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代》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零年代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020069439
作者:钟求是
页数:302页

魅力远远大于名气的力作

随意翻翻,却没按顺序而是颠三倒四地连夜读完了这部小说。胸中积压了因为阅读而牵连出的感受,迫不及待要写点什么。如果说,好小说是读了后特别愿意和作者成为好友,而不管他是男是女,不管他是俊是丑,只是因为他的讲述让人揪心的话,这绝对是一部好小说,好故事。粗看之下,就觉得作家的语言功力了得,似乎有点贾平凹的味道,句句都很精彩。再翻求故事,甚是吃惊,竟然是一部以生儿育女的故事直指人类根本问题的寓言。其实小说名字有名不副实的嫌疑,如果“零年代”字面意思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话,小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明显,主人公因憾辞去公务员职位隐居山村为女友守坟然后在那没领证就生一堆孩子这样的故事也并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可以说未必能够发生。但故事很圆满,没有一点编造痕迹,并且能让人感到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正式高级寓言的标志。这部小说并不像《活着》那样有史诗性,基本上没有涉及时代的重大事件、重大话题,内涵的力度却不逊于《活着》。我更关注因为条件限制夫妻俩把孩子送人那段,因为这和我不谋而合。我经常和别人说,孩子不如送给美国人收养,你看那些被收养改变命运的弃儿甚至是残疾弃儿命多好,以后的人生质量多好,生孩子不必非得自己养啊,给他更好的前途才是父母该先舍后得的,等将来年老了,说不定还可以办理父母投靠,去美国养老。这个题目也较难刺激读者挑选,不如选取更能概括小说内容的题目。作者介绍和以往作品介绍得多一些更好了。立得住甚至有经典型的作品,读者是不嫌厚的。加几页纸,加两元钱,我完全拥护,并且有向周围所有经常购买文学书刊的人推荐的冲动,因为这部书可以极其和朋友们的很多话题,它本身值得收藏。感觉改编成电影的潜力很大。但要找有内涵的编剧和导演。不然,电影可能会逊色原作太多。可以写在这的话还有很多,回头再来。

我看着赵伏文,赵伏文也在看着我——评《零年代》

许久不看小说了,这次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零年代》,虽然没有书后某读者说的,一边流泪一边读,但是确实是让我心底沉重了一次。但是我读完小说之后,一直对一个问题很奇怪。按理说赵伏文应该是主角,但是除了他之外,小说其余的人物,不管是林心、王云琴、耳朵爷、几个孩子还是是像方哥、林父林母等配角都要比赵伏文要出彩。读完小说,浮在脑海里的都是这些人物的一颦一笑,反而是主角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浅。事实上,赵伏文一直被作者处理成了一个线索人物。回想小说里几次重要的转折。从赵伏文追林心,一直到林心自杀,作者着墨甚多的人物一直是林心。林心那爽朗的性格,以及前后两次“你他妈的”的强烈对比,以及最后自杀时淡然的遗书,一个人格独立,有决断的清新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为之着迷,为其欢笑,为其感伤。而赵伏文呢?他似乎一直是在被作者拽到事件发生的地点。林心死后,故事第二次转折,作者并没有交待赵伏文内心的转变的原因,赵伏文为什么上山?这是我读完小说遗留下来的最大的疑窦,虽然作者也做出了解答,但是总是感觉解释力不足。因为这个问题如果不彻底解决,那么就无法理解他在小说结尾处重新回到山上的动机。而他到了山上之后,作者也一直通过耳朵爷和云琴两个人物来间接地发射赵伏文的内心。比如云琴“色诱”,让我们看到了林心仍然在他内心占有极大的地位。后来入城,作者更是将大部分笔墨给了云琴,赵伏文出场后,虽然有和城管警察周旋的一幕很精彩,但已经接近尾声,作者让他走到各处把孩子送人了事。这显然极其有悖于常理。作者架空自己一手创造的主角,他究竟是想要达成什么效果。作者这样刻意的“留白”,给了我们很大的理解空间,我揣测作者的这种行为有三种比较合理的解释。1、故意说。作者刻意要将赵伏文安排成线索人物,用这个人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2、化身说。作者将赵伏文化身成为他自己。但是他又避免使用“我”,因此为这个人物取了个名字。这样的手法可参见小仲马的《茶花女》。3、共通说。作者认为赵伏文应该是读者自己去理解的人物,作者只负责虚构一个现实的故事,而赵伏文自己的悲剧力量来自于读者自己的理解。如果是第三种解释的话。我们倒真的得好好关注一下赵伏文了。作者塑造了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目的是为了让充满个性的读者自己填充到角色之中,形成一种代入感,在一个虚构的社会中进行一个“实验”,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了心酸与无奈。赵伏文从警局回到家里,作者写道:“他低头瞧着两只钢镚,钢镚也静静地瞧着他。”(P242)我们不是也这样么?我看着赵伏文,赵伏文也在看着我。

上山下乡亦是乌托邦

读完全书,对书名《零年代》略有感悟。为何是“零年代”而不是具体哪个年代,我想作者似乎是故意在模糊这个时间的问题。本书故事基本在城市和高山上的荒村两个场景演绎。城市象征着现代的工业社会,这里有汽车、霓虹灯,有迷幻的花天酒地,也有无穷的生活压迫;荒村则是隐喻了农业社会下的田园生活:砍柴烧饭、种菜摘果、以药易钱,基本与外界隔绝。主人公赵伏文便是在城市生活里遭遇爱情的破灭,而转向了高山的隐逸生活。在这里,他遇到了在城市生活里被骗而来到荒村的王云琴,两人结婚生子后,却发现他们都必须回到现实的城市生活中去,于是故事在这里又折向城市。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变幻无常的城市节奏了,在一系列的变故和挫折后,他们决定将孩子留在城市,而夫妻自己又回到了荒村生活。这一去一回又一去便构成了本小说基本的情节安排。小说不是现实主义写法,倒有些“魔幻现实”的感觉,尤其是对荒村这个场景的构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荒村便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乌托邦”。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代表了一种远离现在社会和复杂人际关系的梦想。在荒村里,除了赵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外,就只有耳朵爷和他的小黑狗。而且耳朵爷这个人物并非一般角色,从他存在意义上看,正是他的留守,才构建了这个荒村的可能,才有之后赵伏文和王云琴的到来。并且耳朵爷有点类似西方世界里的半人半神的“先知”角色。他预言了王云琴的回归,并准确预测了自己的死亡,以及他死后这个荒村生活的某种终结。这个角色的存在,便时刻提醒我们,荒村仅是一个乌托邦。全书的基调亦庄亦谐,庄是一种深入内心的基调,谐则是隐喻期间的“冷幽默”。比如对林心这个角色的塑造。作为一名城市小学的音乐老师,很多时候,她是被塑造成一名标准的淑女,但在一些关键情节里,她又忽然脏话不断蹦出,让人愕愣之余忍俊不禁。在荒村生活里,这种情景就更多了,比如王云琴生孩子,赵所以变成了赵所和赵以。应该说,全是本是在一种压抑和忧伤的氛围下的,但正是这种亦庄亦谐的笔法,让人产生“哀而不伤”的心境。小说的结局令人浮想联翩。赵氏夫妇回到荒山后,王云琴又怀上了孕,这便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究竟这个孩子是成为这个乌托邦破灭的因,还是成为这个乌托邦延续的种子呢。小说就此戛然而止,猜想就此油然而生。

由三说而产生的

1、故意说。作者刻意要将赵伏文安排成线索人物,用这个人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2、化身说。作者将赵伏文化身成为他自己。但是他又避免使用“我”,因此为这个人物取了个名字。这样的手法可参见小仲马的《茶花女》。   3、共通说。作者认为赵伏文应该是读者自己去理解的人物,作者只负责虚构一个现实的故事,而赵伏文自己的悲剧力量来自于读者自己的理解。小说不是现实主义写法,倒有些“魔幻现实”的感觉,尤其是对荒村这个场景的构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荒村便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乌托邦”。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代表了一种远离现在社会和复杂人际关系的梦想。在荒村里,除了赵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外,就只有耳朵爷和他的小黑狗。而且耳朵爷这个人物并非一般角色,从他存在意义上看,正是他的留守,才构建了这个荒村的可能,才有之后赵伏文和王云琴的到来。并且耳朵爷有点类似西方世界里的半人半神的“先知”角色。他预言了王云琴的回归,并准确预测了自己的死亡,以及他死后这个荒村生活的某种终结。这个角色的存在,便时刻提醒我们,荒村仅是一个乌托邦。       全书的基调亦庄亦谐,庄是一种深入内心的基调,谐则是隐喻期间的“冷幽默”。比如对林心这个角色的塑造。作为一名城市小学的音乐老师,很多时候,她是被塑造成一名标准的淑女,但在一些关键情节里,她又忽然脏话不断蹦出,让人愕愣之余忍俊不禁。在荒村生活里,这种情景就更多了,比如王云琴生孩子,赵所以变成了赵所和赵以。应该说,全是本是在一种压抑和忧伤的氛围下的,但正是这种亦庄亦谐的笔法,让人产生“哀而不伤”的心境。


 零年代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