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老残游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2-4
ISBN:9787020024582
作者:[清] 刘鹗
页数:306页

内容概要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书籍目录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痴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作者简介

《老残游记》二十回,一九○三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的真名叫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生于一八五七年,卒于一九○九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大澂、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又曾向清廷建议借外资兴筑铁路、开采山西煤矿,事情虽非经刘鹗手办成,但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时候,这种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显见违反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遂被目为“汉奸”。刘鹗也终因不得志于清廷,去而经商,有过多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一一归于失败。庚子(一九○○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振北京饥困。一九○八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一九○六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之,《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本书流行五十年来,拥有相当广泛的读者。许多人都称道它的文字艺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赞说:“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无论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对生活的观察上、在细节的描绘上,都看得出作者不愿因袭、追求创造的精神。与晚清的同类小说相较,艺术上的成就是比较卓越的。
今年恰值刘鹗诞生一百周年,我们整理出版《老残游记》,既以表示对作者的纪念,也希望有助于对本书思想、艺术价值的进一步研讨。
这个本子是以《天津日日新闻》本为依据,参校了《绣像小说》的连载本、亚东图书馆本、艺文书房本,文字、标点都作了一番订正。为了方便阅读,加了一些简单的注释。又有《二集》六回,我们据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单行本,排作附录,没有加注。在校勘上,有各本俱误,我们据文意改动的个别地方,需要作一交代:(一)第十一回一一八页“取已陈之刍狗而卧其下,必眯”句,“眯”,《日日新闻》本作“眯”,他本作“昧”,据《庄子》本文改“眯”。(二)第十七回一八二页“却拿狼皮褥子替人瑞盖腿”句,“狼皮褥子”各本俱作“虎皮毯子”,与第十二、十六回所述情节不合,据前文改。(三)第十八回一八八页“则贾家之死不由月饼可知”句,“贾家”各本俱作“魏家”,据文意改。
(四)第十九回一九四页“你却先到齐东村去”句,“村”各本俱作“庄”,与全书不一致,故改。
此外,书中“张宫保”、“庄宫保”,“魏谦”、“魏诚”,但为一人而姓名错杂,我们即以《日日新闻》本初出为据,统一为“张宫保”、“魏谦”。

图书封面


 老残游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9条)

  •     的确精辟的自序,值得如中学时代某些文言段落般铭记在心。闲暇时窗前小憩,堪比一杯绝对醇厚的开胃茶;主人公的经历引人入胜却偏偏娓娓道来,不觉间让人忘却俗尘,神清气爽。羡慕那样的生活状态。
  •     我的文学入门书之一。起初看的是繁体字版。记得那样的下午,那是还是高中的时候,家里在乡下,黄昏时分,在水塘边,边放牛边读这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咬,不认识的字留到晚上回家查字典。很有意思的时光,有着青春的忧虑而不是焦虑,一点点地把书读完的经历,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到我的生命里去了。现在如果让我谈这本书的内容,除了大明湖听书和后来的黄河边看雪记得清楚意外,别的是想不明白了。而前面的那两段,一个是课本里选的,一段是曹聚仁写在《文坛五十年》里的,据说很为胡适所激赏,只因为那样的白描最见其文学功底。但是我当时其实是硬着头皮去读的,味道并没有品出多少。类似的还有《约翰·克里斯多夫》,但就是这样的书,为其难读慢读,才在我生命中沉淀下来,与生命为一。
  •     一、老残(作者)是聪明人,这聪明是指颇有世俗的智慧。比如为翠环赎身一节,在做这桩买卖上,老残就预先想到不能着急买以防对方坐地起价,不能给高价以防对方还价更高等等。二、作者在中间撇开主人公老残,讲一个插曲,让一个偏角走了险境见了奇人,借机发表了自己的一番关于历史发展世界运转的终极道理,就是什么阴阳相伴相生,坏就是好,好就是坏,乱就是治,治就是乱,明就是暗,暗就是明,终极天神下面一正一邪混战,所以世界有乱事有好事,云云。这是一个非常没有含金量的观点,简直就是粗鄙不堪。注意,他还特意用秋天植物被风霜瑟杀、春天又繁发这个现象类比——这个北方银,还以为全球同此济南凉热。三、作者喜欢夸张吹牛。不仅小玉说书,还有那奇人奏乐,还有流的眼泪在脸颊上就冻成了冰等等。吹牛让人生厌。四、提到福尔摩斯。五、作者有时候也很睿智。比如他说贪官坏国家十有三四,但笨蛋坏社会却十之五六也。六、作者cynical,比如抨击当官也无法拯救众生,让老残逃走继续当江湖郎中——在这事情上他自己除了消极逃避也毫无任何主意。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很有意思的小说啊,又有点武侠的意思,比武侠闲散实在。结束的仓促
  •     续篇忽然开始鬼扯因果报应之类的,感觉好别扭。
  •     额想要写出大格局,然鹅大概是格局不够吧
  •     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很值得一读的好书,错过好多年,读一读,绝不会后悔。
  •     听
  •     被简介吸引而看了这本中学教材中就读过的书,对第一章最是喜欢,那艘风雨中的客船活脱脱是影射末代清朝的光景。书中提及最多的是酷吏。这两位酷吏倒不可说是存心作恶,只是管他民生疾苦,为了政绩令人胆寒,可见清官的昏庸比之贪官污吏有过之而无不及。
  •     醒民救世之作,真正的古风。
  •     此书甚妙,遣词造句出神入化,细节描写生动有趣跃然纸上。前三章貌似穷游日志,后面又变成福尔摩斯探案,再加上些许神鬼玄幻,只是通篇看完当中有些杂乱和不太理解的地方,但瑕不掩瑜,还得值得推荐[呲牙] 可惜的是最后烂尾了,两个续篇都没有结尾,嘎然而止…… 续篇所表达出来的封建思想以现在的眼光看来确实觉得不可思议,有人说不是作者本人写的,但我却觉得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面对当时那种乱世将至、社会不公的局面,作者虽心系天下苍生然则能做的实在极其有限,只好借佛祖来说教世人自己看开,在世时不作恶才能修来下一世的福。又及,可能当时国人的宗教信仰确实很强,自然而然地会写到这些东西。
  •     文人的牢骚书,如果是个大官,可能不会有这种书了吧。不过被鲁迅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用一句流行语“扎心了,老铁!”
  •     意犹未尽,残篇不残。
  •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看一看清末是如何写小说的。就是对衣服穿着,饮食坐卧是怎么描写的,看了这本书,很有收获。前面比后面的精采,有时间不妨读一下。
  •     游记只是个说头。实际是小杂烩。谈谈音律艺术,泡泡妞,破破案。基本上都是对话构成。
  •     故事挺有趣,也有哲理。
  •     真的还蛮有趣
  •     冷眼观世多荒诞
  •     语言精妙 经历传奇
  •     读到第18回没读完。语言不是很古,读起来还是挺通俗的。感觉老残这个人设有点平面?就是有点诸葛亮的感觉吧,遇到困难总有些计策什么的。印象有:站笼,超越上帝的存在,不通知乡民直接开闸放水……还是看得有点泛泛。
  •     读的不算用心,和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感觉满相似的,语言也算简单好读
  •     这也是小说?连故事线索都没埋一根,一地人情世故都是流离分散的,还是叫游记比较适合。
  •     唔,感觉景色描写得很不错,不过故事讲的一般般
  •     武侠世界光怪陆离,文侠世界质朴隽永,刚烈处却也丝毫不让。曾经没看过的那本旧版书,终于看了。
  •     再糟糕的生活,都要有一颗保持活力的心,像老残游记里的主人公一样,对生活保持热爱
  •     谁说古人迂腐,明明比现代人还通透。更让我觉得人的文明程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更多的还是和经济水平有关吧。
  •     等有空来写写书评
  •     人情事故又夹着禅理哲学,甚妙矣
  •     嫏嬛觅得旧书。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江南江北蓼花红,都似离人眼中血。
  •     老残游记慕名已久,寒假得闲拜读,断断续续读完也颇得乐趣,刘鹗的手笔对景致的描绘,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语言瑰丽而生动,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对哲学、人事、道德、法律、佛理的感悟,读来也张几分智慧。
  •     又想济世救人,又想悠游世间,哪有这么好的事呢,最后就只能在小说里实现了。最喜欢的还是写济南和泰山的段落。
  •     老残游记不像是深思熟虑的创作,倒是随性而至的创造,古典小说里少见的好玩之作。相较之官场社会讽刺情节,对山东地方风景民俗的描述更加精彩,尤其是对白妞弹唱艺术的描写,鲜有出其右者。
  •     白水银黑水银那句话着实惊艳。
  •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老残,一直以为就是个破落户!看完全书,才知晓,人家明明是微服私访,要钱有钱,要关系有关系!上半部分感觉有名著的味道,下半部分直接鬼神之说去了……
  •     妈妈從她的高中語文老師那裡借的,因故未還。大概是60年代印,在我買書之前,是我家唯一繁體。 2002年秋,初二上,不知為何有了很大興趣,拿著字典看,不認識的繁體一個個查。是為所讀第一本繁體竪排。記得後來還有夜明珠,神神奇奇的。續書一般。
  •     不知道厉害在哪里。。。然后里面提到的一些思想可能在当时很牛逼?
  •     终于有机会拜读四大谴责小说了。以我之愚见,此书在写作清官(酷吏)之可恨可怕的时候,尤其有力。但是从后设的历史眼光来说,将革命者和拳民相混合,所谓北拳南革的说法,又是可笑的。老残一心想救国救民,空有侠客之心,救风尘女子,救为酷吏所陷者,然真有用?枝节蔓生,又是晚清小说常有之病。
  •     记得里面有个白妞,梨花大鼓描写极生动
  •     (ಡωಡ) 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看开一点啦江湖之远何苦忧国忧民
  •     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老残死后的所见所闻,敬畏鬼神才会行事有所忌惮
  •     精彩处绝佳,堪称必读。行游所至展开辽阔画卷,描绘细致入微;思辨颇有见地,放在今日亦有新意。然全书组织松散忽东忽西并无脉络贯穿始终,多处情节转圜令人匪夷所思,读之常有愕然顿挫郁闷失落之感。且是残本,续集更疑为伪作,甚是可惜。
  •     墙根蚯蚓吹残笛,屋角鸱枭弄好音。
  •     鲁迅的评价,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倒是很恰当
  •     极好白描
  •     刘鹗真乃高洁君子。开头的海上行船和续篇的逸云顿悟太精彩了。
  •     妹妹说很有意思。
  •     通过摇铃游医所见所遇,将阴阳两界铺陈开来
  •     帝国的黄昏
  •     有趣,通透,宽厚,带着点暖暖的意思,感觉并不算讽刺小说。
  •     一会旅游,一会救人。自己又认识一批士绅官员。啰嗦,有趣。7.5分
  •     老残可谓男神了 书没有完结,一个“下缺”真是要伤心死了
  •     托语文课本的福,大家对《老残游记》都不陌生,然而本书精彩的点远不止于听白妞黑妞说书一段,不仅对清末政府的黑暗刻画入木三分,还有众多超前于时代的先进思想,特别对于儒佛道的见解,非一般人能领悟。只是续篇感觉不是作者本人所作,与正篇思想上有较大出入。
  •     有意思
  •     很有趣味,欲罢不能。前面蛮好看,讲老残游历见闻。在老残身上感受到一种侠气,超然物外,很多事情看的清楚明白,又没有那种自视清高,只是对万事万物都怀着一种悲悯,遇到他人苦难总想要去解救。另外老残也很有才情和智慧,教人十分钦佩。后来的老残游记续集都探讨佛法鬼神,又是残篇,不太明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