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十二卷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兵书十二卷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800077968
作者:赵嘉
页数:251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十六个大方向对摄影器材与技术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如:闲聊顶级镜头,旅游摄影师的秘密,曝光和测光知识进阶,你外出拍片需要带什么型号相机、镜头、胶片,如何构图、用光。如何使用家中近景,特写;使用传统单反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后期怎样制作等。都可从书中得到精彩的答案。

内容概要

  赵嘉,作为签约摄影师、摄影指导与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文字及图片常见于精美的专业摄影刊物或者奢华的时尚类杂志,闲时出版多部书籍画册。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对各类顶级摄影器材亦兴趣浓厚,并好网络摄影,尤以每年放出的超长贴“《七种武器》系列”最受同好追捧。

书籍目录


胶卷
摄影器材的防水处理
闲聊顶级镜头
徕卡M不谈感情谈世道
摄影包 定义和均衡
从暗角看镜头鉴赏能力
美国《国家地理》怎样得到照片
最少的镜头配置
测光和曝光知识进阶
旅游摄影师的秘密
小美兵书十二卷(专业器材市场)
凡事有始皆有终(袖珍相机)
附录
墨菲法则的背后(数码镜头)
利器(关于蔡司)
大梦一场
后记

作者简介

《兵书十二卷》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十六个大方向对摄影器材与技术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如:闲聊顶级镜头,旅游摄影师的秘密,曝光和测光知识进阶,你外出拍片需要带什么型号相机、镜头、胶片,如何构图、用光。如何使用家中近景,特写;使用传统单反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后期怎样制作等。都可从书中得到精彩的答案。

图书封面


 兵书十二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王大师借我的《兵书十二卷》是一本介绍器材和技术为主的摄影书,中间也穿插了一些摄影技术的介绍。我向来是对器材不大感冒的。一来是因为觉得摄影应该是艺术为主,技术和设备只是表现手法,特别是对我这样的菜鸟,手头一台变焦数码富士S5000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地球人都知道摄影是两大最烧钱的爱好之一,我不敢也不愿意去想象肩上扛着价值桑塔纳2000的镜头和机身满世界乱跑。中午打球时候看到王大师穿破的袜子忍不住又感慨:要是少买一台哈苏相机,adidas的鞋子和袜子可以穿一辈子了。作者赵嘉在书中也多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只要用很少的设备就可以拍出非常好的图片了。不禁又为自己找到了理论支持而暗暗得意,尽管其实我也知道他所指得"很少的设备"每台都是怎样档次的。扯远了,书还是认真翻阅了一下,就冲着那些示例照片也好。作者不愧是专业摄影师,文字少而精,用图片来说明问题。简单记录一些零星的感受,权当作读书笔记。--关于曝光关于曝光的章节是我感觉受益最多的,“没有正确的曝光,只有合适的曝光”,说得多好。还拿上次自己拍的桃花为例,其实我当时是曝光过度,之前也没有想过要拍成这样的效果。能达到水粉画的效果,算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了。不过反过来想,作者说得“拍摄之前一定要想好希望能拍出什么样的效果”更显得重要了,我总不能指望每次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吧。“一张令人愉悦的照片不一定是一张好照片,一张曝光上无懈可击的照片未必是成功的曝光选择。如果多欠一点或者多过一点会怎么样呢?不会更完美,但是可能会更有滋味。"照片要给人视觉冲击,滋味比完美更重要,也更感性,更能表达作者的想法。摄影师突破了传统的条框,拍出来的作品才能突破读者的审美疲劳。当然,刚刚也提到了前提是你在拍之前就想好了表达的意思。接着说滋味,很多有滋味的照片都是视觉冲击比较强烈,光线强度对比明显的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曝光控制来讲,我在刚开始拍照的时候都想着把看到的视觉元素全部表现出来。如果照片上有黑黑的一块就觉得差劲。摄影不只是纪录,更是表达艺术。在光线强度对比明显的时候,“你只有一个选择:选择亮部,还是选择暗部。”你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表现的效果,但是你只能选择其一,试图兼顾只会导致满盘皆输。--关于构图书中基本没有涉及关于构图的讲述,但是我从图片里还是得到了一些启发。特别是关于画面中边角的构图,翻出自己以前拍的照片,为了突出主体,很多画面的边框附近都是一片空白,看上去总觉得画面很单调,缺乏深度。而作者在书中展示的作品,尤其是旅游摄影的照片,边角往往有一些比较暗的元素压住整个画面。不仅让画面更丰富,而且反而突出了主体。当然喧宾夺主是需要避免的。作者的边角往往选用暗色,细节不甚清楚,占绝的画幅也恰到好处。作者还提到了在为杂志拍摄时应适当留出一些空间给编辑写字,其实在自己拍摄的时候留一些空白也很有意思,后期处理时放点文字,或者干脆空在那里也是一种味道。--关于摄影的时间以前我只知道清晨和黄昏时的光线是最好的,作者介绍的中午是拍摄室内风景最好时机的经验值得尝试。至少从理论上看,室外的强光和室内的布景形成的对比会形成不错的效果。--关于和拍摄对象的交流这也是一个很实用的话题,画面里总缺少不了人,但是换了我被人用炮筒对着也会感觉不自在,即使没有表现出不满,也会由于人物的不自然影响图片效果。作者的做法简单直接:试着和拍摄对象交流,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有时候就足够了。如果对方很抵触干脆作罢,这世界上能拍得多了。上周末去拍车展就有体会,车模尽管是专业的,也需要拍摄的人互动。由于我最近刚开始使用全手动,一张照片往往需要花上点时间。有的车模会不耐烦,“我又不是道具,让你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一阵狂拍就走人”。这个时候适当笑一笑,拍完后竖竖大拇指,模特的心态就会不一样。笑得更灿烂,拍得照片也更自然。所以,除非你想拍地铁这种表现城市冷漠的主题,“拿着长焦镜头偷拍的效果往往会让人觉得有隔阂感。”
  •     话说买这本书之前,一个资深的DX不屑地说:赵嘉,国内著名器材贩子。可我还是买了这本书,因为相对于摄影原理,摄影器材对我而言是个软肋。一度担心自己在玩摄影的途中会陷入烧器材的歧途。可是看完这本书,偶对器材解毒了。曾经,我以为尼康的F4是胶片时代最好的机身(OTL......大一的时候,教摄影的师兄把那部机捧上天了)。曾经,以为哈苏就是最贵的相机(教艺术的那个老师几十万买了个数码后背,传说他用的牌子是哈苏)原谅我年少时的无知……看完这本书,明白到,偶平时关注的那些器材,在人家眼里,屁都不是。小白还被提过两次,佳能唯一入人家法眼的只有那支号称空间切割机的200 f1.8L。貌似提过 24. f1.4L 和 85 f1.2L 对还有那支24-40 f4反正,大部分他介绍的器材,未来6、7年,我是不怎么可能烧得起的了……所以,烧器材我是入不了流的了,还是好好拍照吧。话说,死皮赖脸地借了支适马105 F2.8 1:1微距,还不错,好好拍吧,反正18-55那支狗头中的狗头我也曾经用了几乎半年
  •     这本书一直是如雷贯耳,也一直就当作是鼓吹器材的书而没有动过看的念头。一方面我挺鄙视只玩儿器材却拍不出好片子的人,另一方面我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烧器材。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烧点儿器材又算得了什么呢,没事儿睡觉前摸一摸听一听快门声也很好啊。前几天去第三极书店,看到这本书就拿起来看了看,结果从序言开始就直接被吸引了进去,干脆就买了一本回家,看了个够。其实这本书并不是讲器材的,虽然介绍了不少器材的知识,但是实际上是讲摄影的态度和方法。对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赵嘉的作品也非常棒,是我喜欢的人文报道类型的。这是国内作者写的少见的好摄影类书,建议摄影爱好者都看看。比那些攒来攒去的摄影大师访谈录和教条的摄影教材实在好太多。看书就要看这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写的经验谈。

精彩短评 (总计97条)

  •       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看了《最少的镜头配置》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用独特的角度去阐述器材的配置原则,语言诙谐,看起来很是轻松,也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个文章的缘故,所以才买了这本书,当然也自然就对这本书自然有了较高的期待。
      就整本书而言,作者始终坚持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写出了自己的摄影体会和摄影经验。较一般的器材书而言,这本书显然有更多亮点,更强可读性。
      但是,有点遗憾的是,我没能全部看懂这个书,关于胶片,关于胶片相机,关于徕卡……数码时代才开始学摄影的人表示很是不懂。不过不懂不代表不好,同为胶片时代过来的人或许就会有很多共鸣了。
      至于书的插图,跟文字的关联并不大。不过,在全是文字的书里起到了养眼的作用,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不少照片也挺让人眼前一亮的。不过有些照片感觉很是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水平不够,不懂鉴赏?
  •     G2的文字的确轻松易读,也容易让人中毒,尤其是7种武器系列,可是真的毒倒了许多人
  •     借着器材谈摄影
  •     赵嘉本人写过的比较有意思的书,但是不得不说有些部分他太能扯淡了
  •     摄影器材党绕不过去的一本书,插图不错,作者赵嘉是康泰时G2相机的忠实粉丝,连色影无忌的昵称也叫G2
  •     咳咳,将了太多胶片机,太高端了……
  •     看过两三篇,成书以后还没有看过,G2谈论的都是最顶级的器材,不知道结集成书后还是不是一样。
  •     太个人
  •     难得好书,很用心,买了才知道
  •     看在深入浅出的份上,四星
  •     赵嘉是个器材控但是卖弄不多,内容不新但还是值得快读一下,了解一下一个顶级的业余摄影发烧友的水平到底如何。
  •     專欄的集合 不成書 不過內容還是很精彩的
  •     读起来和金庸小说差不多
  •       由于收入水平所限及历史原因,本书中的大部分镜头一般人都无缘得见,只能寄托于想象。不过本书中的机身和镜头大都是胶片时代的产物。时移境迁,新陈更替,那些老镜头早就不复当年的风光,只能作为神话活在这本书里。事实上作者也承认,在镜头与机身上的确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盛名如'八枚玉'者,也只是明日黄花。而且旧镜头面临着空气氧化等各种有形无形地消磨,即便今日尚可工作,状态也大不如前。此外从前胶片时代冲洗画幅不高,对镜头的锐度要求自然也相应低一些。但自从数码单反时代开始,其发展一日千里,远不是之前简单的135胶片可比。从前的镜头在锐度上的缺陷到了当前的数码单反上就变得一目了然。当然总是有人怀旧眷恋,有人嗜痂成癖。偏偏抱着旧镜当宝贝,这且由他去。要是硬是声称那些镜头天下无敌,也大可不必
      
      诚如作者所言,镜头乃是设计成本技术妥协之产物。完美的镜头或理论上无法实现,或技术无法企及,或成本上不可接受。折衷往复,就有了今天这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的镜头世界。
      
      如果有可能,希望作者可以续写此书。重点介绍一下当前数码时代日本的镜头。对于当代摄影爱好者来说,就显得更有参考价值。此外书中的图片也可以几乎全部更新。当年胶片时代的作品,现在看起来已经过于粗糙了。就像一百多年前的名菜,当时可能是风头无两,今时今日,未必容易下咽。
      
      本书有满足猎奇心, 增广见闻, 又可以正本清源, 起破除迷信之用。故而还是推荐传阅的。
  •     这个非专业非烧钱摄影器材杂谈之前看过,蛮有意思的,推荐。
  •     我太穷了,不配读这本书。
  •     这本书就点滴细节而言,写的还是不错了~~
    不过距离一本系统的专业书,还是有差距,当然,我要求太高了,呵呵。
  •     对于一个摄影初学者来说,只有三个字可以形容:看不懂。。。准备有点基础以后再看一次。
  •       当你的物质财富大于精神财富的时候,是痛苦的起源,也是悲剧的开始。
      摄影终究是需要天分的工作,不否认在见识、器材、题材几个面上很广的前提下,也能出产一些好作品,但始终不及天才们的奇思妙构。
      大师们的聪明之处在于,终身只会使用某台机身某个镜头的甚至某个光圈,来应付眼前的熟悉万变的拍摄题材,一个变量固定一个变量变化,总是简单很多;
  •     看到论坛里别人推荐去看的,可能我真的是眼界不够,算是高端相机扫盲了。“考虑器材的问题多了,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少了”。所以还是先玩会自己手上的相机才对。
  •     我们水平低,所以很多图看不懂,这个算正常,呵呵。
    我觉得这本书还应该再写的翔实一些,多些技术引导比较好。
  •     好东西太多,钱太少,怎么办!好好练习算了。
  •     为了备课特意读的。不评论。
  •     摄影器材的投资真的是无穷的,唉
  •     为什么说我在YY啊?我现在用的Leica D-LUX 3,别跟我讲莱卡跟松下合作的类似款,镜头完全没有可比性!现在出4了。
    哈苏CM和莱卡M系,也不至于贵到买不起。。。。至于yy吗???
  •     确实,说的实话,这书翻番而已,ok了,对的起它了。
    还是关注拍照本身更加值得。
  •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渺小的简直。。。。大师一般出去拍照基本配置是6,7个机身加上十几只镜头,怪不得我拍不好照片,主要是穷!
  •     我只能不幸地告诉LS的LS,D LUX跟LX从本质上根本没有区别,有D LUX跟有莱卡也是两个概念
  •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当他没有选择的时候,并不是最痛苦的,当他选择很多的时候,他是真的很痛苦。
      本书的作者,除了海试过所有我们听到名字就要打个颤的机器外,更了不起的是,他在同时拥有它们的时候,还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使用兵种。这个很多人不一样。许多摄影书作者,都很喜欢在序言里加一句话,类似“我一直使用XXX相机拍照片”,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并也不觉得比别人拍得差”,是的,这句话特别的励志。尤其是为穷玩摄影的人指了一条活路——除了器材,你能发挥的东西太多了,你用卡片机也能拍出精品。本书到最后,说的也是这么个意见,但是,从书中的评论来看,这个人是真的从器材的战场找了一条路走出来,才最后得出这个结论的。我想,大多数的报道摄影师都不太容易有这种经历,而泛泛的说出那个我们“应该"早知道的道理,总显得不那么有底气。
      但是,我并不觉得作者告诉我们的道理就一定要遵循。摄影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别人能给指出来的,没有人一辈子只用一种方法玩摄影,就能笃定它就是最好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弯路是不现实的。你可以说自己所有投入在器材上的钱都不冤枉,可是,你从哪里买来教训呢?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非常不适合初学者看,作者把事情都说透了,告诉你了风险一二三,作为一个初学者,你还会出血去试试他走过的弯路吗?我想,摄影师走过的每一个坎,都将成为他/她以后影像的重要组成,你看一个人的片子,就能感觉到他/她是经历过什么东西的,每一张作品就好像是自己哲学的总结。所以,要读这本书,还是玩几年摄影,花点冤枉钱再看吧。你会对其中一些观点不能同意更多;还有一些观点,你暂时赞成,但还期待有挖掘的空间;还有一些观点,你不太有机会去认证,那就靠之后的经验去判断吧。总之,对于摄影这样一门实践为用的科技艺术,最好不要有先入为主的理论或思路来指导,哪怕涉及到器材也一样。
      而且,我相信对于摄影入门者来说,看这本书也是一头雾水,其中的语言很恣意,没有过多的解释,就好像写在摄影论坛上给玩家们看的一样,像走进了一个”高端“的世界。其实,这语言的风格就是博客,乍看没什么好新鲜的。如果你是一个器材玩得不多的人,看看是有益的,因为这是另一类”过来人“的笔法,可供妄想一下。如果是真玩摄影,每个人有这么一本书都是不为过的,前提是你得有了自己的路,再安心去窥窥别人的,别让他人左右了你,摇摆了你的方向盘。
  •     全看过了,zj是放毒的高手。他的七种武器也是非常好的文档。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199910
  •       在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顶级摄影器材>站着翻完,囫囵吞枣.回来后同事又丢来一本兵书十二卷,站在地铁上又一顿狼吞虎咽,原来我也可以在嘈杂人群里专注看书阿,浅笑一把后才发现,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赵嘉,天啊,这鸟人用过这么多的器材!!而且主要工作还是个财务总监!天,这业余爱好玩得太炫了.
      写的真是不错,关键是让我这菜鸟看懂了而且捂住了口袋,说真的书里的照片我觉得拍得一般,倒是看出来contax的机子出的片比较合我胃口.看来拍好片的机会也是经营来的,以片养机是正道哈.嗯,另外不少有用的方法,经验之谈,值得学习.
  •     在網上斷斷續續算是讀過了……有些話蠻中肯。但器材嘛,不要中毒就行。
  •     卷卷都很毒
  •     对学摄影帮助不是太大
  •     好久前买的,前后拖着读了两次,只留点模糊记忆。赵嘉对他用过的器材及相关护理知识侃侃而谈,同时也涉及一些业界信息和摄影技巧。实际上,假若不是有一定资金条件的发烧友或专职摄影师,一生中估计也不会摸到太多器材,(比如说我),但稍微读读这本书也能长些见识。赵嘉自己也说:穷人玩摄影是一件安全的事。如果考虑器材多一些,考虑摄影本身的事就会少一些。阅读方面:没有相关器材使用经验的人读起来可能不会立刻产生共鸣。
  •     我倒是觉得配图很好~
    国内的很多图,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看多了腻……
    基本就是一本顶级器材扫盲知识普及书
  •       了解摄影师关于器材的观念,摄影方面的一些观念,了解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
      另外可以看到很多不错片子
  •     老兄也看此书?
  •     讲了很多顶级器材,徕卡,蔡司,康泰时,只是很多器材和镜头也就看看,从来不赞同摄影和器材直接相关联,但是好东西自然会毒到别人,人都是这种从众心理
  •     LS你被忽悠了吧。谁跟你忽悠那个DLUX啊。呵呵
  •     我现在用的莱卡口袋机,幻想这哈苏CM和莱卡M系……
  •       赵嘉的书现在一本接一本地在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最早的《兵书十二卷》。虽说也经常翻看他的《顶级摄影器材》,但那更多是作为器材评价的参考书来读的。在这本《兵书十二卷》里,我可以找到阅读的趣味和诸多灵感的启发。这里有很朴素的关于摄影理念的思考、有很实用的摄影技巧的分享和很真诚、很个人化的对于器材的体验点评 —— 这些都是我所喜欢的,但在赵嘉其后的几本新书里所缺失的。
  •     呵呵,有些日子了。最近可好
  •     读过这个书之后对摄影有了新些的看法——那就是我不能玩摄影……
  •     想看看这书,偶还是很稀饭数码滴,至少让偶多了好多乐趣。:)
  •     估计就使他可以用的器材太多了,结果片子才拍成这样.....
    ————
    哈哈!!
  •     G2大叔,我买的正版呀
  •     个人认为目前赵嘉最好的一本书 那些照片太棒了 我那本借出去 人家就没还 准备再买一本 呼呼
  •     有点意思 读了好几篇 在旅途无聊的时候 赵嘉同学文笔还不错 只是有些照片拍的不好说什么
  •     作者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写的不错,但是明显不待见尼康。
  •       虽然本书结构逻辑较差,内容东拼西凑。但是让我知道了很多摄影,相机周边的东西,是一本好书,作者平易近人,语调轻松。用于消遣,丰富谈资来说,算是不错了。
  •       读了,你就被毒了,赵嘉,中国摄影界防毒第一高手。
      江湖中不怕他剑有多快,档不住可以跑,就怕人防毒,神不知鬼不觉就被放倒了。
  •     很庆幸刚学摄影就看了这本解毒圣书。镜头要买就买最好的,要不就用狗头。绝对不把钱浪费在那些类似、模仿、或者是所谓超越的镜头上。
  •     這傢伙是康泰時G2的忠實粉絲....
  •     ghgg
  •     从头了解器材
  •     将近10年前的书了。。。过时了,主要是胶片的东西
  •     里面的配图,说实话,也不知道好在哪里。反正如果你当真,是本打击你的书。
  •       我的做人原则是:没机会吃猪肉,也一定要亲眼看看猪是怎么跑的。
      
      这不,没有机会用那些顶级的器材,但有机会看看赵嘉向我们打开他的摄影包,没有大的理论,也没有严谨的结构,对着里面的装备一五一十的娓娓道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很适合放在床头边的一本摄影书。
  •     读这本书收获不少,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一句话:”考虑器材的问题越多,常常,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越少“。另一个就是对FA43的向往。
  •     图片社签约摄影师的全球化行走的生活最令我醉心,土壤盐碱了,武器也就不那么光鲜了
  •       王大师借我的《兵书十二卷》是一本介绍器材和技术为主的摄影书,中间也穿插了一些摄影技术的介绍。我向来是对器材不大感冒的。一来是因为觉得摄影应该是艺术为主,技术和设备只是表现手法,特别是对我这样的菜鸟,手头一台变焦数码富士S5000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地球人都知道摄影是两大最烧钱的爱好之一,我不敢也不愿意去想象肩上扛着价值桑塔纳2000的镜头和机身满世界乱跑。中午打球时候看到王大师穿破的袜子忍不住又感慨:要是少买一台哈苏相机,adidas的鞋子和袜子可以穿一辈子了。作者赵嘉在书中也多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只要用很少的设备就可以拍出非常好的图片了。不禁又为自己找到了理论支持而暗暗得意,尽管其实我也知道他所指得"很少的设备"每台都是怎样档次的。
      
      扯远了,书还是认真翻阅了一下,就冲着那些示例照片也好。作者不愧是专业摄影师,文字少而精,
      用图片来说明问题。简单记录一些零星的感受,权当作读书笔记。
      
      --关于曝光
      关于曝光的章节是我感觉受益最多的,“没有正确的曝光,只有合适的曝光”,说得多好。还拿上次自
      己拍的桃花为例,其实我当时是曝光过度,之前也没有想过要拍成这样的效果。能达到水粉画的效果,算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了。不过反过来想,作者说得“拍摄之前一定要想好希望能拍出什么样的效果”更显得重要了,我总不能指望每次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吧。
      
      “一张令人愉悦的照片不一定是一张好照片,一张曝光上无懈可击的照片未必是成功的曝光选择。如果多欠一点或者多过一点会怎么样呢?不会更完美,但是可能会更有滋味。"照片要给人视觉冲击,滋味比完美更重要,也更感性,更能表达作者的想法。摄影师突破了传统的条框,拍出来的作品才能突破读者的审美疲劳。当然,刚刚也提到了前提是你在拍之前就想好了表达的意思。
      
      接着说滋味,很多有滋味的照片都是视觉冲击比较强烈,光线强度对比明显的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曝光控制来讲,我在刚开始拍照的时候都想着把看到的视觉元素全部表现出来。如果照片上有黑黑的一块就觉得差劲。摄影不只是纪录,更是表达艺术。在光线强度对比明显的时候,“你只有一个选择:选择亮部,还是选择暗部。”你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表现的效果,但是你只能选择其一,试图兼顾只会导致满盘皆输。
      
      --关于构图
      书中基本没有涉及关于构图的讲述,但是我从图片里还是得到了一些启发。特别是关于画面中边角的构图,翻出自己以前拍的照片,为了突出主体,很多画面的边框附近都是一片空白,看上去总觉得画面很单调,缺乏深度。而作者在书中展示的作品,尤其是旅游摄影的照片,边角往往有一些比较暗的元素压住整个画面。不仅让画面更丰富,而且反而突出了主体。当然喧宾夺主是需要避免的。作者的边角往往选用暗色,细节不甚清楚,占绝的画幅也恰到好处。
      
      作者还提到了在为杂志拍摄时应适当留出一些空间给编辑写字,其实在自己拍摄的时候留一些空白也很有意思,后期处理时放点文字,或者干脆空在那里也是一种味道。
      
      --关于摄影的时间
      以前我只知道清晨和黄昏时的光线是最好的,作者介绍的中午是拍摄室内风景最好时机的经验值得尝试。至少从理论上看,室外的强光和室内的布景形成的对比会形成不错的效果。
      
      --关于和拍摄对象的交流
      这也是一个很实用的话题,画面里总缺少不了人,但是换了我被人用炮筒对着也会感觉不自在,即使没有表现出不满,也会由于人物的不自然影响图片效果。作者的做法简单直接:试着和拍摄对象交流,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有时候就足够了。如果对方很抵触干脆作罢,这世界上能拍得多了。
      
      上周末去拍车展就有体会,车模尽管是专业的,也需要拍摄的人互动。由于我最近刚开始使用全手动,一张照片往往需要花上点时间。有的车模会不耐烦,“我又不是道具,让你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一阵狂拍就走人”。这个时候适当笑一笑,拍完后竖竖大拇指,模特的心态就会不一样。笑得更灿烂,拍得照片也更自然。所以,除非你想拍地铁这种表现城市冷漠的主题,“拿着长焦镜头偷拍的效果往往会让人觉得有隔阂感。”
      
  •     不过书里的照片有很多还是不错的,特别相关G2的照片,都是光线很复杂的情况下拍的,结合书中的文字做示例,是作者挑选过的。
  •       看G2的书是从这本开始的,此书是G2在摄影论坛发帖集成的,所以文字上比较轻松,随性而为,不过丝毫不影响它的“毒性”,乃是摄影中毒的必备本之一。
  •     浓缩咖啡同学上dlux跟哈苏,m,好像还有一点距离吧。dlux不就是个贵点的卡片机么。。。。咬咬牙是搞得起,还不至于破产,后者是搞一搞就直接只能卖身了
  •       不知道是谁说的,如果你想让一个男人破产,就送给他一台相机。这句话现在常常挂在我嘴边,用来揶揄我那些跃跃欲试想上新相机的朋友。似乎一夜之间,我身边的摄影爱好者就多了起来,网络上也盛开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摄影论坛。也许这归功于数码影像产品的普及——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被抛进图片和形象的时代,而数码从拍摄到输出的简单便利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传统相机的尴尬处境,胶片更是在劫难逃。
      “十年之后的很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或许已经不知道怎么使用胶片了,那时候的胶片会只生存在后胶片时代的少数艺术家手里。所以,现在来回忆总结胶片的事情还是蛮有意义的。”
      《兵书十二卷》首篇就是从胶片说起,接下来的徕卡、蔡司、镜头、机身……十八般武器各显身手。这本完完全全讨论器材的书在我看来,多少有一种怀旧的味道,毕竟在这个数码产品大行其道的时代,还津津乐道于这些老家伙难免让人怀疑有恋旧癖的倾向。
      作者赵嘉的本职是财务,不过他对摄影烧了24年仍然高烧不退,并且已经被炼成为著名摄影师和器材评论家。虽然他的文风轻松幽默,但如果一个普通的门外汉来读那些颇为专业的器材分析,仍然会头痛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止于此,那它只是一本教科书罢了。我很欣赏书中另一句话,“考虑器材的问题越多,常常,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越少”。它告诉我们,讨论器材只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把握它,然后忘掉它,我们需要花更多心思思考的,仍然是摄影本身。这有点类似武学中化有为无的境界,一把木剑,一片树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人曾这么对我说,按快门的一刹那会体验到一种甚至是来自生理的快感,但是用数码相机后,这种微妙的感觉没有了,因为此时你可以无所顾忌地按快门。这让我想到胶片相机是永远不会真正被数码相机取代的,因为男人对于机器或者说机械的热爱与生俱来。这种快感和愉悦发展到极至,就是对相机的崇拜,很多摄影大师都有这种奇怪的情结。所以当你合上《兵书十二卷》,开始为那些你还没记全的名字心神荡漾,很可能你已经“中毒”了。当然也有朋友这么反驳我说,你们女人什么都不送,也会破产的。
      
  •     败个手动蔡司,又翻了一遍,国内那些论坛号称把德镜都收集全了的纯是扯淡,拍片拍的跟屎一样,摄影界一帮喝茶拍车模装大师的,全是大写的傻逼。
  •     呵呵~~~幻想~~~
  •       在当当上买的,55块。
      书还可以,算是吸引人吧。大概五天看完的。文字密度不大,也算够了,在说多了我也看不下去。有些话有重复,某一章说了一遍后面又会提到。
      总的来说对我还是有帮助的。以后我不会乱买器材了,要买就买好的。穷折腾没意思,争取能比较到位吧。
      里面的照片很好,风格是我喜欢的。不是那种空虚做作的。色彩看上去也很饱满。
      有些错别字和谬误,但不影响整体。比如说卡夫卡是德国人,就不准确了。当然,作者没直接这么说。
  •     兵书十二卷,卷卷要人命。没说的,一个字:好书。
  •     玄学大典
  •     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在的思想!有了旷世绝学,无所谓用什么武器了。考虑器材的问题越多,常常,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越少。
  •     看道理就好,具体的品牌型号太高端。。。
  •     刘苏里是谁
  •     很值得看的书,看看能有动力挣钱
  •     扫了一遍,主要是胶片,然后不是徕卡就是禄来再不就是蔡司....不过似乎坚定了我玩定焦的信念,变焦只能拿来干活,不是玩的....
  •       我得承认我被作者深深的吸引了,通篇没有太多的介绍摄影技巧,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与你侃侃而谈他对于摄影、对于器材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
  •     哈哈哈!穿越时空看到这个评论。别有风味
  •     你们这些人哪。
    G2是很多杂志的特约摄影师,受委托拍的片子拍得再好,都是有版权的,要卖钱的,能放在兵书十二卷上,让你们随便看吗?
    他片子拍得不好,哪个器材厂商会傻到让他试用机器?
    他片子拍得不好,他的收入怎么会高到用得起那么多好机器?
  •       在蜂鸟,无忌等多个地方看到力荐此书,于是购得一本,鉴于本人初入摄影半年刚余,云集的高端相机我均无概念,本书之前,我对好相机的概念就是佳能尼康全幅的几款单反,至于镜头,也无非那几只L级,本书几页后,尚知佳能尼康也不能算什么好鸟,林子大了去了,顺藤摸了些门道,看了看类似玛格南等集无数大师作品的网站,好片大部分来自莱卡,康泰时,禄来等胶片。原来数码才刚过婴儿期,步入儿童阶段。回到对该书的评价,个人认为对于类似我这样的业余,唯一的帮助就是对摄影器材界或者说摄影师们所崇尚的器材界有了重新的认识,亦或很多我之类不能企及的器材,过过眼瘾,混个耳熟扫扫盲,与能否拍摄出或者怎样拍摄出好照片基本扯不上关系。但对摄影师或高级发烧友而言,我不清楚也不了解,可能会另当别论,但时下本人只能当作是扫盲的工具,谈不上作为藏书长期持有,有点类似杂志的味道。
  •     器材和摄影理念的双休,挺好的~
  •       如果这本书要是不配图片的话(我指的是他的作品,不包括相机镜头的图片),我想g2的杀伤力会增大5倍,fans也会多得多。g2真幸福,他的使用的都是好东东,而且丢了一包,还有大量顶级器材备用,不久又可以买一波新的器材,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估计就使他可以用的器材太多了,结果片子才拍成这样.....g2的器材、理念、都已经和很多大师惟妙惟肖了,希望他老了以后象布列松学习。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当作消遣或者野史,我就把他放在厕所里了.....
  •     并没有太多帮助
  •     赵老师,说话的小美呢?看来玩摄影的更容易获得美人芳心啊~是不是,柴女神?
  •     器材书中的另类,器材党绕不开的一本书,相同题材的出版物中尚无出其右者。如果你看这本书被毒到了,说明你还没看懂
  •     楼上的在YY吧....
  •     很不错的
  •     赵老师算是我大器材党党魁了吧。
  •        话说买这本书之前,一个资深的DX不屑地说:赵嘉,国内著名器材贩子。
       可我还是买了这本书,因为相对于摄影原理,摄影器材对我而言是个软肋。
      
       一度担心自己在玩摄影的途中会陷入烧器材的歧途。可是看完这本书,偶对器材解毒了。
       曾经,我以为尼康的F4是胶片时代最好的机身(OTL......大一的时候,教摄影的师兄把那部机捧上天了)。曾经,以为哈苏就是最贵的相机(教艺术的那个老师几十万买了个数码后背,传说他用的牌子是哈苏)
      
       原谅我年少时的无知……
      
       看完这本书,明白到,偶平时关注的那些器材,在人家眼里,屁都不是。小白还被提过两次,佳能唯一入人家法眼的只有那支号称空间切割机的200 f1.8L。貌似提过 24. f1.4L 和 85 f1.2L 对还有那支24-40 f4
      
       反正,大部分他介绍的器材,未来6、7年,我是不怎么可能烧得起的了……
      
       所以,烧器材我是入不了流的了,还是好好拍照吧。
       话说,死皮赖脸地借了支适马105 F2.8 1:1微距,还不错,好好拍吧,反正18-55那支狗头中的狗头我也曾经用了几乎半年
      
  •       这本书一直是如雷贯耳,也一直就当作是鼓吹器材的书而没有动过看的念头。一方面我挺鄙视只玩儿器材却拍不出好片子的人,另一方面我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烧器材。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烧点儿器材又算得了什么呢,没事儿睡觉前摸一摸听一听快门声也很好啊。
      
      前几天去第三极书店,看到这本书就拿起来看了看,结果从序言开始就直接被吸引了进去,干脆就买了一本回家,看了个够。其实这本书并不是讲器材的,虽然介绍了不少器材的知识,但是实际上是讲摄影的态度和方法。对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赵嘉的作品也非常棒,是我喜欢的人文报道类型的。
      
      这是国内作者写的少见的好摄影类书,建议摄影爱好者都看看。比那些攒来攒去的摄影大师访谈录和教条的摄影教材实在好太多。看书就要看这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写的经验谈。
  •     怎么感觉像一本科幻书一样。。。镜头和相机都闻所未闻。。。看个热闹吧 还好不太长没浪费我太多时间。。
  •     赵嘉的片子太大众化了,没意思。
    关注Magnum,关注刘苏里。
  •     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是一旦开始烧哈苏或M,就肯定克制不了!一定要坚决抵制诱惑!
  •     閱讀的時候更像是在看一本又關相機的遊記,個人色彩很濃郁,還是不適合作為攻略來讀。
  •     另类的摄影器材书,很值得。
  •     想整个胶片机玩玩,柴静老公的书,以前就看过
  •     楼上的 你是copy的嘛,说点自己的啦,石榴树同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