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诉讼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32744763
作者:[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页数:27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太、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一定是有人对约瑟夫·K进行了诬陷,因为他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却在一天早晨被捕了。他的房东格鲁巴赫太太的女厨师,每天早上八点钟左右给他送早餐,这一次却没有来。这样的事还从未发生过。这天,K还等了一会儿,靠在枕头上,望着住在街对面的那个老太太,她正以一种对他特有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注视着他;接着,他感到既奇怪又饥饿,便按了一下铃。当即有人敲门,一个他在这所房子里从未见过的人走了进来。这个人身材修长,但很结实,他穿一套合身的黑衣服,很像旅游服,上面有各式各样的褶皱、口袋、纽扣,还有一条腰带,因此,看上去特别实用,虽然人们还弄不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穿戴。“您是谁?”K问道,同时在床上坐了起来。可是,这个人不理睬K的问话,好像他的出现是理所当然的,只是说:“您按过铃?”“安娜该给我送早餐了,”K说,接着默默无语地、仔细地端详着和考虑着,想弄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人。但这人没让他注视多久,便转身朝门口走去,打开一条门缝,对一个显然是紧靠着门站着的人报告说:“他要安娜给他送早餐。”接着从隔壁房间里传来一阵短促的笑声,听这声音他闹不清楚是否有许多人一起在那里笑。这个陌生人虽然没从那笑声里得知他早先并不知道的内容,他还是以通知的口吻对K说:“这不行。”“这倒是新鲜,”K说着从床上跳了下来,迅速穿上了裤子。“我一定要看看隔壁房间里是些什么人,看看格鲁巴赫太太将怎样解释对我的捣乱。”他虽然立即想到,他不该把这些话大声说出来,因为这样一来他便在某种程度上承认这陌生人有监视权,但又觉得眼下这并不重要。可陌生人倒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因为他说:“您不觉得待在这里更好吗?”“如果您不向我作自我介绍,我既不愿意待在这里,也不愿意同您说话。”“这倒是好主意,”陌生人说着主动打开了门。K走进隔壁房间,走得比他所想象的慢得多;一眼看去,房间里的一切几乎跟昨天晚上一模一样。这是格鲁巴赫太太的起居室,这间摆满了家具、台布、瓷器和照片的房间里的空间今天也许比往常大了些,这一点并不能立即就看出来,尤其因为这个房间里的主要变化是有一个男人坐在打开的窗子边看书。

前言

  《诉讼》(一译《审判》)成稿于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一五年一月,卡夫卡去世后由好友布洛德在一九二五年整理出版,是卡夫卡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  《诉讼》的语言质朴简练,以合理的句子精确地描写细节,所有细节真实可信,读来扑朔迷离。读《诉讼》的人,大都避不开这样一些问题:约瑟夫·K到底有罪还是无罪?如果有罪,犯的到底是什么罪,怎么无缘无故就被逮捕,无缘无故就被处死了呢?法庭虽然有普通法庭的表面形式,但它的的确确并非普通法庭,而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法庭,连院子里玩耍的孩子都是法庭的人,它高高在上,却设在破旧房子的阁楼上,它到底代表什么?在法庭走廊上等待着的被告以及到辩护律师家里的商人布罗克是那么卑躬屈膝,而辩护律师却告诉约瑟夫·K,“被告是最美丽的人”,这意味着什么?在约瑟夫-K卷入审判的一年里,他似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一步步走向泥沼,越陷越深,最终整个人被淹没。这是谁的手呢?约瑟夫·K不确知法庭的地点和开庭的时间,却鬼使神差地几乎按时找到开庭的地方,为自己申辩,他和法庭是否有内在联系?神甫为什么对约瑟夫·K讲守门人的故事?是想教育他?帮助他?如果是,那么约瑟夫·K是否受到启发?他们长篇大论讨论守门人的故事,“使得本来极为简单的故事变得不同了”,而约瑟夫·K也变得精疲力竭,无力思考了。整个故事见不到前因后果,矛盾和不确定的地方多不胜数,一种思路常被接着而来的另一种思路打断,推翻。小说的许多情节似真非真,似假非假,K在银行杂物贮藏间见到守卫被打的那一幕就是极突出的例子。文本结构和叙述手段使得读者疑问重重,却得不到确切的答案。越是如此,就越想追问个究竟。  真的有个“究竟”可追吗?  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的历史体验、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所处时代的思潮以及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都会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作出判断,因此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着眼点不同,对问题也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诉讼》在前苏联还只能以打字本流传于知识分子之间时,人们以为那是一位苏联人的作品,因为大家发现书中所写的,正是发生在自己以及亲戚朋友身上的事。当之后的八十年代初中国读者也能读到《诉讼》中译本时,人们立刻联想起“文革”的现实,觉得“文革”的荒谬残酷同《诉讼》中发生的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这本小说产生了认同感。这种感性的认识和第二次大战后的卡夫卡接受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纳粹的罪行公诸于世后,人们震惊了,于是卡夫卡就被认为是预言的天才,因为他在《诉讼》中描写的,正是后来纳粹的极权统治机制以及人在这种统治下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看出,有切身之痛的经历和体验的人,总是倾向于以现实主义方式阅读《诉讼》,这样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不自觉地在卡夫卡极端夸张、充满象征的描写背后发现自己现实的存在形式。这种与个人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读法不被卡夫卡的研究者认可,他们认为这显然不符合文本的原意,至少限制了文本的意义。不过,这又确实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读法,否则,“卡夫卡式”这个词就不至于那么流行了。  其他读法还有:结合作者的生平解读《诉讼》者认为,由于和费莉丝解除了婚约,卡夫卡有负罪感,审判是卡夫卡的自我审判,法庭是自我设置的法庭,正因为法庭设于自我之中,所以它无所不在,不容逃脱。联系到宗教意识者认为,人有原罪,渴望救赎,于是寻找上帝,法庭代表上帝,约瑟夫·K渴望灵魂的平安,但是他认识不到自己的罪,因而得不到救赎。有人把约瑟夫·K比作精神病患者,认为他患有妄症,以为自己被跟踪而惶惶不可终日,是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的代表,他做着白日梦,小说的情境是他极端矛盾的内心的投影。曾经非常流行的一种看法是:存在的困惑。这种看法认为约瑟夫·K所处的境况就是现代人的存在境况,甚至是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人受一种不可知力量任意摆布,任他如何挣扎都是徒劳。卡夫卡的比喻手法把这种荒谬和矛盾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人有另一种读法,认为整本小说所描写的根本不是人和物,不是真正发生的事件,而是语言文本阐释的困难状况,那个不可知的法庭代表着文本最终的不可解释性,卡夫卡为他的读者设置了层层障碍,使他进不了门,读者就像法门之前的乡下人,他来到为他而设的门前,想进入其中,门前却有守门人挡住,使他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  以上种种见解各有根据,都能够在小说中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部分,论述起来皆能自圆其说。问题在于,大家都只能部分地阐释作品,又不能够把不同的意见揉成一个和谐体,因为他们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于是,《诉讼》这部小说就像神父讲述的寓言中那“法”,当你在门前等待得够久之后,法门之内有可能射出一道不灭之光。我想,整部小说中最致命的一点是乡下人临终前模糊看到的那道不灭之光,我们不知道他是因为周围真的暗了还是他眼力不济看不清了,但是,他肯定是见到了光。正是因为隐约知道有这么一道光的存在,他才会到法门之前请求进入,终其一生在门前等待。人生的道路,人类的道路,似也受着这么一道光的诱惑,小至个人,大至人类的总体,也和乡下人一样,因着一道可能有或想象中的光而义无反顾地挣扎、追求,不清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作为读者,我们大概也是受到这道我们尚见不着却也隐约感觉到的光的诱惑而到来到《诉讼》之前,千方百计想进入其内,探个究竟。既然来了,就让我们来做这徒劳的努力吧!  谢莹莹

内容概要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卡夫卡曾攻读文学,后改学法律。先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和工人保险所,因肺病辞职。后埋头写作。曾两度订婚,却因健康关系一直未婚。1924年死于肺病。卡夫卡最杰出的作品当数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短篇小说《变形记》,这些作品的主题、风格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凭借这些作品,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太、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第二章  初审…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第四章  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第五章  鞭笞手…第六章  K的叔叔——莱妮第七章  律师——工厂主——画家第八章  商人布洛克——解聘律师第九章  在大教堂里第十章  结局附录  马克斯·布洛德为《诉讼》第一、二、三版写的“后记”

编辑推荐

  银行职员约瑟夫·K在一个普通日子里的早晨被突然闯入的便衣警察逮捕。接下来被迫面对一场莫名其妙的诉讼案。他不知道自己身犯何罪。他定期接受“审讯”;他的自由不受限制,却又感到法院的人无处不在;他想澄清自己,却又无从着手。一切都荒谬绝伦,法律无法捉摸,审讯如同儿戏,法官委琐卑劣,律师只会空谈……然而,案子却像网一般罩住了他。最终,他只能像条狗似的被人杀死。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一1924),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留给人们的文学遗产是不朽的,留给人们的思索是永恒的。《诉讼》是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小说,它披露了黑暗社会的司法内幕和腐败的官僚机构: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三十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秘密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在一次审讯中,他当众揭露司法机构草营人命、诬陷好人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试图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无人理会;他想求见法官为自己申辩,可也是枉然。他很无奈,最终却在三十一岁生日前夕被两个神秘的黑衣人杀死在采石场。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发人深思。

图书封面


 诉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几年前读的《诉讼》,几乎是啃下来的,现在我对诉讼的以下观点基本不变,但略做一点修正。倒数第二段提到的“惯例”“习惯”等,这个需要解释一下,德国是大陆法系的重镇,先验哲学对德国人的思想影响极深,凡是德国法律有规定的,几乎每个德国人都会遵从,因为条文是不会骗人的,而卡夫卡《诉讼》中提到了的习惯、惯例,并不是德国法的正式渊源,在我理解,他可能是想表达一种司法上的潜规则,不过,这种观点还需要论据支撑。但能够确定的是,小说中塑造得那种人与司法之间的矛盾,一定是卡夫卡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内心写照,这一点从他的《变形记》里面也能看出来。怎么说呢?就是一种心理的宣泄,以文学的方式。这样可能会有助于更多朋友了解和喜欢卡夫卡。)卡夫卡是二战后风靡世界的文学家,被称为“现代文学之父”。他是奥地利裔德国人,活了43岁,终生用德文写作,其为人称道的作品几乎全部诞生于8小时工作之外。卡夫卡作品为人称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反映出“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思想观点。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夫卡的创作通常是在稿纸、笔记本上完成。当作品创作完成后,卡夫卡曾经一度有过毁稿的冲动,幸亏其好友劝阻并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诉讼》是卡夫卡最优秀的作品,才打消了卡夫卡的毁稿念头。卡夫卡死后,他的这位朋友将卡夫卡的遗稿校验出版,中文版的《诉讼》也是由此翻译而来的。《诉讼》的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在未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一伙人闯入居室,吃掉他的早餐,并逮捕了他。法官以其资深的工作实践告诉K,K的案件非同一般。到底是什么样的案件?卡夫卡在小说中并没有交待(或许他认为这不是重点),只是通过其他角色侧面反映出K的案件并非一件简单的诉讼案。故事是这样的:一桩冗长的诉讼案,降临到一个银行襄理K身上,K起初并未注意事态的严重性,当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被判有罪,他先后走访律师、画家、神父几处求助,经过半年多时间,最终,几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 K在一个傍晚被两个刽子手直接用绳子处死。《诉讼》全书两百多页,字数也不算多,但是读起来却很费劲,因为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不容易理解。德国人喜欢闭门造车,意即喜欢思考和闷头写作,所以一些浅显的小说并不能入他们的法眼,他们喜欢很厚很厚的有思想内涵的书,并称之为“火腿”。由此可见,德国人的深刻。卡夫卡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诉讼》试图突破以往小说创作的方法,他讲故事的方法是独立成章,每一章都是一个故事,而且与上一个故事环环相扣,他尽可能不使故事趋向分散,他做到了。我读《诉讼》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可以感受到故事推进。读完《诉讼》,我不能立即说出这篇小说要表达什么?其实,我完全可以猜到,只是不能确定,因为这的确是一部不同于其他小说的小说。哲学家通常擅长抽象思维,不善于将哲学思想融入于具体的人生。因此,哲学家多成为了诗人,但是哲学家和文学家结合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泰戈尔、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等等。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哲学性更高,故事性相对居于次要地位,并不是说作品的可读性下降,反而这样的作品更值得品读。《诉讼》表面上是在揭露司法制度的种种丑陋现象,实则是通过一起诉讼案件,通过一个看似完整、公平的诉讼程序,展现人与社会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到我们的大脑里,就是一种不适的感觉。我们会觉得K太过孤傲,与任何人都保持距离,甚至与整个社会都格格不入。我可以证明我对K的感觉是这样的,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悲剧。当K被缚死时,我并没有觉得K的可怜,反而觉得这对于K是最好的归宿。死亡结束了整个诉讼程序,也结束了故事。当然,单纯从个人感性来看,我并不希望K的死亡,我希望K能够胜诉。《诉讼》中借画家的口,给了K三种选择:完全无罪;拖延的有罪;立即的无罪。这样的选择,在被告看来简直是滑稽,但是,这样的结果却是“惯例”,办案人员从来遵循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习惯”,这打破了人们对法律公正的认知,让人们看到法律并不是万能的,看到了法律的另一个面具。有些小说只是娱乐心情,有些小说却能够深入骨髓;有些小说下载看看就行了,有些小说真的值得拥有;有的小说读罢便忘,有的小说终生难忘;有的小说并不太费脑子,有的小说可以引发人诸多的思考、联想,直至顿悟……13.2.8
  •     迷幻法途——卡夫卡小说《诉讼》读书笔记卡夫卡喜欢在荒诞中寓意现实。他的这部《诉讼》(又译《审判》),讲的是银行襄理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被突如其来地宣布逮捕,然后鬼使神差地按时找到到阁楼上的法庭,参加一场莫名其妙的审判,不断找人帮助以证清白,在大教堂听神父莫名所以地讲守门人的故事,历时一年最后被不明就里地处死。整个故事似真似假,似幻似梦,充满一种神秘的气氛和无形的恐怖——无所不在的法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K的行动。故事的解读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有认为是卡夫卡离婚后在负罪感下的自我审判,有认为是现代人失去安全感的存在境况的体现,也有认为反映的是语言文本阐释的困难状况,亦有人联想到其后纳粹式的极权统治和“文革”式的荒谬残酷。 所有这些解读,都各有其道理,体现出卡夫卡小说主题的不确定性和多层次性。从故事本身来看,我把它归纳为是约瑟•K的一次“迷幻法途”。 K原本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人人安居乐业,所有的法律都在起作用”。(P4)所以当他在30岁生日这天,被宣布逮捕时,还以为是银行的同事在跟他开玩笑。他因此带着喜剧的色彩和对法律的信任,参加这场“演出”,“听凭事情自然地发展下去”。但事情显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无法知道被捕的原因和下指示的人,却被自己的三个下属看守着。他被引到一个设在破旧公寓顶楼的法庭参加初审——那院子里的人似乎都跟法庭有着关联。法庭里又乱又挤,所有人都带着和预审法官同样的徽章,表面上分属左右两派而实则属于同一集团。他去法官的办公室,那里空气污浊,通道很多,“差不多每一个第一次上这儿来的人都会突然感到头晕”(P75)。他在银行办公楼的一个小房间看到当初看守他的下属被鞭笞。他的案子经由叔叔介绍到律师胡尔德那里,这个律师与法院首席书记员等过从甚密,但已病入膏肓,迟迟没有递交辩护书,只是提供一些空洞的劝告和安慰。K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还神秘的遭遇几个女人:先是一同租住的邻居比尔斯纳小姐,后来是法庭听差的老婆,最后是律师的小护理莱妮——巴结并爱着每一个被告。有观点认为仆役之妻和律师护理是法院派出引诱K上钩的人。 案子如影随形,给K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无法集中精力处理银行的业务,直至最后顺从地走上死亡之路。K意识到自己的一系列遭遇背后,“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机构”(50),而且这种审理程序已经陷害了许多人。他控诉在这样的系统下,“看守要从他们所逮捕的人身上盗窃衣服,监督随便闯进别人的家里,无辜的人得不到公正的审讯,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侮辱。”(P51)他发誓“总有一天我也要审讯你们”(P53),因为他发现“有罪的是那个机构,有罪的是高级官员”(P96)。在《诉讼》中,卡夫卡构筑了一个白色恐怖式的法院。“一切都是属于法院的”(P170),连画家蒂托雷利楼下的小姑娘也不例外。“差不多每幢屋的顶楼都是法院办公的地方”(P186)。在神秘主义的笼罩下,“一个人的终审判决在有些情况下意外地由于随便一个什么人在随便什么时候随便说了一句话而决定”(P225),人们甚至对打官司有了迷信说法,认为“可以从被告的脸上,特别是嘴唇的形状上,看出案子的结局”(P199)。不道德的司法群像K的遭遇和其他人物的言说虽不免偏颇,甚或有点荒诞,但仍可以认为,卡夫卡是借此对司法系统、司法运作、司法官员进行揭露和控诉——或者说是另一种“审判”。 如藉由律师胡尔德的话,揭示出司法的神秘和不负责:“第一份抗辩书往往放错地方或干脆就丢失了,即使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到案件结束,也往往几乎没有人读过”(P130);“这种司法体系从一开始就规定了秘密的审判制度”(P134),“诉讼过程不仅对公众保密,而且还要对被告保密”(P132)。小说中的司法人员,贪赃枉法的看守、愚蠢可笑的检察官、养尊处优糟糕透顶的预审法官,构成了一幅不道德的群像。“那些法官高高在上缺少同人民的联系,……面对过于简单的案件,或者特别棘手的案件,他们往往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整日整夜地束缚在那套司法体系里,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的理解,处理这样一些案件他们就感到非常缺少这方面的人性知识”(P134);“所有法官脾气都很暴躁”,“有时以一种侮辱人的方式对待当事人”(P135)。在这样的司法环境下,打官司耗时破财,越来越依赖律师。K在律师那里遇到的商人布洛克就请了5个律师,打了5年多,几乎把所有的财产和精力都消耗光了。书中讲到一位年事已高,“心地善良、心平气和”的法官的故事。他手头有件棘手案子,因律师的一次次呈文而更加错综复杂,老法官琢磨了一天一夜后,走到门口,躲在门背后,把每个要上法院来的律师都从楼梯上推下去。律师们只能采取疲劳战术,一点也不敢有所抱怨。在老于事故的律师们看来,“法院这个庞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永远处于悬浮状态,如果有人要自愿对它作一些改变,他就得冒着失去自己的立足点和跌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如果说它有什么改变的话,这倒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变得更顽固、更严重、更残酷、更恶劣”(P137)。律师也好不到哪里去。K所请的胡尔德律师,除了不断吹嘘自己和那些法官的私人关系外,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每次K去拜访他,总是重复一遍长篇大论。“总是说事情有所进展,但进展得怎样了却没有下文。律师一直在为第一份抗辩书工作,可是总没有写完;然后等K下一次去拜访时,抗辩书没有写完倒成了一件大好事,因为假如最近递上去的话,一定会非常不利,而这些事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P140)这个律师事实上就像他读过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用一根纱线牵着他的当事人走”(P216)——这在布洛克身上体现无遗,他给律师下跪哀求,被锁在女佣人的房间里以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每天8点钟被放出来吃点东西,完全过着囚徒样的生活。这让K醒悟到:“当事人最终会忘掉世界万物,而只是希望在这条迷幻的道路上蹒跚前进,直到案子最后结束。这样,当事人就不再是当事人了,而变成了律师的一条狗。”(P222)事实上,K在陷入迷幻法途的过程中,也在一步步沦为法律的囚徒,直至最后像狗一样被处死。“那门是窄的”在小说最后,神父给K讲了法律书序言中有关“守门人”和“乡下人”的故事。乡下人走到法的门前想进去,他以为法的大门应该是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通过的。却没想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并且还构成一个等级森严的守门人系统。乡下人在坐等的同时,为了买通守门人,把带来的所有东西都送掉了,可守门人虽收了礼物,却只是为了打消他的顾虑,而仍未让他进门。乡下人在常年累月的等待中,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周围一片黑暗,直至临死前夕,他看到一束从法的大门里射出来的永不熄灭的光线,守门人告诉他“这道门是专为你而开的”。在这里,似乎可以认为,乡下人和守门人,分别就是K和法官的隐喻——K死前也感觉好像有灯光在闪动。神父是要借此提醒K:“不必承认他(指守门人)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只需把这一切当作必然的而予以接受”(P253),从而让K自觉地认识到“把谎言变成了普遍准则”。《诉讼》的故事寓意是多义的,仅就法学层面而言,可以涉及法的权威与服从、执法者的道德角色、守法与违法、证据等各个方面。《圣经•马泰福音》说:“那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诉讼》的故事荒诞但又可信,透露出卡夫卡对这个世界的荒凉观感。最后出现的那一束光,算是他留给人世的一抹希望和温情吧。2011年10月25—11月2日午后 于绍兴
  •     卡夫卡约瑟夫·k,因为卡夫卡,这个名字承载了更多特殊的意味。约瑟夫·k是一个抽象的,极具概况性的符号,卡夫卡的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这个符号。它代表了一种现代性,一种走不出的困惑,一个矛盾的存在。卡夫卡的作品以多义性著称,看似合理的一切皆是不合理的存在,这是诉讼给我最大的感觉。诉讼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从巴赫太太,比尔斯娜小姐,鞭笞手,叔叔,莱尼,律师,布洛克以及最后出现的神父,他们是否都真心想帮助K,他们和那个不合理的法庭有多少联系,太大的留白,太广阔的想象空间,卡夫卡就像和读者玩一个游戏,每个细节都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意义。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在大教堂里神父和K的对话,关于守门人和乡下人的故事,就像是对诉讼整个故事的总结和暗示。规则是由谁制订,为什么总是徒劳的做很多看似无用的事情,法庭和制度的荒诞,用这些来表达现代人精神的迷惘和信仰的缺失,这是一个的荒原式的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却又处处透着现实的影子,在这些影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书很薄,但读起来很晦涩,符合卡夫卡的一贯风格。
  •     虽然第一遍匆匆浏览看不很懂 还是觉得有点意思
  •     章国峰的译本。/ 你在成为一个背叛者。
  •     有趣的荒诞小说,我相信你无罪,但请别相信命运的安排。
  •     没有完全看懂耶。。。好羞愧= =
  •     只记住这一句 谎言是构成世界的秩序
  •     不全,未收录不可缺少的残篇,2008年出版的却还停留在1925年的状态。再配上最后的附录更是讽刺。
  •     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     坠入一场事故是不需要理由的,裹挟在漩涡中,任何企图都成为徒劳。孤独、摇摆和隐藏的焦虑在出现的一切不确定中被放大,守门人和乡下人的寓言,算不算一种解脱?
  •     即便不完整
  •     卡夫卡式的荒诞 永远只能行走在城堡的外围 以为可以接近 只不过是无穷无尽的假象
  •     当我从众多未曾拆封的书中选出这一本时,我并不知道我挑选了一种怎样的挑战。之前从未读过卡夫卡,只知道他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小说中充满了令人费解的象征和荒诞不经的情节,此次读罢《诉讼》,才真正体会到他的风格。老实说,读这本书的节奏是很慢的,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和莫名其妙的人物互动让我初读之下真是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跟我们说些啥。围绕着一个来路不明不知前因后果的诉讼案子,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人物陆续登场,每个人都跟这个案子有关,但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却又说不清道不明。耐着性子往后读,才渐渐感觉到K先生的那种孤独与疏离——整个世界都是法庭,每个人都是审判者和被审判者,个体永远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体制,只能要么反抗被消灭,要么顺从被奴役。小说最后的那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像一条狗似的”K说,好像他人虽然死了,而这种耻辱却依然存在于人间。
  •     荒诞孤独疏离无助的梦境既视感。但文本解读多样性也好、“形而上”小说也好,人物塑造的缺失难免会使一般读者丧失持久的阅读兴趣。只靠情节和主题的故事也许更适合称为寓言,但寓言这么长读着很累。(当然了卡夫卡本来也没打算写给谁看~他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可以算是小部分读者的乐趣~)
  •     结构精巧。
  •     “他不得不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甚至细枝末节和琐碎事件都不放过,从各个角度来进行反省和检查。这将是一项多么可悲的工作。”
  •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超市看到一个同事买了这本书,那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本书,对于一个研究诉讼法的人来说我可能太孤陋寡闻了,于是回家在当当上买了这本书。拿到后就看了起来,内容来说很现实,反映了当时的法制环境和形势,文笔当然是文学家的文笔,而不是法律学者的文笔,但反应的内容会引起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的思考。
  •     卡夫卡的长篇像是短篇的赋格,一个主题的反复再现,通过栩栩如生的图景,而非单纯的叙述。一个混沌暧昧的主题,我们的生活是如何紧贴却不及于意义。在那些机械、幽闭、抽离了情感的描述中,寻常事物和场景都异化成了某种梦魇的表征,在半梦半醒间演绎着荒诞的奇观,这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俯卧皆是的日常,在望不见尽头的长廊、封闭的窗户与狭窄的室内,人的存在先是被割裂,然后被注入,仿佛提线木偶,互为观众,舞台就是这薄凉的人间。这是一个没有神、连神喻也没有的世界,只有以法律或者制度面目示人的宏大隐喻,在通往终点的、徒劳的重复中,人借由肉身的痛苦完成了庄严的虚无。
  •     法院
  •     半解,想念高中的时候,不懂的还能问老师,现在就算看书评也只是些泛泛而谈
  •     怪诞,艰涩,却又带着挥之不去的阴沉,一如那冗繁却又不容反驳的法庭阴云笼罩,情节并不复杂,叙述也不温不火,然而总有些看起来并不可怕场景或者互动让我心里毛毛的——比如在屋外围成一圈笑闹的姑娘们,而穷人与看守的点题将郁闷、高压和荒谬表现到极致。《法律之门》里的评价非常精准, “卡夫卡对法律秩序的简单勾勒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矛盾:法律是为少数人或者与之有关者服务的,但是,多数人却不反抗。”
  •     比起城堡更有趣 读城堡被压得喘不过气 读诉讼倒是笑出声来了 总的来说逊于城堡
  •     不同的人去读,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诉讼正是这样一本奇怪的书。作为小说,它是奇特的。名为诉讼,写的当然也是诉讼,然而,我却自始至终没有看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案件?受害人是谁?主人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甚至,最终的判决是什么?。。。等等,这些诉讼中的要素都没有。我们只是看到,主人公K在一个清晨,当他还在床上,睁开眼睛,他发现了自己租住的房屋内多了两个看守,从此,他就陷入了一个莫名的诉讼之中。神秘的法庭和法官,法庭中的听差及其放荡的妻子,高深莫测的律师和他家中女佣,给法官画像的画家,冷血非而虚伪的刽子手。。。一组组人物画像生动而又怪异,真实而又虚幻。作者对每一个人的刻画都非闲笔。看似随意,实有作者深刻的寓意。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诉讼主体的群像,围绕他们展开故事,似乎是一组组梦幻断片的组合。尤其是场景的错位——是的,是错位,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鞭笞手对看守施刑的场景,居然是在主人公所在的银行储藏室中,而主人公是在突然听到的叹息声所指引,才发现了施刑的情景,这真是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诉讼的结果,整个小说进行到最后,主人公被执行死刑,但他是什么罪名呢?作者没告诉我们,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想像的线索。
  •     挺好的书,是外国文学的必读
  •     今年读的第一部恐怖小说……
  •     整个小说仿佛缺乏逻辑,事情发展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结局更是莫名其妙,或许这正是荒诞小说的魅力。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脑子已经满是浆糊
  •     命运的荒谬与疏离
  •     实在是莫名其妙!一个无罪的人要为自己开脱罪名从何谈起
  •     一本书,分了3个版本才读完。。卡夫卡读起来太令人抓狂了。
  •     又是小号字体的哦,行间还距特大,不过看久了还是会顺眼的,译文干吗这样排版啊
  •     “为了失去的尊严的徒劳斗争——力量的考验——审判的社会化——自我批评——牺牲者与刽子手的同化”
  •     既荒诞又真实,不敢说读懂了,只觉得应该是部了不起的作品o(╯□╰)o
  •     相比卡夫卡的其它作品,《诉讼》应该是比较好读的。很多情节无法解释,但不妨碍故事理解。第七章未完,也不可能完。印象较深的是法院办公室污浊的空气,K对女性的轻视和女性对K奇怪的依恋。乡下人的故事因为很早就看过,反而没那么震撼。
  •     每个人都在谈论公平是否存在。却没人去问法律在哪里。即便最后K斡旋其中,也逃不掉“是不是整个人类醒过来了?”时的彻底孤单。是这个装人的壳坏掉了。
  •     除了可怕 没有别的评论了。
  •     寻求正义与孤身一人的恐怖。我想起了M和我说的反乌托邦但是内心世界又太多了,所以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啊。话说卡夫卡的小说看着真是艰难,头疼。
  •     最牛叉的地方在于整个故事根本就围绕着一个不存在的完全是空的内核在旋转,竟也能层层深入下去,直到卡夫卡写腻烦了,说K你也该死了,于是K就死了,死得还挺帅的。你的鬼脑袋里到底想什么呢?
  •     实在读不下去
  •     莫名其妙的人生,在这样的社会里,也只能这样莫名其妙地接受了
  •     脑洞大但又逻辑严密,虽然没怎么看懂但依旧佩服卡夫卡。
  •     黑暗,逃不出的黑暗,看不见光明的黑暗
  •     春天来到了 你的床前 吃掉了你的早餐 你在睡梦中被摇醒 恍恍惚惚 听见它对你说 早上好朋友 你已被逮捕
  •     卡卡夫所以的作品都是个迷。除了他本身的天马行空,神秘色彩也是他去世后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     人虽死,耻辱犹在。
  •     比较难啃,最大的体验是男主所遭遇的荒诞,以及法律机构的黑暗,被告好像成为了律师手中的一件玩物。K的死也让我费解…嗳,不过卡夫卡的水平真的好高,字里行间都有一种睿智,了然,犀利。
  •     主线虽然很清晰,但是一些情节设置得却让人很困惑,读起来很影响思路的连接,一种思路常常被另一种思路打断,会有一种读了前面忘了后边的感觉,再回去重读之后发现段落的描写对情节的推动其实没起多大作用。不知道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还是说拼凑的不完整造成的
  •     我读得极其烦躁和慌乱,但是我告诫自己必须坚持到最后,永远保持清醒地和这个纠缠不清的世界战斗。
  •     这部小说让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了卡夫卡,文学故事本身先搁置不谈,书尾他写给父亲的信,我泪目了……竟然全是我的身心感受,同他的心理,个性太相似了
  •     …因着一道可能有或者想象中的光而义无反顾地挣扎、追求,不清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     和城堡并列的卡夫卡的高峰。
  •     巨大的荒谬。聪明的人,却懦弱,也是悲剧,但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写照,很具先验性。卡夫卡读法律对其写作其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原来我有看荒诞剧的潜质。不知道他想说的是不是:人不可能完全自由?
  •     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磨完的。看完后有些说不清的感触。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经历一场诉讼。不管是努力的为自己的案子奔波试图申辩也好或者是尝试着不去理会。每个人都身处于诉讼之中,与这场官司纠缠不清,就像深陷这个世界,挣扎也好,放弃也好,都不可避之。无力
  •     8.7
  •     当初是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看了简介,觉得或许对认识前人的法治历程,进而感受中国---作为法治后进国的司法实践有所帮助,就买下了。说实话,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感受、明晰的心得;但随着自己逐渐接触到现世的真实情况后,就不时联想到书中若干的片断了。对中国司法实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做个理解的参照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介于喜欢和一般之间
  •     还是像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改动画片合适。
  •     思绪如线索一般凌乱,一个混沌的环境。
  •     老卡的书写得简洁严肃无趣,读的过程只扎在书里,读完才会慢慢思考一些,诉讼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笼罩着主人公,社会是个庞大的机器,没人能理解这个机器,却陷入这个机器无法逃脱
  •     不知《大话西游》那句经典台词有没有受卡夫卡的影响——诉讼的最后,K被带往荒郊野岭处决,生命离开躯体的最后一刻,他感叹道:“真像一条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