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龛品壶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收藏/鉴赏 > 智龛品壶录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32548385
作者:郭若愚
页数:147页

内容概要

郭若愚,1924年生,上海市人。光华大学中国文学学士。先后从邓散木、阮性山、郭沫若几位先生学习金石、书法、绘画、篆刻、古文字及考古,后在上海市文物保管会工作。著有《殷契拾掇》、《殷契文字缀合》、《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战国楚简文字编》、《红楼梦风物考

书籍目录

序(史俊棠)1、茗壶小史2、供春壶之初步研究3、周穜赠苏轼的石铫壶是紫砂器4、时大彬紫砂壶造型设计探源5、陈鸣远方型茗壶之鉴定6、“唐云壶”铭文试释7、一种紫砂遗失的品种--酒令杯8、漫谈陈曼生紫砂壶的造型设计9、陈鸿寿与“阿曼陀室”10、记锡制曼生壶11、锡制却月形曼生壶12、《镶嵌重裹不相宜》读后13、释翌——曼生“八饼头纲”壶铭析义14、曼生壶铭“煮白石”之我见15、“漱石壶”质疑16、出土曼生竹节壶辨伪17、陈曼生作宰溧阳年代考18、记陈曼生仿制唐井栏壶及其它19、唐云先生半夜索观曼生砂壶记20、曼生壶铭释21、从曼生篆刻谈曼生壶的鉴定22、瞿应绍制壶是曼生之后第一人23、从“刀下留壶”的问题说开去24、制壶名家朱石梅的生年25、从赧翁壶铭说当时饮茶的情趣26、“笠翁壶”的记述是怎么一会事27、观赏裴石民紫砂艺术品有感28、漫谈紫砂印章后记

作者简介

《郭若愚博物品鉴:智龛品壶录》主要内容:甲骨文、金文都有“壶”字,完全是象形字,其实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新石器遗址就有陶壶的出现。紫砂壶传说明代金山寺僧首先团紫砂泥制壶即其侍童供春制作,世称“供春壶”。以后代代相传,砂壶已成都市茗壶中重要的一支,不仅有实用价值,且有观赏艺术价值。作者系上海知名玩家和文博专家,《郭若愚博物品鉴:智龛品壶录》汇集作者长年来对紫砂壶的收藏和研究考订,述说茗壶小史,其中浦著名的制壶艺人、壶型壶制及茗壶铭刻,给读者提供许多知识,许多见解发前人未发,读来趣味横生,令研究和收藏壶具的读者耳目一新。

图书封面


 智龛品壶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智龛先生此著篇幅不大,但内容颇丰,特别是对明清以降之时大彬、陈曼生等名家存世之作的评价有独到之见和交响诗的文献依据,值得紫砂爱好者品读和借鉴,特别是玩老紫砂的朋友更不可错过!
  •     是比较经典的紫砂论著,一般来说,紫砂图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但是这本书可以让你更了解紫砂。
  •     紫砂陶壶主要以宜兴陶器为主。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壶的出现,甲骨文中也有“壶”字,距今至少四千年。砂壶的制作始于明代后期,宜兴紫砂壶最初是金沙寺僧烧造的,侍童供春旁观暗暗习之,最后成为名工。供春,一作龚春。现有最早的供春壶传世。传至时鹏、董翰、赵梁、元畅,称“万历四大家”。时鹏传子时大彬,称“时壶”,制式朴雅,质地温润,色如猪肝。其后天启崇祯都有制壶高手。清康熙时有陈鸣远,善制瓜果,几可乱真,成制壶名家。嘉兴的沈存周制锡壶,有锡包壶的出现。乾嘉时杨彭年制壶不用模子,创为捏嘴,于随意中亦见天然之趣。嘉庆年间的陈曼生,与杨彭年结识,创茗壶十八式,于每一样式均题有铭文,亲自制作,文人雅士称之为“曼生壶”或“曼壶”。他们的紫砂茗壶造型,经历近二百年,在砂壶艺术史上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历程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