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幸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雕塑 > 我看到了幸福

出版社:文化艺术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03950186
作者:向京
页数:176页

章节摘录

  小时候的时光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过着大院的生活,只不过是文联大院宿舍,那时即便不是一个单位的,好像邻里关系都特别好。  父母都是双职工,我很小的时候有段时间被放在隔壁一个单元里一家山东大妈家,大妈、大爷都长得漂亮,人淳朴。有一个在我记忆里很老很老一直卧床的老奶奶(大爷的妈妈),被家里人伺候得好,活到很老。我妈爱说,可怜大妈一辈子当媳妇。他们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把我当家里老小,我就依次叫他们大姐姐、大哥哥、二哥哥、小哥哥,对我这样家里只有一个弟弟的人来说,有这么多哥姐是幸福。几个孩子都挺漂亮,尤其二哥哥长得极帅,有点像当时的一个演员杨在葆,差不多像刘德华一样,一米八几的个儿。小时候要说谁好看,就说和二哥哥差不多帅,那就是极致了。  后来上幼儿园、上学就不放他们家里了,但我一放学就爱串到他们家去,虽然就是普通百姓,但我老是觉得他们家里什么都好,我一去,大妈马上就放下手里的活,切一个剩馒头放在平锅里一烤。烤馒头片,蘸点白糖对我来说就是最好吃的东西,后来爸妈也在平锅里烤馒头片,还裹着鸡蛋煎,做得很精细,可我心里还是老想念大妈干巴巴的烤馒头。对于他们家的所有记忆都是温暖的,后来很多年的梦里还经常串到他们的单元,几个箭步就跑到他们家门口,一推那扇破旧但干净的纱门就进去了,直对着的,就是那间熟悉的厨房。  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一天说是大哥哥结婚了,家里摆宴席,请我们去,人很多,还借了隔壁的房子。那是不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婚礼我不记得了。大爷大妈都高兴极了,很热闹,很多小孩,大人也顾不上我们了。一片混乱中,我突然开始悲伤,真的是很突然,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一边悲从中来,一边慌忙找地方,最后跑到隔壁人家的厕所,绷不住嚎啕大哭,外面乱作一团,我不知怎么攒了那么多的伤心,觉得孤单极了,在里面哭得昏天黑地,全哭完了,呆了半天,才收拾收拾出去了,怕人看到,溜回家了。从这一次开始我发现我有一种问题,越是在人多热闹的时候,越会孤单悲伤,这是从小就有的,所以我姑且不认为是滥情,更像是种特异功能,好像是一种悲观的预警,从此失去了什么。  ……

内容概要

向京,雕塑家,北京人,自199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以来,以其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大胆、直指人心的女性艺术形象,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代表作品:《你的身体》、《处女》系列、《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寂静中心》、《彩虹》、《敞开者》等等。

书籍目录

壹  时间的反复渲染  烤馒头片,蘸点白糖  伸向树枝的窗户  资深胆小鬼  景比人大  十六岁贰  记忆出错的时候  带我去流浪吧  运动爱好者  在地铁  少年行路记  十八平米,纵身一跳  太阳以西叁  一颗子弹穿过了自己  100分的夜晚  甜蜜的孩子肆  一人一世界  我为什么是个女的?  少年当叛逆  生活的花会开吗?  一个人的残废  如同一面镜子  幸福在哪里?  花花和黑皮伍  我这类的艺术青年作品索引

编辑推荐

  《我看到了幸福》是与向京展览同时呈现的同名随笔集。该书的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作品的配图,另一部分是艺术家专门为小作品撰写的随笔。在向京看来:“艺术可以给我们看生活看世界的一个角度,一种表达,也可以放置我们的情感,使我们不至于成为一只孤独的容器,在这样的话题里,我们找到朋友,一起分享。”“在我们成长的轨迹里,我们可以时刻挤出足够的水份,滋润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向京的随笔、小说和部分雕塑作品。

图书封面


 我看到了幸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生活的花会开吗?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痛苦的体验,也许是经历平坦的我太过矫情,无望、挣扎、灰暗、伤害这样不光明的词是我想到青春时马上冒出来的,回想年轻时的我也是个极不好相处的人。还好在疯狂的边缘(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地发疯)有机会把它转化成了时强时弱的力量,就有了我断断续续的作品和进步。虽然青春期的感觉如此糟糕,我还是很庆幸是自己度过的,我的意思是无知的我用身体的全部感官来体会感知我所遭遇的,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孩子更多地从书本、电视、影碟、网络里获得情感的归属与经验。我想所有从学院毕业的艺术青年,都经历过对学院体系的离经叛道的痛苦历程,学院教育给人的益处是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环境接触艺术理论和技术训练,坏处是这些数十年不变的艺术理论和体系已经成为学术腐败单一而顽固地同化我们的认知,我们在其中却不察觉,中国艺术教育的技术训练是出名的,给我们一手好活之外也让这种单一审美的技术成为桎梏,艺术本身的问题没有得到谈论,至少在学习期间环境是不可能给你这种讨论的。所以每个人的艺术生涯的开始应该就是从学院毕业的那一刻,而多半人在那一刻已经注定失败了。少数人在剪断脐带的时候慢慢学会自我成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代艺术已经蓬勃发展,大家都拿出“革命者”的姿态冲锋陷阵,对于传统艺术传统观念的对抗是基本态度,那时流行对于所有传统形态的艺术都统统摒弃。“绘画死了”雕塑甚至没人提起,装置、影像、图片、行为这些概念都是新艺术的代名词,不做这些都不叫做“当代艺术”,我一个要好的师姐在看过我一批新作后好意告诉我,你的感觉非常好,但现在不要再做雕塑了,这个太传统。我有点茫然,又不肯轻易就范,我理论上觉得艺术是没有限制的,观念和系统的更新更重要,而不在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什么样的形式都应该可以成为表达,否则简单地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艺术,艺术恐怕早就要走到尽头了。虽然我不是一个执著于雕塑本体的人,虽然我坚持雕塑的制作方式并不见是出于对手工的热爱,虽然艺术只是我试图证明什么的一个过程,但我还是一直做着雕塑,一做就是十几年。的确我想证明艺术始终拥有脱离强大的阐释机制而可以成立的属性——一种可感知性。完整地看我的作品,虽然同是具象雕塑,作品其实跨度相当大。“她们”是我人生经历中不同阶段做的,类似用作品做年终总结,往往是梳理的过程。人生总会遇到困惑的问题,就会去思考,艺术家有幸用创作思考,有些问题在过程中就迎刃而解了。那天我陪我妈从钱粮胡同往三联书店走的路上,妈指着隆福医院的牌子说,你就生在这,这个地方距离我后来上学的美院附中只有几步之遥。十六岁到二十岁在美院附中度过的时光在我的记忆里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对我影响最深重的应该是整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中期我稀里糊涂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那时的附中在美术馆旁边的隆福寺隔壁,和老美院一样由早年苏联专家设计的天光教室,文革以后恢复招生,前面已经有三届,第一届有韦蓉孟禄丁尹齐,第二届有刘小东赵半狄喻红,第三届只有13个人,可出人才最多,有洪浩萧昱申玲王小帅,中间又空了一届,到我们这届憋了两年一下子招了三十多个学生,时代这个时候突然有了很显著的变化,记得前面几届的学生留下的照片都是穿着一水的当时叫做板蓝板绿的干部服,最多像喻红这样穿个白衬衫扎在长裙里就算是太洋气了,到我们这届(1984年入学)已经知道穿灯芯绒裤子小西服了,我们从入学到毕业也是从穿衣的潮流到国外思潮的涌入速度最快的,那时靠的不是信息的积累而纯粹是饥渴,从无到有的一种穷人对富有生活的全部想象产生的加速度。这是天时。我生长在北京,前二十几年都住在当时文联宿舍区,后来读书的美院附中在美术馆旁边,艺术院校的学生只要一挥学生证就可以免费进去,古籍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艺术剧院都在一站路之内,再过去点就是中央美院,往北几站是棉花胡同里的中央戏剧学院,这个也算地利吧。有时逃课大家会一起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再从南池子沿沙滩走回附中,利比多分泌过剩,任何行为总是能心潮澎湃。八十年代是理想主义的时代,先锋文学先锋戏剧先锋艺术都是每个艺术文青的营养必需品,那时附中的图书馆很出名,传说和美院可以媲美(应该还是美院好些)每周每个学生可以借6本进口画册,我就几乎一周6本一周6本把当时的画册看了个够,记得那时的进口画册也就到后印象派梵高高更为止,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醍醐灌顶了。我父亲是做电影理论的,我母亲是《人民文学》小说组二十几年的老编辑,家里那时总是高朋满座,我喜欢听,也听不懂,当时就是对西方的一切都感兴趣,对有先锋概念的东西感兴趣,时髦的书读了个遍,是饥渴,整体中国文化人对先进文化的渴望。那时也已经有大众文化的雏形,我们也在那个时候就培养了对大众文化的天生警觉和隔绝。我花这么多时间讲八十年代因为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年华,其实那段时间正值青春期,做了不少少不更事无理取闹的事,自己伤痕累累肯定也伤害了不少人,但记忆中只剩下美好,只因经历了八十年代这个精彩的时间,成为时代的看客而成就了自我成长的重要养料。后面的所有都是因为那段时间的铺垫,也可以说那是后面所有一切的起始。我调动的所有的记忆功能把那段日子渲染成了金色,散发璀璨光芒。我1995年从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毕业前夕所有的人都挺茫然的,从附中到大学,任性的人生就像要马上从保温桶里出来一样,对未知的寒冷总有无名的恐惧感,主要是学了这么多年,骄傲了这么久,用什么来证明?几个女孩商量要一起做个展览,各做各的,没什么主题,就叫“三月四人展”。我大概做了10件左右的小雕塑,都是做的女孩、小孩这种的,更多的是反映青春期,这个时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过敏的人更为敏感。不愿意面对长大,它是一个很值得咂摸的历程,我一开始做关于成长、蜕变的心理历程这样的题材就像开了个闸门,一泻千里,做了三年——以前不太相信“年龄”,认为人可以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回想当初的作品和年龄有直接关系,恰恰是在某个时候上了台阶,真的很奇妙,你不能否认年龄跨度带来的改变。30岁那年做不出东西,原来那样的小作品一年只做了两件,很痛苦。最初那种倾倒的感觉突然消失了,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自说自话的语法厌倦之极。如果30岁的年龄还继续述说青春期就很奇怪,你心理成长已经跨越了那个阶段,持续地说就剩下矫情了。那是1998年,我搬到北京北边离城里最近的一个村里,那个村子叫东小口,位置就在现在的天通苑附近,前一阵还去了一趟,过了这么久,巨变下,那个村子竟然还在,马上也要消失了,这是后话。在东小口的最后一年,我不停地看书,那时中国观念艺术当道,凡事必观念,但很多作品只是在观念的幌子下,面目可憎,很多时候艺术圈就是一个小圈子,大家不过是在这个圈子里试图存活,另外一个存活的通道似乎就是商业了,那个时间中国有了面目模糊的艺术市场,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不少的艺评家给当时唯一做当代艺术作品拍卖的中国嘉德写过推介文章,还好市场总有它特别的路径,不是艺术圈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被人指责为混乱,另一方面其实给了艺术另外重建法则的生机。我们这代人有幸经历了当代艺术的各个时期,从看客到亲历者,历史终将被写就,我们幸运没有被遮蔽,因为都是不断面对旧体制新体制冲突重建的坚持者和存活者。在东小口最后的日子里,我经历着创作中最难熬的一段,小作品卖着维持着基本生计,做了两件现在看来有转折意义的作品《一杯冰水》《侵袭》,开始尝试着色,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没有给我带来鼓励和希望。1999年我在北京798朋友的工作室呆了一段时间,从那离开北京开车去了上海,带着两只小狗和满肚子的迷惑。改变环境是当时唯一能做的积极的事。上海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是最简单最努力的十年,环境没有什么养料,但足够平静,给了我足够平静和足够多的时间做作品。原来在北京的那两件着色的试验大规模地做起来,还是没有人认可,甚至几乎被圈子遗忘,但至少这样的作品说服了自己,让一段时间充满了创作的快乐。2002年,没有什么展览的邀请,我和广慈在学校的展厅做了双个展,请了很多朋友,大家才又想起我们。那段时间的作品完全从小女孩的状态里走出来了,但还是和经历体验有关。是一种向内的眼光。展览之后很受鼓舞,虽然我的创作还是和当代艺术大的潮流无关,我下决心尝试自己的语言,在大家都去做装置影像的时候我愿意证明任何形态的艺术都可以是当代的,这像个冒险,因为雕塑实在太花时间了。很多人理解我是对雕塑的执著,那真是误会,我只是不相信很多人的艺术和很多艺术的规则,有个存活的空隙就愿意尝试一下。获得2002年的展览鼓励后,有一个更新更大的计划在我心里萌生。2003年我35岁,过完春节我就开始做《你的身体》这件大家伙。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件作品,我想看看能不能做一件反当时所有规则的作品,无法阐释的一个东西,她又能够证明什么。做这件作品是我一个崭新的体验,不是尺寸的问题——当然尺寸是个重要概念——是没有什么前面经验可以给我一个参考,我只凭着内心里越来越强烈的思路和决心在做着,我和他者一样急切地盼着这件作品的诞生。但玻璃钢翻制出来之后,这件作品在学校的院子里放了整整一个夏天,人生的又一个考验突然降临,对于前面所做所想我充满了怀疑,没有弄明白之前,我什么也不想做。直到度过了一个难熬的中国新年。2004年,我在春天里苏醒,又开始雄心勃勃地工作,那个庞大的计划在停顿的这几个月里野蛮生长。疯狂的工作加上想要证明的野心就是2005年我在798季节画廊做的那个“保持沉默”的个展。那个展览里面涵盖了“处女系列”“身体系列”和一些我做的电影性的语言尝试。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很难进入现成的阐释机制,也无法简单归类,既相当个人化,又不是个人述说,包括雕塑的语言里也做了几种试验。很遗憾后来大多数的评论里只是简单外化地把这批作品看作是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觉悟的宣言,而没有注意到艺术语言上的讨论。这批作品对我来说是个真正的翻身仗,这个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又重新洗了几次牌了。艺术市场的疯狂多少让人吃惊和目不暇接,最疯狂的时候显现的也是最丑恶的面目,大家都很难站住脚步。苦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全面崛起,这是个精彩的时代,谁也不愿错过。在利益的驱动和资本的预谋下,艺术的重复建设越来越多。很庆幸当时人在上海,还是离中心很远,时代的雄心催生着每个个体的雄心,至少在嘈杂的当时,我开始筹划2008年的巡展,出于大的计划考虑,我打算把新的系列定在一个狭小的题目里,回应一直以来别人对我女性主义的指认。我打算做一批女人的身体,作为我对女性群体的注视和致敬,也是我前面这十几年来艺术创作的段落性总结,也是我再次做个证明,艺术的有效性不仅仅发生在艺术圈内,理论上它针对任何一个观者。2008年,不平静的一年,在中国人这么喜欢的数字里包含了如此多的天灾人祸。我40岁,经历了父亲病重去世,做了“全裸”的巡展,40岁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很多以前认为重要的东西都能放下,放下了接着往前走去认识寻找更新的事物。我讲的不仅仅是人生经历问题,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思考方式的改变。你会修整曾经认同的价值观,那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我的幸运之处在于做了艺术这一行,能通过作品把很多东西吐露出来并释放长大,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我是幸运的。生活的花会开吗?你会看到吗?我现在还有能力爱那些人群中的异类,但社会会随时打扮成任何的样子来引诱你去招安,不是能够确保自己始终火眼金睛的。
  •     1968年生于北京文革期间由于父母下放干校,回福建老家住了将近三年,迅速学会闽南话,五岁时去干校寻父母,迅速忘掉闽南话,六岁随父母回到北京。在北京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初三才开始正式学画。1984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隆福寺、美术馆、北京人艺、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都在附近,这些都是我这类的艺术青年常去的地方。1988年附中毕业,考学失利,自尊心受挫。父亲时任福建电影厂厂长,抱着投身电影的梦想去南方随导演吴子牛《欢乐英雄》《阴阳界》剧组拍戏,发现自己不适合剧组的生活,遂回北京继续准备考学。连续两年失利之后在第三年(199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一雪前耻。雕塑系一年级时还在画油画,五年里一直没找到雕塑的感觉,在毕业前夕和其他三个女孩做了“三月四人展”,第一次开始做自己的作品。(1995年)毕业后和广慈一起在昌平最靠近城里的东小口村租下一个小院,一边做雕塑,一边在《大众电影》杂志社上班做美编。工作三年。期间,和一些画廊合作,开始卖作品,也慢慢有机会参加一些展览。1999年,从杂志社辞职,带着两只小狗黑皮花花,和广慈开着2020吉普车举家搬迁到上海,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组建雕塑工作室,当时是上海第二所有雕塑专业的大学。2001年招收第一届雕塑专业本科学生,只有两位老师的专业创下美院的各种记录,所教学生连续获得上海青年美展一二三等奖和全国美展三等奖。2002年,在无形画廊做双人个展《镜像》。2003年,开始做《你的身体》以及处女系列。2005年,在北京季节画廊做《保持沉默》的个展。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做《你的身体》个展。2006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双双辞职,和广慈一起建立“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选址上海闵行区万源路。2007年底,在台北诚品画廊做《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个展。2008年,父亲去世。2008年,《全裸》亚洲巡展从香港到曼谷最后到北京。2009年,十年之后,重新搬迁回到北京,上海工作室所有助手以及一只捡来的小狗黑默跟随,六大车货物。和广慈一起带着黑皮花花两只老狗重走1400多公里回乡长路。“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落户朝阳区驼房营东风艺术区。在2009年朝阳区艺术区大范围被拆迁的时刻成为极少数幸运者,收留了一只名叫的“小院”的丧家小狗,队伍日渐壮大。……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很惊喜的深绿色字,居然能看见装订的绿色细线,忍不住用手触摸。向京的思想很执着又合情合理,艺术又非艺术,看得出她每行一步获得的精神成长,很喜欢的艺术家,会持续关注
  •     “我看见了幸福”,见过的最美的雕塑品
  •     很有感触的一本书,令人有种共鸣
  •     记忆会美化
  •     极好的书,原来艺术家的内心是这样的
  •     讲述自己内心的一点事
  •     文笔稍显散乱,要说收获的话就是那句:人必须找到和世界相连接的一种介质。
  •     一部普通的艺术家心路历程
  •     不错阿。。。正版的。。。
  •     内容非常不错! 除了怀旧过去几十年的风土人情,作者真实的情感细腻的心灵一点点地打动了我...也将打动每个读者 ...其中还以教育者的角度审视了这个国家的教育 这个时代的教育 ,非常有收获,引人深思。这种久违了的感受,我们也都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丢失了,但是她一直没有忘记,忘记那份纯真,那份美好,对世界的憧憬,对自然的敬爱。。。
  •     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的,所以就买了。书的内容是真实细腻,有的片段和细节可以窥见自己。
  •     时代是最大的动因
  •     艺术首先是人 人不能隐藏起来
  •     人在享受口服之乐的时候 谁会在乎灵魂之痛
  •     前行多险阻,要有光,要有梦。
  •     无论怎样,向京对打动我的还是她的真诚和赤子之心
  •     真的看到了幸福,不矫情,有痛感
  •     很喜欢向京的写作方式
  •     很喜欢向京的雕塑,文字写得也很亲和
  •     还不错。一个雕塑家的文笔如此之好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
  •     老师做的书,好看又好看
  •     共鸣感+满目共鸣感+惊艳感,完了我觉得超值
  •       
      1968年生于北京
      
      文革期间由于父母下放干校,回福建老家住了将近三年,迅速学会闽南话,五岁时去干校寻父母,迅速忘掉闽南话,六岁随父母回到北京。
      
      在北京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初三才开始正式学画。
      
      1984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隆福寺、美术馆、北京人艺、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都在附近,这些都是我这类的艺术青年常去的地方。
      
      1988年附中毕业,考学失利,自尊心受挫。父亲时任福建电影厂厂长,抱着投身电影的梦想去南方随导演吴子牛《欢乐英雄》《阴阳界》剧组拍戏,发现自己不适合剧组的生活,遂回北京继续准备考学。
      
      连续两年失利之后在第三年(199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一雪前耻。
      
      雕塑系一年级时还在画油画,五年里一直没找到雕塑的感觉,在毕业前夕和其他三个女孩做了“三月四人展”,第一次开始做自己的作品。(1995年)
      
      毕业后和广慈一起在昌平最靠近城里的东小口村租下一个小院,一边做雕塑,一边在《大众电影》杂志社上班做美编。工作三年。期间,和一些画廊合作,开始卖作品,也慢慢有机会参加一些展览。
      
      1999年,从杂志社辞职,带着两只小狗黑皮花花,和广慈开着2020吉普车举家搬迁到上海,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组建雕塑工作室,当时是上海第二所有雕塑专业的大学。
      
      
      2001年招收第一届雕塑专业本科学生,只有两位老师的专业创下美院的各种记录,所教学生连续获得上海青年美展一二三等奖和全国美展三等奖。
      
      
      2002年,在无形画廊做双人个展《镜像》。
      
      2003年,开始做《你的身体》以及处女系列。
      
      2005年,在北京季节画廊做《保持沉默》的个展。
      
      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做《你的身体》个展。
      
      2006年,从上海师范大学双双辞职,和广慈一起建立“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选址上海闵行区万源路。
      
      
      2007年底,在台北诚品画廊做《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个展。
      
      2008年,父亲去世。
      
      2008年,《全裸》亚洲巡展从香港到曼谷最后到北京。
      
      2009年,十年之后,重新搬迁回到北京,上海工作室所有助手以及一只捡来的小狗黑默跟随,六大车货物。和广慈一起带着黑皮花花两只老狗重走1400多公里回乡长路。
      
      “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落户朝阳区驼房营东风艺术区。
      
      在2009年朝阳区艺术区大范围被拆迁的时刻成为极少数幸运者,收留了一只名叫的“小院”的丧家小狗,队伍日渐壮大。
      
      ……
      
      
  •     做了很多摘录,执着单纯的女人。
  •     喜欢的女雕塑家
  •     我是学艺术的。。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书还没看完。。
    但是细腻直达心底的文字会抚慰你的心灵。。
    有人说
    学艺术的人都是疯子。。
    我很想说。。
    没有疯过的人。。
    永远到不了自己真正的内心深处
  •       生活的花会开吗?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痛苦的体验,也许是经历平坦的我太过矫情,无望、挣扎、灰暗、伤害这样不光明的词是我想到青春时马上冒出来的,回想年轻时的我也是个极不好相处的人。还好在疯狂的边缘(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地发疯)有机会把它转化成了时强时弱的力量,就有了我断断续续的作品和进步。虽然青春期的感觉如此糟糕,我还是很庆幸是自己度过的,我的意思是无知的我用身体的全部感官来体会感知我所遭遇的,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孩子更多地从书本、电视、影碟、网络里获得情感的归属与经验。
      我想所有从学院毕业的艺术青年,都经历过对学院体系的离经叛道的痛苦历程,学院教育给人的益处是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环境接触艺术理论和技术训练,坏处是这些数十年不变的艺术理论和体系已经成为学术腐败单一而顽固地同化我们的认知,我们在其中却不察觉,中国艺术教育的技术训练是出名的,给我们一手好活之外也让这种单一审美的技术成为桎梏,艺术本身的问题没有得到谈论,至少在学习期间环境是不可能给你这种讨论的。
      所以每个人的艺术生涯的开始应该就是从学院毕业的那一刻,而多半人在那一刻已经注定失败了。少数人在剪断脐带的时候慢慢学会自我成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代艺术已经蓬勃发展,大家都拿出“革命者”的姿态冲锋陷阵,对于传统艺术传统观念的对抗是基本态度,那时流行对于所有传统形态的艺术都统统摒弃。“绘画死了”雕塑甚至没人提起,装置、影像、图片、行为这些概念都是新艺术的代名词,不做这些都不叫做“当代艺术”,我一个要好的师姐在看过我一批新作后好意告诉我,你的感觉非常好,但现在不要再做雕塑了,这个太传统。我有点茫然,又不肯轻易就范,我理论上觉得艺术是没有限制的,观念和系统的更新更重要,而不在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什么样的形式都应该可以成为表达,否则简单地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艺术,艺术恐怕早就要走到尽头了。虽然我不是一个执著于雕塑本体的人,虽然我坚持雕塑的制作方式并不见是出于对手工的热爱,虽然艺术只是我试图证明什么的一个过程,但我还是一直做着雕塑,一做就是十几年。的确我想证明艺术始终拥有脱离强大的阐释机制而可以成立的属性——一种可感知性。
      完整地看我的作品,虽然同是具象雕塑,作品其实跨度相当大。“她们”是我人生经历中不同阶段做的,类似用作品做年终总结,往往是梳理的过程。人生总会遇到困惑的问题,就会去思考,艺术家有幸用创作思考,有些问题在过程中就迎刃而解了。
      那天我陪我妈从钱粮胡同往三联书店走的路上,妈指着隆福医院的牌子说,你就生在这,这个地方距离我后来上学的美院附中只有几步之遥。十六岁到二十岁在美院附中度过的时光在我的记忆里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对我影响最深重的应该是整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中期我稀里糊涂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那时的附中在美术馆旁边的隆福寺隔壁,和老美院一样由早年苏联专家设计的天光教室,文革以后恢复招生,前面已经有三届,第一届有韦蓉孟禄丁尹齐,第二届有刘小东赵半狄喻红,第三届只有13个人,可出人才最多,有洪浩萧昱申玲王小帅,中间又空了一届,到我们这届憋了两年一下子招了三十多个学生,时代这个时候突然有了很显著的变化,记得前面几届的学生留下的照片都是穿着一水的当时叫做板蓝板绿的干部服,最多像喻红这样穿个白衬衫扎在长裙里就算是太洋气了,到我们这届(1984年入学)已经知道穿灯芯绒裤子小西服了,我们从入学到毕业也是从穿衣的潮流到国外思潮的涌入速度最快的,那时靠的不是信息的积累而纯粹是饥渴,从无到有的一种穷人对富有生活的全部想象产生的加速度。这是天时。
      我生长在北京,前二十几年都住在当时文联宿舍区,后来读书的美院附中在美术馆旁边,艺术院校的学生只要一挥学生证就可以免费进去,古籍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艺术剧院都在一站路之内,再过去点就是中央美院,往北几站是棉花胡同里的中央戏剧学院,这个也算地利吧。有时逃课大家会一起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再从南池子沿沙滩走回附中,利比多分泌过剩,任何行为总是能心潮澎湃。八十年代是理想主义的时代,先锋文学先锋戏剧先锋艺术都是每个艺术文青的营养必需品,那时附中的图书馆很出名,传说和美院可以媲美(应该还是美院好些)每周每个学生可以借6本进口画册,我就几乎一周6本一周6本把当时的画册看了个够,记得那时的进口画册也就到后印象派梵高高更为止,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醍醐灌顶了。我父亲是做电影理论的,我母亲是《人民文学》小说组二十几年的老编辑,家里那时总是高朋满座,我喜欢听,也听不懂,当时就是对西方的一切都感兴趣,对有先锋概念的东西感兴趣,时髦的书读了个遍,是饥渴,整体中国文化人对先进文化的渴望。那时也已经有大众文化的雏形,我们也在那个时候就培养了对大众文化的天生警觉和隔绝。
      我花这么多时间讲八十年代因为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年华,其实那段时间正值青春期,做了不少少不更事无理取闹的事,自己伤痕累累肯定也伤害了不少人,但记忆中只剩下美好,只因经历了八十年代这个精彩的时间,成为时代的看客而成就了自我成长的重要养料。后面的所有都是因为那段时间的铺垫,也可以说那是后面所有一切的起始。我调动的所有的记忆功能把那段日子渲染成了金色,散发璀璨光芒。
      我1995年从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毕业前夕所有的人都挺茫然的,从附中到大学,任性的人生就像要马上从保温桶里出来一样,对未知的寒冷总有无名的恐惧感,主要是学了这么多年,骄傲了这么久,用什么来证明?几个女孩商量要一起做个展览,各做各的,没什么主题,就叫“三月四人展”。
      我大概做了10件左右的小雕塑,都是做的女孩、小孩这种的,更多的是反映青春期,这个时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过敏的人更为敏感。不愿意面对长大,它是一个很值得咂摸的历程,我一开始做关于成长、蜕变的心理历程这样的题材就像开了个闸门,一泻千里,做了三年——以前不太相信“年龄”,认为人可以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回想当初的作品和年龄有直接关系,恰恰是在某个时候上了台阶,真的很奇妙,你不能否认年龄跨度带来的改变。
      30岁那年做不出东西,原来那样的小作品一年只做了两件,很痛苦。最初那种倾倒的感觉突然消失了,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自说自话的语法厌倦之极。如果30岁的年龄还继续述说青春期就很奇怪,你心理成长已经跨越了那个阶段,持续地说就剩下矫情了。
      那是1998年,我搬到北京北边离城里最近的一个村里,那个村子叫东小口,位置就在现在的天通苑附近,前一阵还去了一趟,过了这么久,巨变下,那个村子竟然还在,马上也要消失了,这是后话。在东小口的最后一年,我不停地看书,那时中国观念艺术当道,凡事必观念,但很多作品只是在观念的幌子下,面目可憎,很多时候艺术圈就是一个小圈子,大家不过是在这个圈子里试图存活,另外一个存活的通道似乎就是商业了,那个时间中国有了面目模糊的艺术市场,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不少的艺评家给当时唯一做当代艺术作品拍卖的中国嘉德写过推介文章,还好市场总有它特别的路径,不是艺术圈的游戏规则,一方面被人指责为混乱,另一方面其实给了艺术另外重建法则的生机。我们这代人有幸经历了当代艺术的各个时期,从看客到亲历者,历史终将被写就,我们幸运没有被遮蔽,因为都是不断面对旧体制新体制冲突重建的坚持者和存活者。
      在东小口最后的日子里,我经历着创作中最难熬的一段,小作品卖着维持着基本生计,做了两件现在看来有转折意义的作品《一杯冰水》《侵袭》,开始尝试着色,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没有给我带来鼓励和希望。
      1999年我在北京798朋友的工作室呆了一段时间,从那离开北京开车去了上海,带着两只小狗和满肚子的迷惑。改变环境是当时唯一能做的积极的事。
      上海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是最简单最努力的十年,环境没有什么养料,但足够平静,给了我足够平静和足够多的时间做作品。原来在北京的那两件着色的试验大规模地做起来,还是没有人认可,甚至几乎被圈子遗忘,但至少这样的作品说服了自己,让一段时间充满了创作的快乐。
      2002年,没有什么展览的邀请,我和广慈在学校的展厅做了双个展,请了很多朋友,大家才又想起我们。那段时间的作品完全从小女孩的状态里走出来了,但还是和经历体验有关。是一种向内的眼光。
      展览之后很受鼓舞,虽然我的创作还是和当代艺术大的潮流无关,我下决心尝试自己的语言,在大家都去做装置影像的时候我愿意证明任何形态的艺术都可以是当代的,这像个冒险,因为雕塑实在太花时间了。很多人理解我是对雕塑的执著,那真是误会,我只是不相信很多人的艺术和很多艺术的规则,有个存活的空隙就愿意尝试一下。获得2002年的展览鼓励后,有一个更新更大的计划在我心里萌生。
      2003年我35岁,过完春节我就开始做《你的身体》这件大家伙。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件作品,我想看看能不能做一件反当时所有规则的作品,无法阐释的一个东西,她又能够证明什么。做这件作品是我一个崭新的体验,不是尺寸的问题——当然尺寸是个重要概念——是没有什么前面经验可以给我一个参考,我只凭着内心里越来越强烈的思路和决心在做着,我和他者一样急切地盼着这件作品的诞生。但玻璃钢翻制出来之后,这件作品在学校的院子里放了整整一个夏天,人生的又一个考验突然降临,对于前面所做所想我充满了怀疑,没有弄明白之前,我什么也不想做。直到度过了一个难熬的中国新年。
      2004年,我在春天里苏醒,又开始雄心勃勃地工作,那个庞大的计划在停顿的这几个月里野蛮生长。疯狂的工作加上想要证明的野心就是2005年我在798季节画廊做的那个“保持沉默”的个展。那个展览里面涵盖了“处女系列”“身体系列”和一些我做的电影性的语言尝试。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很难进入现成的阐释机制,也无法简单归类,既相当个人化,又不是个人述说,包括雕塑的语言里也做了几种试验。很遗憾后来大多数的评论里只是简单外化地把这批作品看作是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觉悟的宣言,而没有注意到艺术语言上的讨论。这批作品对我来说是个真正的翻身仗,这个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又重新洗了几次牌了。
      艺术市场的疯狂多少让人吃惊和目不暇接,最疯狂的时候显现的也是最丑恶的面目,大家都很难站住脚步。苦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全面崛起,这是个精彩的时代,谁也不愿错过。在利益的驱动和资本的预谋下,艺术的重复建设越来越多。很庆幸当时人在上海,还是离中心很远,时代的雄心催生着每个个体的雄心,至少在嘈杂的当时,我开始筹划2008年的巡展,出于大的计划考虑,我打算把新的系列定在一个狭小的题目里,回应一直以来别人对我女性主义的指认。我打算做一批女人的身体,作为我对女性群体的注视和致敬,也是我前面这十几年来艺术创作的段落性总结,也是我再次做个证明,艺术的有效性不仅仅发生在艺术圈内,理论上它针对任何一个观者。
      2008年,不平静的一年,在中国人这么喜欢的数字里包含了如此多的天灾人祸。我40岁,经历了父亲病重去世,做了“全裸”的巡展,40岁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很多以前认为重要的东西都能放下,放下了接着往前走去认识寻找更新的事物。我讲的不仅仅是人生经历问题,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思考方式的改变。你会修整曾经认同的价值观,那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我的幸运之处在于做了艺术这一行,能通过作品把很多东西吐露出来并释放长大,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我是幸运的。
      生活的花会开吗?你会看到吗?我现在还有能力爱那些人群中的异类,但社会会随时打扮成任何的样子来引诱你去招安,不是能够确保自己始终火眼金睛的。
      
      
      
      
      
  •     4给颗星,版式印刷占了3颗
  •     还是雕塑好
  •     艺术家是世界的情人。
  •     看着平凡的叙述,感受着平凡的生活,只要自己感受到幸福就好,与别人无关
  •     相比于文风,雕塑真的很美
  •     看到书就失落,书有些旧,还有些烂。
  •     非常棒,值得重读!
  •     读散文往往是读到一个人的性情。看到喜欢的散文,那必然你与这个写作者有性情相投之处。向京少年时期的叛逆,附中时候的个性解放,恋爱过程中的不管不顾,让我惊羡。身为艺术家对世界的异常感受力让人福气,还有对成长过程里老实不浮夸的自叙让人感受她的善良。总之,她是性情很吸引我的那类人。
  •     书本身非常好 但快递是在令人气愤
  •     很喜欢书的字体,字的颜色,纸的质感以及作品的插图,尽管不是完全能够欣赏,但在那一座座有些夸张有些荒诞有些抽象的雕塑背后,仿佛能读懂那散发出来的浓烈的气息,迷惘、绝望、好奇、孤寂、荒谬、愤怒、渴求、浮夸、狂躁、害羞、坚韧...不知道,因为不是那么直接的裸露,如果是那样反倒难以接受,正是这几近冲出牢笼的张力,才使得作品那么的值得回味,那是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岁月沉淀累积出来的厚重感,以这种蛮奇特少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好像灵魂飘过留下的掠影,莫名的冲击感,时隐时现,等待着同类去发现、去感受
  •     能把成长中的感觉保护的那么好,并融入艺术作品中的向京,不是俗人,是极纯真的人,把自己的心灵保护的如此纯净,佩服啊。
  •     女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历程有详细的描述,值得一看!
  •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一个女艺术家的内心。
  •     生活里有木有花,还是得看自己有没有心去浇水,感受到那就是开了,偶尔有点小痛苦,但那正好衬托了花开时的鲜艳
  •     多年老友送的,让人平静的书
  •     嗯,另一种味道。
  •     文字的组织不算出彩甚至有点粗糙。但是情感却是淳朴的,好似那里有过曾经的一个我。
  •     朴实无华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
  •     小说比散文好很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