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云门去流浪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舞台艺术戏曲 > 跟云门去流浪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
ISBN:9787503942723
作者:林怀民
页数:184 页页

章节摘录

  舞者像大象  在《芭蕾评论》季刊读到一则五十年代的故事:  乔治?巴兰钦召开记者招待会,纽约市芭蕾舞团舞者都穿上最好的行头列席。记者问:“你付他们多少薪水,让她们穿得这么美?”巴兰钦说:“舞者就像大象……”大象?舞者们互望一眼。巴兰钦不慌不忙:“她们吃花生度日。”一语双关:薪资菲薄,舞者真的也吃得很少。  读到这里,听到市政厅广场自鸣钟叮当响起(不知有没有小人出来报时,像布拉格和慕尼黑?),我放下杂志,准备上工。今天是首演。  舞台已经搭好。灯光还在奋斗。  22日,悉尼首演后的酒会上,歌剧院节目总监邀约云门再来。两天后的悉尼晨锋报舞评表示,《行草 贰》令人兴奋战栗,《狂草》更上层楼,“云门是个神奇的舞团,希望很快再来,演更多场”。  这些,灯光设计张赞桃,灯光助理黄羽菲,和制作经理李永昌都不知道。首演后一大早,他们提早奔赴德国,与莫斯科来的技术指导林家驹在威斯巴登会合。那天晚上,歌剧院请他们看加拿大特技团演出。重点是,演完后特技团拆台,然后云门连夜装台,直至天亮。  威斯巴登对技术组而言,是个灾难。  《狂草》服装在歌剧院清洗,褪了一层色。原因不明,也许是本地的水质和染料起了化学变化,仿佛“墨分五色”的意念,也体现在服装上。改了暖色灯光纸补救,男生还好,女生上身紧身衣和下半身的裤子,看来就是两截!观众不觉,我坐立难安。  海外巡演,人坐飞机,道具坐船,为了省钱,要三个月前起程。《狂草》道具,澳洲一套,欧洲一套,美洲一套。悉尼墨纸演出完美。威斯巴登这套出了问题,演出前输送墨汁的管子爆了,工作人员急得冒汗抢救。演出推迟十分钟。  没有技术排练,没彩排,匆忙走台,就开演了。然则,舞者从容演出,看不出时差的影响,也感觉不到演出前后台的混乱。观众欢声雷动,漫长的谢幕。去年在柏林看过《狂草》的观众,觉得舞者更精进了。  巴兰钦说的对,舞者有如大象。除了收入少,吃得少,他们也有大象般的肌肉记忆。  黄金灾难  早饭后,全团外出“远足”,去红场“健行”。我坐在旅馆等电视台来采访。三千张票只剩几张,实在不必再上电视宣传。可不可以不再接受采访?可不可以让台湾在俄罗斯全国性电视多亮一次相?  阳光温和,绿叶轻颤。我读一下莫斯科行程,不觉黯然。戏剧节里,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的戏与《流浪者之歌》同日开演。我们演完第二天,十号就得赴里斯本。碧娜?鲍许(Pina Bausch)七月一号才开锣。九月碧娜到台北,我们又去了北美,都看不到了。所谓巡演,大概就是演给人看,看不到别人演出吧。  两年一度的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一九九二年首度举行,却异军突起。除欧美大团之外,连日本能剧也原原本本地搬到莫斯科演出,很快在国际艺术圈建立了声望。  除了鲍许、布鲁克,今年的团队还包括加拿大大导演罗伯?勒帕吉,舞蹈家玛丽书娜,还有英国男性版《天鹅湖》。还有,朱宗庆打击乐团二十七日起在普希金剧院公演。(拍手拍手拍手!)  这是云门继二○○五年《水月》之后,连续获邀,演出《流浪者之歌》。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业务沟通顺利很多。  晴天霹雳!三月底,国家剧院春季公演之际,莫斯科传来坏消息:由于发现中国进口的米部分污染严重,俄罗斯政府三月颁布新法令,禁止稻米入口!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换节目!  不行!戏剧节主办方说:你们的票卖得最好,观众要来看《流浪者之歌》!  没有米怎么演?俄罗斯有没有米?  戏剧节得到前所未有的任务,到处找米,花了十天才快递一包米到台北。  不行,《流浪者之歌》的米必须圆实!圆实才不易踩碎;王荣裕静立米下九十分钟,尖头尖尾的米会把他的头扎烂。  “黄金稻谷”是诗意的夸张。稻谷是褐黄色的。《流浪》的米要洗(不然花粉会让舞者浑身起疹发痒),要染(不然就没诗意的金色光泽),要烘、晒(不然没办法干燥),要阉(不然受了潮就发芽)。三吨半的米,要四名工作人员,一天八小时,处理两周才告完工。做过的人都说,下次别再找我!  这些米每次旅行都是在考验云门诸将的耐心,要苦口婆心跟各国海关打包票:不吃,不卖,不散;不会,不会,不会演完后就地焚烧,每一粒米都会带出境,送回台北。  谁也没想到,参加美国雅各枕舞蹈节,在森林里谷仓由改装而成的戏院演出时,松鼠会跑到舞台上,在王荣裕脚边大快朵颐,而且呼朋引友,最后一场,居然来了五只。没想到澳洲农产检疫局竟会真的派两名专员(还好没配枪),从下货开始,全程盯场,到最后演出结束装车为止。  《流浪》有两批米,一批住台湾,在亚洲、美洲演出;另外一批,为了节省航运费,住在法兰克福附近的栈仓,专门应付欧洲的演出。德国那批因为多年使用已经碎得不堪上台,去年才运回台湾焚销。为了莫斯科之行,技术指导驹爷——林家驹先生,才费尽力气重制了一批(三吨半!),不料却被禁止入境。  莫斯科找到米了。隔洋E-mail教导俄国人制米(要洗!要染!要烘、晒!要阉!)却始终不得要领,驹爷义气地说,我跑一趟莫斯科教他们做!  契诃夫戏剧节在莫斯科郊外租了一个大厂房来制米。驹爷说,那个地方很大很大,芭蕾舞团铺了地板就在那里总排。  可怜的驹爷,被流放到森林边的小客栈,每天“上班”监工,教戏剧节的工作人员洗—阉—染,再烘干。“下班”后就到森林散步,回客栈念佛经。  荒郊野外,小店食物粗劣,只好到小超市找吃的。驹爷吃了八天俄国香肠。  大功告成后,驹爷到德国归队。他告诉云门的工作人员,北国春天苦短,前往协助翻译的俄罗斯女郎,珍惜难得的春阳,干脆穿比基尼工作。  驹爷抱着计算机向我显示稻谷的照片。看起来很像云门的米。  我问他,比基尼女郎的照片呢?  戴着iPod听佛诵的驹爷笑着说:“米比较重要。

前言

  没想到会变成一本书。  云门营销部多年建议,我应该写些东西,放到云门网站,跟云门之友讲讲舞团国外巡演的事情。她们说,连我们也不清楚啊。  事实上,表演艺术在我们的社会仍是一个陌生的行业。许多人以为云门舞者才华洋溢,到戏院化好妆就可以上台起舞。更多人认为场场满座,一定赚翻了,或者,“你们一天到晚到世界各地去玩,好好喔!”  全然不是如此。以2007年为例,云门在国内演出二十七场,海外有十国十九城四十九场的公演。年初有澳洲之行,春暮再赴澳洲、俄国、欧洲,以及香港、北 ,秋天则有美洲之旅:加拿大、美国、巴西。结果,农历除夕在澳洲伯斯,端午在伦敦,中秋在魁北克吃月饼。年初到年尾,拖着行李跑江湖,到了每个地方,下飞机就是工作。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不说出来,外人当然无法了解,连舞蹈科系学生也没观念。  久未写作,这回下了决心,五六月的七周巡演,我就老老实实每天在旅馆、剧场,甚至在飞机上写字。希望这本书让大家对于这个“逐水草而居”的行业,能够多一点认识。  十年了吧,联副主编陈义芝不时向我邀稿,“写写你在国外演出的状况都好。”这回我真的写了。他真的四十一篇全登。没想到的是,这一系列文字竟成为他联副二十六年功成休退前最后登用的几篇文章之一。  我是计算机文盲,贞妮斯在旅途公忙之中,加班帮我把潦草的手迹打成美丽的文稿,传回台北发表。她是第一位读者,也是热情的编辑;许多宝贵的建议,我都照单全收,一一修改。而台北办公室里,Becky负责接“球”,将传回的图文挂到云门网站,送到联副发表。我一路写,一路改,回到台湾,福英接手,校稿,修稿,非常辛苦。  我也不拍照。多亏蒋勋、赞桃和云门诸友慷慨提供他们的照片,来丰富这册只有几万字的小书。  大块李惠贞小姐,文章见报就隔海邀书,和美编谢富智用细心和创意让本书有了活泼光鲜的面貌。  在出书之际,我要向他们诚恳的致谢,也希望读者们阅读快乐。

内容概要

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大学期间就读新闻专业,留美攻读写作,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回到台湾后,创办“云门舞集” ,现为“云门舞集”艺术总监。名闻世界的编舞家。
他创团三十余年,编舞160余部。获荣誉无数。
他的主要舞作包括:《白蛇传》、《薪传》、《红楼梦》、《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三部曲”等160余部。

书籍目录

2007. 5.19 → 5.24 台北→澳洲悉尼 月亮碎片里舞狂草 悉尼歌剧院 蹲下来就自由了 硬脖子 快跑!快跑!快跑!2007. 5.24 → 6.3 澳洲→德国威斯巴登、刘易斯哈芬 干扁四季豆与芍药 威斯巴登国际五月艺术节、 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剧院、刘易斯哈芬法兹堡剧院 舞者像大象 不能看肚脐眼跳舞 服装管理 子宜的话 坐巴士去跳舞 保树说 流浪者之歌 遗憾与歉疚 掌声 《狂草》的音 沈圣德 无我2007. 6.3 → 6.10 6.17 德国→俄罗斯莫斯科 前进莫斯科 莫斯科契诃夫国际艺术节、墨索维埃剧院 黄金灾难 流浪稻米的故事 卢健英 戏要常带三分生 魂魄 班门弄斧 尊严 温柔之必要 告别与眷恋2007. 6.10 → 6.17 俄罗斯→葡萄牙里斯本 看海的日子 繁花的犹大 辛特拉艺术节、欧加•卡德佛文化中心 对外人的想象 花落知多少 辛特拉演《水月》 五条好汉在一班 技术总 /灯光设计 桃叔的话 制作经理 李查的话 舞台技术指导 驹爷的话 舞台 督 大侠的话2007. 6.17 → 6.23  葡萄牙→英国伦敦 Chinatown的老虎 沙德勒之井 沙德勒之井剧院 手机与粽子 美香往生 自己的一把尺 《狂草》的纸与墨 陈品秀 伦敦 明年见 忘不了的画 张爱玲2007. 6.23 → 7.1 英国→西班牙巴塞隆纳 西班牙水舞 Gaudi 在台北 高第与圣家堂 巴塞隆纳葛瑞克艺术节、花市剧院 穿黑套装的女人 各部门忙乱有序的日程表 所有人员乱七八糟的不同航班 希腊剧场的圣兽 Olé 花市剧院 城市与传奇 佛堂2007. 7.1 →  西班牙→台北 回家啰! 伤情 再见,杨导 顾尔德 回家 2007年云门春季国际巡演名单 2007 10 30 台北•台湾

编辑推荐

  全面解读“亚洲第一当代舞团”“世界一流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舞和舞者。全文完美地诠释了云门舞集创办之初的口号: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云门之舞举世无双。它呈现独特,成熟的中国编舞语言。这项亚洲舞蹈进化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威廉弗赛的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对欧洲古典芭蕾的影响。  全书以精美摄影作品与林老师随性的文字贯穿始终,相得益彰,令人赞叹。  作者点滴的记录,真实细致地反映了云门舞集欧洲巡演的台前幕后,让读者对这个世界级的工作团体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也对他们的舞台表演产生了极大的、渴望观看的兴趣。  如果你对表演艺术,以及这个以世界为舞台的人生,有过想象和好奇,那么,就跟林老师,和云门一起,去欧洲流浪。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不管是民间故事、文学经典,或书法美学都是我的眷恋。”
云门的舞者很习惯奔波,仿佛舞者的生涯就是一出“流浪者之歌”。
去年的欧洲巡演过程中,老师每天写日记,记录幕后的点点滴滴。
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窥见云门这个世界级的工作团队及舞者舞台下的真实生活,了解云门舞蹈之所以精彩的原因;并且借由老师的双眼,以一种宽阔的视野看舞,看世界,看云门。读者读到舞,也读到了旅途中的风景。
“希望这本书让大家对于这个‘逐水草而居’的行业,能够多一点认识。”
如果你对表演艺术,以及这个以世界为舞台的人生,有过想象和好奇,那么,就跟林老师,和云门一起,去欧洲流浪。

图书封面


 跟云门去流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云门还没看过,但看过优人神鼓,翻完这本书,感觉是从了一样的思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运用西方的舞台表现艺术加以表达,从而实现了两者结合之上的升华。林提到大陆有数不清的好演员,光是北京舞蹈学院就有数千,但就缺在有好的编舞,尤其是既深谙民族文化,又熟悉西方艺术的导演。所以现在大陆人们熟悉的反而是那些简单追求宏大场景的实景舞蹈剧,如同印象系列一般了。
  •      记得我小时候,考艺术院校的戏曲表演系时,曾有个舞蹈系的老师来问我愿不愿意去学舞蹈(大概那时候他是看我还比较正太,不过他绝没想到我运动神经巨不发达到四肢不协调),当时我一口回绝了,小孩子不会说场面话,直接说的是“哪有男的去跳舞的”。直到如今,我仍然认为大部分舞蹈是个更适合女性的发明,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舞蹈男的跳起来很好看,比如踢踏舞、比如桑巴、比如云门,还有许多等等。在中国,在电视在剧场,更多时候看到的舞蹈对于男演员来说过于脂粉气,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很业余的看法,舞种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第一次听说云门的时候,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在本地的报纸上看到即将来此演出的信息,当时为新闻的配图所吸引,于是去搜索了这个舞团的信息,不禁为之折服,可惜最后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到场一窥究竟,引为憾事。   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云门舞集那年演出的路线及随笔,写的比较松散,如果不是对他们特别有兴趣的话可以翻翻电子版(如果有的话)就行了。云门给我的感觉就好像苦行僧一般,又如日本的职人,专心的潜心在艺术钻研中,心无旁骛,将舞蹈与中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以文化为筋骨,以舞蹈为外形,其力与美之结合,就好像太极的黑白两面,相互交融,互相碰撞。他们将中华的文化拆开,重组,再捏合到舞蹈中,亦静亦动,云门在传播舞蹈的同时也以舞蹈为载体,将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输出。   书中文一部分是行程,一部分是记录工作人员的过程,也记录下了舞者以及幕后对云门的坚守,对于在初识云门后进一步了解云门有所帮助,如果读者本身对舞蹈,对云门有兴趣的话,可以一阅。云门的舞蹈已经超出了舞蹈的范畴,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文化高度,透过舞蹈本身,可以看到文化,看到一种精神,反观大陆,我们也有舞蹈,但是透过舞蹈能上升到精神的,虽然也有,但是一是太少,而是坚守太少,大陆的舞蹈,要么人海战术,要么几年之后拿过奖,巡过演就束之高阁,何曾像云门这样,不断发展却能一脉相承。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现场一睹云门风采
  •     不久前才了解到林怀民,一个声誉相当高的舞团云门的领导者。于是发现了这本书,还没有收到书之前就已经断定这书一定极好,艺术家的著作一向是我之所爱,因为他们总能把我又带进另一个有关于艺术的世界,刺激我的灵感,正如这本《跟云门去流浪》。林老师的文字有一种很特别的地方,它们有节奏感,而且他喜欢用括号里的语言来表达心情(拍手拍手拍手),很有爱。他喜欢一段急速的文字过后,又一段慢慢的抒情,文字在飞舞,美丽也恰到好处。后来看到简历,他在学生时代是修读文学,文字功底过硬。书中也有成员的文章,诉说者舞团背后一切我们不知道的辛酸,让我们窥视这顶级舞团是如何运作的,也如林老师说,他真的有一群很认真的做他们的事的团队,这种专注认真才是能达到高峰的原因。有一段很有趣:林老师说,现在他在舞团负责的工作就是在吹毛求疵,挑毛病,还拿小笔记本,像小学班长在老师不在时,看睡在说话就记下名字,超不道德。(天可怜见,这些舞我已经看了几百遍了,要我继续看下去,也是超不道德的!)。看完最大的收获当然是一定无论如何都要看一次云门的表演了。然后是西班牙的高迪和他的圣家堂,巴特罗公寓,看到图片被震撼的无话可说。书看完,果然是一本好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看完这本书很久了,很喜欢。那时候就很期待能看到他们的演出。现在终于盼到了,4月8号广州大剧院,云门舞集的《流浪者》。相当期待。
  •     没有看过云门的表演,但从这些巡游的文字点滴、从这些图片可以想象出云门舞蹈独特的韵味和舞者的执着热忱。渴望亲眼目睹一场云门的表演。
  •     和云门 看欧洲
  •     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一面,通过林怀民朴实无华的语言,感受一把成功背后的艰辛
  •     本书写于07年云门海外巡演赶场间歇,前后四十六天,所以于舞蹈艺术本身着墨不多,重点在于完成艺术的努力与艰辛,倒是其中附入的他人文章透露出关于舞蹈的吉光片羽;其中有些关于往生的思考,关乎信仰也令人怅然
  •     用舞蹈抚慰人心~
  •     书的包装有个小小的伏笔,我很喜欢。内容是关于舞团国外巡演的日常生活状态,刚看到前面没怎么写舞蹈。有当地剧院的故事,蛮有意思的。
  •     喜欢林老师的文字,温文谦卑,宁静,感恩,写的都是身边人事,无我。
  •     这本书的编辑简直是个失败!内页目测是用的200克铜版纸,又厚又硬仿佛廉价挂历。内容只有文章和照片珍贵,整那些场馆介绍作甚!需要出现在这本书中吗?需要吗?唉。。。
  •     本来想睡觉前看看游记会比较好睡,结果我现在好嗨好想看看云门舞集的表演。好真实,好震撼
  •     很震撼。
  •     JD5.5RMB收的。林老师好喜欢“拍手拍手拍手”。
  •     140107读毕,闲书一本,反思太少,信息量小。
  •     98年云门第一次来大陆表演,在上戏的剧场里,《薪传》带来的震撼每次想起都那么清晰。从此怀着崇敬的心情关注着云门。虽然这个舞团经历了太多磨难,06年两位重要舞者早逝,08年大火将排练场摧毁,但是这些云门都挺过来了。原本以为巡演是件美差,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如此密急的行程,真是不一般的修行!在辛苦的流浪中不忘记感知生活中的美,小细节很打动人。行文流畅,期待能有更多与云门有关的书引进
  •     能将传统文化改编再重放光彩的,都请让我献上最高的敬意。谢谢你们。
  •     为那种精神感动,不过真心看不懂现代舞。没有艺术细胞的捂脸飘过。
  •     帮同学买的,她很满意
    书的质量很好,还是彩页。
  •     这是一本很散很散的散记 看完林怀民的记述 对云门的演出更加憧憬 你可曾是在我意识边缘不停旋转的舞者?
  •     喜欢林怀民,喜欢云门舞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看到现场演出,丛书中可以感受艺术的美丽
  •      在一个集体的努力和温暖
  •     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     太过细碎,不适合我读
  •     一定要看一场云门的演出 期待在台湾或者等你来纽约
  •     全彩印刷,行文中穿插大量攝影圖片,讀來是種愉悅,形式上很“松”;行程緊張,意外連連,縱使忙裡也難偷閒,團員之間互相愛惜呵護,雲門人身上都有一種精神,一種使命感,要將中華傳統氣質融入現代舞蹈之中,傳達給全世界的觀眾。為林懷民老師喝彩!
  •     一直想看看云门
  •     迅速翻完了,很真切的一本书。装帧也不错。有诚意。
  •     艺术是通向世界的门。林怀民的随笔书稿,由舞团助理手敲、整理、付梓,一句一字记录07年云门海外巡演的四十六天点点滴滴。每一处反思都很实在,没有一去海外就拿出漫不经心的攀比腔。在舞团组织、创作、辅助这方面也是实实在在、可感可知的刻苦,令人敬佩。跟着云门看世界,长了很多见识。
  •     确实是本好书,喜欢舞蹈和美学的人可以多看几遍。
  •     读此书前我对云门几乎一无所知,我只是一个对舞蹈充满激情的爱好者~这本书虽然只是林怀民的一些随笔杂感,但我读出了云门舞集的那种静谧感,一个舞蹈的幕后和一个舞团负责人的操心,正巧我是学管理的,对舞团的经营方面一直很好奇,这本书也适时地解决了我的困惑。不过,尽管已是世界一流舞团,但仍不够普及,何况国内呢。。。
  •     写云门的巡演,让人羡慕,也让我们了解了云门背后的一些事情
  •     铜版纸的彩页才三十元,真是很超值,里面是云门几十年全世界巡演的重要资料图片还有林先生的一些随行感受什么,真是很好!
  •     和李娟的阿勒泰一样,像茶读了心静。
  •     林先生说这本书献给2007年一起跑江湖的云门手足。翻开书就被这句击中了...
  •     很佩服技术队和后勤工作人员,欧洲旅行的记忆穿插出现复刻
  •     书的内容还是可以的
  •     做任何事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你不知道的了不起的人生,敬佩与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再说都累了,就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看到云门现场吧,虽然伦敦评舞家们傲气的英皇芭蕾价值观导致的对外国舞团和现代舞那么不友好,批得了pina,sylvie,林怀民,批到体无完肤,不过观众喜欢就行。
  •     可是很喜欢,很有感觉,好多图片
  •     书质量很好。搞艺术的,背后的牡蛎要比其他行业多得多。有些文章写得很不错。
  •     超精致,超值,大师果然不同
  •     云门舞集,林怀民 (๑•́₃ •̀๑)
  •     描述得很现实很真实,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     台湾的云门非常著名。
  •     多年前看过林怀民的《红楼梦》,也向他提过问题,可惜回答不令人满意。
    也许他不是一个好的言说者,但绝对算一个合格的作者。
    从文字看,这本书没有高出亮眼写的唯美,但可以让你的心跟着流浪。每一站的地图很有用,让我们对舞团的地理坐标有所了解。关于剧院和相关知识的介绍也很有用,尽管我对高迪、建筑有所了解,但还是乐于阅读。只是有错别字,可能是校对不够用心。
    看了书,更渴望多看林怀民的舞《流浪者之歌》、《水月》、《狂草》。可惜当当没有这样的DVD卖。
  •     很华丽。很漂亮
  •     很想去做云门的行政人员,跟着舞者天南海北地到处跑。
  •     源于一次意外的舞蹈视频,我喜欢上云门。对于艺术我是门外汉,可是云门却让我陶醉其中,当我看到用人体去展现真善美,去诠释老祖宗留下草字的精髓,我完全震惊了,我想要去流浪,让我的身心跟着云门去流浪。
  •     不一样的游记。有不少图片,也想出去旅行了。书的质量不用怀疑。
  •     很好,内容很好,书的质量也很好
  •     巡演生活就像永远奔赴战场的急行军,这种环境下催生的产物只能是本流水账啊。。
  •     想看演出了。
  •     写得真好,有启发有感动,要是再多一些就更好了。想着可惜杨丽萍是不写的。
  •     合下书的那刻,很想即刻欣赏一次云门舞集的表演。「流浪者之歌」中的金黄稻米、「狂草」中的素纸泼墨、「水月」中的倾泻水幕...... 也想循着云门舞集的足迹去旅游。悉尼、威斯巴登、莫斯科、里斯本、伦敦、巴塞罗那.....舞蹈不仅关乎技巧,更关乎执念、风骨和情怀。一舞一世界。世界因舞而精彩。
  •     看到有关《流浪者之歌》时很是感动,可以了解云门的心路历程
  •     舞者大爱~
  •     跟着你一起走着巡演的足迹,却学到跟表演无关的却关于生命的价值,谢谢
  •     透过林怀民的这支笔记录下的云门巡演,让人一窥舞台上光鲜演出的背后这支世界级舞团的寻常处。正是因为这些回归本土的寻常才缔造了非凡的不寻常。
  •     《流浪者之歌》里,在台前定立承受头顶稻米不断倾泻而下的求道人,九十分钟后演出结束,他的身体是冷的,不能自己走下台,需要有人搀扶……舞台上多少东西,台下观众看不见。
  •     还不错。
  •     很喜欢的一个舞团,这个舞团有文化,有精神,他们是真正的在做艺术!之前说起云门,只知道林怀民,看完这本书后想起云门会想起整个团队。表面的光鲜亮丽都是需要背后多少的心酸与汗水……
  •     都挺不容易的,有机会想现场看看~
  •     读完他的书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 感觉收获了很多东西。他的观念,他的思想,他的一切一切都清清楚楚的在你眼前在现。书中的内容就像书名一样是一次流浪,确切的说他就是一名流浪者,带着他的云门去流浪。书不错,会一直支持。
  •     无论是舞者还是常人,要做到内心"无我",都是修行。
  •     印刷非常不错照片非常不错看后会很想去现场看一场云门的舞蹈
  •     华语世界 台湾还有仅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说来惭愧,从来没有现场看过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因蒋勋而知云门舞团,由此而读林怀民的《跟云门去流浪》。读过这本2007年七周八城的欧洲巡演日记,让我第一次窥见云门这个世界级的工作团队的台上台下的生活,有种更宽阔的视野看世界,看舞蹈,看人生之感。据《吕氏春秋》,“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1973年春天,26岁的林怀民以“云门”作为舞团的名称。37年来,舞团在台湾及欧美亚澳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超过一千六百场的演出,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获得各地观众与舞评家的热烈赞赏。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当代舞团,有许多的知名现代舞者自云门舞集发迹。看完这本书,我最突出的感觉:台湾的当代文化比大陆的当代文化更有文化。


    云门舞集这个的团队让人心生羡慕。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合作、互补、惺惺相惜的欣赏和源自内心的快乐,似乎是大陆各种团队所稀缺的。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中,云门有一个了不起的技术组,五个男人,营造舞台上舞蹈以外的效果。无论是《流浪者之歌》那三吨特制的米,还是《狂草》中的纸和墨,甚至是《水月》中固定温度的水,那种精益求精的执着,那种不应付、不糊弄的态度,真是让人叹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他们之所以能够风行全球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文化。


    台湾民间在叙述一个人去世的时候,用这么一个词:往生。显然受佛家文化的影响,人死是另一种生,是轮回。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文化表述。文化也会往生吗?


    浮躁的社会盛行速成。捷径,技巧,成功学,希望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政绩工程和学术造假。活在当下,庸俗的社会伦理几近统吃。回想曾经的七十年代,林怀民说“在那个匮乏的时代,我们一无所有,除了肉身、梦想与执念;可以累死,可以痛哭,就是不许自己垮下来。”这是特别让我共鸣和心生回忆的一段。文学艺术永远是艺术家的造梦空间,当梦想激情无处安放的时候,当悲悯的情感无以倾诉的时候,当青春的岁月渐渐远逝的时候,虚构虚拟的文学艺术便可以承载和实现一切的抱负。可惜的是,在滚滚物欲的社会洪流下,很难能回到那样的心境了。

  •     因为云门的舞蹈给五星评价。
    太喜欢太喜欢云门的舞蹈。
    从林怀民日记试的描述里看到了云门人的平和、自在、团结、内敛、奉献、感恩
    太多太多的优秀品质在这个团体里汇集了。
    感谢云门,祝愿云门事业常青!
  •     读完这书应该站起来鼓掌!
  •     值得安静阅读的一本好书
  •     從原點開始。
  •     买书之前正错过了一场近在咫尺的云门的演出。
  •     没法真正去评论,而必须自己去读一读的书

    书本身已经很美很用心

    林先生朴实的文字更好

    但在这一切以上,最感动人的是云门舞者的故事本身

    对一个多年的云门粉丝来说,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可以让自己真正了解云门和它的舞者,以及各个艺术环节的业者的了

    但如果你不是云门的粉丝,也丝毫不影响你阅读的愉悦和感动——因为所有的伟大艺术都是在这样的艰辛和努力付出下璀璨绽放
  •     “流浪使我们的宿命。”
  •     涨姿势的巡演日记
  •     有梦想有坚持的人都是幸福的!云门的人也是幸运的!原来流浪是可以很平静也很澎湃的,这本书虽然只是对云门某一段时间内的行程的概述,可是正是透过这些足迹,我们了解了舞者的辛苦和伤痛,以及那些隐藏在舞台背后的人们的执着和汗水,正是有了大家的坚持,合作,友爱,和信念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完美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     我很喜欢云门
  •     
  •     原来看台湾作家三毛的书,就有种跟她一起流浪的感觉,这次这本书有给我去跟云门舞集去流浪的机会,艺术就是心灵的有形体现,能给心灵带来振动的也唯有艺术
  •     很想看"行草"的演出!
  •     云门舞团一瞥,有机会应该要现场感受下,,不过书里出现的划分如此清楚的我们和他们倒真心不爽
  •     喜欢云门,更喜欢他们的作品
  •     喜欢云门舞集
  •     为什么只有3000字,超过很多啊。。。
    ****://book.douban****/review/3994126/
  •     胶订的方式,全彩铜版纸印刷,质量属上乘,字里行间体现的是杨老师多年的修行,不错的书,可当游记,亦可看做一个心思细腻之人对云门,对生活,对舞蹈,对旅行,倾尽一生的体悟。
  •     看过之后很想看云门…
  •     这本书因为有很多图片,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枯燥。以前是老师给我看的,觉得很好看,特地上网来搜搜看。。没想到搜到这本书了,真好!
  •     买了3月底来重庆的票,在研究中
  •     乍满还亏,欲语还歇,肚皮留得三分饿,戏也要常带三分生。对事物,对世界保留份欲求不满,生得也便更有滋味些吧!
  •     有同感的书,只不过人家都是坐飞机游欧洲,我也只能是火车加江苏省。。。书中的照片很多文字中量,质感不错。
  •     了解云门不可少的一本书
  •     只能说,很文艺
  •     看了之后有感觉的一本书
  •     云门舞集是林怀民先生创办的,他是这个团里的灵魂人物,带领着他的团队世界巡演,紧张的行程换来的是掌声和林先生对舞者对团队的思考。
  •     偶然遭遇云门,爱上了云门的艺术,更恋上了舞者的孤独。艺术在台前是绚烂,在台后是孤独。云门的台前台后既美又静,舞者在孤寂的打坐,完成了艺术与人的对话,展现出的舞姿是心灵的话语。
    林先生的字字珠玑,如串珠落玉盘,敲打着读者的心灵,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带着我的心,谱出一段优雅而安静的旋律。感谢云门。
  •     很好,可以更深的了解云门。
  •     流水账 接待过这个剧组 还算有点体会吧 充满着疲惫和熬夜感的文字。 2014.6.18开始 via amazon
  •     《跟云门去流浪》这本书,是林怀民率领的云门舞集七周八城的欧洲巡演日记。透过文字与照片,借林老师的双眼,我们得以更宽阔的视野看舞、看世界、看云门。
  •     彩页,有很多照片,只是翻阅不便
    书中有一个内容令我印象深刻,1969年,作者去国外,看到一个路人被车撞倒,车却跑了,刚要过去扶他,被在国外的好友拦住,说是如果过去扶了,那人反而会诬赖说是你撞倒的。作者说这是资本主义人情的第一课。
    那么由近来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类似问题看来,社会主义也有不少这样的课堂。
  •     三星半
  •     很感人。我不能先为自己找到安全的位置,再去舞蹈。
  •     好看的一本书,从林先生的角度看城市,舞台,舞者
  •     女儿喜欢舞蹈,本书图文并茂,林老师朴实的娓娓而谈揭开了云门的神秘面纱,但也使人更为之向往,向喜欢或热爱舞蹈的朋友推荐此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