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无知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32752966
作者:米兰·昆德拉
页数:203页

章节摘录

  母亲走的前一晚,伊莱娜将她的瑞典男友居斯塔夫,介绍给了母亲。他们三个一起到餐馆吃饭。一个法语词都不会讲的母亲大胆地用英语和居斯塔夫交谈起来。居斯塔夫很高兴,和情妇伊莱娜在一起,他只说法语,他已经厌倦了这门在他看来既做作又不太实用的语言。这个晚上,伊莱娜的话不太多,她惊奇地观察着母亲,母亲竟会对别人感兴趣。虽然只会三十来个英语单词,而且发音还不准,母亲仍然向居斯塔夫提了一大堆问题,问他的生活,他的工厂,他的看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母亲走了。从机场回到自己位于顶楼的公寓里,伊莱娜走到窗前,在重新获得的平静中,享受独处的自由。她久久地看着远处的屋顶和形状各异的烟囱。这道巴黎的风景长久以来在她心中已经取代了捷克花园的那片翠绿。此时,伊莱娜才明白生活在这座城市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一直以来,她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流亡是一种不幸。但此刻,她问自己,其实这是否只是想像中的不幸,一种用所有人看待流亡者的方式想像出来的不幸呢?她难道不是用一套别人塞到她手中的标准在看待自己的生活吗?伊莱娜对自己说,虽然自己的流亡是迫于外界压力,是被逼无奈,但其实这正是她人生最好的出路,只不过当时自己并不明白这一点。历史的无情力量一度剥夺了她的自由,但后来还是偿还给她了。  几星期后伊莱娜的思绪再度被打乱,因为居斯塔夫得意地向她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向公司建议在布拉格开设一家办事处。这个共产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吸引力并不大,所以办事处的规模会比较小,但不管怎样,他时不时能有机会去那儿呆一段时间了。  “真高兴我要开始接触你的城市了。”居斯塔夫说。  伊莱娜对此并不开心,反而感到了一种隐约的威胁。  “我的城市?不,布拉格已不再是我的城市了。”她答道。  “什么?”居斯塔夫有点不太高兴。  伊莱娜从来不向居斯塔夫隐瞒自己的想法,所以居斯塔夫应该可以充分地了解她;然而他对她的看法还是和其他所有人对她的看法一样:一个被祖国驱逐了的痛苦的年轻妇人。他本人也是从一座瑞典城市来到了巴黎,他对那座城市真的很痛恨,再也不想回去。但就他的情况而言,事情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欢迎他,把他当做一个忘了自己出生何处、四海为家、讨人喜欢的斯堪的那维亚人。他们两人都被别人归了类,并贴上了标签,而且大家都是根据他们与各自标签的符合程度来评价他们的(当然,大家却夸张地把这叫做:忠于自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读者期待最切、也是昆德拉最新力作《无知》日前在上海全面上市。这部首印10万册畅销长篇小说,也是所有昆德拉唯一没有在中国翻译出版过的新作。与此书同期上市的,还有昆德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学随笔和访谈集《小说的艺术》。  完成于2000年的《无知》,刚刚出版就得到了舆论和文学界的一致认同,普遍认为是昆德拉近十年来最有代表性的杰作,再次展现了大师风范,也是他"以法文创作的最新杰作,也是他目前最出色的法文小说"。《华盛顿邮报》盛赞:"昆德拉再次带给读者一本诱惑人心,充满机智的精彩之作!"《洛杉矶时报》则认为,《无知》是"百分之百的文学经典之作!昆德拉以讥讽和聪慧的笔调,将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法国的评论指出,《无知》重现了昆德拉一贯写作的深刻与明晰。去国还乡的女主角时隔二十年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过往情人,然而现实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现在这个自己已无法与当年留在布拉格的那个自己联系复合,二十年的时间,似乎就这样从生命中消失了;这是又一个尤利西斯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他游走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事实上,关于乡愁的痛苦和如何面对回忆寻找自我,是昆德拉最近十年来创作的中心。  如今,昆德拉已经成为中国读者最受欢迎的当代外国作家。截止到7月中旬,米兰·昆德拉系列图书13种已经出版完毕,总发行量已经达到了130万册,并在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脱销的现象。其中最受欢迎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销量已接近35万册,是过去一年来全国各地畅销书排行榜上一枝独秀的名著。这一国内图书市场销售奇迹,被不少媒体评论为"这是近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外国文学脱销现象",就连捷克媒体也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对昆德拉的作品与《哈里·波特》一样在遥远的中国如此受欢迎感到惊奇。此外,英国《卫报》、西班牙《世界报》、法国《读书》杂志,法新社和埃菲社等世界著名传媒,多对昆德拉在中国重新走红作了特别关注。除了昆德拉的作品之外,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将于今年秋季,推出昆德拉本人亲自推荐得对昆德拉全部小说进行专题研究的《阿涅丝的最后下午》。这部专著的作者弗朗索瓦·里卡尔是昆德拉信赖的文学研究专家和好友,目前执教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他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昆德拉研究者。  --中华读书报

内容概要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编辑推荐

  《无知》的主题让人联想昆德拉本身的流亡人生,使人感到这是一部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样,是一部最具他个人自传色彩的作品。这部小说的自传成分最引人注意,“《无知》中最了不起的就是昆德拉对主题的节制能力,尽管这个主题对作者而言是很牵动感情的。”昆德拉的法国出版商伽里马出版社对他充分肯定,“昆德拉的创作是本世纪独一无二的,这像一种新‘流浪汉小说’,一边生活,一边又在解释着生活。《无知》是一部能打动人的小说,很接近他的前两部。我们觉得它与《慢》和《身份》一起可以形成一个三步曲,主题是分离、背井离乡和人物在回忆中重新找回自我。”昆德拉的书通常的销量都超过15万册。一年来《无知》已在法国销售了20万册,迄今全世界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不同的译本。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之前两本分别是《缓慢》、《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作者简介

《无知》内容简介:这种可怕的噩梦在伊莱娜看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因为她感到自己同时还饱受不可抑制的思乡之情的煎熬,有着另一番体验.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明明在白天,她脑海中却常常闪现故乡的景色。不,那不是梦,不是那种长久不断,有感觉、有意识的梦,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一些景色在脑海中一闪,突然,出乎意料,随即又飞快消失。有时,她正在和上司交谈,忽然,像划过一道闪电,她看见田野中出现一条小路。有时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条布拉格绿地中的小径也会突然浮现在她眼前,转瞬即逝。整个白天,这些景象闪闪灭灭,在她的脑中浮现,缓解她对那失去的波希米亚的思念。
同一个潜意识导演在白天给她送来故土的景色,那是一个个幸福的片断,而在夜晚则给她安排了回归故土的恐怖经历。白天闪现的是被抛弃的故土的美丽,夜晚则是回归故土的恐惧。白天向她展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而夜晚则是她逃离的地狱。这种可怕的噩梦在伊莱娜看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因为她感到自己同时还饱受不可抑制的思乡之情的煎熬,有着另一番体验.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明明在白天,她脑海中却常常闪现故乡的景色。不,那不是梦,不是那种长久不断,有感觉、有意识的梦,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一些景色在脑海中一闪,突然,出乎意料,随即又飞快消失。有时,她正在和上司交谈,忽然,像划过一道闪电,她看见田野中出现一条小路。有时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一条布拉格绿地中的小径也会突然浮现在她眼前,转瞬即逝。整个白天,这些景象闪闪灭灭,在她的脑中浮现,缓解她对那失去的波希米亚的思念。
同一个潜意识导演在白天给她送来故土的景色,那是一个个幸福的片断,而在夜晚则给她安排了回归故土的恐怖经历。白天闪现的是被抛弃的故土的美丽,夜晚则是回归故土的恐惧。白天向她展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而夜晚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图书封面


 无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北京的温度一日高似一日,这个夏天来的凶猛而急促,就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令人毫无防备。 前些天面对一件比较棘手、解决起来又很费时间和精力的生活问题,又加上原本说好一起面对的朋友,突然临阵脱逃,留下我一个人硬着头皮向前走,整个人都心烦意乱,好像又一次被世界抛弃了。 时间总是不够用,近凌晨1点这本书还是没有看完,实在困得不行,关上空调倒头就睡。大概总想当天的书当天读完,所以没读完的三四十页成了心事,于是一整个夜里都在做与此相关的梦。 梦里我是伊莱娜,和约瑟夫在一起(大概因为睡前看到约瑟夫正要与伊莱娜约会),两个流亡者絮絮叨叨地谈话,谈论流亡国外的这二十年,大概因为他们都是孤独的。 伊莱娜一心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但她的痛苦不被两任丈夫察觉。她的朋友看不到作为流亡者的她的内心世界;而约瑟夫,他与哥哥和嫂子连谈话的场面都如此尴尬。 人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难对别人的内心感兴趣吧。伊莱娜回来后想要融入他们的生活而组织了一个聚会,从啤酒还是葡萄酒的选择上,伊莱娜就明白,她二十年的经历、她的信仰和思想已经没有办法使他们接受了。 但是,我还是对那个对她说“别勉强自己,一起来点葡萄酒”的年纪最大的客人心生感激。我知道很难奢望别人去理解你,但是在与尴尬对抗的时候,哪怕有一个人感受到你内心的别扭,就足以令人感激不尽了。 对约瑟夫而言无论“怀旧欠缺证”还是“记忆受虐畸形症”,都是他过去生活价值不足的证明。但是,记忆总是不可靠的。 被热醒的时候是早晨5点,根本来不及去想仅仅睡了几个小时,打开空调又开始继续读...... 在伊莱娜和约瑟夫用捷克粗话讲着一些下流话的时候,两个孤独的人有了彻底的默契。即便他们有相似的回忆,可是,约瑟夫最终还是没有想起伊莱娜。 看完,合上书,没有看时间,继续睡觉,这才发现破旧的空调发出的声音吵得我无法入睡,看书的时候完全没有被它散发的声音而干扰,即便看到最后一页依旧意犹未尽。 他们的回归之路都阻断了。 是的,再也回不去了。
  •     可读性还是有的,尤其是读完前两章后。读这本书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关于过去生活、关于家乡的记忆还剩下多少。没有注意到,交流是一种对记忆财富的强化和拥有。作为本地人,我们对旅行充满了激情。却根本不了解脚下这片土地。
  •     我们应该如何去记忆往昔?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般怀旧,如“只是当时已惘然”般嘘唏,亦如“昨日之日不可留”般悲怆?无论如何,过去,似乎始终是人们不开的话题,它可以藏在记忆深处,可以潜在时间的“箱”底,甚至还会以其反面——“遗忘的”或“憎恶的”修饰下存在。然而,终究总会冷不丁犯上心头,提醒着:该回去了。于是乎,过去在被蒙上了一层怀旧的面纱后,变得抒情而悠长——欢笑被拿来叙旧,坚持被拿来憧憬,连莽撞也可以被拿来取笑。然而,过去就真的如此“全能”,如此仅仅“美好尽管尴尬着”吗?昆德拉《无知》以两个流亡者回乡的故事,即呈现了“过去”的一个苍凉并温情的面向。流亡者的身份,使得伊莱娜和约瑟夫处于“如何记忆”的永恒困境之中:回到过去?可是过去似乎已经不在,而“生活其实并不在伊萨卡”。融入当下?然而看似平静融洽的当下,实则危机重重。就这样,主人公们被孤独地夹在两个世界错开的缝隙中,喘不过气来。其间,却发现,原来“人的记忆……只能留住过去可怜的一小部分,没人知道为什么留住的恰恰是这一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原来“两个人都只从他们的见面中保留了两三个小小的情景,但是各有个的情景;他们的回忆并不相像;不能相互印证;甚至从数量上来说,也无法相比”,原来没有一个人对“法国这二十年的伊莲娜”有兴趣,原来“一位母亲,离别多年后与女儿重逢……对女儿给她看的、跟她说的竟也不感兴趣”,原来“流亡者”自己如伊莱娜其实同样“面对十七年后来看望自己的,母亲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样说,记忆行为本身在与遗忘和时间的冲刷下,毕竟会是荒谬与徒劳的,不过是为了确认自我,探求自身归属与认同而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所有的历史不一定是当代史,所有的回忆原来却尽是人们为了圆一个而“后来”的谎而选择性构造和想象出来的罢。庆幸的话,也许尽然可以“在这满布星球的无数异乡人中间,找到一个姊妹”,在“四只舞曲不断地反复播放”背景下,觅得意思安慰,宁静与理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的答案,不知道昆德拉会满意吗?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朋友之选
  •     怀旧欠缺症。
  •     人们却赞颂珀涅罗珀的痛苦,而不在乎卡吕普索的泪水。
  •     贴不牢。
  •     可怜人。
  •     不可描述
  •     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乡,并期待越远越好,并不因为家乡是多么不好的地方,只是因为越远越能让人感觉自由,不受束缚,尤其是血缘带来的束缚,人无树根,却束缚于某地,这是何等可笑的事。 我起初以为这是尤利西斯,后来才发现,这只是挪威的森林。然而他剧透了前者。
  •     年老莫还乡
  •     看完结尾,在回过头去翻看开头,奥德赛之旅贯穿始终,别有意味。
  •     这是一种人与自己出生之地的联系,这种联系通常又与人类希望把自己与过往区分开来的需要有关。 体会很深,因为某种程度上我就是这样的灵魂流亡者。
  •     读完像是懂得了什么,有种似是而非的忧伤。我喜欢这个故事。
  •     sdfvds
  •     纷扰的尘世扰乱了我们的内心 当外面的世界一如往常 心是否也如从前一如既往的炽烈
  •      喜欢这些阅历丰富的作家在作品中将人生人性等问题用这些引人入胜的语言娓娓道来
  •     我们的无知是被选择的,最早因为年纪,之后因为遗忘,后来因为习惯。我们是朋友,但我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是对对方身上映射的自己感兴趣才成为的朋友:有和没有的。
  •     还没来得及看 包装完整
  •     沉沉的沉重感。
  •     主角离乡多年之后归家的断层和冷漠感,有点共鸣。
  •     许钧没我印象中译得那么好了。小说本身依旧没话讲。人的可怜和骄傲啊。读完《无知》瞄了一眼《小说的艺术》,非常感动。
  •     和自己暂时和解了。
  •     对他人的无知,对记忆的无知;回归的甜蜜与苦涩,遗忘的速度与生命的长度。
  •     书很好看,版本不好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从这个发展出去的 估计三哥要是按给我讲课的路子写小说 也能写成中国的昆德拉。。。
  •     还是译成《回归》更准确些。回忆与记忆,其实是经历与时间的各自重合。这是本值得过几年再去翻阅的书,肯定会有新发现。
  •     为流亡者塑像
  •     神作!在叙述的结构方面,全书像蒙太奇电影一样被分成了53个分镜头,每个小节精致且完整,许多小节的结尾常常令人感到回味无穷,妙极了!在剧情和人物方面,昆德拉善于抓住特定历史时期(捷克被共产主义占领四十年后又回到资本主义)下的特殊群体,很好地刻画了异乡流亡者回到故乡时不再适应的那种孤独感、空虚感,人物的心理状态特别特别的准确、生动,特别有代入感。有相似背景的男女主人公从两条平行的路线好不容易到最后相交,本以为会是喜剧,最后却以痛苦、无奈的分离作为结尾,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孤岛式的不可跨越的隔膜!。此外,书中还对乡愁、记忆、了有趣的。对于中文翻译的书名,我感觉用“无知”有些不妥,“无从知”、“无所知”或者“无可知”似乎更加贴切吧,总之是要表达出一种迷茫、孤独、无助的感觉。【9.2万】【首图】
  •     这本还算好懂
  •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就是品质的保证
  •     221这本还挺好看的,我能体会到离开家乡奋斗在异乡多年,重返家乡的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     201508:趁着当当网的折扣买了好几本昆德拉的书。这本比较薄,装包里很方便,是在上班的来回公交上看完的。虽然他整本书似乎都在讲一个很单一的想法,但还是被打动,因为所写与某些时刻自己的心境实在太像。好书可以为“了解自己”这一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业添砖加瓦。
  •     读时最喜欢的一本,也不见得是觉得这本最好,只是读这本时是最合当时的心境
  •     悲剧姿态只匹配于一种可笑的延长青春期;可是要达到平淡小丑的境界,却还需要度过千重考验。——齐奥朗
  •     “对她抱有怜悯的欲望和使她承受痛苦的欲望其实是同一欲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现实与梦境中都深信自己杀死过一个人,隐秘而恐惧的感觉,竟未察觉到事实的真相.
  •     没看懂
  •     有几个人的生活,禁得起推敲!?
  •     昨天(好吧其实是似醒非醒的今天下午两三点 ),我梦见我在商场关门前最后一分钟在买这本书,当时所有的灯都关了,我很焦虑(即使在梦中 我也觉得无知很可怕),售货员姐姐拿它扫了码后向她的同事而非我谈论蔬菜的价格那样评论道,看过这本,还可以。于是我就找来看了。
  •     流亡
  •     故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回不去的地方,但回去了却发现永远不适应,再回到居住的地方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外地人。
  •     2016-8-7 性爱期也可能是真正爱情的野蛮的史前时期
  •     每个人心底的渴求,却无法被外人所知,越看越悲哀的氛围,到了结局被推向了心塞讽刺的高潮,尤其是米拉达左耳悲伤的秘密。
  •     译文新版无知
  •     很容易陷入作者所营造的情绪中,故事在推进,人物关系在明朗,最后的ML场景,真是点睛。“怀旧欠缺症”!
  •     故乡也好,回忆也好。都只是我们抛下的过去而已。
  •     《L'Ignorance》(2000)4.8-4.9。米兰·昆德拉写于法国的长篇,从其创作生涯年表上看可视为中后期作品,似乎也可被视作作家巅峰期与衰退期之间微妙且稍显尴尬的夹缝地带。技艺方面,自八十年代以降擅用的蒙太奇式叙述、交错推进、意识流、散文式文风、复调呼应等技巧在此时已臻炉火纯青之化境却于此书中仅仅表现为圆熟的小把戏而已——当然也因此而削减了篇幅降低了阅读难度。题材方面,则依旧执着于捷克体制剧变以及流亡者与故土的爱恨情仇。较之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试图探讨记忆与存在的关系,有试图上升到现代生活普遍困境的意图。然而结尾前略显廉价的情色描写和前半段流亡者的精神状态描绘相比则不免有头重脚轻之嫌了。作者信手拈来的气氛渲染也就仅仅停留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情调境界。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似乎也值得思考。
  •     标题词ignorance并无贬义,而是对两个流亡者的怜悯与同情。
  •     回归~~~
  •     没人对别人感兴趣…
  •     看得时候想得很多,现在倒没什么感觉了 昆德拉说的太明白了,失去了他认同的小说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
  •     「捷克」的背景,让人多了一分对捆绑的感同身受,与对未来的希冀。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礼拜,正当又一轮小读的投入,翻过去,空白,the end.
  •     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
  •     无论如何,总是会遗忘的
  •     看此书想到了东欧导演吉耶斯洛夫斯基!仿佛在东欧国家的他们有过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命运。印入脑海中的画面大部分来自于电影画面的经验。而《无知》刚好是关于流亡者的主题。印象中的东欧历史就是苏联的历史,这种整体性的苦难是沉重的,沉重到我是终究无法懂。真理如是:“如今人们离开共产主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精神上受了打击,而是因为共产主义已不能再提供机会,去表现出不墨守成规,去让人服从,去惩罚坏人,去做个有益的人,与年轻人一道前进,或身边拥有一个大家庭。它变得毫无用处;以至于所有人都轻易地将其抛弃,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政治的也许是我们永远都无法预想到未来的变化的,因此正如同约瑟夫不想去想未来,不在乎未来一般。他最终的独自离开,也在说明有些伤痛就是无法愈合,一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     上译新版
  •     异乡人重回故土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感受…
  •     喜欢昆德拉的理性描述
  •     一些随岁月慢慢褪色的东西会变成一个缩影,而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它就成了人们心中留恋而渴望的东西。悲伤的是现实已经和你心中的模样相距甚远,可贵却陌生。
  •     外国作家中有共鸣的作家之一。无知关于时间,回忆,故乡,记忆的反讽。其中一点,人与人之间本不是一开始就互不关心,而是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互相关心的虚妄。生活的偶然使人费力总结的必然显得荒唐可笑,然而这也正是反讽的魅力所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