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西秦戏研究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306035813
作者:刘红娟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插图:只标明清代,没有标明具体朝代的有:官田寨、永水、驷马寮、上墩尾叶、林、新城、大门兜、陈家村、前港、后港、黄港地,一共10个。从明末清初一康熙一雍正、乾隆一乾隆以后,入迁的姓氏逐渐减少。明确是明末清初的村庄近30个,几乎占了全镇村庄的四分之一。尽管清朝建立于1644年,但真正统一全国的时间很晚。永历皇帝于康熙元年(1662年)在缅甸遇害后,其他反清复明的势力仍然没有消灭。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在两广、两湖等省抗清后,辗转到了夔东,联合建立了著名的夔东抗清基地。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的最后一位抗清将领李来亨——李自成的侄儿李过之养子自缢而死,从清顺治七年至康熙三年,历时十五年的夔东抗清宣告失败。但台湾、厦门一带的郑经、郑克填仍然尊奉永历正朔,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军攻克澎湖,刘国轩等劝降郑克塽降清为止,清朝才算真正统一中国。台湾、厦门与粤东是相邻的沿海地带,粤东抗清活动的余波有可能也持续到康熙年间。反清复明引起的先民迁移也就相应地持续较晚。从传人的路线来看,梅陇镇绝大部分是从福建迁来。有小部分是从海陆丰地区转迁。这部分转迁的居民有可能很早就居住在海陆丰,也有可能是明末战乱迁到某地后再次迁移到梅陇。所以,时间不一定都在明末清初,康熙乃至雍正、乾隆年间人迁的姓氏也不排除是明末战乱后的二度乃至二度以上的迁移。前一章论述了农民起义在闽、粤、赣的活动情况,这些人迁的先民很可能就是当时抗清失败后的将士。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就听到当地居民说他们的开基祖是反清复明的将士。其中大港村,住吴、杨、石三姓居民,不明迁入年代和地方,但村中有传说反清复明领袖徐楷曾游渡逃难至此。埔下村,居住徐姓,《梅陇镇志》记“崇祯年间反清复明徐楷出生于此”。笔者在当地调查时,遇到徐姓人士,他们说徐楷是反清复明将领,也是他们的开基祖,可见徐楷非在梅陇出生。埔下新的徐氏,《梅陇镇志》记“与月池村、港尾圩的林、许、陈系一脉”。月池村的先民于明末清初由福建莆田移居于此;港尾圩,居住林、许、陈三姓居民,先民迁入时间也是明末清初。他们所属不同姓氏,而称“同为一脉”,指非宗族血缘关系之一脉,而是因为同一事件同一路线人迁梅陇而称一脉。徐氏既是反清复明的领袖逃难于此,则月池村和港尾圩的林、许、陈也是反清复明的军队将士逃于此聚居。

前言

2005年,我们承担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其研究对象具体指粤东地区的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这些剧种大都面临生存窘境:分布地域狭窄、观众人数下降、剧班数量骤减。其中正字戏处于重度濒危状态,据2006年统计,共有正字戏剧团26个,除一个县级剧团外,其余皆为民间草台班,随时有解散的可能。西秦戏更是极度濒危,2006年我们进行调查时,尚有三个剧团,至2007年,一个曾经上京获过奖的剧团因为团长和一名主要演员的去世,导致剧团解散,目前仅存两个剧团。如今三年已经过去,课题组的詹双晖、刘红娟、陈志勇、刘怀堂四位博士在康保成老师的指导下均已交出他们的具体研究成果,本丛书即为这些成果的汇编。课题虽已完成,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超越了剧种的地域限制而具有普遍性:一个濒临灭绝的剧种还具有研究的价值吗?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濒危剧种?濒危剧种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保持其生命力的?对濒危剧种的研究使我们发现,“濒危”其实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某种文化生态的脆弱,而且显示了某种文化存在的顽强性。这种顽强性表现在大多数类似的文化都已消逝,而处在“濒危”状态者却依然硕果仅存。

后记

此书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2005年,承蒙恩师康保成先生不弃,使我有幸忝列师门。入学之初,先生就建议我关注西秦戏。西秦戏是首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也是戏曲史上影响重大的古老剧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西秦戏研究却是一项难度相当高的工作,不仅艺术源流复杂、文献材料极其匮乏,而且剧种生存现状也极其濒危。图书馆没有现成的文献,没有现成的VcD等音像。我的博士论文就从田野工作开始,一有时间就往海陆丰跑,跟着西秦戏戏班录制演出资料、收集剧本剧目、采访艺人。为了弄清楚西秦戏的源流,我几乎翻阅所有的广东地方志,尽可能地收集散落民间的族谱、碑刻,留心当地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从中发现线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还特意到福建、江西、安徽、陕西、甘肃、北京等7省市进行长途跋涉,沿门问艺,进行相关剧种的田野调查。其间的酸甜苦辣,唯有我心知。求学问道,艰苦磨砺,理本当然。与此同时,老师们的关爱与教诲,更是我最可宝贵和珍视的力量。恩师康保成先生因我的学习,时时牵挂,精心指导、细心勉励、充分信任、严格要求。在田野调查上,更为此充分调动个人私谊,联系全国有关的专家学者,联系调查点,让我能有机会向更多的专家学者请教学习,了解更多的传统戏剧的现状。连在外地开会的紧张时日里,先生亦不忘留意帮我收集有关资料。论文从章节的构架到某一个小论点的论证,都深得恩师的悉心指导。师母李树玲女士,对我的生活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每每令我感动;尊师黄天骥先生,不时致以鼓励和肯定,给我增添了学术攀登的勇气和力量;欧阳光先生、黄仕忠先生、刘晓明先生、宋俊华先生等,都对我的学业和生活关爱有加。硕导何天杰教授以及华师大的周国雄教授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寄望甚殷。诚然,没有许许多多学养深厚、热情亲切的老师们的关心、扶持和培养,很难想象我今天能有机会叩问学术之门墙。

书籍目录

为什么要研究濒危剧种?(代序)
绪论
一、戏曲研究的新变
二、珍稀小剧种不能忽视
三、西秦戏的研究现状
四、本书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材料
五、本书的创新之处
六、几点说明
第一章 西秦戏的源流
第一节 西秦戏的源流概说
一、西秦戏源流的研究现状
二、西秦腔与秦腔之关系
三、西秦戏源于(西)秦腔
第二节 西秦戏的人粤:明末清初反明抗清武装与秦腔在南方的传播
一、秦腔传播的途径
二、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反明抗清武装形势
三、李自成、张献忠部队中演戏的情况
四、李自成、张献忠部队的戏曲演出所唱声腔
第三节 西秦戏与粤剧梆子的入粤路线考
一、西秦戏入粤路线考
二、粤剧中的梆子入粤路线考
第二章 西秦戏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西秦戏的生存环境
一、海陆丰的基本概况
二、海陆丰的先民迁移考
三、海陆丰的民间信仰
四、海陆丰的民间艺术
第二节 西秦戏的发展概述
一、清初至民国西秦戏的发展
二、1949年以后西秦戏的发展
第三节 西秦戏的艺术流变
一、吹腔及其剧目的吸收
二、皮黄声腔及其剧目的吸收
三、南派武功与西秦戏的武戏
第四节 西秦戏的现状
一、西秦戏根植于广东的原因
二、西秦戏的濒危现状
三、西秦戏濒危的原因
第三章 西秦戏的演出体制
第一节 西秦戏的唱腔结构分析
一、正线
二、皮黄
三、杂调
第二节 西秦戏的乐队与乐器
一、西秦戏乐队与乐器概说
二、西秦戏与秦腔主要伴奏乐器比较
第三节 西秦戏的行当体制与表演
一、西秦戏脚色行当体制
二、西秦戏特有的表演程式
第四节 西秦戏的剧目
一、西秦戏的剧目概况
二、西秦戏剧本比较
三、西秦戏重要剧目考述
第四章 西秦戏的班社
第一节 班社的管理
一、班社的组织
二、行业组织
三、戏班班规
四、戏班的经济
第二节 主要班社
一、主要班社概况
二、各乡镇曾有的其他西秦戏剧团
第三节 主要演员
一、演员传承:科班、家传、拜师
二、主要演员小传
第四节 曲馆(班)
馀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政府方面
二、专家学者方面
三、演艺团体方面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西秦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作者简介

《西秦戏研究》内容简介:西秦戏更是极度濒危,2006年我们进行调查时,尚有三个剧团,至2007年,一个曾经上京获过奖的剧团因为团长和一名主要演员的去世,导致剧团解散,目前仅存两个剧团。如今三年已经过去,课题组的詹双晖、刘红娟、陈志勇、刘怀堂四位博士在康保成老师的指导下均已交出他们的具体研究成果,本丛书即为这些成果的汇编。

图书封面


 西秦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