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往天国之门(两地书)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绘画 > 寄往天国之门(两地书)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ISBN:9787531811954
作者:原著:赵晓沫、刘宇廉,改编:赵晓沫
页数:28页

内容概要

  张进平/男/1964年生人  ◇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现为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黑龙江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齐齐哈尔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多年从事油画、水彩、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创作。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入选国家和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览,曾两次在韩国举办画展。

作者简介

简介之一:

这是一本特殊的“两地书”。它以书信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两位知青画家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再现了七十年代北大荒画派第二代的生活、工作和创作状态,也将那相伴而生的友谊与爱情不加矫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刘宇廉和赵晓沫是两个热爱艺术与文学的年轻人,他们因彼此欣赏而悄悄走近,又因聚少离多而通过信纸灵魂相约。尽管最终两人还是分道扬镳,并且画家刘宇廉如今已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英年早逝,但他们的“两地书”却仍至情至性地留下了一曲青春与爱情的挽歌,读来使人感动不已。

简介之二:

1948年出生的刘宇廉是上个世纪后半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艺术生涯开始于1967年“文革”初期的街头大批判专栏画、毛主席像和宣传画,两年之后,他随“文革”洪流和几十万知青前往黑龙江的北大荒,成为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他在中期的北大荒版画群体的影响下,开始从事速写、素描、油画、水粉等基本功练习和创作。198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年连环画系研究生,毕业创作白描《黄河的故事》,是在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宋代长卷《清明上河图》的时空表现,以及木刻本《饥荒图》插图的影响,这个长30米的长卷受到国内外的好评。1987年他前往日本发展,1997年因病去世。

《寄往天国之门“两地书”》收录了刘宇廉的几十封书信,在这些书信中再现了他本人与一位才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从这本书中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画家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这是用生命的时时刻刻串连起的文字,它袒露了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感情经历。

图书封面


 寄往天国之门(两地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上周五,收到赵晓沫寄来的书。“你看得这本书彻夜不眠,令我心生感动。谢谢你的认可。”不必如此说罢。任何一个读过此书的人,想必是无法平静的,尤其是对知情和上山下乡那段历史有所知悉的读者。五月初在哈尔滨停留的一夜,偶然读到了她这本书。回忆起二十几年前在美术馆东画廊开画展的情形,在她多为农村主题的套色水印作品前跟她短短见过一面。当年,她的那幅推磨盘的农家女,已是新版画的代表作品,很为画家挣得了一些声名。二十几年过去了,她依然画版画,也画油画,但这已经不再是我的关注点,突然一天,她写出了一部这样的文学作品,令我大为惊诧。刘宇廉,一个同《枫》,同《伤痕》连环画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一个北大荒造就的才子,后来远赴东瀛,客死他乡。他的去国与他的离世,似全不在一般公众视野之内,如果不是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赵晓沫也是不会把那个年代的恋情公开于世的。我没有读过周励的书,不知道她是怎样描写那个北大荒的小屋,描写知青团体中的佼佼者们。但我相信《两地书》与以往任何北大荒题材作品截然不同。它不是小说,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呈现,而这种呈现有具有小说一样的传奇性,提供了一种多角度转换的阅读可能,一种具有丰富的互文性的独特行文!几十封往来书信,像交叠一起的两手十指,一封挨着一封,把那段经历全部还原,文革时代一对才子才女的思想和生活。令我惊诧的是,他们的内心竟然如此丰富,竟然没有一句那个时代特有的刻板模仿和教条的承袭,没有现今文学所描摹的文革青年身上的所谓“时代烙印”,即使是个人的奋斗,也没有染上任何革命的红色调;他们信中更多的是文学艺术,是创作;他们读的是契诃夫,托尔斯泰,还有《赫鲁晓夫回忆录》;他们眼中所见是生活中的美,探讨的是艺术的可能性……他们的心底是那样自由,虽然北大荒的日子清贫而艰苦,虽然他们的恋情除了偶尔见面,便是靠这些通信。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太可能理解这种感情,这叫什么爱情?爱情能缺了体肤之亲?爱情仅通过心灵的交流便能传达?就算年轻一代的电视剧作家,也必要在他们的作品中尽快让男女主角进入“零距离”接触的阶段。不是吗,上个世纪的人类是要这样传达爱情的,人类曾经是习惯纵情于这个没有肉体的阶段的,在这里,男女爱情会逐渐升华,而这升华并非短暂急促的躯壳交合所能达到,精神的交融会替代或提升肉体的爱恋,而不是相反。那一代人,他们的所经历的男女情事跟现在大不相同,而那些心灵上的高贵者,在他们的情感频谱上,心智和观念的投合会发散出最耀眼的光辉,让现代式“恋爱事件”的频闪黯然失色。这种光辉会照彻人的一生,哪怕伊人远去,哪怕生死相隔。赵晓沫的行文是高标准的,一如三十几年前写下的那些信,文字的驱遣和意图的表述游刃有余,她毕竟是操刀出身的版画家,熟谙刀法功夫、劲道深浅。在我看来,知青文学之中从未有过任何一种文字像《两地书》这样,展示出六十年代“知识青年”的心理面目,不错,“知识青年”这个词,放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合适,因为他们是具备良好修养和热爱知识的一群有志青年,他们成熟的心智和明晰的观念,以及对待人生的自觉意识,绝不逊于,甚或远高于当今的青年。这也许是时代的赐福,如果说那个时代也赐福过任何人和事的话。在这个意义上,《两地书》远远超出了知青文学的范畴,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青年人的心灵史。
  •     《两地书-寄往天国之门》一书 拿起就放不下。那么小开本,那么厚,那么多图片,那么小字号,却像合谋,以一种全面的、立体的方式讲述一个陈旧的爱情故事:未遂的,精神的,不能忘记或抹煞的。本书主要由作者的原始信件组成,淳朴之至。抒情在作者而言,不是造型,也不是可以的一个秀,而是一个生发在内心深处的疼与幸福。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感动……
    较本套丛书的其他文集,这本书写得最好。
  •     我正在帮朋友找这本书,希望知道从哪里可以网购。找了好多地方都缺货。非常感谢!
  •     我还以为楼主就是黄老邪呢。
  •     这本书我是在孔子旧书网买到的,还是一本品相一般的书,但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了,我只想拥有一本。您可以在上旧书网寻寻。
  •     我今天查了还有唯一的一本:http://book.kongfz.com/13163/162340159/
  •     通过熟悉的朋友知道赵老师的这本两地书,虽然我比他们年少一些,但也是下过乡的知青,非常敬佩老三届的知青,今天也网购一本《两地书》好好读读。
  •       《两地书-寄往天国之门》一书 拿起就放不下。那么小开本,那么厚,那么多图片,那么小字号,却像合谋,以一种全面的、立体的方式讲述一个陈旧的爱情故事:未遂的,精神的,不能忘记或抹煞的。本书主要由作者的原始信件组成,淳朴之至。抒情在作者而言,不是造型,也不是可以的一个秀,而是一个生发在内心深处的疼与幸福。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的。
  •     黄集伟这么说。。。
  •     我记性真不赖!哼ˇ^ˇ
  •       上周五,收到赵晓沫寄来的书。“你看得这本书彻夜不眠,令我心生感动。谢谢你的认可。”
      不必如此说罢。任何一个读过此书的人,想必是无法平静的,尤其是对知情和上山下乡那段历史有所知悉的读者。
      五月初在哈尔滨停留的一夜,偶然读到了她这本书。回忆起二十几年前在美术馆东画廊开画展的情形,在她多为农村主题的套色水印作品前跟她短短见过一面。当年,她的那幅推磨盘的农家女,已是新版画的代表作品,很为画家挣得了一些声名。二十几年过去了,她依然画版画,也画油画,但这已经不再是我的关注点,突然一天,她写出了一部这样的文学作品,令我大为惊诧。
      刘宇廉,一个同《枫》,同《伤痕》连环画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一个北大荒造就的才子,后来远赴东瀛,客死他乡。他的去国与他的离世,似全不在一般公众视野之内,如果不是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赵晓沫也是不会把那个年代的恋情公开于世的。
      我没有读过周励的书,不知道她是怎样描写那个北大荒的小屋,描写知青团体中的佼佼者们。但我相信《两地书》与以往任何北大荒题材作品截然不同。它不是小说,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呈现,而这种呈现有具有小说一样的传奇性,提供了一种多角度转换的阅读可能,一种具有丰富的互文性的独特行文!几十封往来书信,像交叠一起的两手十指,一封挨着一封,把那段经历全部还原,文革时代一对才子才女的思想和生活。令我惊诧的是,他们的内心竟然如此丰富,竟然没有一句那个时代特有的刻板模仿和教条的承袭,没有现今文学所描摹的文革青年身上的所谓“时代烙印”,即使是个人的奋斗,也没有染上任何革命的红色调;他们信中更多的是文学艺术,是创作;他们读的是契诃夫,托尔斯泰,还有《赫鲁晓夫回忆录》;他们眼中所见是生活中的美,探讨的是艺术的可能性……他们的心底是那样自由,虽然北大荒的日子清贫而艰苦,虽然他们的恋情除了偶尔见面,便是靠这些通信。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太可能理解这种感情,这叫什么爱情?爱情能缺了体肤之亲?爱情仅通过心灵的交流便能传达?就算年轻一代的电视剧作家,也必要在他们的作品中尽快让男女主角进入“零距离”接触的阶段。不是吗,上个世纪的人类是要这样传达爱情的,人类曾经是习惯纵情于这个没有肉体的阶段的,在这里,男女爱情会逐渐升华,而这升华并非短暂急促的躯壳交合所能达到,精神的交融会替代或提升肉体的爱恋,而不是相反。那一代人,他们的所经历的男女情事跟现在大不相同,而那些心灵上的高贵者,在他们的情感频谱上,心智和观念的投合会发散出最耀眼的光辉,让现代式“恋爱事件”的频闪黯然失色。这种光辉会照彻人的一生,哪怕伊人远去,哪怕生死相隔。
      赵晓沫的行文是高标准的,一如三十几年前写下的那些信,文字的驱遣和意图的表述游刃有余,她毕竟是操刀出身的版画家,熟谙刀法功夫、劲道深浅。在我看来,知青文学之中从未有过任何一种文字像《两地书》这样,展示出六十年代“知识青年”的心理面目,不错,“知识青年”这个词,放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合适,因为他们是具备良好修养和热爱知识的一群有志青年,他们成熟的心智和明晰的观念,以及对待人生的自觉意识,绝不逊于,甚或远高于当今的青年。这也许是时代的赐福,如果说那个时代也赐福过任何人和事的话。在这个意义上,《两地书》远远超出了知青文学的范畴,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青年人的心灵史。
      
  •     文革时期的纯真爱情故事
  •     女作家的心迹,当年的记忆,全无描摹痕迹,一字一句,读来恰似当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