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比的回忆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莫斯比的回忆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33916817
作者:索尔・贝娄
页数:279页

内容概要

索尔・贝娄,美国小说家。他出手便是大作品,如美国文学史上典型的荒诞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喜剧性当代流浪汉体代表作《奥吉・马奇历险记》,提出“丰裕社会”精神危机的,《雨王汉德森》,深旋反映犹太知识分子苦闷迷惘和人道危机的《赫索格》,短篇精品集《莫斯比的回忆》,这些无一不标志着索尔・贝娄大师级的能力和地位。他以充满矛盾的反英雄代替了传统的英雄观念,以敏感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渴望出离现世混乱的精神焦虑。1976年,他以“以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在圣劳伦斯河畔
银碟
如烟往事
寻找格林先生
堂表亲戚们
泽特兰:人格见证
莫斯比的回忆
记住我这件事
编后记

作者简介

这里的短篇似乎不像一般的短篇小说那样快缺胳膊少腿,以含蓄机警的作风取胜。它们处处体现作者一贯驾驭文字的特点,充溢、闰稳,视野宽广,娓娓道来,而且给人的感觉总像是在读长篇小说,这一点跟贝娄扬言的要将小说写得短而又短的打算恰成有趣的对照。贝娄似乎有那么一点儿不依不饶。他坚持要在我们标志物质胜利的纪念碑上绘制出使人痛苦的牛头怪脸,暴露肉体的喜剧以及种种无法省略的细节。这是他的拿手好戏。是的,那些无法省略的细节总是如此地富有活力,无论是顺手牵羊的《银碟》还是《莫斯比的回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恐怕很难如愿以偿,将他的小说写得短而又短了。

图书封面


 莫斯比的回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绕过无数知识分子人名,迎面各种精深理论术语,随时可能出一身冷汗的黑色幽默,索尔·贝娄的面孔就露出来了:愤世,焦虑不安,以及沉痛中的自嘲。有时写着写着他就不收了,不是收不住,就是不收了。各种典故、主义与历史信手拈来,组合得很是奇妙。拈来是因为它们足以勾画混乱现世的图景。在图景的万花筒外边是他一双无辜的眼。他不能离开,因为离开就什么都不见了;但他又想离开,因为万花筒展现出来这些尽管千变万化,却不能令人赏心悦目,而只是令人头昏目眩,价值体系错乱。这就营造出一种矛盾的,不安的而且经常怀疑的焦虑感。万花筒式的价值观散落在他小说中各个人物身上,对这些人物的散文化描绘显得非常重要和突出。他的这些小说不是靠事件情节来推进(情节或场景并非没有,只是作为环节的连接),描写既是形象性的,又是分析性的。主角的视角像一条线一根绳索将他们一个个捆到一起,或是烧烤叉将他们串起来,放在他刺灼的目光下考问,烤出每一种本质。有时他会很愤怒,有时他也会伤悯,当然一切归结到自己时他就开始自我嘲讽,这又使得他的笔下朝着心理变化展开。这是索尔·贝娄的短篇小说集。他声称要将小说写得短而又短,但是这些短篇读起来像长篇。确如编辑者所讲:“哪怕是在写短篇故事,他也像是写万言书那样,全力以赴地来谈论这个叫人不能满意的世界”。他是这样的作家,不容易读进去,读进去了就出不来。因为他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烦别人称之为“知识分子”,索尔·贝娄说,那是对他的侮辱。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寻找格林先生》、《堂表亲戚们》,而《莫斯比的回忆》太过愤青,乃至于表面化。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经典印象
  •     往返北戴河的路上读完了;贝娄的短篇真的是没有长篇读着清楚明白
  •       绕过无数知识分子人名,迎面各种精深理论术语,随时可能出一身冷汗的黑色幽默,索尔·贝娄的面孔就露出来了:愤世,焦虑不安,以及沉痛中的自嘲。有时写着写着他就不收了,不是收不住,就是不收了。各种典故、主义与历史信手拈来,组合得很是奇妙。拈来是因为它们足以勾画混乱现世的图景。在图景的万花筒外边是他一双无辜的眼。他不能离开,因为离开就什么都不见了;但他又想离开,因为万花筒展现出来这些尽管千变万化,却不能令人赏心悦目,而只是令人头昏目眩,价值体系错乱。这就营造出一种矛盾的,不安的而且经常怀疑的焦虑感。
      
      万花筒式的价值观散落在他小说中各个人物身上,对这些人物的散文化描绘显得非常重要和突出。他的这些小说不是靠事件情节来推进(情节或场景并非没有,只是作为环节的连接),描写既是形象性的,又是分析性的。主角的视角像一条线一根绳索将他们一个个捆到一起,或是烧烤叉将他们串起来,放在他刺灼的目光下考问,烤出每一种本质。有时他会很愤怒,有时他也会伤悯,当然一切归结到自己时他就开始自我嘲讽,这又使得他的笔下朝着心理变化展开。
      
      这是索尔·贝娄的短篇小说集。他声称要将小说写得短而又短,但是这些短篇读起来像长篇。确如编辑者所讲:“哪怕是在写短篇故事,他也像是写万言书那样,全力以赴地来谈论这个叫人不能满意的世界”。他是这样的作家,不容易读进去,读进去了就出不来。因为他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烦别人称之为“知识分子”,索尔·贝娄说,那是对他的侮辱。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寻找格林先生》、《堂表亲戚们》,而《莫斯比的回忆》太过愤青,乃至于表面化。
      
  •     很喜欢银碟,堂表亲戚也很不错
  •     送过来的书有点脏了
  •     俗人表示对 hold 美国的黑色幽默 社会题材 不住
  •     写儿童很有一手。
  •     《寻找格林先生》里的芝加哥黑人区真是似曾相识啊。开始能忍受贝娄老头的絮叨了。
  •     大爱《银碟》
  •     看过另外一个版本的,收录的是莫斯比和今天过的怎么样两篇。这两日内心颇为浮躁,看过的书都没什么感觉。
  •     美国中产阶级的产物。
  •     随便看看,感觉还不错
  •     读贝娄这本的唯一感受就是清楚知道了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     莫斯比的回忆(索尔·贝娄小说)
  •     终于找到你了,贝娄的书其实读起来很不爽,没有一种精雅的感觉,不知是否是美国小说家的特性,缺乏法国与俄国文学的雅致
  •     其实莫斯比那一篇反而我没有很懂,主角到底是男是女,为什么衣服会被骗
  •     惊出一身汗的《银碟》
  •     2011-82
  •     刚到手的
  •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系列好书,支持
  •     说实话,为了读完这部集子我耗尽耐心,试了各种办法,边吃糖边读,窝咖啡厅读,从后往前读。要不是我的读书强迫症作祟我早扔一边了。故事无所谓情节,更像一篇篇回忆散文,附着沉重的思想和政治控诉,你时时可以看到一个严肃的、愤世嫉俗的、有着超高智商和洞察力的作者,他眉头紧锁,思考着存在、本质、自由、和平,不断提及死亡、疾病、活着有何意义。他透过日常生活的表象背负重任代表人类直面上帝,毫不妥协,穷问到底,即使问到最后也还是虚无和无处排遣的孤寂。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并不觉得索尔贝娄可笑,也许商业时代精英知识分子思考的姿态不仅会逗乐上帝,但我钦佩这种直面虚无的勇气。
  •     还没看,有点旧
  •     我太肤浅,没看懂他的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