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伯特&乔治》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吉尔伯特&乔治章节试读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538643220
页数:155页

《吉尔伯特&乔治》的笔记-关于吉尔伯特和乔治 - 关于吉尔伯特和乔治

人,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哪怕是再普通的一个人,他的背后也浓缩着一个完整的与他人迥异的历史。我们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各种各样的印记。来自父辈的,来自周遭环境的,来自区域国家的,来自时代的~就像是蚂蚁从来都不懂大象体重的担忧一样,我们整天自鸣得意挂在嘴边的流行语也是父辈所不能理解的。
对于同样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吉尔伯特和乔治来说,虽然出生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却都在经历着相同的时代。只就成长时期的艺术史背景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正是在历经了有点儿阿谀奉承的画意摄影之后,过渡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的理论家、摄影家艾默森提出的自然主义摄影的积淀的结果。画意成分和现实生活影像的交互存在是我们能够在日后他们的作品中所能够时刻感受到的。紧随其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马塞尔·杜尚为先驱的观念艺术以及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英美盛行的波普艺术更是指导了这两个年轻人今后的艺术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波普艺术其实是暗含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情结的艺术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民族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拼贴,挪用,高饱和度颜色~我们随时都能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作品中寻觅到。
1967年,两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相遇在圣·马丁艺术学校,相同的艺术追求使得他们走在了一起。不得不说,时事造就英雄。1968年是西方社会文化动荡的一年,同性恋、女权主义等争取社会权利的运动更是声势浩大。就今日而言,我们不难想象这两个伟大的艺术家无论是生活在思想封闭的古老年代,亦或是生活在当下“基情四射”的快餐时代,都不可能促成他们日后的成就。套用张爱玲的话说,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他就在那里。
离经叛道的这两个学习雕塑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远离生活气息的亨利·摩尔式抽象雕塑,他们决定由二合一,组成“一个”艺术家,并开始他们的观念艺术的第一个尝试:活体雕塑。1968年,就是从这一年,他们开始在观念艺术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并在今后的岁月里大放异彩。符号化,并不是艺术作品诉求的终结,而是牵引人们视线的起点。他们是如此聪明,取消了自身个性的存在,强化了他们自己作为公共形象符号的传播作用。Art For All,也正是他们始终遵循的宗旨。
1971年,他们意识到只有由活体雕塑向平面雕塑式影像的符号转换,才能够突破之前的传播局限。从最开始的黑白影像拼贴作品《自然篇》《饮酒篇》到单幅照片的数量减少、反差在增大、高饱和度色彩开始走向黑白世界里的《血色人生》《坏思想》等,每一步的迈进,都标志着他们的作品日臻成熟。整个七十年代,吉尔伯特和乔治一步步完善了自己作品中的符号语言。黑格子,拼贴,挪用,高饱和度颜色,和作为波普艺术常用到的文字语言符号等等。最准确的天才定义是怎样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他们等同于天才。
上世纪80年代,他们让全世界认识了吉尔伯特和乔治式波普影像。他们也迎来了他们的艺术高峰期。
除去吉尔伯特和乔治的符号化,90年代的他们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作品情调上更加丰富化。但是,自创作作品以来,对死亡、希望、生活、恐惧等命题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从未改变过。道德观,是贯穿他们作品的中坚力量。他们从未动摇Art For All的理念。进入21世纪,身体不再年轻的他们依旧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他们依旧是衣冠楚楚的老式西服,去展示虚伪社会的肮脏体验。
拓宽生活的可能性,影像世界就有无限思考的空间。有时候阻碍我们进步的不是现有的条件,或是人们口中的形形色色的主观条件,是我们的思维。大多数人的思维被刻板的方形框住,或是圆滑的圆形阻隔,很少有人会去试图打破那条边界。对自我的否定才是我们大多数人失败的最终原因。


 吉尔伯特&乔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