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随阁花雨。上卷。民间美术文集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民间艺术 > 笔随阁花雨。上卷。民间美术文集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535623096
作者:左汉中
页数:361页

章节摘录

  早听说陕西洛川有个杨梅英,用朋友李红军的话说,她是一位“民间美术大全”,剪纸、刺绣、布堆画、农民画、面花、泥塑样样精通,再加上她要过饭、唱过戏,开过理发店,可是一位奇人!又听说她脾气有些倔,常常弄得远道来采访她的人尴尬得下不了台。尽管如此,还是阻挡不住我们去洛川拜访杨梅英的脚步。  领我们去的是杨梅英的老朋友、陕西省群艺馆的美术辅导老师陈山桥,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亲热地叫她“大姐”,她待我们特别热情,和传说中的“她”相去甚远。  杨梅英高挑个头,硬朗的脸庞,蓬蓬松松的短发,全身都穿着花衣,一看便是位精干、开朗和泼辣的女人。听说陈山桥当晚要赶回西安,杨梅英走进院子里的一片杏林,动作麻利地爬上了一棵杏树,连摇带摘地撒了一地黄黄的杏子。然后跳下树来,拾了一大口袋,说是给陈山桥带回西安去。  杨梅英原来叫左梅英,1941年出生陕西富县,左家在富县是一个大户人家,祖父左建荣在当地名声显赫,据说当年有这样的顺口溜:进了富县城,先拜左建荣,不见左建荣,啥事办不成。到了杨梅英父亲左永平这一代,家道败落。杨梅英5岁那年,父亲因避官司外逃不归,母亲在家苦苦等候,生活所迫,度过了一段沿街乞讨的悲苦生涯。后来,经人介绍,杨梅英的母亲领着她和弟弟来到洛川,嫁给了在洛川剧团拉大幕的杨天财。杨梅英10岁那年进剧团学戏,唱的是秦腔和眉户剧。  开始杨梅英只能跑跑龙套,后来,由于她的聪慧机灵,让她专攻老旦,有时还兼演丑旦。说起演戏,她一边比画一边还唱着,情绪十分高昂。  “我演老旦,唱佘太君,萧太后等角色,沉稳得很。我还能演丑旦,在《三上轿》里演媒婆,花梢得很。那媒婆啊,就是'鬼子媒婆嘴巴长,骗个猪嘴吃粗糠………  杨梅英还说:“我现在的性格,说话的语气,跟我唱戏有关,唱戏把人的性格都改变了。”  的确,我面前的杨梅英和常见的民间艺人不一样,她的身世离奇而跳跃,要饭、唱戏、随军、开理发店,直到最后搞民间美术。她的个性倔犟、豪爽、自信,她常常说的话是:  “我一生的命运,生成了。我谁都不怪,我认了。”  “我生性好强,做什么都要争第一。”  “我只要撑得住,我就会撑着,我从来不会偷奸耍滑。”  “年龄越来越大!我的心境还是那么大。”  “我一辈子干到最后,只要在阳光下,我就高兴了,我要像年轻人一样,有追求,事业有发展。”  杨梅英的性格火辣辣的,作品也是火辣辣的。几天来,我一直被她的作品感染着。  做大幅剪纸是她的特色。《轩辕皇帝》、《王母娘娘》、《财神》、《猴儿骑马》等,都是全张纸大,构图、造型非常的饱满,画面似乎有一种神异怪诞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的农民画作品不乏经典之作,几乎一幅一个调子,黄色调的《武松打虎》把硕大的老虎打扮得十分可爱;蓝色调的《巧媳妇绣荷包》装饰得很美,俊俏的媳妇如在花团锦簇之中;绿色调的《王祥卧冰》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王祥画成了一个胖娃娃,“卧冰”的细节被处理得卧在一条龙上,更有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  说起刺绣,很难和性格风风火火的杨梅英联系起来,可看过她的刺绣作品,就会相信她的粗中有细。无论是巨幅的布堆绣,还是小型的双头蛙枕和儿童肚兜,都不难着出杨梅英大气中的灵秀和细腻。  最值得杨梅英津津乐道的是她的大量泥塑作品。武断地说,她的泥塑作品在陕西民间艺术家中首屈一指,无人能与比肩。  做泥塑的灵感发源于做面花。面花是黄河流域农村面食文化的产物,其功能从礼仪走向艺术,它的“艳俗美”能让人惊叹!面花难于保存,规模颇受限制,材料也有些奢侈。如果把它做成泥塑,这些弊病都没有了,创作路子宽泛,又便于推广。杨梅英的艺术创作由此走向高峰、进入佳境!  开始,杨梅英跑到百里之外的富县拉泥巴,捣碎,拌和,全是体力活儿。泥和熟了,杨梅英手也震开裂了,长起了水泡。她像一个疯子似的,不停地创作,着了魔似的投入,作品做好了,就找个熟人家的窑去“搭火”,那时的困难可想而知。  ……

前言

  北京有一个由全国各家美术出版社联合办的刊物叫《美术之友》,主编成佩约我做一个专栏,以散文的形式写一些编书和读书的心得,或写一些与书有关的人和事。我将这个专栏取名《雨花阁随笔》,是因为我们出版社地处雨花区的缘故,觉得有些诗意,就这么定了。  新年伊始,在广州做画家的杨福音君来长沙,自然会到出版社的几位老朋友家走走。这一日长沙大雾,烟雨蒙蒙,寒气逼人。进入11楼萧沛苍、蔡皋夫妇家,迎面一股暖暖的春意,先看萧沛苍的油画风景,接着看蔡皋的儿歌插图,有感于这一对画家夫妇在退休之后蓄出优雅的心态,才画出这等轻松和惬意的画来。用蔡皋的话说,儿歌插图是她“糊涂乱抹”出来的。你看,她在粗粗乎乎的浅黄皮纸上用藏锋墨线随意勾画出稚气的儿童生活,可谓妙趣横生、兴味百出。她把“月亮巴巴,头里坐个爹爹”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儿歌画成连环画的形式,其中细小的情节处理得十分微妙,真叫人忍俊不禁!  看着看着,杨福音来了写字的雅兴,提笔在浅黄皮纸上写下“无猜集”3个字,大家觉得贴切而有意思。我趁势请福音君给我题《雨花阁随笔》5个字,字是从右到左写的,蔡皋不知底究,跑过来从左至右信口念道:“笔随阁花雨”,福音君击节叫好!说:“你看,几好的意境啊!窗外雨雾蒙蒙的,正配上了这几个字。”确实,刚才来蔡皋家,不是直接走东边这张门,而是从西门11层刘昕的家出来,翻上楼顶再下到东边11楼来的。楼顶是美术出版社有名的楼顶花园,因为刘昕在楼顶~隅种了一片葫芦,朋友们以“刘昕”为谐音戏称为“流星花园”。其实,“流星花园”的园主应是蔡皋,她整日昧心昧意细致打点这座花园,才使得楼阁长藤爬壁、四季花开。遇到昙花开之夜,她会邀来圈内好友,摆上藤椅,沏好清茶,一边聊天,一边欣赏在暗夜里绽放出冷冷白光的奇花。  是啊!刚才上得楼阁时,特地围着蔡皋打理的花园看了一圈。隆冬时节,园圃里的花大都败落了,只剩下几支蔷薇花在寒冬的雨雾里瑟瑟摇曳着,这楼阁上的“花雨”情境,不正应了福音君无意写成的“笔随阁花雨”吗?  呵!细细想来,就有了“回首阑珊”的顿悟。平日为文为画,若本着“有心栽花”的心态,事先来一个稳稳妥妥的谋划,往往会得出情理之中的效果。如果毫不经意,信马由缰,随兴而为之,说不准能给“无心插柳”者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内容概要

左汉中,原籍湖南双峰,长期以来担任文化宣传与图书编辑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创作活动,曾有作品参加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198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进修,1989年担任该系首开的民间美术造型课教学。1992年出版专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于2001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1992年开始担任国家八五图书工程《湖南民间美术全集》主编,《全集》出版后,荣获第三届湖南省图书奖和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先后策划主编了《中国民间美术丛书》、《国外民俗美术丛书》、《民间美术·绝活儿》丛书、《民间美术图形丛书》、《乡土艺术大师从书》等民间系列图书。主要论文有《中国农民画论》、《中国吉祥图象论》、《神秘浪漫之花》、《论中国年画的现状和发展趋向》等数十余篇逾百万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一室主任。

书籍目录

笔随阁花雨(代序一)二十年一小结(代序二)【华夏篇】 中国吉祥图像论 中国民间剪纸纵横观 中国农民画论 对年画的忧虑与观望——试论中国年画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中国传统图形巾的阴阳哲学观 陕西华县皮影考察十日记 朱仙镇看门神 淮阳泥泥狗——图腾文化的活化石 女红·绣女·柿枕 雷山银饰访问记 民间蜡染花布图形赏析 美哉,民间青花瓷画 试为“绝活儿”写传 《中国民问木刻版画》编后 《中国民间剪纸》后记 为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搭一座桥 民间美术图书十年记——对民间美术图书选题的开拓与深入 跨入乙酉年的随怨——有关民间艺术与民间美术图书的话题【湘楚篇】 神秘浪漫之花——湘楚文化与湖南民间美术 楚文化思考三题 蓝天白云大地山花——湖南民间印染花布考察 湖南民间刺绣挑花 寻纸觅画走滩头——湘南滩头土纸与木版年画调查 小沙江的挑花裙 湖南民间剪纸巡礼 鬼斧神工意吒天然——湖南民间木雕考察札记 湘两南地区的民间祭祀画 湖南民间美术考察拾遗 麻阳民间绘画的艺术风格 《民间鬼神画》序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编辑出版纪实 对夕阳风景的回眸——关于民间艺术绝活儿的当代思考附文: 民间美术研究的开拓性著作 平凡的民间美术传播者——记湖南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左汉中 左汉中民间艺术考察与研究二十年简记

作者简介

这是本民间艺术文化知识的大集锦。作者以文集的形式,通过两个大篇章:华夏篇和湘楚篇,对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吉祥图象、民间剪纸、农民画、年画、图腾文化、民间蜡染花布、青花瓷画、刺绣等内容做了个人考察、研究。语言通俗,内容广泛。适合民间工艺美术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笔随阁花雨。上卷。民间美术文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