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女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火的女儿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020085644
作者:[法] 奈瓦尔
页数:358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钱拉·德·奈瓦尔身上,与生俱来的疯癫在未发作时,仅仅表现为过分主观,可以说比大家更加重视一场梦幻、一丝回忆,更加重视感觉的个人质地;对于现实,大家的感觉和觉察相同,他却更为注重。这种艺术秉性,用福楼拜的话来讲,导致把现实仅“用来当幻觉描绘”的天赋,导致造成假象的天赋,这原本用来描绘某种现实是很有价值的,最后却变成癫狂,正好切合文学独有的精华演变……  ——马塞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  从《西尔薇娅》到《大莫纳》和《追忆逝水年华》,从《奥蕾莉娅》到《娜佳》,都存在着一条既隐秘又明晰的线索。奈瓦尔的才能在于能创造一种与自己风格特色十分相适应的形式。小说体裁的概念被他冲破了。  ——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  在文学史上,奈瓦尔的诗歌和小说似乎可以归类于后期的浪漫主义,但他的许多艺术手法则超前地预告了象征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奈瓦尔在浪漫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的是,他把情调浪漫的故事引入到了梦幻、谵妄、回忆和神话传说的边缘。  ——余中先《文学天才加疯子:奈瓦尔》 

内容概要

钱拉•德•奈瓦尔于一八〇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诞生在巴黎,本名为钱拉•拉布吕尼(Gérard  Labrunie)。中学期间就写诗和讽刺小剧本,十九岁时就将歌德的《浮士德》等德语著作翻译成法语并出版。他出版的诗集有《小颂歌集》《幻象集》《幻象他集》等;小说有《安婕丽嘉》《西尔薇娅》《奥蕾莉娅》等;散文集有《波西米亚小城堡》《漫步与回忆》等;游记有《旅行书简》《东方之旅》等。他也和大仲马等人合作或单独写过剧本,但均无多大成功。
奈瓦尔患有癫狂症,不时发作。在一八四〇年的一张照片下方,他写了一句话:“我是另一个。”(Je suis l’autre.)一八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他被发现吊死在公寓里。
去世多年后,奈瓦尔的诗作受到象征派诗人的推崇。到二十世纪二十年,超现实主义诗人们对《幻象集》大加赞赏,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将奈瓦尔列为该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和阿兰-傅尼埃《大莫纳》深受奈瓦尔小说的启发和影响。法国人的“理想藏书”给他留下了地位,《奧蕾莉娅》被选入“神怪作品”最佳藏书前十本,《火的女儿》被选入“法国爱情小说”最佳藏书前二十五本,《幻象集》被选入“法国诗歌”最佳藏书前十本,《东方之旅》也名列“游记”最佳藏书前十本。

书籍目录

文学天才加疯子:奈瓦尔 (余中先)
火的女儿
致大仲马
安婕丽嘉
西尔薇娅
瓦卢瓦的歌谣与传说
杰米
奥克塔薇娅
伊希斯
科丽拉
爱米丽
奥蕾莉娅
第一部
第二部
记忆
《奧蕾莉娅》手稿片断
钱拉·德·奈瓦尔生平简略

作者简介

《火的女儿》是法国大诗人奈瓦尔的小说集,包括他最著名的小说如《安婕丽嘉》《西尔薇娅》《奥蕾莉娅》等,这些小说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安德烈•布勒东的《娜佳》都从奈瓦尔那里受到启发。
在钱拉•德•奈瓦尔身上,与生俱来的疯癫在未发作时,仅仅表现为过分主观,可以说比大家更加重视一场梦幻、一丝回忆,更加重视感觉的个人质地;对于现实,大家的感觉和觉察相同,他却更为注重。这种艺术秉性,用福楼拜的话来讲,导致把现实仅“用来当幻觉描绘”的天赋,导致造成假象的天赋,这原本用来描绘某种现实是很有价值的,最后却变成癫狂,正好切合文学独有的精华演变……
——马塞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
从《西尔薇娅》到《大莫纳》和《追忆逝水年华》,从《奥蕾莉娅》到《娜佳》,都存在着一条既隐秘又明晰的线索。奈瓦尔的才能在于能创造一种与自己风格特色十分相适应的形式。小说体裁的概念被他冲破了。
——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
在文学史上,奈瓦尔的诗歌和小说似乎可以归类于后期的浪漫主义,但他的许多艺术手法则超前地预告了象征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奈瓦尔在浪漫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的是,他把情调浪漫的故事引入到了梦幻、谵妄、回忆和神话传说的边缘。
——余中先《文学天才加疯子:奈瓦尔》

图书封面


 火的女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热拉尔•德•奈瓦尔原名钱拉•拉布吕尼,早慧。十八岁时就将歌德的《浮士德》翻成法语出版,歌德看了后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觉得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准确地理解过”。1834年,二十六岁的奈瓦尔继承了一笔三十万的遗产,认识了巴黎剧团的女演员简•科隆,并陷入一场“骑士式的爱情”,或者说“堂吉诃德式的爱情”。为了追求和捧红这位女演员,他投资办了一份没多久就关闭的《戏剧世界》,继承的遗产也挥霍一空。简•科隆一年后嫁给了一位乐手。奈瓦尔像陀斯妥耶夫斯基一样患有癫痫病,失恋之后病情加重。发疯的间歇写出了一些神智高度清醒的杰作,作品中大多穿插着简科隆的身影,但完全以简•科隆为主角所写的怪诞小说《奥蕾莉亚》却没能完成。奈瓦尔性格自由散漫,沉迷于自己的遐思,他学识丰富,功底扎实,平时喜欢阅读中古传奇、异教经典和贵族家史。他常常旅游,只为瞻仰古老文明的废墟。他在文坛上被公认的评价是:“迟到的十八世纪作家”。风格更接近于卢梭、夏多布里昂,以及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歌德。奈瓦尔小说《西尔薇娅》中的西尔薇娅,其实也就是卢梭《新爱洛伊斯》中的朱莉,夏多布里昂《阿达拉》里的阿达拉,以及《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夏绿蒂。以上这些小说中的爱情总是发生在的大自然或偏远的乡村,“散发着的浓郁的、奇异的处女地气息”,或者“闪耀着古老的、蛮荒的异国色彩”。小说其中一个主角一定天真、朴实,另一个对其怀有强烈的、非生死不能移的激情。这种激情其实就是卢梭向往“高贵的野蛮人”的那种激情。而这种爱情也就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行动。卢梭性格阴郁,夏多布里昂性格怪异,卢梭和夏多布里昂一生都在流亡。奈瓦尔性格温柔,不用流亡只热爱流浪。正因为此,他的小说才把卢梭和夏多布里昂为了设计故事结构的阴暗全部过滤掉了,通篇散发着纯净、甘美的气息。作为一个“迟到的十八世纪作家”,他寻找圣泉一样追寻已经消逝的时代。这个从没受过迫害的人,最终发疯而死,死时衣衫褴褛,又被人误以为贫困所逼。他的死在当时就是巴黎的一件大事,他并非死后成名,而是年少成名。众所周知,普鲁斯特对奈瓦尔非常着迷,而且也试图模仿其作品风格。不过宅居的普鲁斯特沉郁安静,不喜欢流浪,他的小说理性多过遐想。当我们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看到他那么饶有兴趣地描写巴尔贝克海滩上的“少女花影”时,我们还是一下子认出了《西尔薇娅》里的爱情场景。这本书收入了奈瓦尔的小说集《火的女儿》和中篇小说《奥蕾莉亚》,《西尔薇娅》是前者中的一篇。除了《西尔薇娅》,最让人喜欢的是《安婕丽嘉》,这是一个中世纪的家族传奇故事,一个贵族小姐为了爱情毅然与家中的侍卫私奔,最后在一连串不幸的生活中仍不使爱情变质,这可能就是书名之所以用“火的女儿”的原因。另外一篇《杰米》的故事发生在北美,看起来很像是在呼应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这个小说更像是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故事原型),这书里的女主角的可怕的遭遇也和淬火差不多,但是她也因此强大如女王。她们似乎是奈瓦尔的理想女性,但是在这种女性面前,他表现得十分腼腆……
  •     钱拉·德·奈瓦尔是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作家。1855年1月26日清晨,巴黎刚下完一场大雪,厚厚的积雪覆盖在街面上。奈瓦尔被发现吊死在自己的公寓里。直到今天,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也是法国文坛的未解之谜。奈瓦尔去世后与巴尔扎克都葬在拉雪兹神甫墓地,并且彼此为邻。虽然两人同为法国著名作家,但在中国,奈瓦尔并没有巴尔扎克那样被人熟知,国内对奈瓦尔的介绍也少之又少。奈瓦尔属于后期浪漫主义作家,但他的写作风格在其中却独树一帜。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小说,超前的艺术手法都引发了后来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写作,他也因此常被誉为象征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先锋。他的天才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奈瓦尔从小就离开父母在乡村生活,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发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迷恋。到了中学,奈瓦尔开始尝试诗歌和戏剧创作,并在十九岁就用法语首译了《浮士德》,这部作品让他在法国文坛赚足了名气,也从此被誉为天才。在后来与雨果等大作家的交往中,奠定了写作浪漫主义的阵营,也创作了了许多诸如《西尔薇娅》、《小颂歌集》等优秀作品。奈瓦尔创作的鼎盛时期正是他狂热迷恋简妮·柯隆的时候。在他的绝笔小说《奥蕾莉娅》中,他回忆起“两次失去”,第一次是简妮·柯隆与一位笛子演奏家结婚,第二次则是她的去世。奈瓦尔在写作《奥蕾莉娅》时正好疯病发作,在其中他诚实记录下他“精神的神秘状态下的长期疾病的种种印象”,也许是疾病引发的一系列亦真亦假的梦幻与现实的印象,奈瓦尔如同呓语一般的语言制造了一种迷幻的美感。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小说的情节是模糊的,有些几乎没有任何情节的推进,他的作品也被说成非本来意义的小说。他的小说如同散文,注重个人感受的自我叙述,同时融合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使作品整体美感达到一种超前的奇特的效果。奈瓦尔在写作中确立了作家的使命,即真诚地分析他在生命的严峻环境中的所思所感。在这些似乎失去理智的幻觉中,奈瓦尔表达着一种类似宗教、类似梦幻、类似时间的感受,他在其中透露着对自然的迷恋、对失落之爱的遗憾、对久远的祖宗的好奇、对精灵世界的惊异、对发现这个世界不可知的神秘轨迹的惊慌与思考……这一切似乎又是难以评判的,奈瓦尔那游离在现实与梦幻的灵魂试图指引生命一条确切的路途,然而却使这路途愈加迷雾重重。奈瓦尔无论在《火的女儿》还是《奥蕾莉娅》中,都显露着他与众不同的文学美感,这种细腻入微,复杂跳跃的叙述刺激着阅读快感。他让所有人知道写作的可能,也创造了阅读的可能。即使时间飞速流逝,奈瓦尔的文字依旧不会过时,因为它可被探知以及未被探知的空间太大了。
  •     《西尔薇娅》中的“我”代表了一类人。一些人会说这类人“花心”,另一些别的人则可能说这类人“专一”。说这类人“花心”是因为他们同时爱的并不是一个人。在小说中,“我”同时爱着女演员奥蕾莉娅、农村姑娘西尔薇娅和贵族后裔阿德里安娜,“我”总是摇摆不定,只有当现实告诉“我”不能再爱某个女人时,“我”才会放弃对那个女人的爱。这不是花心是什么?是的,“我”保持着对多个女人的爱恋。但可以说,“我”保持着对多样美的爱恋。正如“我”对阿德里安娜和西尔薇娅的评价:“一半是崇高的理想,一半是甜美的现实。”阿德里安娜的美具有贵族气质,有些遥不可及。西尔薇娅的美是善良可亲的。两种美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两个女人分别是两种美的载体,两种美是无法脱离人而存在的。所以,当“我”爱恋上两个女人身上的美时,“我”同时爱恋上了美她们。说“我”是“专一”的人是因为“我”始终保持对阿德里安娜的爱,尽管“我”才跟她见过一面或两面,尽管她可能在“我”还是青年时就死于修道院,但是“我”从未忘记她的美。相反,每当我经过圣S修道院时,我就回想起她。同时,“我”一直在现实中寻找这种美。“我”之所以爱上女演员奥蕾莉娅是因为“我”在奥蕾莉娅身上发现了阿德里安娜的美,“我”甚至以为二者是同一个人。短暂的爱恋竟成为一生爱恋的指引。“我”对美的“专一”较之于常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然,尽管做出上述解释,许多人仍然不会放弃对“我”批评,无论是对“花心”的批评还是对“专一”的批评。但是,从反面来看,那些批评的人,是否可以说他们缺乏对美的执着而恐惧于世俗的眼光呢?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这...神经病吧...
  •     补记
  •     情深不寿。
  •     ressrtette
  •     连续几本书都刚好抽中疯子作家。。我也要疯了。奈瓦尔的好处在于他疯得比较明朗,哈哈。不过我实在是累了,这里借他自己的话说一下:这里有足够的东西使疯子变成一个智者,让我们努一把力,也使这里头有足够的东西叫智者变成一个疯子!奈瓦尔语言的优雅风格和他的过于自我以致英勇的智性倒是颇相得益彰
  •     其实是冲着大名鼎鼎的西尔维娅去的 确实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样子= =
  •     期盼多年,重出江湖。
  •     奈瓦尔作为一个人,我喜欢他,因为他是如此地热爱自然;我羡慕他,因为他有着如此丰富而生动、辉煌而细腻的想象力,能在头脑中上演过去与未来,天堂与地狱,诸神、精灵、魔鬼、上帝,家乡故土的一景一物。然而奈瓦尔作为一个作家,尤其对我这样被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及家庭事务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状态来说,他的作品太难以进入了,他的想象世界太难以被重现了。因此,我只是在文字表面滑过了一遍而已,什么都没有留下……
  •     也许是癫痫让他拥有超常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触觉,才可以把梦描绘得如此贴切。了不起的Jimmy、天蓝的西尔薇娅与粉红的奥蕾利娅、摇摆不定的科比丽,都是火的女儿,热烈。
  •     奥蕾莉亚中的幻觉很符合我的空间感~
  •     我终于看了传说中的西尔薇
  •     一开始真的太难读了尤其是我根本看不出来这到底是小说还是作者的日记而且一些批注也显得莫名其妙的。感谢普鲁斯特,没错过被视作第二生命的梦。
  •     深有别意!
  •     炸裂
  •     OMAK KUZAM
  •     弃读。看完了安婕丽嘉,很不舒服的观看过程,可能是因为不理解吧,嘛,小说是让人看着有意思的东西,如若不然,不看也罢是吧
  •     这世上集所有隽永和优美的文字~脑补了下用法文写下它的感受~想想就觉得很美好
  •     对奈瓦尔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Adrienne, Adrienne, Adrienne.
  •     这本书不太算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有很多地方引起我的共鸣
  •     新版比漓江版漂亮多了~~
  •     在天猫买的正版实体书只要7.29元,卖家还意味不明地送了条手链。分好几个雨夜读完,为Nerval感到非常心酸。
  •     现在读文学小说一类的作品还真是不适应- -
  •     看得太随便了。
  •     翻译不好
  •     10.29/笔记见广播。生活在1800s——1850s的奈瓦尔和海涅呈现了多么大的不同,30s夏洛蒂勃朗特已经写出了成熟的长篇,男作家海涅你在干啥,德国发生了什么。奈瓦尔已经在和未来对话了都,"安捷丽嘉"中透露了他承接的谱系,p115狄德罗 斯特恩 斯恩夫特 拉伯雷 ..荷马
  •     《西尔维娅》氤氲效果 艾柯
  •     棄讀
  •     没有什么价值的爱情小短文,而且翻译的更有旧式中国文人的酸腐气。
  •     梦
  •     ye
  •     这样艺术的书非我等能看懂啊。。。
  •     “梦是一种第二生命。我不可能毫不颤抖地冲破这些把我们与不可视的世界分隔开来的象牙或兽角的门。睡眠的最初时分是死亡的形象;一种阴沉沉的麻木攫住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确定,在什么样的精确时刻,自我在另一种形式之下继续着存在的使命。那是一个渐渐亮起来的模糊的地下世界,居住于虚无缥缈之境的苍白的形象从黑暗和夜色中显露出来,严肃地板着的脸纹丝不动。随后,画面形成了,一道新的光亮闪耀着,戏弄着这些露现出来的奇形怪状:精灵的世界为我们洞开。”
  •     奥蕾莉娅
  •     我太失望了!!!!!!!!!!!!!!!西尔维娅一点意思也没有!!!!!!!!!安倍托大叔你骗我!!!!!!!!!!
  •     奈瓦尔的美妙不是这渣到连雅典娜也要为之惊叹的译文所能摧毁的。
  •     看着这本书,只能想到一个字总结,乱!可是偏偏觉得放不下,感觉跟我有好多共鸣,我都在想,莫非我也有什么隐性的毛病么。我喜欢写实的东西,又不希望太现实,作者应该跟我一样的矛盾吧。一本好书,总该是这样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