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铭文款识卷)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铭文款识卷)

出版社:东南大学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564120405
作者: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编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5)变体文字。少数地域性文字,由于应用范围小,对这类文字,今人多不识。  2.少数民族文字铭款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又出现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故在瓷款铭文上留下少数民族文字是不足为奇的。在青花瓷上铭款,据现有资料看有以下几种:  (1)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聘任西藏喇嘛教僧人八思巴采用藏族字母所创制的拼音文字,于至元六年(1296年)始颁布推行,仅用于官方文信上。由于难记难写难拼,不够成熟,难于表达思想,社会上仍然使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没能普遍应用,元亡后,也就不用了。在瓷器上作为款铭的则更为稀少。仅用于元龙泉模印款,少数青花瓷外底书写八思巴文款,以作装饰用。  (2)蒙文  元代以后,明清时期在青花瓷上书写的蒙古族文字。  (3)满文  1644年清代顺治当朝以后,到康雍乾三朝成为盛世,也是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为了巩固统治,笼络汉人,所以一直使用汉字,满文在官方文书上与汉文并用。故陶瓷上的铭款仍以汉文为主,满文偶一为之。青花上使用满文的铭款,多为满人贵族订烧,所以十分稀少。正因为少而资料弥足珍贵。本书中有一瓷片便是满汉文并用的。  (4)藏文。青花瓷铭款上藏文款,内容有佛经、七字真言等。多与宗教、寺庙相关。作为赏赐西藏王宫的官窑瓷器上,书写有藏文。  3.外国文字铭款  自元代以后,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的兴盛,外国商人到中国订烧瓷器,或由于中国商船进行海外贸易的情况不断增加,为适应国外的需求,在青花瓷器上书写外文的情况逐渐增多。

前言

  中国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华夏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文化基础。作为传承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瓷器乃是一项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人们常说,瓷器是中国人的名片。大凡中国人,对自己国粹的瓷器,总是情有独钟。  我国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瓷器有不同的特征。质朴清雅、绘画生动的釉下彩青花瓷更是我国制瓷业中一个最著名的品种,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从唐代起源至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终兴盛不衰。而赏心悦目之青花瓷,历来深受世人瞩目与青睐的关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瓷绘艺术。这中间,特别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瓷绘画师创作的青花瓷画,尤为技艺超群,名扬中外。他们不仅吸取了儒、道、释之精髓,而且也融合了作者自身的天赋悟性、哲思人格、艺术修养、心灵理念等,因此当我们见到一幅名品佳作时,往往会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涌现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俗话说,“人之美在心,瓷之美在意”,人意相通可谓大美矣。石破天惊!

书籍目录

弘扬瓷绘艺术  传承民族精粹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序/张浦生/1青花瓷铭文款识导论/1一、纪年款/11    1.朝代款/11    2.干支年款/29    3.随意年款与寄托款/33二、科举铭款/36三、堂斋款/41四、雅制佳器款/65五、吉语款/84六、诗文款/120七、图案款/126八、花押款/137九、仿印章款/144    窑记仿印章款/154十、非汉字款/165    1.藏文款/165    2.八思巴文款/166    3.满文款/166    4.蓝查文款/167    5.梵文款/168    6.阿拉伯(波斯)文款/171    7.西洋文款/173十一、不可识铭款/174十二、其他铭款/176    1.宗教/176    2.瓷窑/177    3.其他/178附录  中国青花瓷款铭简目/179倡导学术积累  弘扬科学精神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跋/贺云翱/189后记/192

作者简介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铭文款识卷)》可作为古陶瓷收藏者、爱好者研究青花瓷时从纹饰角度断代的工具书,也可作为美术工作者和美术史教育工作者对青花瓷画欣赏和参考的难得的资料。

图书封面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铭文款识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可以归可以,但是不多。
  •     这个系列这本比较可惜,应为我之前见过更好的款式书吧,
    觉得款式收集,最重要的是官款的后仿要注明,不然容易误人吧
  •     很有用的工具书,彩色印刷十分清晰
  •     给朋友买的,还可以吧,很小,32开的,
  •     完全按照预计发货日期发货,非常准时高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