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东周列国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020058716
作者:冯梦龙,蔡元放
页数:1090页

章节摘录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虎斗。  第一回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  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传至于夷王,觐礼不明,诸侯渐渐强大。到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此乃千百年民变之始。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却又英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成、康之政……  ……

内容概要

  冯梦龙(1574一1646),明朝人,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笔名还更多。他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这时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之遥相呼应,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在这一批文人中,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顺治三年,终年七十三岁。在这一年的前后,有许多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如凌蒙初(1644),侯峒曾、黄淳耀、黄道周、吴应箕、夏允彝、祁彪佳、刘宗周(1645),阮大钺、王思任(1646),杨廷枢、陈子龙、夏完淳(1647)等等,在战乱中死去。一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在异族入侵的铁蹄下夭折了。  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弟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熊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冯梦龙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  他一生有涉及面如此广,数量如此多的著作,这除了和他本人的志趣和才华有关外,也和他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他曾在《磷经指月》一书的《发凡》中回忆道:“不佞童年受经,逢人问道,四方之秘复,尽得疏观;廿载之苦心,亦多研悟。”他的忘年交王挺则说他:“上下数千年,澜翻廿一史。”然而他的科举道路却十分坎坷。直到崇祯三年(1630),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七年(1634)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回到家乡。在天下动荡的局势中,在清兵南下时,还以七十高龄,奔走反清,他除了积极进行宣传,刊行《中兴伟略》诸书之外,应该也直接参与了抗清斗争。在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也有说他是清军所杀。  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李卓吾的推崇,他与歌儿妓女的厮混,他对俚词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放不羁,而难以容忍。因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贾编辑养家。也正因为如此,不但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也奠定了他中国出版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一点,我们至今研究、认识得还很不够,如果没有他的辛勤劳作和超出同时代人眼光百倍的见识,那些到明代已散佚殆尽的宋元话本以及在民间流传的歌谣、笑话、戏曲,都将自生自灭,使文学史上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冯梦龙的这些工作成就,实可与孔子删定《诗经》的意义并肩媲美!  冯梦龙所编纂的这些书,从出版学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实用。他的那些记录当时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他的那些解说经书的辅导教材受到习科举的士子们的欢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为书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使得冯梦龙的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近代市场经济下的出版业的特色。在《智囊》一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书,可谓冯梦龙在“三言”之外的又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小说类书。《智囊》之旨在“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疗腐”、《情史》之旨在“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而《智囊》是其中最具社会政治特色  和实用价值的故事集。他在《智囊叙》中说: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  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还正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兼为书商编书以解无米之炊。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提督特务机关东厂,大兴冤狱,正红得发紫之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并且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表示敬佩。  以后此书又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内容上均同《智囊补》。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上智》、《明智》、《察智》所收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集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冯梦龙在《杂智部总叙》中说:“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破其狡,则正者胜矣;识其小,则大者又胜矣。况狡而归之于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于大,未始不大乎?”点明了这些杂智故事的认识价值。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使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校勘价值。书中的一千多则故事,多数信而有征,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十分有益的。应当特别提及的是书中专辑《闺智》一部,记叙了许多有才智、有勇谋、有远见卓识的妇女,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使此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人民性。  书中各部类之前的总叙、分叙,各篇之后的评语,文中的夹批,均由冯梦龙撰写。这些地方是冯氏政治态度、人生见解、爱憎之情的最集中、最直接的表达,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是研究冯氏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间系以评语,佻薄殊甚。”这一站在封建正统道德一边的评价是不公平的。不过书中确实有一些迷信观念,对少数民族、农民起义有一些诬蔑之词,这些落后的东西今天并不难识别,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智囊》的刻本很多,我们这次校译所用的底本名《增广智囊补》,题为冯梦龙重辑,张明粥、沈几、张我城同阅。虽然是清初的印本,但和其他清刻本相比,此本不避“夷”、“虏”等字,如卷三《薛简肃》中的“虏酋”,他本改作“胡人”或“汗”;同卷《高拱》中的“夷民”、“夷俗”、“夷人”,他本改作“其民”、“民俗”、“民人”,证明此本可能是明末的原刻本或离原刻本很近的翻刻本。  冯子曰: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何以明之?昔者梁、纣愚而汤、武智;六国愚而秦智;楚愚而汉智;隋愚而唐智;宋愚而元智;元愚而圣祖智。举大则细可见,斯《智囊》所为述也。或难之曰:智莫大于舜,而困于顽嚣;亦莫大于孔,而厄于陈蔡;西邻之子,六艺娴习,怀璞不售,鹑衣彀食,东邻之子,纥字未识,坐享素封,仆从盈百,又安在乎愚失而智得?冯子笑曰:子不见夫凿井者乎?冬裸而夏裘,绳以入,畚以出,其平地获泉者,智也,菲夫土究而石见,则变也。有种世衡者,屑石出泉,润及万家。是故愚人见石,智者见泉,变能穷智,智复不穷于变。使智非舜、孔,方且灰于廪、泥于井、俘于陈若蔡,何暇琴于床而弦于野?子且未知圣人之智之妙用,而又何以窥吾囊?或又曰:舜、孔之事则诚然矣。然而“智囊”者,固大夫错所以膏焚于汉市也,子何取焉?冯子曰:不不!错不死于智,死于愚,方其坐而谈兵,人主动色,迨七国事起,乃欲使天子将而已居守,一为不智,谗兴身灭。虽然,错愚于卫身,而智于筹国,故身死数千年,人犹痛之,列于名臣。(左车右免)斗宵之流,卫身偏智,筹国偏愚,以此较彼,谁妍谁媸?且“智囊”之名,子知其一,未知二也。前乎错,有樗里子焉;后乎错,有鲁匡、支谦、杜预、桓范、王俭焉;其在皇明,杨文襄公并擅此号。数君子者,迹不一轨,亦多有成功竖勋、身荣道泰。子舍其利而惩其害,是犹睹一人之溺,而废舟揖之用,夫亦愈不智矣!或又曰:子之述《智囊》,将令人学智也。智由性生乎,由纸上乎?冯子曰:吾向者固言之:智犹水,然藏于地中者,性;凿而出之者,学。井涧之用,与江河参。吾忧夫人性之锢于土石,而以纸上言为之畚锸,庶于应世有廖尔。或又曰:仆闻“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子之品智,神奸巨猾,或登上乘,鸡鸣狗盗,亦备奇闻,囊且秽矣,何以训世?冯子曰:吾品智非品人也。不唯其人唯其事,不唯其事唯其智,虽好猾盗贼,谁非吾药笼中硝、戟?吾一以为蛛网而推之可渔,一以为蚕茧而推之可室。譬之谷王,众水同归,岂其择流而受!或无以难,遂书其语于篇首。东吴之畸人也。  智囊自叙智囊补自叙  忆丙寅岁,余坐蒋氏三径斋小楼近两月,辑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请教于海内之明哲,往往滥蒙嘉许,而嗜痴者遂冀余有续刻。余菰芦中老儒尔,目未睹西山之秘籍,耳未闻海外之僻事,安所得匹此者而续之?顾数年以来,闻见所触,苟邻于智,未尝不存诸胸臆,以此补前辑所未备,庶几其可。虽然,岳忠武有言:“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不善用之,则马服之书无以救败。故以羊悟马,前刻已庆其繁;执方疗疾,再补尚虞其寡。第余更有说焉。唐太宗喜右军笔意,命书家分临兰亭本,各因其质,勿泥形模,而民间片纸只字,乃至搜括无遗。佛法上乘,不立文字,四十二章,后增添至五千四十八卷而犹未已。故致用虽贵乎神明,往迹何妨乎多识?兹补或亦海内明哲之所不弃,不止塞嗜痂者之请而已也。书成,值余将赴闽中,而社友德仲氏以送余,故同至松陵。德仲先行余《指月》、《衡库》诸书,盖嗜痂之尤者,因述是语为叙而之。  吴门冯梦龙题于松陵之舟中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又和“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合称“三言二拍”。(《喻世明言》初刻时名为《全像古今小说》,后来为了和三言之意,改名为《喻世明言》  冯梦龙的思想非常复杂,充满了矛盾。如果要全面研究冯梦龙思想的来源,至少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孔子为代表的正统的儒家思想;第二,明中叶以降东南沿海一带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第三,明代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就冯梦龙与明代哲学思潮的关系而言,对冯梦龙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李卓吾和王阳明。  《活见鬼》纳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书籍目录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羢熛字咴粢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咺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记在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 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衰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煡谷封尸
……

编辑推荐

《东周列国志》(上下)等这几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不如四大名著登峰造极,但其完整巧妙的篇章结构、曲折动人的情节布局、生动多姿的人物形象仍然堪称经典,刊行后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广为流布。

作者简介

华夏文明绵亘数千年,有多少英雄人物驰骋江山,他们的故事流传不断,而中国古典小说正是讲述传播这些故事的重要阵地。“华夏英雄传系列”小说即是选取描述历代各路英雄传奇事迹的优秀作品,统一设计,整体推出。包括:以奇幻笔法反映商周更替的《封神演义》、展示春秋战国烽火岁月诸侯争霸的《东周列国志》、叙述大唐帝国来龙去脉的《隋唐演义》、谱写杨氏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的《杨家将演义》、描绘各路草莽英雄襄助包表天的《三侠五义》、读后令人扼腕的民族英雄传奇《说岳全传》。
这几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不如四大名著登峰造极,但其完整巧妙的篇章结构、曲折动人的情节布局、生动多姿的人物形象仍然堪称经典,刊行后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广为流布。

图书封面


 东周列国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春秋战国六百年,每个国家都有过兴盛甚至是霸权的时期,但是五霸都只能称霸一代,所谓富不过三代,而春秋时期能连续称霸两代就非常稀少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奠定基础,晋襄公将其发展,而晋灵公则变得昏庸,这就是三代。齐桓公称霸可说是全仗管仲、鲍叔牙,自己死后四公子相争,齐国始乱。楚庄王称霸春秋后,楚国陷入常年的被动作战局面,先是楚共王败于晋,后楚康王伐其同时被晋牵制,到楚灵王时楚国势力已衰,再到楚平王诬陷伍子胥父子,导致伍子胥逃到吴国反手几乎灭掉了楚国。吴王阖闾励精图治,传及子夫差却是一个有着妇人之仁的君王,极尽羞辱越王勾践之后又放虎归山致使国灭。郑庄公最早称霸,传檄帝命,东征西伐,却因传位问题使得他死后的郑国一分为二。秦穆公称霸一时,但是之后在与晋国常年的战争中将国力消耗殆尽。可以说,春秋时期没有一家可以独大,即使是卫国也可以让鲁国敬畏,鲁国兴盛时连齐国都怕他三分。大家对世袭罔替有着严格的信仰,直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拉开了战国的序幕。战国与春秋的差异:战国不到二百年,但是就像王翦和秦始皇说的:“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報級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是以農夫皆操戈刃,童稚亦登冊籍。”战国时期的战争异常残酷,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令赵国的军事实力一夜间崩溃。同时,诸侯也不再相信周天子,于是秦昭襄王灭周,诸侯之间的土地兼并变得更加剧烈。变法:战国时期法家对各国的实力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国从商鞅开始一直延续变法。楚国曾用过吴起变法,但在楚悼王死后便被废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自己带动变法,但是晚年废太子立幼子导致沙丘之乱。韩非之法不被韩王所用而客死秦国。秦始皇用李斯接纳天下有才之人最终成就大一统。从春秋到战国,能够坚持变法的,可以说只有秦国,其他国家有的是变法被迫停止(吴起),有的是变法之人不受用,最终都没有坚持或是没有将变法的意识延续下去。四君子: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均任过或宰相、或令尹或上将军的职位。四公子活跃的时期是秦国向周边频繁扩张的时期。期间,孟尝君和信陵君各主导了一次对秦合纵政策。但是四君子仍然有所挟制,他们多是皇亲国戚,但是政治上无法做到绝对的统治。信陵君被迫流亡赵国十年,春申君被刺于棘门,平原君无法阻止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孟尝君几乎死在秦昭襄王的手下。他们广招食客,礼贤下士,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君主人才匮乏,不听纳谏。四君子活跃期间是秦昭襄王执政时期,此时,秦昭襄王任用过范睢就是秦王礼贤下士的一个例子。之后嬴政任用李斯也成就了著名的《谏逐客令》。秦国帝业的分界点:秦献公,迁都变法(出行为市,户籍相伍,推广郡县,迁都,废殉葬)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变法(户籍、军功、连坐、废世袭)。前328年,秦惠文王,任用张仪(阻止诸侯合纵抗秦)。秦昭襄王宣太后主政时期,灭义渠(清除西部部族作乱)。秦昭襄王主政时期,任用范睢(急速扩张)。秦始皇,任用李斯(继续扩张,维持纳贤政策)。在商鞅变法之前,秦献公曾推行过类似变法,比如户籍、郡县制度,对商鞅变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商鞅变法并不是诸侯国中最早的,但是却是所有变法中最根本彻底的,它通过重农抑商、土地私有、军功赏罚等一系列缜密的规则为秦国重新规划了国家形态,所以商鞅变法是以国家机器为依靠的变法。有趣的是,《战国策》与《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录差不多,但是多了一句:“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其他变法未曾有过类似记录,一则说明商鞅变法确实是令秦国恢复乃至超越了秦穆公五霸春秋时期的国力,二则说明秦孝公比其他诸侯更加礼贤下士。成就霸业的条件和成就帝业的条件:在春秋战国环境下,成就霸业和成就帝业唯一的区别就是帝业需要几代贤君、无数能臣良将的辅佐。霸业可以一世为之,帝业则需要累世成之。
  •     第一遍看故事 第二遍知阴谋 第三遍正己身明人写的先秦故事,自然夹杂诸多明时的看法,虽以历史为基础,实则包含诸多明人的评论,所谓每件事情都是历史的两面性,但是由于有了作者主观意识的参与,是其历史性并不客观真实,不过故事性言简意赅,人物丰富,脉络也较为清晰,如果看过历史故事倒是初读用户最好的选择。从宣王闻谣轻杀始到始皇统一中国终,洋洋500余年,作者仅用80万字即成此书,可窥见作者功力之深厚。
  •     小时候看过《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影响不是很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感觉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在周平王东迁至秦始皇统一,一直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很着迷,却又没机会看。《权利的游戏》看了第一集,很受震撼,虽然里面很黄很暴力(个别镜头为一般电视剧所少见),但感觉很真实,很符合一般人物的心理状态,第一季看完,想看第二集而不得,买了本书却很失望。偶尔想起中国历史上有一段和《权利的游戏》里面很相似,不就是《东周列国志》中写的么,故第二次看了《东周列国志》。与《权利的游戏》相比:一、更黄、更暴力、更真实,《权利的游戏》中兰尼斯特兄妹相奸,《东周列国志》中文姜兄妹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二、人物更多,剧情更复杂,看过《权利的游戏》书评,有人谈及《权利的游戏》不适合对姓名过敏的读者,《东周列国志》中的姓名比《权利的游戏》何止数倍,《权利的游戏》仅7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就其复杂度而言,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内容很多,需要耐心的看
  •     哈哈哈哈!现代国际问题,都可以找到投影
  •     值得一读
  •     这是我看的第四本冯梦龙的小说,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一本书总觉得还是讲不完,全书共108回,85回起开始战国,总的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     冯梦龙就是个八卦狂!哈哈哈哈哈哈
  •     断断续续读了一年才读完,据说内容是七分真三分假。其中有些人、事、物、时间和史记、战国策等著作有些出入。 比较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些令人不齿的事,现代社会还在继续发生啊。
  •     这种书看起来是不过瘾的,人物来来往往太快。刚看到一个少年将军临危受命赢了生死大战,过几行字他就成了国君的娈童,再几行字他就死了。。。而且人物太多,实在是记不住啊啊啊
  •     比上海古籍版的好很多,注释详细,不足的是个别地名不准确,也许是我错了也不一定。
  •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邱;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     相关影视剧太少了
  •     礼崩乐坏
  •     回过头来再检讨自己
  •     华夏儿女多奇志,兴衰尽在人事为
  •     表面文明,内心险恶,处事奸诈,却在追求道义与自然。可怕的民族。
  •     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先从这本书入手。虽然是小说,但冯梦龙是个经学大家,史实大致没有差错,除了将讳疾忌医的小齐桓公按到了老齐桓公的头上,基本可以当信史来看。何况还有出版社编辑辛苦加的注解呢。全书共两册。
  •     纸质差,这一点就致命了
  •     这个有点古代的趣味历史的味道吧,作者的历史功底还是很深厚的。叙事笔法给人感觉很老道,一些填充进去可能纯属想象并无实据的事情和史实浑然一体衔接无缝。对丰富历史知识还是很有帮助的,也没有正史那么枯燥乏味。
  •     和四大名著比起来,线索叙事有点散乱,而且如果以吴灭越为春秋战国分界点,两个时期的篇幅分占83回和25回,读到后面就有种作者写着写着就想尽早填坑完结的感觉……不过读来还是一个义字荡气回肠。
  •     从去年的四大名著开启了鄙人国学补课开端,算是还中学历史老师的账。 看完三国,看了一部分东汉,忽然想起先秦没有一点了解,看东周列国有一个好处,章回体,古典小说,还算轻松,书中故事多是语文课学过的,廉颇蔺相如、田忌赛马、毛遂自荐……耳熟能详,看过书后等于把这些典故放回历史中,对古代史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 书中各种淫乱乱伦、欺诈作死,毕竟是古人思维,不可名状。
  •     世上最精彩的历史都在分裂的时代
  •     看过三言之后过来的 是我的历史老师
  •     帮别人买的,收藏
  •     快速理解东周故事,但是有时候阅读起来不是很有趣味,战争描写比较想当然……
  •     想看大秦帝国的,真不如看看这个
  •     看的挺上瘾,之前还以为会枯燥的看不进去呢
  •     读过许多遍,可以当做春秋战国史入门读物读,如《三国演义》至于三国志
  •     明清的文言还是可以读懂一些的,注释的挺好~
  •     比较晦涩
  •     kindle第三本。
  •     “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髯翁此语道尽历史兴亡,朝代更替,不仅周朝八百年如是,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一也然。武王伐纣,周朝始昌,平王东迁,诸侯渐强。乱世出英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四君子,诸子百家,然终如过眼云烟,于今何在焉,青史留名亦流传千古也。只可惜国家的征伐,苦的是百姓,人在乱世,不如猪狗。读史明智,总结经验,有所思方有所得。本书应该是综合了《史记》《国语》《战国策》《春秋》等史书,书中对很多历史名人的评点,并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甚至跟正史截然相反。而且大多课本节选的文章,也不足矣见证他的生平,反而有断章取义,先入为主的危害。所以读史要全而详,看待人物也要多角度。古人之智,今亦可用也。
  •     东周列国志文笔简捷而内容丰富,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可惜书中是春秋战国近550年的历史,人物太多,后宫关系太乱,加之古人名字与现在差别较大,容易把人物关系弄混。但此书在正史的基本上添加了部分野史及志异故事,读起来生动有趣。 总体来讲,从这本书基本可以看到所有的历史大事。读完之后,颠覆自己很多认识。举两处吧:(1)东周时期不仅皇室,连大夫都是世袭的,草根基本无法翻身。汉朝的举孝廉有进步,隋文帝创办科举实是开天辟地,一直延用至今;(2)每个社会都想把人民教成听话的良民,所以叙述古事时有意无意地把人美化,像冯谖帮孟尝君收债的事,冯谖通过一顿酒席判断债主还钱能力,这最重要的一段很少出在现在的教育中,是问人怎么可能实在说出还钱能力? 书中的故事充实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读史可以明志,古人诚不歁我。
  •     好东西怎么都是前人留下的,略残念
  •     以前读春秋,读十几分钟就困。读这破演义倒是津津有味。就我这智商,也只能看看少年伍子胥的奇幻漂流,智冠天下鬼谷四奇什么的了。
  •     1、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2、大鸣大放大雕真乱;3、第55回,『忠义激劝其下,百姓感泣,甚至易子为食,拾骸骨为爨,全无变志』,读之胆寒,每每如此,自此不敢轻言忠义二字
  •     作者细腻的笔触,一部恢弘壮大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要在短短一本书里说清楚中国几百年的历史着实不易,然而此书情节丝丝入扣,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前五回人物特别多也特别乱,然而只要沉下心来读,理清人物关系和情节脉络,后来的就很简单,也很容易地融入情节中,随作者一同游历那乱世沉浮。
  •     两个多月读完,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人物国家太多经常忘记,中段的时候大量诸侯混战看的也有点疲劳,但是读下去简直欲罢不能。相比春秋左传这部作为了解春秋战国那段历史挺不错的。
  •     就单纯来夸一下这个版本。本来是京东买十几块钱日用品凑单买了这两本书,拿到后发现这一版良心得感人。注释统一安排在章节末尾,难易适度并且有一定史料扩展,非常尊重读者理解能力地没给令人讨厌的自作聪明的翻译;生僻字给注音。平装本轻便,字体不大排版紧凑,纸张不厚且没怎么加荧光剂,分了上下册也适合携带拿取。于是本来是买回来可能先放一边晾着的凑单商品,现在决定每天睡前读一章,读得很开心。元旦过年出门时也有能带着的书了。开心(∩_∩)
  •     TAT真好看,但中间一断就卡在春秋了
  •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基本不偏离正史缕清了东周乱局,野史趣闻也有。全书读起来很平淡大部分看完就忘了
  •     经典故事,值得重温
  •     还是很有趣的
  •     终于明白孔子说的“礼崩乐坏”,也突然联想到,春秋战国简直就是现在的欧盟啊,比欧盟还牛
  •     非常不错的小说,既有历史依据,又有现实意义,还能收获不少成语典故。那些年级小的人可能不太能完全看懂。建议配合维基百科上的春秋各国诸侯表来看,越看越有味。
  •     读史可以明智
  •     好看,必须是这个版本哦!
  •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乱世出英雄,读的畅快
  •     好累,看起来好累
  •     春秋战国历史入门读物
  •     无疑演义比历史好看,反正历史也是假的。
  •     周朝永远是我的梦。
  •     气势宏大,不吝细节。提纲挈领,呈现七百年春秋战国,惜乎战国部分展开较少。群雄并争,礼崩乐坏,弑君篡位,不绝于书,可恨可叹。尚有贵族遗风,至今半点不存。
  •     同是在承德工作的那段日子里读的书,那是我和女友一句句读给对方听的故事,春秋战国,和三国。虽然我们都过了记忆力极佳的年纪,读过已记不清晰,但我们都很享受那些心无旁骛,我在一起读书给对方听的日子。想来,已经好久没读了,是该重拾这份甜蜜了。
  •     读起来有意思,历史参考历史,真实性高。
  •     本书涵盖的英雄人物之多、涉及的历史典故之广堪称无出其右
  •     一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不知道比现在那些自称通俗艺术的高到哪里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