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米格尔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33928735
作者:V.S.奈保尔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博加特  每天早上,海特起床后,便骑在他家阳台的栏杆上,朝对面喊道:“有什么新鲜事吗,博加特?”  博加特在床上翻个身,用别人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轻声咕哝着:“有什么新鲜事吗,海特?”  人们叫他“博加特”是有什么原因的,可我总觉得这是海特送给他的雅号。记得电影《卡萨布兰卡》上映的那一年,博加特的名字风靡了整个西班牙港,硬汉子博加特的形象,成为成千上万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在他被称作“博加特”之前,人们叫他“扑克算命先生”,因为他一天到晚总是在玩这种把戏,尽管他一点也不喜欢玩扑克。  无论什么时间你到“博加特”那间小屋子里去,总会看到他坐在床上,面前的小桌子上排列着七行扑克牌。  “有什么新鲜事吗,伙计?”他只轻轻地问这么一句,便一声不吭地呆上十几分钟。使你感到几乎无法和“博加特”搭上话。他看上去是那么愚昧和傲慢;一双睡意蒙咙的眼睛,脸庞臃肿,头发漆黑,肌肉丰满的胳膊,但他倒也算不上古怪滑稽。不管干什么事,他老是像睡不醒似的,无精打采,就连舔拇指分发扑克牌时也是那么一副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样子。  我所认识的人中他是最乏味的。  他装出一副靠做裁缝维持生计的样子,甚至还出钱让我给他写了一副招牌。  缝纫,裁剪  制作成衣  技术高超,款式新颖,价钱公道  他买了一台缝纫机和一些蓝的、白的、褐色的粉饼。我简直想象不出他到底能干些什么,我也从不曾记得他做成过一件衣服。在这一点上,他倒有点像隔壁的波普,那个从没做出过一件家具,却整天在画呀、凿呀、捣鼓那被他称作榫眼的木匠。每当我问他,“波普先生,你在干什么呀?”他总是回答道:“嘿,孩子,问得好,我在干一件叫不出名堂来的事。”就连这类事情,博加特也从没干过。  那时我还是个毛孩子,从没想过“博加特”是怎么搞来的钱,我觉得凡是大人总会有钱的。波普有个干杂活的老婆,后来又成了许多男人的朋友。我简直想不出“博加特”会有母亲或是父亲,也从没见一个女人到他小房子里去。那间被他称为是下人住的厢房,却没有一个侍候正房里主人的下人住过,说是下人住的厢房,也只不过从建筑的角度这么叫而已。  “博加特”为人交往的方式对我来说至今是个谜。他一度是这条街上最有名气的人物,有许多朋友。我常常看到他蹲在路旁和街上的大人们呆在一起,当海特、爱德华或埃多斯高谈阔论时,“博加特”总是低着头闷声不响地,用手指在地上画着图。他从不笑出声来,也从没讲过什么故事,可凡是遇到什么喜庆日或其他重大时刻,大伙总要说,可不能少了“博加特”,那家伙精明得像魔鬼。我猜,他一定是用某种方式,使他们感到满意和快慰。  正如我说的那样,每天早上,海特大声喊叫道:“有什么新鲜事吗,博加特?”  随后,他便等着听“博加特”咕哝出那句含糊不清的答话,“有什么新鲜事吗,海特?”  然而一天早上,海特喊罢却没有听到惯常的答话。  “博加特”突然不见了,连一句话也没给我们留下。  街上的男人们整整沉闷了两天,他们聚集到“博加特”那间小屋里,海特拾起博加特桌上的扑克牌,有两三张牌从他手里滑落下来。  海特说:“你们说他会不会去了委内瑞拉?”然而,没人能知道这事儿,博加特平时很少对他们吐露什么。  第二天早上,海特起来点燃一支烟,往后阳台栏杆上一靠,刚要张嘴喊,忽而想了起来。这天早上他给奶牛挤奶的时间比以往都早,母牛对此举持不合作态度。  一个月过去了,又是一个月,“博加特”还是没有回来。  海特和他的朋友们开始把“博加特”的房间改作俱乐部了。他们在那儿打牌,唱歌,喝酒,抽烟,有时还领个把女人到这房子里来。那时海特因为参与赌博和组织斗鸡而受到警察的纠缠,后来他花了不少钱行贿才得以脱身。  一切都像“博加特”从没到过米格尔街似的,尽管“博加特”在这条街上住了差不多四年左右的样子。他来的那天手里拎一只手提箱,对蹲在门外叼着烟卷读晚报上板球赛消息的海特说,他想找一间房子。那时他也没多说些什么,海特说他只问了一句话,“你知道哪儿有空房间吗?”海特领他来到隔壁院子里,那里有间每月房租是八块钱带家具的厢房,他二话没说就住了下来,随即便摸出一副纸牌,开始玩扑克算命的把戏。  这事给海特留下极深的印象。  后来他就一直独来独往地这么生活着,从而赢得了“扑克算命先生”的雅号。  当海特和其他人把博加特忘掉,或者说是快要忘掉的时候,他回来了。一天早上大约七点钟的时候,他回来了,并发现埃多斯和一个女人睡在他的床上。那女人尖叫着跳起,埃多斯并不太惊慌,十分尴尬地跟着起来。  博加特说:“出去,我累了,要睡觉。”  他一直睡到下午五点,当他醒来的时候,看见过去的老伙计们把小房间挤得满满的。埃多斯为了掩盖自己的狼狈相,大声说笑着,海特带来了一瓶酒。  海特说:“有什么新鲜事吗?博加特?”  他怔了一下,猛然明白了这一提示,喜形于色地应道:  “有什么新鲜事吗,海特?”  海特打开朗姆酒,大声吆喝博伊去买瓶苏打水来。  博加特问:“奶牛怎么样,海特?”  “它们还好。”  “博伊呢?”  “他也挺好,刚才你没听我喊他了吗。”  “埃罗尔呢?”  “他也没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博加特?你好吗?”  博加特点点头,不一会儿,他们就把那瓶酒喝了个底朝天。  “别担心,”博加特说,“我再去买一瓶。”  人们从没见过博加特喝这么多酒,也从没听他讲过这么多话,大伙都很吃惊,没人敢问博加特去过什么地方。博加特说:“你们这帮小子可一直没让我这间房空闲过啊。”  “不过没有你在,可就大不一样喽。”海特说。  大伙仍感到有些不安,博加特是难得开口说话的,现在他讲话时嘴有点歪扭,还略带点美国腔。  “当然,当然,”博加特拿腔拿调地说,活像一个在做戏的戏子。  海特吃不准博加特是不是喝多了。  要知道从外表看上去,海特很像电影明星雷克斯?哈里森,而且他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极力去模仿。他把头发向外梳,眯紧眼睛,看上去是挺像哈里森的。  “好啦,博加特,”海特说话的神态,简直就是活脱脱的雷克斯?哈里森,“赶快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博加特露出牙齿,歪扭着嘴唇玩世不恭地笑起来。  “当然,听我说,”他说着站起来,两个拇指插在裤兜里,“当然,我会告诉你们这一切的。”  他点起一支烟,向后一靠,烟徐徐飘进眼睛,他眯缝起眼,谈起他的事。  他在一条船上找了个活,漂泊到英属圭亚那,被人抛弃在那儿,所以只好到内地去。后来他在鲁普努尼草原放牧,还运些走私物品(他没说走私什么东西)到巴西去,然后再从巴西搞些女孩子弄到乔治城去。正当他经营着城里最大的一家妓院时,拿了他贿赂的黑心警察却把他抓了起来。  “那可真是个好地方,”他说,“没有叫花子。都是些法官、医生和市政要员。”  “然后呢?”埃多斯问,“进了监狱?”  “你吃错药了吗?”海特说,“监狱!咱们这种人怎么会进监狱的!你怎么蠢得像头驴。干吗不让他把话讲完?”  然而博加特却已受到了伤害,他再也不说了。  从那时起,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博加特变成了电影的“博加特”,海特也成了哈里森。清早惯常的对答换上这些话:  “博加特!”  “闭嘴,海特!”  博加特如今成了街上最令人胆颤的人,甚至连大脚都承认害怕他。博加特拼命地酗酒,骂街,赌博,用肮脏粗野的语言咒骂街上路过的姑娘。他买了顶帽子,紧扣在眼皮上。平时没事,他就靠着院子外高高的水泥栏杆,站在那儿,双手插在裤兜里,一只脚蹬在墙上,嘴上总是叼着一支烟卷。  不久他又失踪了。那天,他和那一伙儿在他房里打扑克时,站起来说:“我去趟茅房。”  从此,他们又有四个月没见到他。  当他再回来时,比以前显得黑胖了些,也更加蛮横粗野,讲着一口地道的美国腔英语。兴许为了使自己的模仿更加逼真,他开始向孩子们中间扩张。他把街上的孩子都喊来,给他们一点钱去买口香糖和巧克力,他非常喜欢抚摸孩子们的头,给他们一些善意的忠告。  第三次他离开又回来后,在自己的房子里为所有的孩子(他称小家伙)举行了一次大聚会。他买来整箱整箱的矿泉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有许多饼干。  后来,住在米格尔街四十五号的警官查尔斯,把博加特抓走了。  “不许乱动,博加特!”查尔斯警官说。  博加特不知怎么回事,愣住了。  “怎么回事,伙计?我什么坏事也没干过啊。”  查尔斯警官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  这事曾在媒体引起了不太大的轰动,报道只说起诉的罪名是重婚罪。最终还是海特披露出其中的内幕,而报纸上却只字未提。  “是这么回事,”一天晚上,海特站在路旁的人行道上,说:“他把他的第一个老婆丢在图南蒲纳来到西班牙港,他们没有孩子。他呆在这儿感到沮丧,便走了,在卡罗尼找到一个姑娘,给她留下一个孩子。他们在卡罗尼可不是逢场作戏,是动真格的,博加特和那姑娘结婚了。”  “可他为什么又抛弃了她?”埃多斯问。  “为了做个汉子,和咱哥们儿在一起。”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作家都因曾设法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迁移而为人所知。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养分的吸取并非通过根部,而是通过无根性。  ——奥尔罕·帕慕克  最起码从《米格尔街》这本书来看,奈保尔就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后来终于读到这部小说,一口气读完,不免有久违的如醉如痴之感。  ——阿来

内容概要

奈保尔爵士(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BBC),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保尔已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书籍目录

博加特
叫不出名堂的事
乔治与他的粉红色房子
择业
曼门
布莱克·沃兹沃斯
懦夫
焰火师
注册会计泰特斯·霍伊特
母亲的天性
蓝色卡车
爱,爱,爱,孤独
机械天才
慎重
直到大兵来临
海特
告别米格尔街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和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一样,《米格尔街》也是一个伟大作家的成名作,V.S.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诚意推荐。十七个如刀锋般闪亮的短篇小说。一幅线条简洁传神的速写众生像。冷峻而细腻,幽默而伤感。

作者简介

《米格尔街(精)》主要讲述了:小说大师V.S.奈保尔初试啼声的成名作。十七个如刀锋般闪亮的短篇小说。一幅线条简洁传神的速写众生像。冷峻而细腻,幽默而伤感。马尔克斯、帕慕克、略萨和阿来皆为其拥趸。

图书封面


 米格尔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在我记忆中,也有一条“米格尔街”,足有十年长,几乎延伸到了我整个童年的尾巴。搬出去后我只顾为新家所在的公寓式的单元楼欢呼,并且有了名正言顺的属于自己的房间,有了木地板和墙纸。我的“米格尔”——每层楼是街道式的房间布局,每户人可以拥有其中的一或两间,楼道尽头是公共厕所和妇女洗衣洗菜的地方,楼道里停放着小孩子的自行车,门都习惯打开着——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移动设备可以供人远途联系,我与“米格尔”就断绝了来往。直到六年后我初中毕业,已经开始萌芽的、古诗里形容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绪把我拽了回去。那天我走过了以前住的五楼楼道,一样的灰暗,但是早就安静得没了小孩子的吵;我到了洗衣服的地方,想起小时候痛哭着在这里为一条死去的金鱼送别;我经过女孩子们一起跳皮筋的楼梯转角,消防栓都还在。我悄悄地看着还是打开的门里走动的脚,却再也不敢像小时候那样自顾自地掀起门帘走进去看电视和蹭饭吃。这天晚上我回家,到了门紧锁着的公寓里,脱了鞋踩着木地板走进我自己房间,决心再也不回“米格尔”了。直到现在我只是偶尔从父母的口中探听到一些我的“米格尔”的事:以前的居民都陆续搬了出去,来到“繁华的热闹的和更加紧凑的”都市森林里住下;还有一些人走向没落或者一些别的人已经入土的小心翼翼的话。有着一段“米格尔街”记忆的人最终都得离开它。奈保尔离开特里尼达后也不愿再回去,“如果这样做我将会死——死于知识、智力的饥渴”。 我也离开了我的“米格尔”,并决定与之相关的一切都停留在时间轴的左侧。“当我回到这里时,却发现,我回到的已不再是属于我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讲,当我还是个小孩时,当我从未想过这个岛是否属于我的岛时,那时,它还是属于我的。”不过读完之后,我在想名为《米格尔街》的一幅画,背景几乎没有,是渲染开去的赭石和紫,甚至没有横面和竖面空间的明确分界,就像马奈的《吹笛的少年》。街上有一颗芒果树,很高很大,和一棵可可树以及李子树;树下的理发店只有一条长凳和破桌子,堆了厚厚的报纸;背后几座乱倒的房屋,有粉红的房子但只刷了一半,有一间门紧锁着;一辆蓝色卡车停在几辆吉普车旁边,吉普车里有美国国旗和酒瓶;地上写着“学校”这个单词。不确定是不是应该画上居民,但确定街上没有路灯和阳光的影子,可以有几张船票和彩票根散落成垃圾,和一些烟火棒烧尽后的尸骨;墙上贴着几张自制的竞选宣传单,墙的那头可以听到奶牛叫和狗吠。没错,好像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找得到这条街。这里的居民开着无所谓的玩笑,说着不着边际的妄想,除了正在说话的那个人就没人当真。好像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能找得到这样的居民。现实得一塌糊涂。每个人有选择作家的方式,或者说“对上了口味”。《米格尔街》只适合这样的写法,冷暖悲喜就是从朴素的文字里飘出来的跟书页一样薄薄的味道,偶尔几剂诙谐的腔调是一个人浪漫主义的不自觉流溢,也只有懂的人才能欣赏。一条街,几个人,当然不足以说明整个世界,但事实就是这么饱满和真实的。在我过去的“米格尔”中,也只有几个让我愿意心酸着回忆的人,几个再不会见面的玩伴。我相信父母也不会想再回到我们的“米格尔”,夜晚雷阵雨过后过道很难打扫,那个地方和那段日子都是涩的。即使是以孩子的角度轻描淡写的叙述的故事,也读得一种优雅的感伤和孤独。这跟我们离开自己的“米格尔街”,选择到别处长大的感觉是一样的。回忆里才看得到真正的自己,原来这一路我是这么走来的。总有一天,我足够老、容貌已经变得可以不用给任何事物考虑留有情面的时候,我当然会像奈保尔“对这个小岛的兴趣已经到头了”一样,再也懒得去带着宽容的心情擦拭我的“米格尔”情节。但现在,我真切希望那天别到来。
  •     确切地说,迄今只有两本短篇集让我领略到了小说的极简之美,其中之一就是这本《米格尔街》。它是英籍移民小说家奈保尔的处女作,他描述了一个后殖民时代位于特立尼达一条街上几个底层人的普通生活。它由17个刀锋般闪亮的短篇组成,事件相互牵连,人物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此消彼现的互文结构。《米格尔街》的语言简单精炼,质朴真实,有一点小小的幽默,加上一点淡淡的乡愁飘浮其间。米格尔街是奈保尔18岁去英国之前一直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里是个贫穷脏乱的地区,因属英国殖民地,有着多样化的宗教信仰和杂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奈保尔魂牵梦萦的故乡了。书里描述的那些古怪荒诞的人们,常让我忍俊不噤,但却是再普通不过的底层人的生活:总幻想着了解新鲜事物的“宅男”博加特;木匠波普从不肯做一件正经活,他整天折腾的是“叫不出名堂的事”;沃兹沃斯一生都在迷恋诗歌,最终黯然神伤的死去;酒鬼乔治,成天以打老婆为乐;疯子曼门突然成了上帝的忠诚仆人,做了一名布道师;墨尔根曾是个出色的焰火制造者,也因此成了一名纵火犯;和八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生完孩子就将男人撵出家门的劳拉;把一辆辆新车修理成废铁的比库哈;用情专业但总是难以收获爱情的爱德华;老是使大力的“大脚”;粗野的托尼和海瑞拉夫人无疾而终的爱情……他们是如此不切实际,而他们正是靠着这种不切实际看着对方发出一声声喟叹而觉察不出自己的悲哀。奈保尔是在离开特立尼达四年后写的这本书,这时他已身在英伦,接受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教育,开始像一个地道的欧洲人那样去生活。奈保尔曾坦言家乡特立尼达是他最初写作的精神家园。本书的出版业已说明他作为一个身份、文化、国家都暧昧不清的知识分子而言,怀有一种永远的乡愁对于长久的写作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个细腻的写作者不可或缺的归属感和心灵寄托——哪怕奈保尔是一个永远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故乡的人。众所周知,自十五世纪以来,特立尼达曾先后沦落为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米格尔街上那些普通人为何生活得如此茫然,就与这种国家身份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根据书中的细节描述,街上经常走着美国大兵和英国战士,他们是自己的保护神还是敌人?第三世界的底层人民当然甚少能够分辨,更多的是茫然。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身份认同的敏感是可想而知的。18岁的奈保尔离开特立尼达去到英国读书,更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渐行渐远。《米格尔街》可以说是他对已逝去的东方生活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他对风雨飘零的特立尼达做出的一种乡愁式的溯访。奈保尔是个伟大的小说家,亦是一个永远的漂泊者,一个可怜的丧家犬。对特立尼达而言,他是印度移民,对英国而言,他又是特立尼达移民,总是不讨好。但是相较于英国,特立尼达无疑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算是我的故乡吧。”也许他这样想过。我读《米格尔街》时有种奇怪的感受,那就是明明描述的是一群生活贫乏、行为古怪、庸俗懒散的人,却总能使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希望和一股子蓬勃的生命力,也许这就是本书的特别之处吧。作者的笔触节制而矜重,几乎不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发表一句评判性的话,完全按照一种白描式的写实风格再现他们的生活,就好像有几架高清摄影机,精准地设置在米格尔街的重要角落里,诚实地记录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当然,奈保尔的语言能力是极有天赋的,有时寥寥几笔,便将一个人的复杂性格展露无遗,这样的能力即使在20世纪的作家群里,也是十分少见的。《米格尔街》是一部回忆体性质的短篇集。作者此刻身居异乡已经深刻体会到了那种被异化了的文化上的精神分裂与个人疏离感,他借那些多样性的后殖民地区的人们的存在方式,传达出一股孤独、失落的气息。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奈保尔的渴望与忧患,对归宿的渴望,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对身份认同的希求,对特立尼达未来图景的担虑,对世界上那些日益身处绝境的族群的同情,也能感受到他——一个丧家犬无处不在的乡愁。
  •     刚刚读完英籍印度裔作家V.S. 奈保尔的短篇小说《米格尔街》,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一条略显破旧的小街道上,居住着各式各样的居民,他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各不相同,言语之间的差异很大,他们的生活普通平凡但却没有单调。这就是作者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其实读完整个小说,我心底暗暗流出一种羡慕之情,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很淳朴,但这些应该是来自于他们的愚昧无知,因为知道的不多,所以要烦恼的和要考虑的也就不多,真是可以算作另一种幸福吧。从作者的整体描写中,可以了解到米格尔街上的住户不算很多,而且都是黑人,虽然我对那段时期的世界史不是很清楚,并且对黑人当时的地位也不了解,但是我却可以读出黑人所遭受的轻视。作者并没有对这一点有很重的强调,但从小说中某几篇的人物对话中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大概可以算作是郁闷或无奈的心情。这种情绪很轻柔,淡淡地飘散在文章中偶然出现的字里行间,让你想忽视却又无法忽视,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明明根本就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但它又确确实实的存在着,否则我们早就因缺氧而死掉了。整个小说很短,统计下来我大概只用了几个小时就读完了。这几个小时可以这样分:一开始是强迫自己去看,因为买了这本书总要看吧,看了几页后发现还不错,就稍微集中了一下精神,接下来就是越看越有味道了。这种纤细绵长的感觉令我很喜欢,很期望这种恬淡的生活。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也简单快乐。感谢作者写出这样有着优美感觉的小说!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送货较快,书很好,包装也不错
  •     奈保尔
  •     一条街道的故事,一群人的历史,小小的篇章,读来挺有意思
  •     初读诧异此为文学乎?三篇过后深深沉迷 每个故事独立却又关联 文字简朴诙谐 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情感 或深或淡 跟整个米格尔街串联在一起 奈保尔成功的唤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我喜欢他的风格 我也想写出那条关乎我的“米格尔街”
  •     2015.06.13 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处女作。它描写平凡,但描写的是人性的平凡,它细致地将那些不绝望的人生描述出绝望感,之所以是不绝望的人生,是因为那些人都在认真地生活,之所以有绝望感,是因为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些字句,会突然产生代入感:我们知道那些人活得不绝望,这恰恰让我们感到绝望。然而这却是众生现在的常态,物质上匮乏与否,精神上都让人心生绝望。笔锋凌厉,ps我才不信封底上说的那些鬼话呢。
  •     生活如此绝望,人们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     太有意思了
  •     诺贝尔奖获得者22岁时写的作品,这时候,他已经知道要写什么,该怎么写,不过,也许是因为年轻,与其它名著相比,深度不够。
  •     看完心里一阵失落,像是丢了什么东西。
  •     速度很慢地看了很久 一直到最后忽然感觉到深情
  •     我在对奈保尔了解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进入《米格尔街》。阅读的感受跟卡佛给我的震撼一样,简洁和幽默叠加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冲击,每一个字都有力,甚至让人脊背发冷。看似无序的结构,暗藏着彼此呼应和勾连,27岁的奈保尔出手不凡。 阅读中一直对背景充满了好奇,西班牙港明确了曾被西班牙殖民过的线索,可是“”特立尼达“是什么意思,一个独立的国家吗?拉美中部怎么会有读《罗摩衍那》的人。当然,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奈保尔是印度裔拉美中枢出生的英国作家。这么复杂的身份,完全不曾明示的文化背景差异,用鲜明的人物个性和命运笼罩下无法挣脱的困境方式表现,处理方式又理性得淡然淡漠,这样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强烈的探究欲望。
  •     是我想要的那个封面
  •     初中看的,觉得很赞
  •     。。
  •     儿童的眼光写出的底层生活的零零碎碎和突如其来的转折 有趣的小故事集合 感觉可怜但是又不会觉得悲伤
  •     超薄的一本小册子,去掉硬封面的话
  •     久以前读,类似小城畸人
  •     最爱海特,艾多斯和渥兹华斯。少年时代。大概还是沉重的。 “我从没见过比他还热爱生活的人”原话大概不是这么说的。但我喜欢
  •     成年后回忆童年的生活,读的时候想起了《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这类题材没有故意煽情读来还是觉得伤感。
  •     虽然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但能清楚地感觉到奈保尔关于人物简洁而传神的形象速写。整体的架构很棒,是让人读的很舒服的一本书。
  •     《慎重》里的博勒一定读过《一九八四》。
  •     小精装,质量不错
  •     佳。另一封面本,最近似乎可做一个“丛书异闻录”,收集些丛书的故事。以小故事写大事情。平朴又收敛。近来爱好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特别喜欢。按人物纪事,总觉得有点列传的味道。只每日睡前读上一两篇,似乎也不错。读者的趣味是越来越刁了,再有平淡的故事,也必须有些奇闻才是,不免。
  •     很喜欢的书哟,非常有趣。
  •     因为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所以才买的这本,每个人物写的太有特点了!感觉会枯燥,实际读起来很有感觉
  •     似乎原版更有趣呢
  •     有趣,好读。
  •     没文化的人,未尝没有朴素的信条,其坚决果敢处,反为读书人所不及,
  •     越长大讽刺意味越浓,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越苛刻和冷漠。最喜欢的还是那个从未出名的老诗人的故事。
  •     不错的短篇
  •     十七个小故事构成米格尔街众生相,文风清爽简洁,小幽默带着小讽刺,又略透着哀伤。粗鲁、愚蠢、贫穷,但也有优雅、智慧、淳朴,甚至生活再苦每个人也有所追求的,尽管这些坚持可能会让他们的生活开了个急转弯。可令人伤感的是,不知不觉中总是会有人离开却什么也没改变,而每个人长大后,都会离开。
  •     突然想起大二的时候文学课上老师让读的《芒果街上的小屋》,感觉那本不过是对这本的模仿罢了。虽然读完也才几年,但是情节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这本书里有一个翻译问题,就是作者把所有的know都翻译成“知道”。
  •     英国底层众生相。哈特说:“生活真他妈的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要来了,可他妈的什么事也做不了。你只能坐下来。望着等着。”
  •     这种结构好像很多人学啊
  •     一条街上各种性格的人们
  •     白酱送书之
  •     我不喜欢看特别长的外国小说,因为会忘记人名orz,这本书,人名好记,而且是短篇组成,书也不厚,讽刺意味强烈,又不会让人反感,好评~ 然而我现在已经记不住人名了呵呵
  •     平凡众生的生活。每个小结局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虽说上帝视角略不那么上帝,但生动与客观的结合足以震撼。米格尔街的名字好听,故事亦是。小故事适合分开读,这条街算个小梦想吧,一直沉浸于鲜明的人物,尤其是鲜明的普通人,不忍无视他们的鲜明,那是别样的魅力。
  •     想住在米格尔街上
  •     很好的。正版。
  •     想起了“互见法”,想起了苏童的香椿树街。喜欢那个疯子和焰火师的故事。—那天夜里天黑吗?—所有的晚上天都黑
  •     重读,这个封面特别好看。
  •     “所有人长大后,都要离开。”
  •     往往有一种巧合,就像看到书里说清洁工罢工,刚好第二天,家所在的街道清洁工就罢工了
  •     為什麼我那麼羨慕開垃圾车的埃多斯
  •     文学界有很多人我分不清,比如济慈和拜伦,比如奈保尔和库切。我读到一半想起哦,青春不是他写的,而是库切。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奈保尔。他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面对面相处时你觉得他是那么话唠那么耍宝那么叽喳,可是单独看他的文章,一下觉得为什么这些亲身经历的事都变得缥缈了,深情了,克制了,仿佛在其下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冰山。
  •     我像个诗人一样,看见什么都想哭
  •     2008年读的书,都忘了是哪个版本了。前段时间在一个杂志上看了一篇奈保尔的短篇,觉得很熟悉,后来想起是出自《米格尔街》。前几天看奈保尔的《康拉德的黑暗 我的黑暗》,看到了奈保尔创作这本书的过程,再回味这本书就别有一番意味了。
  •     如果写作缺了配角,少点热闹,就在这本书里找吧。
  •     突然想起我看过这本书。。。
  •     2011-75
  •     简洁又传神的人物和故事,既独立又关联。(购于2012年12月3日,精装本,封面与此不同)
  •     其实很多时候笑出了声
  •     翻译真的好棒 读起来很亲切
  •     成长与告别,永恒的话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