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靴日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热靴日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115218506
作者:乔·麦克纳利
页数:294页

闪光灯应用实践的真心分享

摄影中能够自己去控制光线,的确是很有挑战性很有乐趣的。而能够用小小的闪光灯实现这一想法,就更牛了!作者有着30多年的职业摄影师的经验,合理用光必然已经成了一种本能。而作为一名进阶阶段的摄影爱好者,看这本书,无疑可以大大减少自己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时间。此外这本书比较切题,不像一些国内作者随意拼凑的摄影书籍那样,一味的求全,一味的粘贴各种理论。我觉得看书,能够从中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重要,哪怕是一点点。也比罗列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东来的有意义!

穿热靴走过的那些日子

武侠小说里有不同的人物,每个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兵器,有的人使刀枪剑棍,有的人用暗器有的人放毒。当然,用剑的人也会偶尔用一下刀,也会扔一扔暗器,吃一吃补血药,但肯定比不上专门练那个的。摄影这条路走下来,很难不和闪光灯打交道。就算你只会用手机甚至只有手机,它也会偶尔闪一闪,更不用说拿单反配闪光灯或者外拍灯的了。大多数你们能看到的专业摄影师,都是自己拿着一个相机,然后旁边几个助手举着外拍灯给打光。因为外拍灯的功率更大,可以控制的力量也就越强,换来的代价就是太重太麻烦,还得配助手。闪光灯轻便灵动,而且现在随着相机的ISO水平提升,闪光灯的功率也足够用了。对于普通非专业摄影人来说,闪光灯才是身边的好伙伴,所以看这个书就对了,那些教你用外拍灯的,就等你成为职业摄影师的时候才看吧。作者专注闪光灯数十年,不离不弃可谓贤妻良母。大多数摄影师都用外拍灯了,为什么他不用呢?并不是他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他根本就是拿闪光灯当外拍灯用!他用闪光灯也要加反光伞柔光伞加柔光箱滤光片,区别只是功率低一点而已。那怎么办?最终还是要转向外拍灯吗?假如一个闪光灯最大功率只有外拍灯的一半,那就用两个闪光灯就行了嘛,这个很好解决的!作者要配多少个闪光灯?他的闪光灯最多的一次用了数十个,所以平时几个一起用不算得什么了。外拍灯也不是经常用到满负载的,多数时候用1/4甚至1/8就已足够,就连闪光灯也不是每次都全输出,一来回电慢,二来很容易过曝。我在家用一个YN460都不需要全输出,更何况是作者拿着一堆的SB900和SB800。闪光灯其实很实用,也够用。就像拿个普通胶片机也可以拍出比大中画幅机更好的照片,用个小闪光灯也可以比外拍灯拍得更好,甚至有时候内闪都能胜出。关键是看怎么拍怎么用。那要怎么用闪光灯?作者全书已经列举了无数种闪光灯的使用情况,从单灯到数十个灯都有,从正面直打到夹在汽车的倒后镜上往驾驶位打都有。打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看不出来有打灯。虽然被人看出来打灯也没有什么羞耻的,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要有灯似无灯,无灯胜有灯。灯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亮越好,关键是拍好。这本和上一本《THE MOMENT IT CLICKS》形式差不多,都是照片占一个版,文字占一个版。不过这次的文字更多了。之前的那本就像给每张照片讲一个小故事,像几米的漫画书,这次因为有解说,要介绍该张照片的具体布光,有时候还要配上花絮或者灯位图,就像一本教程。但又不是那种枯燥程序化的教程,而是保留了上一本幽默、实在的文风,就像是散文,不是记叙文也不是应用文。但这本却比上一本差很多了。上一本是多年来积累的吐槽合集,而且体裁不限,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闪光点众多。这一本是专门讲用闪光灯的,题材就局限了,不能再天马行空肆意发挥。闪光灯看似有很多可能,但说到底就是靠试。作者也是不停地调整灯位和输出,直到拍好为止。无论看不看书,我们自己拍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要试无数次。你再厚的书,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调啊调闪啊闪。不过看完这本书我们更能安心地去试了,不用老是担心是不是我技术不行才要试来试去的呀。谁都一样,行家拍一百张试了一百次,有一些成功了有一些不成功,你如果只试十次,当然不能成功。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不要怕用闪光灯,不是光线不足的时候才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作者连太空站里都敢用闪光灯。以前有人说,要把相机用得好像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闪光灯也是。

闪光灯装逼指南

你听说Sigma在P&E上发布了18-35mm f/1.8,笑看微博和论坛上参数党和MTF党们的兴奋,正如他们笑看小白们纠结于买2400万像素的NEX7还是4100万像素的Nokia 808一样。不讨论不关心任何参数是在数码时代装逼的第一要义,但是当遇到刨根问底的小白或是初学者向你咨询莱卡数码相机的时候,你也务必能够略显不耐烦地说出一句“事实上M9最大的问题是0.68的取景器”,这个时候务必以一句怀旧性的结尾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我还是习惯M3的0.91”,一句话洗练简洁的回避了数码与菲林之争又不露声色地显露出了你对细节的深度理解和对摄影本质的追求——千万不要聊诸如像素或是连拍速度这样的Specifications,永远不要做说明书或百度。正如刚才说的那样,作为一个经常被咨询的高端Ber,你所拥有的器材组合永远会是各色人群好奇的地方。事实上,一套有特点又有B点的器材是高级Ber混迹江湖的重要资本。永远记住摄影只是你的兴趣爱好之一:你不是战地记者,所以不要用Nikon F3;你更不是影楼拍婚纱的,请远离富士S3和5D系列;至于Pentax 645D只会让人怀疑你是靠拍风景画做挂历谋生的。莱卡哈苏的性价比会有损你的B格,索尼宾得少得可怜的配件会严重限制你装B的创意,尼康和佳能的机身是低调而稳妥的平台选择,至于选择C还是N这并不重要,在主流平台上玩出让人看不懂的非主流才是高级Ber的玩法。首先来说说镜头,大三元是不会出错的选择,但是Ber讲究的是低调地出彩,当有好奇的人凑过来问你的24-70L II和一代相比成像是否更好的时候,你必须诚恳地回答说“抱歉我一直用的是28-70L”,如果对方死缠烂打地追问的话,你只好耸耸肩说“事实上在我常用的50焦段,没有什么不同,选择变焦只是为了让我太太和小孩也能够帮忙按下快门”。微笑着转身告别,只留下呆企的清风和落叶。便宜的文艺范Ber必选50/1.8,但是前提是你的机身必须是个位数级机身,例如1Ds配上小痰盂就一定是回头率和咨询率超高的组合,一定会有初级Ber问你为什么不配50L?你只需简单而认真地回答两个字:“太贵”,对方一定落荒而逃。我其实想告诉你的是:用机身和镜头装逼,钱和装逼效果是成正比的。真正的Ber是不会纠结于红圈和全副的,1DX加大三元也只是浦五道口或者陆家嘴一平方的价格而已。车展的媒体日上,你手持一台实用而低调又不失灵巧的650D,熟练的从衬衣口袋中拿出两只270exII,在一众摄影师和模特的注目下认真而具有仪式感地把它们布置好,礼貌地请模特望住85L,淡定地弹起内置闪光灯按下快门。相信我,在场的80%的人都没玩过无线闪光灯,你每次按下快门所引发的多灯同步闪光都会引起一阵议论和喧嚣。如果仍然有人不知好歹地拿着诸如D4或7D接近你的650D的时候,你务必停下来自嘲一句“650D的马达还确实是推不动85L啊”,然后切换到MF继续。当然,不好每次都麻烦报社的朋友,媒体日的票并非每次都能搞到,若是车展的其他日子,喧闹如菜场的现场绝非装逼的好去处。如果你不是靠相机谋生,而只是靠相机装逼,请果断放弃买Pocket Wizard的愚蠢念头,包括手机,永远不要携带超过一件Domke可以装下的设备。一支灯头泛黄的Sunpak 120J会是彰显你悠久B史的设备,风骚的外形和扎实的做工一如你唏嘘中略带忧郁的气质。务必带上一片Rosco 3317 1/8+ Green,万一路遇高级Ber的时候,你需要抱怨一下新霸的停产导致你不得不用色片来矫正愈发偏高的色温。正如一开始说的那样,找不到120J就选TR120,AD180或是MF100的电箱会让你看起来像是婚纱影楼跟班小弟,同理也不要携带反光板和三脚架等一切辎重。正如不要用AV/TV一样,不要开启TTL,永远使用M配合MF。如果没有人的时候,也记得TTL-3ev或+3ev,0ev的照片是记录,而你玩的是创作。

看过最精彩的摄影图书

这本书看了过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作者的没一张照片中都有他拍摄的故事,其实很早以前就在电驴上下载过一个英文版的pdf来看。鉴于到现在cet4都还没有过所有就不了了之了。后面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面看到这本书寒假的时间把他借回家看了一遍 真的说这是我看过写摄影最好的一本书。希望爱好精彩图片 精致光线的孩童们千万不要错过。不露情节了 自己品鉴吧。

闪光灯买原厂货,一定傻么?难说

先定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好书,而且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爱玩闪光灯的选手,必读。估计这本书没有被多数大陆的摄影师看到,要不然,他们出工的时候就不会带那么沉的灯了。很多人拍任务的时候,还是用大型的交流电影室灯或者大型电池外拍灯,可能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不熟悉机顶灯的用法,其二就是为了唬人了,鉴于发展现状,很多杂志编辑和被拍对象,倾向于看到摄影师使用巨大而复杂的设备,大的就是牛的,这是很多人的通常惯有的概念。为了满足这批人,有的摄影师就不得不携带大型灯光,有些还得随身带个苹果机,玩个联线拍摄,好让编辑觉得自己够拽够洋气,哎。编辑就是编辑,就不要亲自插入摄影师自己活里去了,交代了任务,等着片儿就得了,多好。其实麦克纳利在书中已经给出了很好的例子,绝大多数采访拍摄场合,机顶灯足以胜任。的确,大型灯比机顶灯亮度高,可用的柔光罩也要大,但致命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体积重量会限制布光的灵活性。像乔这种主要从事环境人像拍摄,绝大多数场合都是需要使用自然和人工混合光,对光强要求并不高,按照我的经验,一般用到指数十几个点就差不多了,极少需要用全光,而光源的数量却是非常要紧。机顶灯往往可以放置在大型灯无法安置的地方,小体积有绝对优势,重量上就占更大的便利了。用机顶灯,就可以用更轻的支架,更轻的柔光设备,需要携带的器材总量简直少太多。嘿嘿,看过这本书的同学,应该对乔所用的sb900垂涎已久了吧。要知道,对于麦克纳利来说,这几个灯完全不是问题,美国人付钱很豪爽,买一二十个顶级sb灯都不在话下。不过对有经验的选手来说,TL之类的测光功能是基本摆设,我完全支持手动输出更靠谱。那些功能,只在新闻领域有用。杂志摄影师,花上几小时拍定制照片,最好别用自动。离机闪光的时候,要体现布光意图,而并不仅仅是“照亮”你的目标那么简单。每个光源的控制,亮度,颜色,软硬,最好都是亲自控制。对多新手吖,难以避免的现象,用器材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炫耀,而不是干活,所以,买最顶级最贵的东西,所获心理满足感会远大于图片质量。所以在器材城,常常会见到有人问,“这个灯是最高级的么?好,就买这个”对于商业摄影来说,只要能手动控制闪光输出就足以,体积小,多方向转动和稳定性才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只需要花原厂货十分之一的价钱买兼容货即可,反正这个玩意儿是耗材,总是要坏的。在麦大侠的那年月,他之所以要用原厂灯,那也是必然的,其一是不差钱,其二是原厂灯才有无线控制的功能。而时光运转,哈哈,当今市场上,只消一百块就能买到兼容的无线引闪器了,这样,花十分之一的钱就可以达到麦大侠拥有器材的差不多功能了,除了,嘿,不能遥控输出功率外。国产无线引闪器这个玩意儿,可是个极好的发明,不晓得在美国是哪年普及开的,反正,这个比原厂灯的内部通讯好用,起码长波通信优势大,不必每个灯互见也行。我估计他现在恐怕也会开始用无线引闪器了。麦大侠很厚道,好多关键技巧都说的非常清晰,很容易懂。

写得好,译得好,难得好书!

这一系列的书我看了基本,这一本是最好的。写得好,译得好,难得好书!唯一不好的地方是,看过后,你实在是想要自己买个外闪来玩。特别是nikon的,烧钱无止境啊。

不是一般书

这是这么多年从事出版工作以来我最喜欢的一本收,不是因为我是个摄影图书编辑,而是因为我确实狂热地喜欢书里介绍的闪光灯应用的的技术与理念。不用购买外出携带不便的笨重的外拍灯,轻巧便利的小型闪光灯会为你的照片光景效果添彩!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学习闪光摄影的大作

虽然跳过了基本知识的教学,但是对用好闪光灯的各个方面,做了由浅入深的分步讲解,不愧被称作大作文体风格还是传统的那种,一张照片配一段文字说明的记叙体,但是所讨论的内容,并不是直白的说当时是在怎么干而是逐个场景还原,先从要干什么说起,然后再提当时碰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再到从什么方面考虑了哪些因素,最后到把问题解决场景间是深入浅出的逐步铺垫,先从单灯开始,先接触灯的角度,色温,软硬,前景背景的光比,到光圈和快门和灯的关系,再到尝试用色片来调和闪光与环境,后面再开始尝试双灯,多灯,开始驾驭更大的场景


 热靴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