件产生了很多小戏。这些小戏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灾民的生活和斗争。其中《报灾》写的是水灾发生之后,一位与农民接近的监生瞿学福和穷秀才李益向官府陈报灾情以及石大驾等八个恶霸侵吞账款的情况。《逃水荒》和《闹店》是反映灾民们逃奔外地卖唱维生的悲惨遭遇。《李益卖女》描写了穷秀才李益为灾民奔走,受到恶霸打击,弄得老父坐牢,一家老小无衣无食,不得不把亲生女儿卖掉的苦境。《闹官棚》表现了瞿学福与恶霸们进行的正面斗争,同时也反映了恶霸之间的钩心斗角和他们生活的荒淫无耻。《告霸》(又称《告坝费》)是写瞿学福辞别家人前往官府控告恶霸的情景。这些小戏中的人物,有的以李益为主,有的以瞿学福为主,有的以逃荒女子邱金莲为主。但都是以同一次大水灾为中心事件展开戏剧冲突的。这些小戏,分开表演,自成篇章;串起来演,又有它的统一性。同一组“串戏”中各自独立的小戏,在风格样式上也很不一致。如以《大辞店》为总名的那一组串戏,其中《挖茶棵》和《求子》是以念白为主的小型闹剧;《撇芥菜》则是以民歌小调为主的歌舞喜剧;而《何氏劝姑》、《张兰英讨嫁》、《张德和宿店》又是以【平词】、【火攻】为主要唱腔的正剧。这种风格样式的不统一正好说明“串戏”是由不同的艺人用不同的手法编排出来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串戏”已经突破了歌舞小戏的形式而有所发展了。在出场人物方面,虽然有些独立的小戏,仍以小丑、小旦、小生为主,但有的部分则出现了“三小”以外的人物,有“挂须”(亦称“正生”),如《落店》中的张德和、《告霸》中的瞿学福、《报灾》中的乾隆皇帝;有“正旦”(即“青衣”),如《劝姑》中的何氏、《卖女》中的夏氏、《告霸》中的冯氏,此外还有“老丑”等行当,如《闹官棚》中的石大驾。

前言

常听有人感叹黄梅戏“很特别”,或日黄梅戏“很奇怪”。这些感叹的后面往往跟着的就是一连串深深的疑问,即黄梅戏历史短、家底薄,没多少“玩意儿”,怎么会如此受宠,以至成为一省的“文化之龙头”,安徽“两黄”有其一?中国戏曲在总体上处于低谷,度日维艰,黄梅戏为何反倒日见走红?是的,这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既有趣又迷茫。因此,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耐人寻味的“黄梅戏现象”。黄梅戏何以由昨天走向今天?何以成就今日风光?一、关于昨天黄梅戏的昨天很平凡,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资本。像一个寒门游子,靠着自己的打拼和不断地顺应时势或日与时俱进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世人的看法,赢得了地位和尊重。早年,黄梅戏被认为是淫词浪曲,演黄梅戏和看黄梅戏都是被严格禁止的。《皖优谱》就说:“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戏极淫靡,演来颇穷形尽相,乡民及游手子弟莫不乐观之。但不用以酬神,官中往往严禁搬演,他省无此戏也。”此时的黄梅戏,虽深受底层百姓欢迎,但却毫无地位可言。黄梅戏最早的女演员胡普伢就因为偷着去看了一次黄梅戏,被家里人抓回来痛打了一顿。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艺名丁老六)也因为唱黄梅戏而和同伴一起被乡丁抓去,头套芦席游乡。黄梅戏最早应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即清咸丰(1851~1861)前后,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剧种。由于晚出,便占尽天时,大受其惠。可以更加广泛地吸收、借鉴既有成果,杂取众家之所长,养成自己之才艺。有人说黄梅戏产生在清乾隆年间,有220多年的历史,这是缺少依据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一带曾经流行的采茶调”,乾隆五十年(1785年)发大水,湖北黄梅人逃荒进入与之毗邻的我省安庆地区,这之后诞生了黄梅戏。因此,就误以为黄梅戏是“诞生在乾隆年间”了。其实,一个剧种历史的长短并不重要,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热爱。越剧就坦陈自己的生日是1906年3月27日,几年前刚纪念过“百岁诞辰”;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把自己的剧种说得多么沧桑,多么老迈。并且,一个剧种的诞生,也并不仅以声腔的出现为依据,而应以戏剧要素的整合完成为标志。就像一座大厦的问世,不以水泥的出厂日期为准一样。我们知道,“四大徽班进北京”至今还不到220年,进京后才慢慢有了京剧。严格地说,京剧诞生在“鸦片战争”前后,它的历史至今也还不到200年,已是古老剧种。黄梅戏作为一个年轻剧种怎么反倒有了“220多年的历史”了呢?不到200年的京剧已然形成了完备的戏曲表演程式,甚至体系化了,各方面都显得炉火纯青,近乎完美。而黄梅戏至今没有定型,表演范式也未形成,多数“功法”都取学于京剧。那么,它的这个“220多年”又都干什么去了呢?

后记

终于在困眼蒙咙中看完了全部校样。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时刻,但我此刻的心情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为了这本书,我们付出的太多。尤其是前辈戏剧家金芝先生,他参与了本书的编纂,且以最快的速度、最合规范的卷面按时完成了“剧目”部分的遴选与编辑工作。本来,他是应该能够看到本书正式出版的,一部分校样若由他来把关校对或许会更好些。然而由于其他一些板块的稿件过于拖拉,使本书的发稿不得不有所延迟,他竞于一月前溘然辞世,使这一切都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行文伊始就写下这伤感的一段,作为主编,除了要表达我对他老人家的追思之情,还想以本书的名义向他致敬!此书的动议较早,早在我曾经主持的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将《中国徽班》申报立项的2003年我们就曾有此设想,如同我们曾把黄梅戏的研究整合成一个“史”、“志”、“论”鼎足的体系化格局,出版了《黄梅戏源流》、《黄梅戏通论》和《黄梅戏志》一样,我们决定在《中国徽班》成书后次第推出《中国黄梅戏》和《中国花鼓灯》。这样,我们安徽的品牌表演文化似也就构建起一个整体的形貌,才能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强省建设相协调。设想得到了刚刚到任不久的省文化厅厅长杨果同志的认可,并与分管副厅长肖桂兰同志一起亲自为我们运作项目经费。在省科技厅的全力支持下,所需经费很快到位。于是,这个对我们来说堪称“宏伟”的工程就肩负着方方面面的希望不容置疑地启动了。本书的第一编集中描述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增写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部分。第二编是对黄梅戏艺术的理论把握,试图探讨其基本美学属性和总体文化定位。第三编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剧目文本,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分别两次编人“传统”部分和“经典”部分,试图让读者能更直接地看到它们的渊源和演变。对于家喻户晓的《打猪草》和《夫妻观灯》两个经典小戏,我们则选择了曲谱本,借此为有意搬演者提供一些资料上的方便。谱例则分为“传统”、“发展”和“新创”三类,虽不尽确切,但亦可见我们的特别用心,意在使读者能够从中窥见黄梅戏声腔的某些“来龙”、“去脉”。黄梅戏传统锣鼓别具一格,原本是独立成编的。因篇幅过小,体例上显得有些失当,只好与“谱例”合编了。除了第二编中已有专门论述的代表人物之外,本书还选择了部分对黄梅戏贡献较为突出的人物略作传记。但我们十分明白,这绝不就是黄梅戏优秀人物的全部,对人“传”者的表述和评价亦未必精当,足称其人,缺漏与不足在所难免,唯祈识家见谅。文选部分选收了部分在我们看来是对黄梅戏较为重要的研究、评论和史料性篇什,以便读者参阅。需要说明的是,全书虽有250万字的篇幅,却仍嫌版面紧张,很多已经打出校样的稿件,掂量再三,还是忍痛撤下了。在此,谨向那些为本书的编纂吃了辛苦,流了汗水,悉心提供了文稿或图片而又未能全部体现的朋友们致歉。本书是多人、多方面合作的结果,对于那些已列出姓名的编撰人员这里就不一一道谢了。需要特别一提的是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老师和徐代泉先生,他们为本书“曲谱”部分的选稿、编排贡献了智慧,提出了宝贵意见。尤其是时白林先生,虽耄耋之年,热情不减,积极为本书提供了《打猪草》、《夫妻观灯》两个曲谱本,还通看并复校了全部曲谱稿件。其智其情,令人感佩。此外,安徽文艺出版社也给予本书的出版以特别的厚爱和超常的重视,悉心谋划,倾情打造……这些都是本书最终得以“闪亮登场”的重要保证。借此机会,谨向各位拱手作揖,道一声:“谢谢”!

书籍目录

黄梅戏的昨天与今天(前言)第一编 源 流  一、从采茶歌到黄梅戏    别名传说采茶调    小戏到本戏    小戏与本戏之比较  二、从乡村草台到城镇花台    舞台艺术的早期积累    不应忘却的前辈艺人    坎坷曲折的发展之途    愈挫愈强的潮涌之势  三、从民间小戏到地方大戏    在春风中灿然怒放    用热情创造辉煌    在曲折中奋力前进    难以忘怀的生命旅程  四、从风雪相侵到万紫千红    新时期的春雨    在探索中前行    勇攀新的高峰第二编 概论  一、发生论    与近代农业文明    与近代安徽社会    与近代民间歌谣    与近代中国戏曲  二、风格论    吴楚文化基质    通俗文化基质    青春文化基质    开放文化基质  三、形态论    乡土空间    都市空间    奔向高潮    超越自我  四、发展论    学者介入    人才培养    歌舞渗透    声屏移植  五、文学论    题材    结 构    人物    语言  六、声腔论    主腔花腔三腔    曲体旋法唱法    南腔与北调    中味与洋味    移步与换形    浅易与深刻  七、表演论    早期范式    当代形态    未来趋势    动态个性  八、剧目论    《天仙配》    《女驸马》    《打猪草》    《夫妻观灯》    《无事生非》    《红楼梦》    《徽州女人》    《孔雀东南飞》  九、人物论    严凤英    王少舫    马 兰    黄新德    韩再芬    陆洪非    时白林    石 挥    胡连翠    王士英第三编 剧目  概述  一、传统剧目    天仙配    双救主    菜刀记·小辞店    补背褡    苦媳妇自叹  二、经典剧目    天仙配    女驸马    打猪草(曲谱本)    夫妻观灯(曲谱本)  三、新编剧目    罗帕记    无事生非    红楼梦    未了情    风雨丽人行    徽州女人    孔雀东南飞第四编 谱例与锣鼓第五编 传记第六编 文选附录黄梅戏发展大事记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黄梅戏》为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黄梅戏》分源流、概论、剧目谱例、传记、文选、图片等若干大部,全面阐述了黄梅戏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作品,声腔与剧目,成果与人物等诸多话题;广泛涉及黄梅戏纵横两度的文史及戏剧知识,是黄梅戏剧种的一部归结性著作。

图书封面


 中国黄梅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黄梅戏大观。
    再给当当一点建议,负责包装的员工要爱惜书,经常收到书时外包装很好,但里面的书却“灰头土脸”。
  •     是这本旧旧的,上本书蛮好的,
  •     从当当网购到《中国黄梅戏》十分高兴,读大学时曾专程拜访黄梅戏艺术家王少舫,他曾希望我写一本黄梅戏的书,很遗憾未能实现他的遗愿,大学毕业后他就逝世,对黄梅戏事业是一个重大损失!王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黄梅戏》,资料详实,图文并茂,是一部非常难得的黄梅戏研究、学习资料,向为黄梅戏事业付出辛劳、智慧的人们致敬!也希望社会各界多关注、支持黄梅戏艺术的发展,这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这本书真是又大又厚!一本字典一样!
  •     通读的,其中错讹之处不少。然而就科普而言,还是很好的。
  •     这本书从源流、概论、剧目、谱例锣鼓(唱腔)、传记、文选多方面对黄梅戏进行了介绍,很好的书,要好好看,因为好多页啊,是查阅资料的好地方。这里对伴奏乐器与托腔乐器(二胡))表述的比较清楚,不过没明白黄梅戏伴腔是什么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