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山堂话本校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12-31
ISBN:9787101084467
作者:[明]洪楩 辑,程毅中 校注
页数:58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前言

  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浦江清师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没有宋元话本就没有后来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长篇的章回小说;没有这些无名氏文人,就不可能产生施耐庵、罗贯中这样伟大的小说家。宋元话本的重要地位即在于此。又说:「话本的发展为近代口语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文学语言的新路。」这就充分说明了宋元话本的历史地位和文献价值。我们能不能再引申一下,如果没有《六家小说》和《三国志演义》《水游传》这样的作品,就不会产生「三言」和《儒林外史》《红楼梦》这样的名著,甚至「五四」以后的白话小说,也不会如此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因而发展得较马顺利。

内容概要

注释 解说词:程毅中 合著者:(明朝)洪楩

书籍目录

前言凡例卷一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  简帖和尚  西湖三塔记  合同文字记  风月瑞仙亭卷二  蓝桥记  快嘴李翠莲记  洛阳三怪记  风月相思  张子房慕道记卷三  阴鹭积善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刎颈鸳鸯会  杨温拦路虎传雨窗集上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  曹伯明错勘赃记  错认屍  董永遇仙传  戒指儿记雨窗集下《佚》欹枕集上  羊角哀死战荆轲  死生交范张鷄黍  (余佚)欹枕集下  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汉李广世号飞将军  夔关姚卞吊诸葛  书川萧琛贬霸王  李元吴江救朱蛇附录  清平山堂话本序目  影印天一阁旧藏雨窗欹枕集序  清平山堂话本与雨窗欹枕集  记嘉靖本《翡翠轩》及《梅杏争春》  《翡翠轩》《梅杏争春》中的诗词  《重刊麻姑山志》引全八十家小说》引用书目

编辑推荐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是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洪楩清平山堂编印的。现残存有二十九篇作品。是现存宋元小说家话本中最接近原貌的版本,收录了不少宋元话本的代表作。原书错漏很多,但恰好保存了许多民间说唱的本来面目及宋元时代的生活面貌和语言特征,是中国小说史和汉语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本书以古今小品书籍刊行会影印《清平山堂话本》和马廉影印《雨窗欹枕集》为底本加以点校。本书注释,每篇均详述该篇故事的著录和流传情况,侧重于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和名物制度的解释。校勘精审,注释惬当。书末附马廉、阿英和整理者的相关文章。本书的整理,一方面提供了一个基本保持原貌又比较可读的版本;另一方面又寓研究于注释,不仅疏通了文意,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历史文献和语言文字的例证,为话本找出比较确定的时代特征,结论可靠,详实有据。本书的出版,必能满足阅读欣赏和学术研究的需要。

图书封面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一本小薄书,仍然是我从旧书摊上淘来的,那一次甚至惹恼了女摊主。我因为其薄,就很砍了一下价,把它列入到一元一本的书中去了。翻起来看时,才知字印的很小,若是现时的书商重印,非成大英百科字典一般的厚重不可。这一类闲书,我是买来随手看的。我习惯于背包里放一本小书,走到空气清新、鸟林共沐的阳光下时,就随便一坐,拿出本书来闲读。因此,这一类的小册子就这样被消化掉的。据出版说明上讲,这是明嘉靖中洪楩编刊的一本,算是宋元明初话本中最早的一种,大多是宋元话本的形态。话本,是说书艺人所用的文稿,大多是民间传说收集加工后,由说书艺人口头润色,再用闲浪文人以笔书印而成的,有点类似于现今的《说岳全传》一类的。只是那时的话本很简单,内容也少得可怜,除了一些“开场”的书“套子”词句之外,每个话本所含的实质内容是很少的。情节和人物同样如冰棍一样,一触目就化掉了,是不能细品的。有时甚至觉得一些情节是说书人临时凑词填补上的。虽说如此,因为是最早形态以市民语言来表达的世俗文学,因此,除了文学意义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文学角度看,《快嘴李翠莲记》比较有意思。话本被视为小说,主要是因为有人物、情节、对话、故事,小说讲究情节的安排之外,强调人物的刻画,这种刻画主要运用语言来实现——或是语言的风格。快嘴李翠莲中,李翠莲每一张口,就是一长串快板书一样的罗嗦话,且都是韵律相压,俗语相叠,让人读起来很觉乐趣,也突出了“李翠莲”的快嘴。这种笔法让我想到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最擅长写人物的。在他的笔下,一个人物从举止、形态、长相、语言永远有极鲜明的特点,而这个人物只要一出场,就将这些“行头”带将出来,让你一看就知。除此之外,《快嘴李翠莲》对当时的婚俗也表达得较为清楚,让我们感知那时的结婚是个什么样子:先是媒婆说合(要门当户对,八字相合),然后是选吉日良时娶亲;迎亲那一天,新媳妇早早起来梳妆打扮,娘家也要准备好嫁妆。临行前,还要拜家堂并祖宗——家堂和祖宗不是一回事儿,家堂是“一家之主”,祖宗是“满门先贤”。娶亲车马在鼓乐喧天中到来时,要先赏钱给媒婆、先生(主婚的司仪)及“车马一干人”,到婆婆家前,新媳妇要先吃一口饭才能下轿而先生则要唱:鼓乐喧天响汴州,今朝织女配牵牛。本宅亲人来接宝,添妆含饭古来留。下了轿是拜堂、拜香案、拜诸亲,然后才是入洞房。入了洞房,坐在新床上,先生要撒五谷并读“撒帐诗”:“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姮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绣带佩宜男。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叶维熊,行见虫宾珠来入掌。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撒帐前,沉沉非雾亦非烟。香里金虬相隐映,文箫今遇彩鸾仙。撒帐后,夫妇和谐长保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可见古人结婚甚是麻烦,不过,如今在西北和江浙一带的农村,婚俗还保存着这一类古老的民风。其实,看话本给我感受更深的是当时人的“精神世界”。那时人的观念中,已是儒道佛三合一了。可谓之“忠孝是根本、善恶为循环、功名和利禄、书生和美女。”除此之外,也包含商人及平民阶层的一些更实际的想法。尤其是佛和道互相参溶的很是默契,不仅仅往往同居一堂,而且也常常“搭帮”请神打鬼。不过,佛僧的作用在超度和普善,道士的意义则是超俗和成仙。在《五戒禅师私莲记》中,道士还成了禅师的皮条客,有趣。那时,似乎道士的法术更高些。在这一类信仰中,其弊病是除鬼怪乱神的迷信外,是极其功利的行为动机:这恐怕是同话本时代商业色彩已是很浓相关吧!如较典型的《风月瑞仙亭》写的是富家小姐爱上穷书生离家出奔的故事。其中有一情节是小姐之父去寻女相见,文君(女名)对父曰:“爹爹跟前不敢隐讳。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富贵之日,因此上嫁了他。”可见小姐的爱情观中的功利色彩。商业发达带来的是功利,功利破坏了根本之心,这一方面使精神空虚并寻求信仰依托,另一方面是精神混乱而缺乏原则,最终是社会混乱与人的行为混乱,失伦坏常之事成平常之事。虽说话本专拣这一类事儿说,但表明社会上确乎这一类事很多。《杨温拦路虎传》是其代表。《洛阳之怪》、《董永遇仙》则是纯粹鬼怪神仙故事,其中董永的故事恐是流传很久的了。《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写到三个猴狲精,其中一个为齐天大圣,可知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的。看来,万事万物皆有源。有一些词诗,很打动我,如《风月瑞仙亭》中的一首琴曲:风兮风兮思故乡,遨游四海今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乎共翱翔。风兮风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很有些诗经中男女直率求爱的唯美古风。另一文中的一句诗更让我有一种佛的觉悟:“风定始知蝉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我们的心常常为世俗的流行所遮掩,往往就看不见了另一种存在。还有《杨温拦路虎传》中的一句诗:“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若无。”让我想到前几天回东北遇初中同学时一起喝酒,那一次在他们的“盛情”下我几乎醉倒,在他们的各种“节目”的祝酒词中,我若想到“醉后添杯不若无”就好了。除上述外,写美女的韵词也很美,还有一些“淫词”也煞是美。诸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绿云堆鬓,白雪凝肤。眼描秋月之明,眉拂青山之黛。桃萼淡妆红脸,樱珠轻点绛唇”一类。读多了就知是“套子话”。“宝香消绣幕低垂,玉体共香衾偎暖。揭起红绫被,一阵粉花香;掇起琵琶腿,慢慢结鸳鸯。三次亲唇情越盛,一阵酥麻体觉寒”。“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微微气喘。星眼朦胧,细细汗流香玉体;酥胸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这一类词让人浮想连翩。却也不乏美感,远胜过现今的此类臆文。描写出自然景色的,也有佳句,如“薄雾朦胧四野,残云掩映荒郊”只两句,就勾勒出一幅清晨的山水来。很多的佳句中,也含着人生和社会的哲理,只有在读时,才可品到,正如喝一杯新茶一样。有两个词,“员外”和“茶博士”,有时间我是想“考考古”的。下面摘的一段话,可让我们理解明代话本和小说产生和风行的一点因由——且是说的很透:明代市民阶层,虽不可避免地受到统治思想的制约,并因其与封建经济的割不断的联系而始终处于幼稚状态,但是作为一个以商业活动为存在依据的新兴的社会势力,在经济生活,尤其在思想意识上,却必然与当时日趋严苛的宋明理学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产生尖锐矛盾。比如理学讲究义利之辩,但离开了逐利,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理学讲究礼义大防,但商人生活的不稳定性,本身就先使家庭纽带松弛,社会关系变形,而日益积聚的财富要寻找消耗处,又往往导致人欲横流;理学讲究正心诚意,养气砺志而外邪不侵,倒是继承了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但商业活动的祸福无常,又必然将市民推向对因果报应的进一步信仰;理学支持的自然是以乡绅为依托的官本位体制,而商业活动的本质却要求平等的竞争与公正的法制仲裁,等等。这些深刻的矛盾,市民阶层自然希望在属于自已的说话与小说之中得到反映。于是就形成了白话短篇小说中以城市生活与商业活动为主要背景,以城市细民为主要角色的家庭、爱情、商营、公案、报应等主要题材——旧题材在此获得了新含义,新题材也应运而生,市民阶层在这些题材中作出了自已的价值、道德评判,而一归之于他们基于其经济生活的朦胧的及至畸形的个性解放要求与理学“顺天理,灭人欲”的主导思想间错综复杂的冲突与调和。这样,就题材与倾向而言,白话短篇小说,不同于长篇小说之起始于英雄崇拜,而结尾于对旧时代的哀歌与冷嘲,它始终以对里巷街坊“碎杂事”的敷衍为主要手段,来表达细民的哀乐悲歌。从这一点而言,白话短篇小说倒是与长篇中《金瓶梅》一系列的作品,表现出类似的倾向。
  •     《清平山堂话本》的一些特点:故事内容和情节程式化,可被总结为几个大的类型。鉴于这些文本跟口头文艺关系密切,有的可能就是说话人的底本,或者是与此非常接近的东西,观众在欣赏说话人的表演时,他们在欣赏什么?鉴于内容的程式化,观众可能在开头就预见到了结尾。尤其是一些“超情节人物”(刘勇强老师语)(和尚、道士、真人等)在文中做出了预言,观众就知道最后会是怎么样了。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听故事的主要目的是听演唱(里面的诗词都是用来唱的)?我在阅读《西游记》杂剧时有此强烈的印象:其中的一个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不甚精彩,但是唱词都美得不得了,尤其是女性自我表白心迹的唱词。也就是说,《西游记》杂剧真正出彩的地方,也就是“卖点”,很可能是演唱。在京剧中,观众为什么要重复去听一个戏剧(比如《霸王别姬》)?他们在表演开始时已经知道结局。看演员的表演,和听音乐是重要原因。《西游记》小说,恐怕看的人,没几个不知道结局。作者恐怕是预设了这一点,然后去写的。“(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见曹胜则恨;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赏鉴了——这也是他的本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关于义理的部分:我觉得可以用James Scott的文章的观点来理解《快嘴李翠莲记》这一篇。李翠莲这一类型的人物还包括反抗父母的哪吒和《三遂平妖传》里的永儿,侠盗宋四公、懒龙和白玉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林庚老师曾今论证孙悟空与宋四公等人物的相同的来源)等。Scott研究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民间文化中的反抗元素,比如依靠机智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兔子、世界颠倒图(world-upside-down pictures)、狂欢节等。Scott也谈到了巴赫金,对他的理论有一些批评。不可否认《快嘴李翠莲》是供人娱乐的,我认为这个故事确实有很好的娱乐效果,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婆婆骂媳妇不是娱乐,而媳妇骂婆婆是娱乐”。这些正是Scott试图在他的文章里进行解答的(当然,我们应该注意欧洲和中国的民间文化可能存在的区别)。《清平山堂话本》感觉跟民间文化是很接近的。当然,要说清什么是民间文化不容易,因为同时也需要说清什么是与此对立的精英文化或文人文化,而文人文化是很复杂的。比如像《水浒》这本书,要想定性就很困难。其中有民间文化(说书、戏剧等)的遗产,也不排除文人刻意吸收甚至发明民间文化的情况。而我一直认为《水浒》的结局是很“文人化”的,它的悲剧性是同时代的作品中罕见的,来自于文人的造作,老百姓是不大会创造出这样的一个结局来的。对于民间文化、文人化等话题,我的知识太少,还完全无力把握这些。James Scott的文章:Scott, James, C. “Elaborate Forms of Disguise: The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 of Culture.”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6-82.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施蛰存先生说过:“在中国小说部分,《水浒传》以外,当然应该推举《儒林外史》了。但这两本书对于我的兴味,实在还赶不上《清平山堂话本》。”(《施蛰存散文选集》264页)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当然不是说其它的小说比如《红楼梦》之类就不好,但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确有其诸如通俗、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寓意也时有深刻之处等等不可取代的特点。以前上古社有白文本的《清平山堂... 阅读更多
  •     文学古籍刊行社将"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影印的《清平山堂话本》与《雨窗欹枕集》合编为一册,并作了初步整理,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与读者使用这部旷世珍本。但遗憾的是,这一册合编本,对影印原本中存有的漶漫不清处、墨钉、空白部分加以修补订正,其中当然有修订正确的,但有许多修订据后来考证是有讹误与偏差的。紧接着,1957年谭正璧仍以"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影印原本为底本,重新做了全书校注。应该说,谭氏校本是继马廉影印刊行《雨窗欹枕集》之后,对这部古本小说展开全面整理研究的继往开来之作。之后30年间,"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的影印原本与谭氏校本成为中国研究《六十家小说》的经典底本。1990年,石昌渝正是以这两部经典底本为参照,辅之以明万历刊本《绣谷春容》等稀见古本小说集,加以重新校点。
  •     内容精彩,考剧充分,堪称古典小说经典之一。
  •     比较好看特意买来看看
  •     装帧很好 还没仔细看 以后再详尽品论
  •     不及三言二拍,第一篇就把柳永写得那么不堪,还把李煜的词安在他头上。快嘴李翠莲,当真不可爱。
  •     非常希望有详细可靠的小说注本
  •     《清平山堂话本》是刊刻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一部话本集,里面保存了大部分宋元时代说话人的说话底本。该书于上世纪20年代在日本发现15篇残本,马廉以照片加以影印,因书的中缝处有 清平山堂 字样而定名为《清平山堂话本》;几年后,马廉又从宁波买得的残旧书中整理出12篇残本,又以书根处有题记 雨窗 欹枕 字样而考证出出自宁波天一阁,并且是《清平山堂话本》的一部分。这新发现的12篇残本,马廉以《雨窗欹枕集》为名影印。这样,这个全部60篇的话本集现在能够见到的只有这残缺不全的27篇。此后,郑振铎先生又从旧书中捡得部分残叶,经研究确定为《清平山堂话本》的另2篇的残叶。程毅中的这个校注本,以古今小品书籍刊行会1928年影印《清平山堂话本》和马廉以平妖堂名义1934年影印的《雨窗欹枕集》为底本,将两集合而为一,持续沿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9月将两集合并影印而统一命名为《清平山堂话本》的做法,将此校注本定名为《清平山堂话本校注》。该校注本前有程毅中撰写的《前言》《凡例》,正文后附录了马廉的《清平山堂话本序目》、《影印天一阁旧藏雨窗欹枕集序》、《清平山堂话本与雨窗欹枕集》,阿英的《记嘉靖本<翡翠轩>及<梅杏争春>》,程毅中的《<翡翠轩><梅杏争春>中的诗词》以及《<重刊麻姑山志>引<六十家小说>》等资料文章,最后附录《引用书目》。这个校注本主要以...《熊龙峰刻本》《绣谷春容》以及《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为参校本。在校注中首介绍该篇话本的源流及传承,此后对话本中的一些宋元时代的词语“以宋元文献为书证进行解释,先以本书证本书,次及其他话本及古籍。在一次出现时做汇释,其后各篇首见时再注明见前,以十次为度,庶几达到‘例不十,法不立’的标准”。我认为,这个校注本不仅仅是校注《清平山堂话本》这本书,而是通过这本书对整个宋元以来的民间说话文学做一个概括性的研究,分析和综合,不失为一部研究话本文学的有益的参考书。 阅读更多 ›
  •      這本書買了,質量還不錯,評價也好,有空消遣~
  •     后面几篇是关于江南崇信神道的,也很有意思。
  •     装帧好,校注更好
  •     可能是《清平山堂话本》的最佳版本。
  •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
  •     一直喜欢清平山堂话本,老版本就好几种,又买了这新的校注本,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尤其是正文字比较大,看起来很舒服,唯一觉得略有欠缺的就是纸有些薄,其余都不错,值得推荐!
  •     学术价值超过其艺术价值,古代留存下来的东西并非就一定是顶好的。装帧、印刷、校注无可挑剔。
  •     中华书局这种出版社也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书,太阳打西边出了。
  •     哈哈哈,有趣的紧呐
  •     看的是kindle版,因为此前也在看三言,有几篇正取材于前者,明朝世俗之事,关乎男女之情,兄弟之义。
  •     裡面有《西湖三塔記》為了錦煙霞,繼續研究。話說,前一本《白蛇傳傳說》終於讓朕意識到《白蛇傳》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白蛇傳》是兩個截然不同但又多出混同息息相關的概念,難怪朕這一路讀來也有不少疑惑。那麼更要認真學習了。
  •     可见从古至今大多数人熬日子打发无聊的趣味都是差不多的。
  •     竖排硬皮书,不适合单手握读,点头扫描入目。字体数码味太重。毫无历史感。这么薄的纸张,定价也太凶狠了。物欲横流的北京作为文化之都,受其都市文化熏染,任谁都难免急功近利。名头虽响,但中华书局再不是过去的有历史,民族责任感的那个出版社了。经典读本俺还是去淘旧书好了
  •     宋代话本
  •     印刷清晰,纸张厚度一般,卓越折后的价格可以接受。
  •     话本什么的好啰嗦啊。。。不到一小时就翻完了
  •     纸质精美,校勘精审,参考书籍丰赡
  •     此书很好,科研和阅读都没的说,书本身在话本研究史上就占有重要一席,加之校注精当,是难得的好书。至于编排是用现代的繁体字排版的,略显轻浮,不过印刷质量一流,没的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