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窑说瓷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鉴赏收藏 > 黄窑说瓷

出版社: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ISBN:9787548000181
作者:黄云鹏
页数:238 页页

章节摘录

  此文接着又记述:“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说明制造匣钵、垫饼等窑具的作坊、工人,与制造瓷器的作坊、工人,配料、淘洗精练坯泥的作坊、工人是相提并论的重要行业之一,也是形成陶瓷产业链缺一不可的。所谓“共计一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有载:“凡瓷器绘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拗口,不复周正。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  清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编《陶冶图说》也有制造匣钵的章节,对坯体装匣烧成的优点、匣泥土的产地、匣钵的制法等有准确记述。  以上文献结合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窑址的调查资料可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景德镇在北宋初之所以淘汰了五代支钉叠烧的无匣装烧工艺,采用匣钵装烧工艺,是因为用匣钵装烧入窑可扩大窑室,增加窑内的装烧量,减少窑内烟尘污染,提高烧成质量。  (二)制匣原料用量大,均是镇周围所开采的。各地匣土的性能不同,有的颗粒粗、石英含量高或氧化铝含量高,而助熔剂含量很低,均耐火(熔点高):有的较细,可塑性好。所以宋、元时的匣泥配方是多元的,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粘性,耐火度比瓷胎烧成温度高,热稳定性和导热性强等优点,“钵佳者装烧十余度(次)”。由于元代大件器物多,匣钵质量比南宋时好是可想而知的。

前言

  2008年云鹏告诉我,想选出13篇自我感觉尚可的文章汇编成册,书名为《黄窑说瓷》。因从1981年在单位参加元、明青花瓷的仿制,到1993年“下海”创办“佳洋陶瓷有限公司”至今,所做的仿古瓷终于得到了专家、收藏家们的认可,10年前大家就称我“黄窑”,故定此书名。现恳请老师题写书名并作序。  我记得第一次与云鹏相识是1973年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陶瓷组:他个子高高瘦瘦,一口乡音很重的普通话,言语不多,精神、自然、质朴、实在,还带有几分“土气”。一连10余天,云鹏仔细地琢磨着故宫陶瓷馆的展品,边看边做笔记,同时认真临摹。他还常到陶瓷组瓷片资料室反复仔细研究瓷片,并找我和冯先铭先生等问这问那,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我感觉这位农家出身的青年人,可以学得出来。  从那以后,我们见面、交往比较频繁。故宫陶瓷组的同志,多次前往景德镇参观、考察窑址,景德镇陶瓷馆是必去的,而云鹏等总是满腔热情接待,并自始至终地陪同。1982年后,国家文物局在杭州、扬州、景德镇举办“古陶瓷鉴定研修班”,我们均为任课教师,云鹏是最年轻的一位。  云鹏委我为其著书写序,使我忆起难忘的几件往事。

内容概要

黄云鹏 生于1942年,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分配在景德镇市陶瓷馆从事陶瓷史论研究,现为研究员。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绩。他相继发表论坛10余篇,与同时合作编著出版了《景德镇古陶瓷纹样》等画册三本,其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器》论文发表在《中国工艺美术丛书·景德镇陶瓷》上,荣获1981年美术一等奖和1986年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序一 耿宝昌序二 毕克官序三 陈政题词一张浦生题词二王莉英景德镇五代瓷业概况及产品特征元代景德镇瓷业和产品鉴定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制工艺明代民间青花瓷的断代古陶瓷辨真伪要点古瓷鉴定基本知识粉彩及其产生与发展景德镇瓷器雕塑史略景德镇仿古瓷业的过去与现在试论仿古瓷业的发展前景景德镇古陶瓷纹样《景德镇近百年已故陶瓷艺术名人作品展览》巡礼景德镇陶瓷艺术美的历程——《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家》画册序后记

作者简介

《黄窑说瓷》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黄窑说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黄老师还给我签了个名,哈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